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食18次的甘地臨終遺言,你一定猜不到!

2021-02-16 歷史上的今天故事館

文/吳莎

  圖片來源/網絡

來自/貴州衛視歷史上的今天

1948年1月30日,被譽為印度「國父」和「聖雄」的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在他新德裡的比拉寓所前被槍殺。備受印度人民愛戴的甘地,為何會被暴徒如此殘忍的殺害呢?又是誰向他舉起了罪惡的槍口呢?

今天,我們將通過一組編碼「1、18、3」,來為您揭開甘地被刺背後的真相。

這裡的「1」指的是

「甘地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賦予的一種特殊身份——大英帝國屬民。」

因為當時的印度早已被併入日不落帝國的全球版圖。為了擺脫這種身份的束縛,甘地成為印度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領袖,甚至為此慘死於槍口之下。

可是,年少時的甘地,曾經不顧家人的反對,執意前往英國生活學習。那麼,當時的甘地,為何會對「大英帝國屬民」的身份產生認同呢?

(▲年輕時的甘地)

1869年,甘地出生於西印度的一個貴族家庭。1887年,18歲的甘地從中學畢業,異域的文明令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甘地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要遠涉重洋,赴英國倫敦學習法律。面對繁華前衛的倫敦,這位來自貧窮古老國度的少年產生了崇拜,同時也感到了自己的窘迫。深刻的自卑感,讓甘地不得不努力適應當地人的日常生活,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夠成為一位真正的英國紳士。

1891年,甘地在倫敦大學獲得律師資格後,回到孟買發展自己的律師事業。一天,甘地接到一個案件,請他前往同屬英國殖民地的南非處理一樁合同訴訟案,他欣然答應了。然而,令甘地意想不到的是,這次南非之行,將讓他的人生之路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由於案件審理的需要,在乘輪船到達南非後,甘地搭乘上了前往首都普利托利亞的火車。他身著英式制服,坐在火車的頭等車廂,儼然一位英國紳士。此時,車上有一名白人乘客,對甘地上下打量一番後,鄙夷地走開了。過了一會兒,一名警察找到甘地,要他轉到貨車車廂。甘地拿出車票,想要理論一番,卻被連同行李一起扔到了站臺上。身處異國他鄉的甘地,只能換成馬車繼續前行。沒想到,他竟然遭到了更加粗暴的對待。馬車上的白人領班,不允許甘地坐進車廂,只能坐在駕轅的一邊,甚至對他隨意進行打罵。

南非的經歷讓甘地真切的感受到了印度僑民和當地人所遭受的種族歧視。在這片土地上,甘地開始重新認識「大英帝國屬民」的身份,並對西方文明產生了質疑。直到晚年,甘地都認為,前往南非的旅程,是他一生中具有決定性意義的經歷。而此時的甘地,心裡暗暗做了決定,他要放棄律師行業,轉而帶領南非的印度人走上反種族歧視的道路。而南非,成為了他畢生事業開始的地方。

甘地後來的人生,都在為爭取印度獨立,以及解決各種社會問題而奔走呼號。在曠日持久的鬥爭中,他一直都在強調「非暴力」原則,而他個人最重要的一個鬥爭手段就是——絕食那麼,甘地是如何用絕食來引導印度人民的覺醒呢?

這裡的「18」指的是

「甘地一生當中的18次絕食」

這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呢?

甘地一生一共絕食了18次,累計大約165天之多。然而,他人生中第一次踐行絕食,並不是為了鬥爭,而是為了感化幾個犯錯的孩子。


(▲絕食中的甘地)

1913年,當時的甘地正在南非為印度移民的權利作鬥爭。在他管理的定居點裡,有幾個少年之間發生了嚴重的越軌行為。甘地痛心之餘,決定以絕食七天的行為來感化這幾個孩子。他希望採取一些措施贖罪,讓犯錯的人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也體會甘地的悲痛。但是,讓人感到意外的是,在這一次絕食中,甘地不僅沒有感到不適,甚至意識到自己更為平靜。而且這種方式也可能會喚起他人內心的覺醒。於是,甘地很快開始將絕食的方式引到了更宏大的「非暴力」抗爭事業中。他認為,人性的真諦是愛,對壓迫者也要用愛來感化他們。暴力,只會激起更強烈的仇恨。

