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同居,婚後離婚率高達80%,親愛的,把持住啊!

2021-02-23 錢江晚報
美國耶魯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在婚前有過同居行為的情侶,婚後的離婚率高達80%;相較那些沒有過婚前同居的夫妻,離婚可能性高出46%。

與出生在70年代的青年人先登記後擺酒的「主旋律」不同,如今不少80後新人卻是只擺酒不登記。最近又流行定完婚期就計劃要小孩,結完婚孩子居然已經有兩三個月了。持有這種婚戀態度的年輕人普遍認為,結婚的意義大過形式,一紙婚書對他們來說,其實更像是一張寶寶的準生證。

不知何時,婚前同居成了一件很常見很自然的事。復旦大學的一項調查顯示,超四成80後有婚前同居的經驗,也有統計數據表明,我國婚前同居數量在17年間翻了30倍。

但是,試婚真的是婚姻的試金石嗎?美國耶魯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在婚前有過同居行為的情侶,婚後的離婚率高達80%;相較那些沒有過婚前同居的夫妻,離婚可能性高出46%。研究還指出,在婚禮前就住在一起的人婚姻質量較差,婚姻滿足度較低,爭吵較多,交流較差,忠誠度較低。

有情感專家分析,男人和女人,一旦睡過,就會對對方有要求,就意味著雙方必須先承擔相互負責的態度,在尚未具備談婚論嫁條件的時候同居,勢必會提前中止許多重要問題的深層次了解,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所以婚後更容易離婚。

試婚有風險,同居有代價。你怎麼看呢?

男人為何同居越久越不願結婚?

「如果先把結婚證領了再分手,哪怕領證只有一天,戶口簿上體現的也是『離異』!」29歲的李先生說,「我和女友試婚,是奔著結婚去的,而且定了3個月的試婚期,感覺這樣很安全。」

隨著因結婚而分手的事越來越多,一些情侶擔心經受不住裝修、聘禮、婚禮的考驗,可能分手,所以逐漸開始有人選擇先辦酒席後領證。

試婚,讓未婚男女在「共同生活」的外衣之下,尋求建立更穩定的二人世界,不少人視其為向傳統婚姻宣戰,自稱體會到了它帶來的「便利」。然而,有一種奇怪的現象不能不說,那就是,多數男人在「同居的小屋裡」待久了,就不想走進婚姻的殿堂,這是為什麼?

眾所周知,男人跟女人所抱的婚姻觀念是不同的,女人願意同居,大都是很愛這個男人,認定男人是自己一生要嫁的那個人。而男人則不然,或許剛同居的時候,還有那麼一絲結婚的想法,可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曾經的「激情」被同居帶來的「好處」一點點耗盡。換言之,就是同居以後,男人已經體會到了婚姻的現實感,婚姻生活對他們來說不再是個充滿魅力的未知世界。

有情感專家認為,大多數男人之所以選擇婚前試婚,多半是缺乏判斷力和看人看事的能力,不容易相信別人,缺乏免疫力(害怕受傷害),所以才想要婚前試婚,因此女人一旦和他們結婚,就可能很難相處,或因他們花心,最終導致分手。

「男人和女人,因為不了解而結合,因為太了解而分開。」恐怕就很能說明這個問題。事實上,男人在同居以後對婚姻的憧憬會變淡,這是源於他得到女人的細心照顧,起初還可能心存感激,可久而久之就習以為常了,這也是男人的通病。當同居的生活不再新鮮,他們就有可能把目光投向別的女人。加之現行法律沒有對同居的男性加以約束,所以,一些人就可能在厭倦這種同居生活之後不負責任地離開。

當然,同居久了的男人不願意走進婚姻,有時並不是因為他不夠愛你,可能還源於他沒有走進婚姻的思想準備。這樣的男人,是吃著鍋裡看著碗裡,除了一紙婚約,你該給他的都給他了,何不樂在其中!其實男人心裡明白,結婚就等於放棄了選擇。於是遊戲於「花叢」,變得名正言順,頂多就擔負個「花心」的罪名。試著試著就不結了,是男人當然願意一直新婚了。

再說,對於同居,目前社會上可能持寬容態度,但是,寬容並不代表著肯定。從古到今,如果一個男人一而再地以戀愛為名玩同居,大不了是「風流」;而對於女性來說,就不那麼光彩了,可能成為她未來婚姻生活的一個汙點。

試婚的風險究竟有哪些?

