2021-01-14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敦煌鐵路「清沙人」
「 我們留下,是為了更多人平安回家。」
▲1月12日,「清沙人」在清沙作業中。新華社記者 杜哲宇 攝
2019年12月全線貫通的敦煌鐵路,串起新疆、甘肅、青海、西藏四省區,填補了這一區域的路網空白,新疆和西藏之間運輸距離縮短1100公裡。其中陽關至沙山溝段,位於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境內有名的沙棗園橫風區,「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這裡長年風力5至6級,最大風力可達10級左右,沙埋線路時有發生,對鐵路行車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承擔排險維修任務的,是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嘉峪關工務段肅北線路維修工區的14名職工,他們還有一個更貼切的稱呼——「清沙人」。
清沙就是把掩埋鋼軌聯結零件和軌枕的黃沙清理到線路外面,再用掃帚清掃乾淨灑落在軌面的黃沙。「3公裡的沙子需要十幾個人挖沙上萬鍬。」工長曹文說。
每次作業,早上5點就要出發,冬天的戈壁灘,最低氣溫降到零下30攝氏度以下,哈氣成霜。平時作業6個小時,遇到極端天氣,工作10小時也是常有的事。「回去的路上,只有鼾聲,沒有說話聲。」車間主任謝樹山說。
「工區的兄弟們來自五湖四海,沒人怕苦,沒人怕累,唯一怕的是家裡有急事。」車間黨總支書記楊建平說。因為路途遙遠,想回趟家,最近的也要十多個小時。
「沒人抱怨過,因為大家都知道,我們留下,是為了更多人平安回家。」楊建平說。
▲1月12日,「清沙人」在清沙作業中(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杜哲宇 攝
▲1月12日,「清沙人」在清沙作業中(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杜哲宇 攝
▲1月12日,「清沙人」在出發前檢查機器設備。新華社記者 杜哲宇 攝
▲1月12日,「清沙人」預熱工具。新華社記者 杜哲宇 攝
▲1月12日,「清沙人」在清沙作業中。新華社記者 杜哲宇 攝
▲1月12日,「清沙人」在清沙作業中。新華社記者 杜哲宇 攝
▲1月12日,「清沙人」對敦煌鐵路進行維護。新華社記者 杜哲宇 攝
▲1月12日,「清沙人」在清沙作業中。新華社記者 杜哲宇 攝
▲1月12日,「清沙人」在清沙作業中。新華社記者 杜哲宇 攝
▲1月12日,「清沙人」在清沙作業中。新華社記者 杜哲宇 攝
來源丨新華社(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編輯丨柴小豔
原標題:《「我們留下,是為了更多人平安回家。」》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