真正讓甘地名聲大噪的,是他兩次領導南非的印度人舉行非暴力抵抗運動。

甘地要求殖民當局禁止印度向南非移民的「黑色法案」,並廢除人頭稅。甘地因此幾次被捕入獄,但是印度人罷工的浪潮卻愈演愈烈,迫使殖民當局最終釋放了甘地,允許印度人進入南非。因此,當1915年甘地回到祖國印度時,他已經是威望相當高的社會活動家了。不過,當時的甘地對英帝國還一直充滿幻想。他對正在進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予以支持,希望以此換取英國的開恩,讓印度實現獨立。但是,戰後英國對印度人民的統治變本加厲。1919年,阿姆利則市的群眾在市政廣場舉行大規模的和平集會。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警察居然開槍鎮壓,當場打死一千二百人,打傷三千六百人,釀成了印度歷史上著名的阿姆利則慘案。血淋淋的事實讓甘地對英帝國徹底失去了信心,作出了「絕不與殖民者合作」的發言。1920年,國大黨特別會議正式通過了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決議及甘地起草的黨綱,甘地在國大黨內的實際領袖地位也因此確立。

從1922年開始,甘地先後領導了三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可是,由於參與鬥爭的群體越來越龐大,要堅持「非暴力」的原則並不容易。因此,為了保證抵抗運動的合法性,贏得國際社會的認可,只要鬥爭運動中出現一點兒暴力行為的苗頭時,甘地就會以絕食的行為來喚起同胞的覺醒,扼制事態的發展。而一次又一次絕食導致甘地的健康受到嚴重威脅。但即便如此,他也從不曾放棄爭取印度獨立的決心。

1942年,在印度國內廣大群眾反英情緒高漲的形勢下,甘地提出了英國退出印度的口號,領導印度人民掀起了新一輪民族獨立運動的高潮。聲勢浩大的全國大罷工爆發,這讓英國人很是頭疼。而二戰後,英國也再沒有能力掌控如此龐大的印度,迫使英國政府不得不同意印度獨立。

1947年8月15日,在經歷了長達三個多世紀的殖民統治後,英國的旗幟終於從印度的土地上降了下來。取而代之的,是印度國會的旗幟。甘地的願望終於實現了。然而,當所有人都在舉行盛大的慶典時,甘地卻在獨立日當天選擇絕食24小時。這一年,他已經78歲。

那麼,接下來,等待甘地的又將是什麼呢

這裡的「3」指的是

「三聲槍響」

三聲槍響過後,甘地倒在了血泊之中。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甘地被人攙扶著去參加活動)

甘地的思想在印度乃至全世界贏得了許多人的擁護,但殊不知,一場以他為目標的暗殺行動正在悄悄進行。

1948年1月30日傍晚時分,在印度新德裡比拉寓所的草坪上,消瘦黝黑的甘地,身著白色亞麻罩衣,在旁人的攙扶下,緩步向露天場地前行。這時,在混亂的人群中,一個年輕人用力擠到甘地身邊,迅速地彎下腰去,仿佛要按古老的習慣從老人的草鞋上拂去塵土,以表尊敬和恭順。有那麼一瞬間,他跪在老人腳前凝然不動,好像在思考些什麼。突然,他飛快站起,從懷裡掏出一把手槍,對準甘地的胸口,連射三槍!甘地捂住胸口,身上的白色罩衣被染成了鮮紅色。他嘴裡吶吶自語:

「請寬恕這個可憐的人吧!」隨之倒在血泊之中,不幸身亡,終年79歲。」

甘地遇刺的噩耗迅速傳遍全國,印度人民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1月31日,印度為甘地舉行了國葬,200萬市民自發形成了一支送殯隊伍。

(▲甘地遺體火化現場)

「聖雄」甘地,因一種「大英帝國屬民」的殖民身份,走上了反種族歧視的革命道路。他一生經歷18次絕食,領導了三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在他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印度最終迎來了獨立。遺憾的是,在罪惡的三聲槍響後,這位老人倒在了血泊之中,結束了他偉大的一生。甘地影響了整整一代印度人,而他所創立的獨特思想體系,更是深入影響到印度的政治、經濟、文學等各個方面。

歷史上的今天,我們明天見~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看今天,讀經典,以史為鑑,知往昔興替。

