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為什麼不瞄準碉堡槍眼把敵人打倒呢?和神劇不一樣

2020-12-23 小樹子說歷史

碉堡是抗日電視劇中不可避免的防禦工事,這是眾所周知的,日本利用它們建立了一條堅不可摧的防線,八路軍每次遇到敵人的碉堡,都很難把它摧毀,最簡單的爆炸轟擊也不能摧毀它們,因此,從理論上講,清除敵人碉堡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把碉堡放在合適的地方,通過機槍射擊,我們就可以殺死敵人,為什麼八路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沒有這樣做?

實際上,這並不容易,這臺機器似乎有個大漏洞,如果是在100到200米之外,就很難準確擊中子彈,典型的日本工房機槍要麼有八口徑,要麼有槍口,而且設計得不是很大,同時,內炮手射擊時可以躲在附近,不開火時保持向前看,只要有足夠彈藥就可以抵抗攻擊。

畢竟,我們都知道,只要敵人不在戰場上衝鋒,他們基本上是用鎮壓來戰鬥的,平均使用一萬發子彈來擊中人們,在這一點上,炮手只需要確定正確的方向,所以通過碉堡的眼睛射擊敵人實際上更加困難,此外,進入日本碉堡也不容易,在地堡裡射擊敵人並不容易,堡壘周圍會有鐵絲網、地雷和警衛,第一步是收拾殘局。

第二步,我們需要切斷掩體之間的連接,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人將掩體建成一組掩體,以在戰鬥中相遇,那麼,為什麼八路軍一看到日本人的地堡就頭痛呢?它不會攻擊敵人的碉堡,除非別無選擇,因為它會犧牲許多普通士兵,這又不是什麼魔術表演!

在歐洲,人們不懼怕掩體,主要原因是歐洲戰場上坦克和飛機佔主導地位,炸彈比亞洲威力大得多,基本上,我們可以再次贏得混凝土地堡,在這些裝置的猛烈轟擊下,他們也將淪為廢墟,它工作得不是很好,結果,八路軍既物資短缺,又裝備落後。

所以不要被一些超自然的戲劇所愚弄!