同居,又稱為試婚,是婚姻前的試用期,如果適合了,兩人再邁進婚姻殿堂也不遲。不過,很多人發現,同居之後,兩人的感情不升反降,所以,又有論調說,同居會讓兩個人產生一種厭倦感。

這種厭倦感來自於過度親密,因為日夜相對,等於撕開在戀愛中的那層神秘面紗,彼此坦誠相見,提前暴露了雙方缺點。看到喜歡的人也會挖鼻屎刮腿毛,有一種神仙變凡人的感覺。如果有一方不那麼堅定,小三便會趁虛而入。此外,雙方沒有法律意義上的婚姻約束,分手成本太低,一旦感覺到了二人生活的乏味,就會選擇放棄,而不是積極維護。

既然冒著這麼大的風險,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願意試婚?事實上,在試婚問題上,男性往往更主動,女性大多被動跟從。某婚戀網站的一則婚戀報告指出:試婚,他想她不想。高達86%的男性願意在婚前與女友同居,但僅有36%的女性願意婚前同居。不同年代女性對待「試婚」的態度高度一致,年齡越小的男性願意「試婚」的比例越高。
  
筆者調查發現,不少80後的上海女性白領並不能接受未婚同居,「我喜歡未辦酒前同居,先提前享受2人世界,前提是已開證。」sally七夕剛領了證,還沒辦酒,兩人已經先住進了愛巢。她認為,對男人來講,婚前同居,毫無成本,當然欣然接受,但問他你要娶這個人嗎,肯定作三思狀。
  
或許女人同居是真想嫁給這個男人,和這個男人白頭偕老,但男人不同,選擇婚前同居多半是為了性需求、尋求女人照顧、把對方當備胎等。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社會學家保羅·阿瑪託說,人們在選結婚成親對象時,比選同居對象挑剔得多。很多人同居只是為了分擔生活用度、多一些安全感,或者只是想有個伴,但並非很投入這種關係。

有情感專家忠告未婚女性,不管你的內心有多強大,對這個男人的信任有多爆棚,一定要守住女性最關鍵的底線:未辦理結婚證,最好不要同居。同居時間越長,越難走進婚姻。因為你一旦輕易讓男人嘗到同居的滋味,只會削減他們的責任感。作為女人,當你遇到一個男人一直想賴在同居的小屋裡遲遲不願與你牽手走進婚姻時,就得好好掂量掂量了!

