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身處於建築當中,往往不會把它看作一個三維空間的量體,而是通過使用功能、觸感、明暗的變化去認識它。現代建築的設計時常會強調建築外觀的視覺效果,力求通過獨特的造型來吸引人的視線,這也導致人們忽略了建築真正的內涵與本質。在本周的主題推薦單元,我們將向大家介紹有關亞洲城市建築風格討論的講座。除此以外,還有一個線上工作坊,探討華人以及華語文學研究的東南亞視角。本周特別介紹了一個回聲徵集項目,而在回顧中,我們向大家推薦的是幾檔具有獨特主題內容的播客節目。
近期回顧:聽新鮮的播客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巴黎氣候大會閉幕五周年。與會的近200個國家達成共識,籤署《巴黎協定》,共同遏制全球變暖趨勢。2020年12月,中國也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納入2021年重點工作之一,氣候變化與碳排放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不成氣候No Such Climate》是一檔由兩位在大氣科學領域的科研人員主持的播客節目,他們會從新聞熱點和流行文化中尋找切入點,記錄並分享在大氣科學領域的研究和思考。在第一期節目《震驚!世界第三大碳排放國竟然是......?》中,他們就聊了聊食物和碳排放之間的關係。
建築歷史和遺產保護也是播客中較為稀缺的主題,《未命名播客》的主播解博知和蔣雨彤從自身研究領域出發,為聽眾介紹了《十三陵陵監》以及古代陵寢制度,在《開化寺的彩畫》中還將話題延展到了建築的制度與設計,以及古代色彩能否在當代重現的問題。
把視角拉回當代。世界資源研究所中國可持續城市部主任劉岱宗,曾做過一次題為《中國智慧城市的死與生》的分享,他在演講中分享了智慧城市的現狀與未來,以及技術沙文主義。播客《多元方城事》將這次分享製作為番外節目以饗聽眾。這是一檔專注城市發展的節目,主播們既會關注城市更新中的南北差異,也會探究規劃院發展過程中的變與不變。
最後,讓我們一起體驗一下賽博空間。未來的電子遊戲會不會成為建築師們的施展設計才華的新空間?遊戲文化主題播客《落日間》主播葉梓濤、雕塑裝置藝術家向向向做客城市主題播客《城市罐頭》。在這期《虛構:虛擬建築學與遊戲建構學》節目中,他們不僅聊到遊戲中的空間敘事與可以被稱為「紙上建築」的電子遊戲,也分享了遊戲和建築這兩個行業不同的權力關係。(文:王越洲)
主題推薦:東南亞與我們東南亞不僅是我們地理上的鄰邦,也共同分享著華語文化圈。建築不僅僅是我們的隱身之所,也成為了社會思想觀念的表現形態。本周我們向大家推薦三場探討東亞和東南亞的活動,其中兩場和建築有關,一場和文學有關。(主持:劉懿琛)
上海·講座|泰國建築的未來性泰國建築以曼谷暹羅式建築物風格的大王宮稱著,而在城市中,受政治、經濟與文化的影響又產生了另一種新文化的構築。本次講座從東南亞進入到泰國建築本土的實踐策略,帶領人們理解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新一世代建築家如何以建築回應城市與未來發展。
詳情請關注
群島丨Archipelago微信公眾號
上海·講座|重想亞洲建築:從東亞到東南亞本場講座,從泰國到整個亞洲城市獨特的人造景觀出發,透過事務所"設計+研究" 並行的方式,探討亞洲城市中的建築語言。包括商場邊緣的路邊攤棚戶、底層住宅的加蓋雨棚、馬路巷弄的雜亂大排檔、工地旁的移動式推車等,這些遊擊式的臨時構築共同建構出了不均質、肌理感和即興性的亞洲城市景觀。
詳情請關注
OCAT上海館微信公眾號
線上工作坊|在流動與地方創生之間:現代華文與華人文學裡的東南亞世界本工作坊以東南亞為中心語境,探討21世紀以來中國及華文現代文學和文化研究的全球化轉向。本工作坊將連結杜克大學籌辦的另一場工作坊(2020年3月11-13日),共同探討怎樣為中國及華文現代文學研究打造具有典範意義的東南亞視角。本次工作坊也是為籌備期刊《稜鏡:理論與現代中文/華文文學》的特輯內容而舉辦的活動。