加入組織,後臺回復「廣納賢才」

相關焦點

  • 31位被殺宣教士的臨終遺言,看完淚奔......
    殉道日期:1900年7月31日殉道年齡:41歲殉道地點:湖北省應山縣(今廣水市)國籍:美國臨終遺言:「我心中充滿你甜蜜愛情的快樂,和懷著對你無限的愛意。我熱愛家中各位親友,願神與你同在,直到我們再相會的那一天。」
  • 秦二世胡亥「臨終遺言」及評析
    自然人的臨終遺言(遺囑)有書面,也有口授由他人代書,當然還有口頭等若干種形式,公元前207年大秦王朝短命暴君秦二世胡亥的「臨終遺言
  • 我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臨終遺言?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人物都曾在臨終前說出過一段深入人心的遺言,下面就來盤點幾段比較著名的臨終遺言。1、劉備臨終託孤劉備作為有名的「草根皇帝」,其人生本就算是一個傳奇,而他臨終前在白帝城託孤諸葛亮的那段遺言也是流傳千古:「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 三國英雄8大臨終遺言
    最矯情:劉備    遺言: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  相對曹操的溫情,劉備臨終託孤就顯得有些矯情了。我們只能笑笑說:皇叔的話,認真你就輸了。  最坑爹:董卓  遺言:袁術至於此乎!
  • 歷史上這些有名的臨終遺言,最震撼你的是哪一個?
    談到遺言這個話題,想必大家都還蠻感興趣的;特別是歷史上的那些或悲涼或有趣或無奈的遺言,更是讓人生出了許多想法;對歷史人物,和他生活的時代,會有更立體的認識。最大氣的,首推王陽明先生的:「此心光復,亦復何言。」
  • 中國五大高僧臨終遺言,發人深省,讀懂讓人大徹大悟
    如果你對佛教文化了解多了,參透明白了,你的人生會多多少少跟著改變。今天筆者給大家說一些這五大高僧的臨終遺言,從他們的遺言中就能學到不少。如果你仔細品味,你會發現每一句都發人深省,讓人大徹大悟。第一句:李炳南的「一心不亂」怎麼理解這句話?
  • 歷史上有哪些有名的臨終遺言?「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人在臨終時,只要還能喘口氣,總是要交待幾句的,這便是遺言。便是阿Q,也要學人大喊一聲:「老子二十年後還是一條好漢!」這樣的遺言,徒供旁觀者發噱。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保爾有一句近似遺言的名言:「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恥。」然後他說:「這樣,在臨終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已把自己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
  • 晁蓋那句含糊其辭的臨終遺言,終究沒能阻止宋江成為寨主
    晁蓋與宋江的關係到底怎麼樣,通過晁蓋的臨終遺言,就可以看得很清楚,那句話分明就只是在針對宋江,以阻止宋江當寨主。 但是宋江並不是一定要感激晁蓋,因為宋江也曾是晁蓋的救命恩人,黃泥岡截取生辰綱的事情敗露了,就是宋江冒著極大的風險給晁蓋等人通風報信。所以晁蓋與宋江之間,其實是互為救命恩人,誰也不欠誰的恩情,後來兩人為了梁山寨主之位而爭鬥,也只是單純的權力鬥爭,與人品道德沒有太大關係。
  • 朱熹、甘地與格蕾塔
    甘地生前,一定想不到自己「非暴力」(Ahimsa)、「自力更生」(Swaraj)等主張會讓印度掉在一個大坑裡。 1948年1月30號那天,甘地在德裡參加一場晚禱會,抵達會場走向祈禱臺時,一位名叫南度藍姆·高德西(Nathuram Vinayak Godse)的青年在現場真心地祝福了甘地,恭敬地向他鞠躬,然後拔出手槍在近距離對著甘地的胸口連開三槍。甘地喃喃地說了最後的遺言:「He Ram!」(哦,羅摩神!)同時用手觸碰額頭表示為兇手祝福,隨即倒在血泊中。
  • 另一個「聖雄」甘地
    轉載自《老衲讀史2》作者:林達 我想自己和大多數人一樣,最早知道甘地時,一定是個有特殊稱謂的名字——「聖雄」
  • 十大元帥的臨終遺言,一個比一個震撼!