相關焦點

  • 他把炮彈從槍眼打進碉堡,大渡河立奇功,主席親自授予「神炮手」
    紅軍攻堅戰裡的「利器」要說到紅軍隊伍裡的趙章成為什麼非常有名,那是因為他有兩門絕活:第一手絕活叫跳眼法;第二手無炮架射擊。而且這兩手絕活都能百發百中,他簡直成了紅軍攻堅戰裡的「利器」。怎麼渡河呢?安順場一帶水深流急,而且此時此刻的國民黨的老蔣派重兵把守。老蔣派企圖憑藉天險大渡河一舉圍殲中央紅軍,讓我們的軍隊成為「石達開第二」。雖然先遣隊有我軍輕重武器的火力掩護,但是所要面對的依然是重重的困境,是的,大渡河被敵軍視為不可逾越的天險,又有更強大的火力點部署,情況十分危急。
  • 李繼德:黃繼光堵槍眼時,我在現場,我親眼看見他堵槍眼
    李繼德說:「抗美援朝我參加了,我和黃繼光是戰友,我們關係很好,我親眼看見了黃繼光堵槍眼,他犧牲時我就離他只有50米。當時黃繼光和吳三羊、肖登良三個人是主動請戰要去炸掉美軍的碉堡的,他們要從美軍手裡奪回597.9陣地,可是敵人火力很猛,他們三個人衝上去很快就被敵人打中了,當時我以為黃繼光已經犧牲了,心裡想著該我上了,可是黃繼光掙扎著爬了起來,迅速的衝了上去,用身體堵住了敵人的槍眼,還給敵人碉堡裡扔了一顆手雷,不是電視裡演的往碉堡裡扔了一個爆破筒,我們沒有爆破筒,只有蘇式手雷,但是還是把敵人的碉堡炸的冒了煙!
  • 志願軍老兵李繼德講述:我目睹黃繼光堵槍眼全過程
    我和一個四川兵最要好,他叫黃繼光。黃繼光是個圓臉,比我矮一點,長得很敦實,他比我大5歲,就像大哥哥一樣照顧我。在朝鮮戰場上,平時吃不到好飯,偶爾吃點好的,黃繼光總是捨不得吃,往我碗裡夾,「你太小,正在長身體呢。」因為我倆關係好,他就叫我小李子,但不讓我喊他哥哥,他說:「你就叫我同志」。1951年12月下起了鵝毛大雪,晚上氣溫降到零下39攝氏度。
  • 《亮劍》也是抗日神劇?因為他用普通步槍500米爆頭日軍?
    《亮劍》也是抗日神劇?因為他用普通步槍500米爆頭日軍?國產劇中,似《亮劍》這樣讓人百看不厭的電視劇不可多得,然而這部劇中也有個別情節總讓人產生爭議。在抗日戰爭中,令日軍聞風喪膽的新四軍「劉老莊連」,其實就是辛莊戰鬥勝利突圍的原型。1942年6月9日,八路軍冀中軍區第22團在劉老莊與上千名鬼子偽軍激戰經日,給敵人以嚴重殺傷後,利用夜色分兩路突圍,踏著鬼子的屍體揚長而去。這次戰鬥中某連的表現就被寫入了日本陸軍參謀本部的《紀念冊》中。
  • 抗日神劇《抗日奇俠》背後真實的抗日戰爭
    乍一看介紹,一般會覺得沒啥毛病,畢竟廣袤的華夏大地上會真功夫的高手不在少數,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人吐槽這部劇並封它為抗日神劇呢?我們先來說說他們的特性吧。首先是特遣隊的隊長王牧風,他作為奇俠的頭頭,肯定是特別厲害的,沒錯,他精通一手太極拳,不過他的太極拳好像和我們常識中的不太一樣,他的太極拳可以同時將幾個日本兵打出十幾米遠,甚至還可以躲子彈,注意,這可不是普通的子彈,而是機槍的子彈!厲害之處可想而知,一個人包圍鬼子的小隊也不在話下。
  • 不吹不黑!陳赫、黃軒主演的諜戰劇《瞄準》會淪為一部神劇嗎
    在此之前,觀眾斷定《瞄準》是一部神劇的原因不外乎其二。所以當《瞄準》的宣傳預告片出來之後,觀眾看見陳赫想都不想,神劇,妥妥地神劇,不是神劇我打臉!這麼不究竟的臺詞不知道的還以為松江是在韓國呢?當觀眾收起挑刺的眼光好不容易認可《瞄準》後,形勢卻急轉直下,在更新了15集之後《瞄準》明顯後繼乏力,開始逐漸淪為神劇的節奏。之所以懷疑《瞄準》會再度淪為神劇的理由同樣不外乎其二。
  • 為什麼抗日戰爭片被喻為「抗日神劇」
