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年年有、生日人人有、生日天天有,你方唱罷我登場。所以《祝你生日快樂》這首歌真正做到了唱響全球,從1935年開始唱起,八十多年依舊問鼎歌壇,誓要與人類共存亡。有吉尼斯為證:這是世界上最流行的英文歌,沒有之一。
你是否知道,這首歌唱了多少個「嘿皮」嗎?答案是5個。有一些中文版的《祝你生日快樂》還加上了健康、幸福和溫暖家庭三個元素。生日歌為什麼要反覆去唱「祝你生日快樂」?那是因為不快樂才是生活的常態,或者說痛苦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24歲的五牛已為自己哼唱了第45遍生日歌,因為他每年都要過兩次生日,一次是陽曆,自然另一次就是陰曆,但每19年會有一次重疊,加上出生的第一次還不會唱,所以,要算對這道算術題,至少得有幼兒園的畢業證。
最近一次生日是2021年8月下旬,因為生日的當天,五牛要值班班,父母於是決計提前一天聚聚,陪他一起唱這首快樂的歌。下午6點多,在解放西的一個火鍋店裡,麵包代替蛋糕、爐火代替燭光、微笑代替許願,滿滿的儀式感,數小時後,以扶著牆走出去的標準姿勢,完成了資深吃貨的一次生日慶祝。
因為疫情的緣故,電影院已經很長時間沒有更新片源了,於是共議借住名宿,追一回當下電視劇中最火的《掃黑風暴》。網友說裡面有很多「大長沙」的元素:文昌閣、潮宗街、太平街、烈士公園、梅溪湖、望城派出所、省人民醫院等場景以及聽起來「一點都不溫柔」的長沙話。但整個劇情看下來有點沉重,很多人都有同感:雖說藝術來源於生活,但現實遠比劇情更讓人抑鬱,細思極恐。在降維打擊下,我們都是屬於毫無還手能力的一類,比頑童手指尖尖下的螞蟻強不了多少。慶幸,有人比我們醒得早,「以人民為中心」不會再是空洞的口號,老百姓越來越有信仰了。
五牛也是有信仰的:他要成為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成為一個有趣的人。人如果心中只有自己,沒有社會價值的追求,就不是一個有趣的靈魂,是很容易在生活的重壓之下抑鬱的。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在最開心的下一秒也可能極度憂傷的。當你在面對夕陽餘暉,感慨人間靜美時,也許不經意會想起某個無法再愛的人,心情陡然跌落至谷底。所以,看上去很陽光的人,內心也不一定就沒有暴風驟雨;所以,一個朋友的乖乖仔,拼卻全力贏得了省城的工作,卻因扛不住壓力,又回到了當初出發的起點;所以,一個同事的孩子,精心培育的海歸優等生,也因所謂的「抑鬱」,最後走上了天台,只留給即將退休的父母一個模糊的背影;所以,學會「心理調適」是非常必要的,這關乎自己每天的獲得感和一生的幸福指數。
壓力無處不在。有人說愛是一種幸福,被愛才是一種壓力,其實,心理認知才是最關鍵的:「看上去成熟」和真正成熟是兩碼事。前者,非黑即白,以捍衛真理的勇毅堅守自己的做人做事的準則,而後者,會因時因勢而變,多了一個「灰度思維」的緩衝區,世上原本就沒有絕對的對,是非都是相對的,成功和失敗也不過是小孩的尿仗。
壓力無時不在。有學習上的,學業不順,被學霸分分鐘碾壓,讓自己看不到雲層之上的太陽;有工作上的,領導和同事的善意提醒,自尊心低的人也會過度解讀到無地自容;有生活上的,父母及親友的關心,也可能曲解為無盡的嘮叨而刻意逃避;有社會上的,陌生人的冷漠無情和自私的責難,會成為壓垮心理防線的最後一根稻草。其實,現實的不容易遠遠不止這些,還有很多很多。所以,智商、情商、挫商都不重要,關鍵還得有自己的壓力調適方式:或爆吃、或沉睡、或運動、或閱讀、或歌詠、或寫記,不一如足,養成自己的習慣就好,最不能少的環節是自我心理暗示,多唱唱鄭智化的《水手》:這點痛算什麼,擦乾淚,不要哭,至少我們還有夢。
夢是生活的永動機。因為有夢,我們每天不需要鬧鐘的提醒;因為有夢,我們保持了對鏡子的微笑;因為有夢,我們堅持了終身學習的自我約束;因為有夢,我們把忍辱和負重,當成了身體的脂肪;因為有夢,我們在嘲笑和被嘲笑中自嗨..
在這個正式生日的早上,一向熱愛抖音事業的李老師,為五牛轉發了一篇軟文《做與文化相適應的醫生》,大意是:醫生不能為完成指標而違背良心;醫療中如果沒有愛,那就叫交易。一個人找你看病,把所有隱私告訴你,把衣服脫光了讓你檢查,把所有痛苦告訴你,把生命都交給你,醫生應該是僅次於神的人,而不是一般人。因為愛才有了醫療和醫院,如果把這個精神泯滅了就不再叫醫療,那叫交易,它不可能有尊嚴。其實,不光對醫生從業要有文化的修身律己要求,所有的工作都應該這樣,包括老師,包括天天打電話追著別人要錢的稅務幹部,「做事先做人」的道理,放之四海而皆準。
生日是個特別的日子,一定要記得快樂哦,要記得唱這首生日快樂歌。繼續保持這份快樂,我們就會慢慢習慣快樂,並且擁有真正的快樂。
生日快樂,哥!生日快樂,歌!!
2021-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