來源:勞動報

編輯:大P

相關焦點

  • 婚前婚後丨婚前買房,這樣做,就算離婚也能避免受到損失
    父輩年代的離婚率的確不高,但平心而論,那一代人在婚姻中的自由度本來也沒有這代人這般飽和。 尤其是女性獨立後(經濟和人格),對離婚率的增高也有一定的推波助瀾。 機率低或高,都有良性及惡性效應。高,代表人的自主權更強大,而自主權這種東西又會伴隨著一定程度上的任性與草率。
  • 情侶婚前同居有必要嗎?
    現如今人們的思想慢慢的越來越開放,有很多年輕的情侶會選擇「同居生活」,就連大學裡的情侶也會搬出宿舍選擇和對象一起租房住。根據調查數據表明,有73.79%的單身男女接受婚前同居,尤其時男性,有超過八成的男生表示有必要婚前同居,而僅有六成女生接受婚前同居。那麼情侶婚前到底應不應該同居呢?對於「婚前同居」這個問題,大家有著不同的看法,婚前同居有利也有弊。有人認為情侶有必要「婚前同居」。
  • 人生科學:婚前同居真的有必要嗎?
    隨著現代社會感情的開放,更多的情侶選擇談戀愛的時候同居生活。一來可以節省部分房租的開支,二來可以通過生活的細節來磨合感情。但是肯定很多人都在想,婚前同居是否真的有必要呢?近十多年來,我國的離婚率持續攀升。
  • 拒絕婚前性行為,難道錯了嗎?
    不是什麼婚前婚後。這怎麼說呢,你能跟我結婚就行,要不,你多愛我,我都得逃走。如果說,男的很愛你,肯定想佔有你。女孩吧,戀愛,也得清醒些,保護好自已。感情深到彼此都認定對方是此生唯一,那婚前這行為也還好,兩個人一定會結婚啊。要不婚前這行為,都不自愛的。一個男人如果真心的去愛一個女人,不在乎婚前同居還是婚後同居。
  • 聽說國外離婚率高流行辦婚前財產公證,事實是這樣嗎?
    而在我國,婚前財產公證,卻從未引起廣泛關注……如今的中國年輕人對於婚姻問題越來越隨緣佛系。初婚年齡延後不說,離婚率也是連年攀升。民政部日前發布的《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我國結婚率從2014 年開始下降,而離婚率已連續16 年持續上升,大有趕超歐美國家之勢。說到結婚,中國人結個婚可謂煩瑣無比:什麼婚房、聘禮、酒宴、蜜月……花費的財力物力人力不是一點點。
  • 為什麼同居更容易導致分手,婚前同居到底是對還是錯?
    導致很多人認為同居只是一種嘗試手段,可以避開不幸的婚姻和離婚。可是事實並不盡如人願,很多男女在同居之後並沒有踏入婚姻的殿堂,而是以分手告終。人們漸漸認為男人選擇同居只是為了跟女性更方便地過夫妻生活,在得到女方之後就會選擇拋棄。所以同居也被認為是一種對愛情不負責人的做法,受到了很多人地摒棄。
  • 《三十而已》大結局:婚前婚後的男人到底哪變了?
    婚前甜蜜,婚後卻變成了湊合。但其實在愛情裡,不是每個男人都像直男陳嶼一樣,每對伴侶都有著獨一無二的相處方式,就算是拿來婚前婚後的對比,依舊是有趣而甜蜜。所以今日份的文章,就來分享來新娘說社區的的甜蜜故事,關於婚前婚後的油鹽日常。
  • 「我們先同居一年,再考慮結婚吧」!婚前試婚需謹慎!
    文:十裡插圖:來源於網絡關於婚前同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對於老人來說這是一件特別不道德的事情,因為她們那個年代的人大都比較傳統,她們覺得婚前同居是一種非常不可取的行為。既然兩個人沒有結婚就不應該做夫妻之事,而對於當代年輕人來說,婚前同居好像並不算什麼,他們覺得一切都是那樣的隨意,只要兩個人開開心心的在一起,一切都不是那麼的重要。
  • 485【力戒邪淫】對婚前同居喊停!
    婚前同居,似乎很多人不以為然,可未婚便與人發生性關係的危害,卻會影響到自己一生的幸福!而且,當與多人發生關係時,也會危害到自己的健康。
  • 中國離婚市場迎來牛市,喜迎2020離婚率繼續暴漲
    對於經濟條件不好的人群,一旦談及離婚,必然雪上加霜,如果涉及淨身出戶,離婚後自己去哪裡住?房子得有吧?離婚後得找工作養活自己和孩子吧?得多打一份工,多找一份兼職吧?目前的大環境下,全國結婚率普遍下降,同時離婚率卻仍在不斷攀升。照這個趨勢,未來20年內,可能去民政局領證和離婚的人數就要持平了。雖然陝西省離婚率處於全國的中下遊,但在省內,西安的離婚率卻拔得頭籌。80、90後起訴離婚最高結婚不止是合法生孩子的2人組織,還是共享財產、債務的經濟組織。
  • 中國人離婚率高達63%?!真實的狀況到底是什麼樣的?
