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報姐同事很興奮地說:
「我們要在樹林裡開一個大趴體
500人,50桌,20道菜餚!」
光想想就讓人咂摸嘴、流口水
今天上午,這個大趴體就開起來了
現場美得讓人窒息~
今天上午
風味丁橋——丁橋首屆錢塘宴開席
這片美麗的回形樹林
位於丁橋鎮諸橋村
頭頂綠樹濃蔭,腳踏綠色草地
即使冷,心情卻極度舒暢
本次丁橋首屆錢塘宴是由海寧市農業農村局海寧市旅遊事務服務中心、丁橋鎮人民政府主辦,海寧市傳媒中心承辦,海寧鄉廚協會、海寧義工協辦,同時,人保財險海寧支公司為本次活動提供了指定保險。
一大早,在冷空氣和颱風的雙重夾擊下,海寧冷出了新高度,但這根本擋不住「吃貨」們追尋「美味」的腳步。
上午9點左右,一個個身著羽絨服配秋褲的「吃貨」就陸續趕來打卡,其中大部分都拖家帶口,全家老小齊上陣。
說起丁橋味道,不光在海寧出名,在全國也是響噹噹的,就連央視《味道》欄目都專門報導過。在大家紛紛到來的同時,大廚們已經忙活開了~
準備食材中~
報姐在這裡要特別cue一下這些大廚,本次錢塘宴由陳奇、陳俞、傅東偉、馬哲偉、談劍5名丁橋金牌鄉廚掌勺,這些大廚平時難得一見,一般好日子要提前一年才能預訂到他們的檔期。
而這次錢塘宴,5名金牌鄉廚攜手上陣,簡直就是王炸組合,燒出的味道想不好都不可能。
再看看這一鍋翻滾的肉,我已經看餓了~
在現場,大家紛紛表示出了對這片就餐環境的興趣,嘖嘖讚嘆!
這次錢塘宴宴席不是擺在室內,而是擺在諸橋村的回形樹林裡,陽光從濃密的樹蔭中暖暖地灑下來,風景美到窒息~
諸橋村這麼個神仙地方怎麼被發現的呢?
原來,這裡曾是一位蕭山種植大戶的香樟樹種植基地,香樟樹現已長成樹徑三四十釐米的大樹了。
如今,人們越來越重視健身,以「讓村民有一個安全且環境又棒的鍛鍊場所」為出發點,村裡在枝繁葉茂的樹林裡建起了「回」形步道,無意中也製造了一個網紅打卡點。
人仿佛置身在天然氧吧裡,空氣清新得讓人心曠神怡!
10點50分左右
風味•丁橋
首屆錢塘宴活動開幕儀式也正式開始了
11點30分,經過一上午的忙活,大廚已經準備好可口的菜餚。
「開餐了!」隨著一聲吆喝,桌子上開始騷動起來。小孩子們笑著跳著,一窩蜂搶著尋找自己的席位。
一道道熱氣騰騰的菜餚流水般地上桌。
這次錢塘宴每桌20道地道菜餚,完整菜單看過來↓↓
有些可能會好奇,什麼是「潮味十碗」?
今年,海寧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海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海寧市旅遊事務服務中心以及海寧市餐飲行業協會、海寧市鄉廚協會舉辦了海寧市十大傳統特色名菜評選活動,產生了「味道美 有典故」最值得遊客品嘗的海寧市十大傳統特色菜餚,這便是「潮味十碗」。
這次錢塘宴就上桌了部分「潮味十碗」,一起來看看~
潮城宴球
海寧缸肉
荷葉酥方
嵌寶鴨
農家羊酥方
白醋魚羹
「潮味十碗」還有海寧三鮮、胡辣鱔絲、錢塘魚圓、八寶魚頭。
長見識了嗎?
今天的餐桌上,還有泰式梭子蟹拼吐司、串烤大對蝦、酸湯肥牛、香辣烤翅等大廚們拿手的創新菜。
也有丁鄉雞、地衣肉圓、土燒勒筍等海寧傳統土菜,兼顧了各種口味。
另外還有蘑菇包、野菜春卷等點心,以及餐後水果。
吃貨們也開始不顧形象,大快朵頤。
「這酥肉好吃,來一塊?」
「這羊肉地道,多吃點!」
……
一邊吃一邊點評,還不忘勸同桌多吃點,有孩子的家長更是一個勁往孩子碗裡夾菜,孩子們的嘴根本停不下來!
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主辦方還為大家準備了互動小遊戲——桌球拍顛桌球。
還有抽獎環節,獎品豐厚。
在樹林開趴體的氛圍如何?看看這畫面就知道了~
圖片來源:徐郭標
今天的錢塘宴地點是丁橋鎮諸橋村,之所以將活動地點選在諸橋村,是經過精心挑選的。
也許與梁家墩比起來,諸橋村的名氣要小不少,大家可能也不是很熟,但說起諸橋村的美景,即使與梁家墩比起來也不遑多讓。
圖片來源:徐郭標
諸橋村位於丁橋鎮的最西端,是A級景區村莊,也是有名的綠色村莊,全村都被綠色環繞,除了這片回形樹林,村裡更是「藏」著不少精緻的景點,下面這幾個景點就非常值得一遊。
位於諸橋村7組,佔地約3畝,公園有健身步道,內設健身器材。公園旁就是許家浜,沿著河邊散步,真是十分愜意。
在知聯公園旁還有20多戶優美庭院示範戶,家家戶戶的小庭院有景觀小品,如果光走走看看不過癮,還可以跟村民好好切磋交流一番「扮美」心得。
190畝土地種植葡萄,每年9至10月,葡萄架上掛滿了一串串晶瑩剔透的果實,空氣中瀰漫著甜甜的果香,遊客慕名前來體驗採摘樂趣。
9組村民家門前都有一塊統一規劃的小菜地,裡面種植著各種時令蔬菜。不同的季節,你可以在農戶家採摘到不同的蔬菜,比如,丁橋鼎鼎有名的白玉米,口感軟糯。當然,進入冬季後,蔬菜品種沒有那麼豐富了,不過這幾天經霜打過的青菜很甜,還有紅薯,洗淨泥土,蒸一蒸或者烤一烤,就是餐桌上香氣撲鼻的美食啦~
諸橋村已成功打造5分鐘健身圈,全村共建有19個主題小公園,竺涇港風景點就是重點打造的其中之一,環河步道是該景點的特色,走過木棧道、道磚步道、親水平臺,移步換景,領略鄉村好風光。
諸橋村遊客接待中心對面有兩幢別致的小平房,彩繪的牆面別具一格,很難想像,它們是由「土土」的村民公房改造而成的。
這裡已形成鄉村遊的業態,可以採摘果桑品種的桑葚果、石榴和玉米(這幾日可採摘石榴);可以在幾條一米多深的人工深溝旁釣龍蝦;可以燒野飯、燒烤,嘗試特色的「一鵝六吃」這道美食,鄉村遊的那點樂趣,這裡都找得到。
大家一路走一路賞一路拍照
對諸橋村的美景讚不絕口
周末,約嗎?
記者:張會
圖片:楊立超、陳蘇麗
編輯:朱文
知道更多精彩上大潮APP(點擊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