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19年3月22日,是國內《波西米亞狂想曲》上映的第一天,這部《波希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是由布萊恩·辛格執導,拉米·馬雷克、本·哈迪、格威利姆·李等主演的弗雷迪·默丘裡傳記影片。該片講述了皇后樂隊從偶然成軍,到確立風格,再到大放異彩的故事。
此部電影刷新了音樂傳記類電影的票房紀錄,榮獲了無數獎項。2019年1月,拉米·馬雷克憑藉該片獲得第8屆澳洲電影與電視藝術學院國際獎最佳男主角。1月7日,獲得第76屆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影片獎,拉米·馬雷克憑藉該片獲得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2月25日,獲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音效剪輯獎、最佳音響效果獎、最佳剪輯獎;拉米·馬雷克憑藉《波西米亞狂想曲》獲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演員陣容並不強大的《波西米亞狂想曲》備受矚目,根本原因是,這是一部關於皇后樂隊的傳記片。你無法想像,在皇后樂隊的演唱會,現場的瘋狂到達了一個怎樣歇斯底裡的程度。可惜,世人已經無法再一次親身體驗,幸運的是,我們有電影。在《波西米亞狂想曲》,你可以體驗,皇后樂隊究竟給這個世界帶來了怎樣歇斯底裡般的瘋狂。有評論認為,這部電影只是一部傳統的搖滾電影,它對於一個非凡的男人和樂隊來說太過平凡了。可以看出,導演並沒有要挖掘故事和角色深度的意思,他的目的是把觀眾帶回皇后樂隊的那個時代,把電影院變成演唱會的舞臺,把那種歇斯底裡的瘋狂再次激活。
關於歌曲《波西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當時皇后樂隊已經小有名氣,獲得了更好的商業資源,雖然BBC電視臺的對口型現場演出雖然讓他們十分不爽,但之後的美國巡演還是極大程度上滿足了樂隊的期望,他們也擁有了《killer queen》這種熱門歌曲,真正從一個普通樂隊晉級到一線明星。樂隊的製作人雷.福斯特希望他們能接著弄出這樣的熱賣歌曲,但以主唱弗萊迪為首的成員們乾脆地駁斥說不能用套路做音樂,於是採用顛覆式的創新,採用歌劇結合搖滾的方法創作出了世界名曲《波西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初次聽這首歌可能會產生一種蒙太奇式的混亂,但習慣後反倒增添了一種難以言喻的魅力,也是世界公認的Queen樂隊的招牌歌曲。
此後音樂上Queen樂隊再攀高峰,布萊恩梅創作了世界名曲《we will rock you》,而且弗萊迪在舞臺上也開創了獨一無二的和觀眾們互動的方式:演唱會間歇時,弗萊迪用「誒哦」的發音唱出各種即興曲調,隨後讓觀者跟唱。這種互動方式極大地調動了觀眾的參與度,讓他們體驗更好的演唱會熱情,並被日後無數歌手沿用下來,直至今日。
(Queen樂隊 倫敦奧運會閉幕式 弗雷迪復活)
因為主唱弗萊迪是一位雙性戀者,在樂隊發布會上記者們不問音樂,只問一些失禮的甚至是具有攻擊性的問題。不堪這些人窮追猛打的Queen樂隊,再次創作出了極具突破性的歌曲《I want to break free》,而且每個人都在MV裡按照羅傑的建議穿起了女裝,引起了爆炸性的話題。
最重要的——重回1985年LIVE AID演唱會
觀看電影之前,你必須要了解一下這場被稱為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甚至是沒有之一的演唱會,是如何的空前絕後。
演唱會由Bob Geldof和Midge Ure發起,旨在為發生在衣索比亞的饑荒籌集資金,所以名稱定為LIVE AID,「拯救生命」。用音樂去改變世界,大概就是這個樣子的。
(Queen樂隊 LIVE AID演唱會視頻)
1985年7月13日,LIVE AID正式拉開序幕,活動在英國倫敦和美國費城同時舉行,光是在倫敦溫布利體育場的開幕式,就有多達約72000人擠進了現場。許多老照片都能感受到現場的恐怖。
持續16個小時的演出,通過全球通信衛星網絡向140多個國家播出了實況,據估計總共吸引了超過10億的電視觀眾(當時全球人口是大約48億),堪比世界盃總決賽。
能有如此規模,那得感謝那些要前來的上百位巨星級嘉賓。
先不說皇后樂隊,光是一個麥可·傑克遜,觀眾被擠成狗都值得了。不過那時的MJ正是當紅時期,檔期繁忙,並不是LIVE AID的主力。
更別說,還有那時迅速走紅的麥當娜。有人說今天的Lady Gaga,Katy Perry和Beyoncé三個人加起來都不一定頂得過麥當娜當時在舞臺上的青春活力。
然後,還有原披頭四成員保羅·麥卡特尼。
將成傳奇的搖滾樂隊U2。
拿到諾貝爾文學獎的音樂大師鮑勃·迪倫。他作為費城現場的壓軸嘉賓。
而真正掀起全場高潮的,累計演出時間最長的,則是皇后樂隊。
你無法想像,7萬多人一起拍手跺腳打著節拍,高唱《We will rock you》的那種,無法用詞語來形容的感覺到底是怎樣的。
還好有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或許能把出生晚了的我們,帶回那個驚天動地的時刻。而經歷過現場的人,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再度感受皇后樂隊的魅力。
我自己就是皇后樂隊的歌迷,所以肯定會對這部電影有特殊的情感,尤其是電影裡像素級別還原「live aid」演唱會部分,肯定會讓我觸動不已。也許站在影評人角度,他們覺得本片沒有什麼勇敢的突破,因為過多打破主流的影片的出現讓這部電影的敘述方式顯得十分安全保守。但是從歌迷的角度,真的很喜歡劇組重現了那麼多難以再現的經典,讓我們回想起那個曾經大師雲集,經典遍地的音樂黃金時代
作者:子凌
參考資料:
1.波西米亞狂想曲 的劇照 . 豆瓣網
2.波西米亞狂想曲劇照 . 電視貓
3.《波西米亞狂想曲》,不單只有皇后樂隊 . 豆瓣網
4.奧斯卡完全獲獎名單出爐 《綠皮書》贏最佳影片
5.《波西米亞狂想曲》內地定檔3月22日 . 時光網
這個公眾號上,我只想發表純粹人文藝術的文章。
本公眾號致力於推送自己所寫的藝術批評、鑑賞、攝影、旅拍、藝術攻略等多方面推文,
希望用自己所擅長的文字、繪畫、攝影作為媒介開展當代藝術嘗試。
同時也會推送與我一起從事藝術行業的夥伴的相關報導。
同時也希望大家關注我的公眾號或微博:
子凌你甭說畫
我將在今後推送更多有趣的文章 https://weibo.com/u/5014439970 (微博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