    比如,媒體報導中達到63%的並非離婚率,而是離婚結婚比。那麼,結婚率、離婚率、離婚結婚比的內涵究竟是什麼?這些指標又能否反映我國真實的婚姻狀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生了很大變化,婚姻觀念和婚姻行為也隨之而變。婚姻是形成家庭的基礎,婚姻關係的穩定與和諧會影響到個人、家庭乃至整個社會的穩定和發展。
  • 「不發生關係就分手」:婚前同居,成了男人眼中的愛情標配?
    這種自相矛盾的行為令人不禁想問:婚前同居真的有必要嗎?婚前同居是什麼?婚前同居,通俗的來講,就是指男女雙方沒有完成法律意義上夫妻關係,也就是領結婚證,但是又履行和實施了夫妻之間才會有的行為,例如:生活上住在一起,生理上發生了關係等等。
  • 向佐與郭碧婷——婚前婚後大變樣,你是否能承受的住?
    戀愛節目,婚後節目,而且都有向太參與其中。本就讓大家感覺不太相配的倆人,最近更是因為郭碧婷一系列的負面微博,而更讓大家感嘆,豪門之路並非這麼容易啊。他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我們一竿大眾不得而知,只能從兩人的一些相處過程裡,家庭情況裡,看到一些端倪。看的出來,向太是名很強勢的女性,畢竟能混到這樣,不是簡單的女人能辦到的。
  • 都說「婚前同居」易分手,但嘗試的人卻越來越多!
    婚前同居早已不是什麼新鮮話題,社會對於婚前同居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但我們仍會看到許多持不同意見的觀點。他們進入社會不久,面臨著租房、找工作的壓力,同居能在很大程度上緩和經濟壓力;再者,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剛經歷過愛情的甜蜜,在對愛情嚮往的激情驅使下,他們決定同居;而且許多在城市打拼的年輕人,也很希望在工作之餘,回到家能有人陪伴、分擔,生病時能有個互相照應。在很多人的定義裡,情侶同居就等同於越過了婚姻的柵欄,直接走入了婚後家庭生活,這也是引起矛盾的主要開端。
  • 情侶之間婚前應不應該同居?一起來分析一下同居的利與弊!
    最近在網上看到很多人都在討論一個問題,就是你介不介意你的另外一半婚前同居?所以我自己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反覆問自己的內心到底介意嗎?說實話,說不介意肯定是假的,我覺得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會介意,可能不介意的原因就是基於對這個人的足夠喜歡,因為愛情可以超越一切。
  • 在當今社會上,為什麼離婚率越來越高呢?
    確實是存在這麼一種現象,現在離婚的人越來越多了,因此離婚率在過去的十年,基本上都是猛漲
  • 婚前婚後差距大!
    加之,近年來我國離婚率逐年攀升,據民政部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婚姻登記機關共辦理結婚登記947.1萬對,離婚登記415.4萬對,離婚結婚比是43.86%。如此高的離婚率背後,是無數家庭面對婚姻生活的挑戰。
  • 社會離婚率越來越高,是年輕人太衝動,還是愛情真的有保質期?
    現在這社會離婚率越來越高,是年輕人太衝動,還是愛情真的有保質期?離婚率越來越高,究竟是現在的年輕人太任性,沒有想清楚就衝動離婚,還是現在的愛情保鮮期太短暫、太脆弱,經受不起柴米油鹽的考驗?但是在婚後發現並不適合自己,進而爆發家庭矛盾,最終導致婚姻的解體。七年之癢還沒到,三年就開始煩了結婚2-7年成了離婚的高峰期,婚姻越來越像兒戲。腦袋一拍就結婚,一言不合就離婚。
  • 李孝利也這樣做了.那些坦然公開婚前同居經歷的明星們
    事實上,根據韓國保健社會研究院的資料,以20~44歲未婚人口(男1千140名,女1千324名)為對象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未婚男性對於婚前同居贊成佔77.2%,未婚女性也有70.5%贊成。有明星表示,「為了互相了解,或者因為太愛而不想分手」,就婚前同居了。李孝利♥李尚順
  • 貝克漢姆兒媳身價高達百億,籤署婚前協議
    其實,籤訂婚前協議雖然合情合理,但在現實中還是沒太多人願意操作的。畢竟兩個人談戀愛,兩情相悅愛得你儂我儂,到結婚前突然要籤協議,難免會令二人的關係陷入尷尬。不過在歐美國家也比較講究個人獨立,婚前財產通常會提前分清楚。其實不是只有普通人才會特別在意婚前財產,有錢人才真正計較。很多人就可能不知道婚前協議是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