    開國元帥們,為創立新中國建設新中國,無私奉獻了自己的畢生,他們彌留之際的臨終遺言」高度濃縮了他們一生叱吒風雲,致力於革命、建設事業的信念和追求,字裡行間體現了他們對黨的「忠心」、對事業的「熱心」、對信仰追求的「恆心」、對人民群眾的「愛心」、對權力恪守的
  • 萬聖節禮物:歷史上15條絕妙的臨終遺言
    語法愛好者們請盡情歡呼,你終於找到了你們的守護神。(一起來念)Doutes sur la langue française proposés aux Messieurs de l』Académie française 這本書的作者,鮑赫斯,所說的遺言正是人們意料中的樣子。這本很難念清名字的書,在出版當時被奉為是對語言最重要最徹底的研究。
  • 王陽明臨終遺言「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到底想表達什麼意思?
    因為朱熹的治學態度就是「下艱苦功夫」,這就是他臨終的遺言。 東林黨大儒高忠憲,治學嚴謹,情真意切,儒學涵養極高,而且操守為世人稱道,被公認為是東林黨的領軍人物。但是因為遭受迫害,在寒冷的時節投入自家水池自殺身亡。 死時在水中傲然直立,一手扶岸,另一隻手捂著胸前,帽子不溼,嘴裡沒進一滴池水,死得從容壯烈,令人動容。
  • 《復聯4》:黑寡婦一句臨終遺言,成為美隊心中最後的遺憾!
    在2023年的主宇宙裡,黑寡婦穿越時空之前的一句臺詞,成為了她在主宇宙的「臨終遺言」。我們注意到,在準備穿越時空的時候,大部分人都很嚴肅,只有黑寡婦面露喜色,並且在臨走之前和美隊說了一句話:「待會兒見!」。正是這句話,成為了黑寡婦的臨終遺言,黑寡婦再也沒能回到2023年的主宇宙,因為她已經在沃米爾星犧牲了。
  • 臨終遺言被曝光:請幫我照顧好狗狗
    而詹姆士於2016年病逝,當時它12歲,臨終前的心願,是希望能見小龐最後一面。志村健曾去看望過小龐,隔著玻璃向它道歉:「對不起,對不起,我打擾了你作為猩猩的一生在園長志村健逝世消息中,有一則更是讓控主難受——他就醫前的最後「叮囑」,也是他的「臨終遺言
  • 三國中三位霸主的臨終遺言:曹操感人,劉備虛偽,孫權務實
    俗話說得好「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一個人的生前無論是多麼的危險,奸詐,但是他在死之前都會吐露心聲,那麼三國時期的三位雄主曹劉孫三位在臨死之前都說了什麼遺言呢?三國中三位霸主的臨終遺言:曹操感人,劉備虛偽,孫權務實。
  • 央視主持「鐵面美人」,55歲客死異國他鄉,臨終遺言令人深思
    這些著名主持人,都在中央電視臺工作多年,而在觀眾的心目中也有了一定的地位!而我們今天要談論的這位,她也是央視裡面著名的主持人,她就是——肖曉琳。而就在肖曉琳離世後,她的兒媳透露了肖曉琳的遺言:「要宣傳,不要像我一樣忽視健康。你們健康、長壽,我就在。感謝你們!」直到生命即將結束的時候,肖曉琳明白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一定要好好愛護自己的身體。
  • 火影忍者:7個影級忍者的臨終遺言,3個欣慰,1個細思極恐!
    所以,忍者死前都有臨終遺言是能夠直面體會到這個忍者到底是什麼品性。以下7個影級忍者的遺言,3個欣慰,1個細思極恐。三代目三代目是在大蛇丸入侵村子的時候戰死的。在臨終前三代目也說了一句火影中感人肺腑的遺言「有樹葉飄舞的地方,就會有火燃燒」正如三代期望的那樣木葉村的火種永遠不會熄滅,在三代目陣亡之後綱手作為五代目接替了師父的火影之位並且跟鳴人一起維護了忍界的和平,三代的遺言也是說出了木葉忍者的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忍者茁壯成長。
  • 央視「鐵面美人」肖曉琳,55歲客死異鄉,臨終遺言令人警醒
    央視「鐵面美人」肖曉琳,55歲客死異鄉,臨終遺言令人警醒如果給大家一個選擇職業機會的話,相信很多人會選擇成為一個明星或者是一個主持人。因為他們生活在聚光燈下,不僅有很好的收入,不管走在哪裡,都能受到很多人喜歡。
  • 六位高僧臨終遺言公開!40個字,受益一生!
    尤其是幾位大師的臨終遺言,更是用生命最後的吶喊去試圖警醒世人。下面收集了6位高僧的遺言,總共精煉了40個字,讓我們一起緬懷高僧,從一字一句中,品讀人生……點擊閱讀:你一定知道弘一法師,但你不一定知道李叔同弘一大師為人心行細密,弘揚律宗,持戒之嚴,令人景仰。遵佛祖之芳規,作人天之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