報名請掃描圖中二維碼
詳情請轉至
新加坡國立大學網站查看
特別介紹:回聲地圖徵集暢聽暢聊:回聲地圖的緣起與問答由澎湃新聞、瑞士山嶽博物館、上海笛德侯文化實驗室共同策劃的
「回聲地圖:聲音暨影像線上徵集」活動,將於1月22日在那行零度空間舉行徵集活動線下說明會「暢聽暢聊:回聲地圖的緣起與問答」。
說明會將邀請瑞士山嶽博物館「回聲:山以聲音回應」(Echoes: The Mountain Calls Back)展覽的參展藝術家克裡斯蒂安•贊德、博物館館長貝雅特•厄許樂,在線介紹「回聲」作為瑞士山嶽博物館2019年的展覽主題如何展開、以及在策展和空間設計方面的思考。同時,「回聲徵集」項目組將會介紹徵集的緣由及目標,並由參與項目的國內藝術家、錄音師、人類學學者,進一步對談回聲線上徵集計劃、把瑞士山嶽博物館的「回聲展」延伸成中、瑞合作項目的可能性,以及回聲作為聲音物理現象、與個人、環境、文化、藝術和空間的關聯。本說明會還將提供製造、收錄回聲的技術小教程。
詳情請關注
澎湃新聞城市漫步欄目或澎湃市政廳微信公眾號更新的內容
線下活動推薦·海報集本次展覽由「城市更新空間創意展、未來規劃展、百年鼎豐歷史展」三大藝術展組成。其中「城市更新空間創意展」藉由鼎豐醬園原有建築風格與內部設備的展示,以舊創新,給予觀眾最直觀的文化體驗。
展期:2020年12月28日-2021年5月
地點:上海市奉賢區新建中路496號
詳情請關注
醬子鼎豐微信公眾號
上海·讀書會|不平等的童年?農村留守兒童所處的時空格局詳情請關注
陸家嘴讀書會LUJIAZUIBOOKCLUB微信公眾號
上海·讀書會|上海,值得用一生來體驗的城市詳情請關注
思南公館微信公眾號
上海·分享會|時光不惑——麻進創作分享會詳情請關注
XSPACE富士影像共享空間微信公眾號
上海·觀影會|流水線,溜冰場——《殺馬特我愛你》放映討論會詳情請關注
神獸之間微信公眾號
上海·講座|紙張實驗室:紙之千詳情請關注
上海外灘美術館RAM微信公眾號
上海· 講座|電子遊戲的十二副面孔詳情請關注
McaM上海明當代美術館微信公眾號
上海·志願活動|上海海岸垃圾檢測詳情請關注
仁渡海洋微信公眾號
上海·放映&討論|《租賃一平方米》放映&城市勞工生活工作現狀研究討論會活動將聚焦城中村人群居住、城市勞工生存現狀等話題,現場放映《租賃一平方米》、《人群之上》兩部實驗短片,並邀請短片創作者、藝術家王瑩,社會學學者薛紅進行分享。
時間:1月17日 19:00
地點:群島書店(上海市徐匯區雲錦路300-2號 11號線雲錦路站7號口)
詳情請關注
上海藝平臺微信公眾號
上海·分享會|看見美好商業空間——RQ年度分享會詳情請關注
RQ商業觀察室微信公眾號
上海·市集|山河無恙,大過牛年詳情請關注
早春遊學微信公眾號
北京·工作坊|煤氣燈詳情請關注
aotuspace凹凸空間微信公眾號
寧波·放映|李偉《克什克騰蒼穹下》這部電影的主要人物是兩位蒙古族牧民,寶音達來和阿拉騰德力格爾。他們生活在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貢格爾草原。為了保護鐵蹄馬,一種著名的蒙古馬,倆人借錢共同培育了一群鐵蹄馬。映後還將進行導演連線。
時間:1月16日14:00-15:20
地點:寧波市江北區八號公園三號樓假雜誌圖書館 一樓展廳
詳情請關注
假圖書館微信公眾號
廣州·音樂會|「是又不是音樂會」詳情請關注
扉FEI微信公眾號
線上活動推薦詳情請關注
Conversazione微信公眾號
線上分享|平等的水域幾位生活在北京的藝術家將沿著涼水河、金門閘、永定河逐一向上遊探索,直到官廳水庫,此次直播僅僅作為一個項目發起,接著將持續的是一個公共的視頻寫作項目。由田野到研究、書寫,以及製作的在線項目,地點不限。
詳情請關注
BeijingAIR微信公眾號
(如果您想聯繫我們,請發郵件至shenjw@thepaper.cn)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