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日式風情的盛行,很多人喜愛上了日本梅酒,但少有人了解梅酒是從華夏大地款款渡海而去的風味。遙在春秋時代,梅子就被古人的手製成梅滷,梅醬,佐以時蔬羹飯調味。
在中國古代,春末豐收的梅子被奉至神壇,祭祀天靈,同時也被製成調和人間滋味的各種飲食。若你懷著一些基於飲食歷史的想像,會栩栩看到:悠悠2500多年前,中華這片古老又詩意的土壤,是如何將野梅的馨芳馴化成了家梅,盛開在果園和庭院內。人類對春天曾有著多麼堅定的眷戀、多麼強烈和霸道的浪漫,才豢養得了獨天下而春的梅樹,並孕育出可以食用的梅之果實呢。使得那之後的人間,多添了一樣尤需費心的事物。
後世遵照上一代人傳下的方法,隔著浩瀚的時光,沐浴在曾經人與梅樹的浪漫承諾之中。從施肥開始照顧一株果梅,到它生芽、花開、果熟,然後採摘、擇洗,去除苦澀,料理成醬、成蜜餞,或是釀成酒……當勞作初停,就迎來了夏天。——這整個的過程,從冬末到初夏,一代又一代的人以這種勞作依偎在自然的懷裡,嘗盡了酸甜,也飲到了醉。
在一部名為《海街日記》的電影裡,導演是枝裕和,借一棵55年樹齡的梅樹和數壇家釀梅酒,串聯起了家族三代人之間幽微敏感的關係,從疏離,到再度「擁抱」。片中這家人每年堅持釀造一壇梅酒,不僅可供第二年的夏天享用,還封存了每年的家庭記憶。這是自祖輩傳下來的家庭慣例,這個小小的習慣,支撐著這個庭院裡的人,因為生活需要一些期待;一些規律;一些緬懷;一些印記;一些等來的回甘。若不是這樣,人會像樹上的梅子結了又落,頹然寂寞。
電影中,已故的外婆在10年前釀下梅酒,十年後顏色已變成深幽的琥珀色,視作一個家中最寶貴的味道。喝過陳年梅酒的人都知道,梅酒釀造的時間越久越醇芳,消弭了兇猛的酒性,果子不再青芒尖澀,隨著時光酒液變得低婉深刻,香氣馥鬱,酒與果在長久的耳鬢廝磨後,終於相互契合,不分彼此,融為一體。梅酒不會因為變老而絕衰,它似乎有足夠的能力與時光並行,成為永恆的變化中逐漸綻放。
陳年梅酒味道的轉化,就像人間真實的劇情一樣,惟有歷時彌久之後,生命才會消化初時的苦澀,將最開始的啼哭變成歌唱,把曾經放不下的糾紛地化成明慧與自在。——這是梅酒要告訴我們的事,它替我們呈現了所有生命同一的脈絡,若我們可以像它那般,在內在之中尋求力量,容下最初那顆梅子的酸澀與清苦,轉化再轉化,十載、二十載之後的我們會成為一個怎樣煥然的人呢?
它說:我們要像照顧梅樹,和釀造梅酒那樣耐心對待自己,下功夫,不要怕苦,因為值得期待。而人間所有好的,都需要等待,充足的等待。
它說:願意等待的人,會傻傻守在一壇平靜無虞的酒邊,當看到神奇的變化後,會恍然明白這是人生也會出現的奇蹟啊——你終會變成你正在天天積累的那個你。
春天就要過去了,梅樹正在結它的果實,約好五月我們再釀一些梅酒吧。
「我究竟想確認什麼呢
這遠道而歸的柔情啊」
——詩集《春的臨終》 谷川俊太郎(日)
之前拍下的剛剛下釀的青梅
三年陳的青梅酒已經幻化了色澤
酒罐中陳年梅子的皺紋是「化腐朽為神奇」的可見依憑
文:川靜
圖:茶食五味 、電影《海街日記》
也許你還想看:
春鮮是從這些菜中修煉來的;
文豪及畫家們的吃喝藝術
幸好做飯的美味程度和廚房大小無關;
哪些鍋是可以留在身邊的?
[山野]生活方式.近期好課&沙龍推薦
野櫻桃花藝|五月專業花藝課,致未來的花藝師
Dimo音樂私塾|獲莫文蔚點讚!Dimo首席聲樂老師全新演繹的《慢慢喜歡你》
睦野畫室|自然系刺繡工作坊:青苔與藍海
鄉田小墅|鄉田小墅的甜品臺可以這樣美
手藝合作社|效率生活造物課:擦蠟牛皮卡包
2018年度4月最後一期料理課,點擊看詳情...
一心所念,滋味與情話,四季和你。
只遵循時令自然與人心的飲食文化與美學
四季本味料理|茶食五味
廚房裡的哲思,是料理人的情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