    中國的抗日戰爭是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觀,中華民族的壯舉,驚天動地的偉業。它的規模之廣泛,區域之遼闊,鬥爭之英勇,場面之悲壯......在歷史上是空前的,抗日戰爭的勝利有著偉大的歷史意義。以前的老片子比如《地道戰》、《地雷戰》看起來都是良心片子,但是不自然的也會讓人總感覺戰爭也是像遊戲一樣,鬼子哪有那麼好打?不然也不會打個十四年吧!然而在1945年日本都快投降了,還能在中國戰場橫掃千裡,更何況現在令人厭惡至極那些雷人而沒有節操的抗日神劇了!還有新中國的解放戰爭等一些影片也是拍的離譜,連基本的常識和認知都沒有,就是純屬的想像片。
  • 讀懂這2字的含義,就真正看懂了《瞄準》這部劇
    年代動作劇《瞄準》由五百、別克執導, 黃軒、陳赫、楊採鈺、李溪芮等主演。該劇講述蘇文謙(黃軒飾)和池鐵城(陳赫飾)兩名默契狙擊手搭檔,曾經並肩作戰、配合無間,由於信仰分歧走上對立面的故事。任何一部劇,都有其靈魂所在,《瞄準》自不例外,這部劇的靈魂已在劇名中展現出來
  • 別讓抗日神劇騙了,神劇必備的狙擊手,大多都在發明歷史
    特別是在《我的兄弟叫順溜》這部劇火了之後,狙擊手這一兵種話題熱度一直都很火熱,雖然《我的兄弟叫順溜》這部劇中的軍事錯誤很多,主角順溜使用的詹森1941半自動步槍明顯不符合歷史背景,但是這部劇也能勉強說得過去,畢竟影視作品會有藝術加工和演義的成分,不能用太苛刻的要求去評價國產抗日劇,只要不會過於離譜,觀眾普遍不會過度苛責。
  • 子彈打不死,腿部中彈站起來就跑,這部電視劇堪稱抗日神劇的典範
    首先是劇情太神了,羽箭殺敵箭無虛發也就算了,怎麼還能把羽箭當飛鏢,殺敵甚至穿一個透明窟窿呢,這是需要多大的內力啊?而後面居然還用步槍打下了敵人的飛機,更是神的沒邊了!另外,該劇居然有兩位抗日神劇的常客,于震和王挺,雖然只是配角,但已經顯露出該劇神的徵兆了。我對該劇提不清興趣的另一個原因是男主的容貌,雖然這麼說有點不對,但是真的,這部劇男主的容貌實在不該恭維。而就是這樣,居然還有兩個漂亮的妹子上趕著喜歡他,我真懷疑她們是不是眼光有問題。
  • 堵槍眼的蘇聯英雄可靠嗎?
    為撰寫《歷史課本中的韓戰》一文,我特意拜會了黃繼光的「老師」。《普通一兵——亞歷山大·馬特洛索夫》系蘇聯作家帕·茹爾巴著,1952年5月由設在北京的時代出版社出版。在這部紀實小說裡,作家為讀者描述了堵槍眼英雄馬特洛索夫最後的畫面。他「臥倒在像怪物的大口一樣向外噴火的火力點槍口前面,差不多是面對著敵人了。現在隨便一粒子彈都能打倒他」。
  • 悉數抗日神劇爆笑鏡頭
    假日來臨前我們來存一波爆笑抗日神劇的場面,以免國慶假期出門堵車無聊。下面,眼看一個彪形大漢,是曾經演過新版《水滸傳》的男演員,演起了抗日神劇也不含糊。點燃火柴,頂著鋪蓋和敵人的掃射又蹦蹦跳跳回去了。除了臉黑了一點完全沒事呢?看完,想說這麼好用的被子哪裡買的,國防需要它。真的又好笑又雷人,有點讓人無語。
  • 堂堂二品高官,為什麼豪宅建得像碉堡,還專門挖了地道以備出境?
    整個房子像一座碉堡。 劉永福舊居的院牆四角都設有炮樓,四周的圍牆高達四米,圍牆上還設有數不清的槍眼,炮樓和槍眼當然都是一致對外。
  • 黃軒陳赫雙雄對決,服裝都是好牌子,《瞄準》是神劇還是爽劇?
    【黃軒陳赫雙雄對決,服裝都是好牌子,《瞄準》是神劇還是爽劇?】是反特諜戰劇是沒問題的,但為什麼還是動作劇呢?因為有狙擊手對決嗎?》一開始就具有神劇的潛質,最大的神劇潛質表現就是狙擊手,這是它區別於以往同類型題材作品的最大標誌。
  • 憶抗日戰爭時期戰鬥劇社「遊擊劇團」
    到鬥爭的最前線去——憶抗日戰爭時期戰鬥劇社「遊擊劇團」■劉 伍 執筆到了晉中敵佔區的邊沿地帶,我們先在文水和交城接界的東社、西社地區活動。這裡離日寇的據點很近。走在山梁上向下一望,太汾公路兩旁成排成行的碉堡歷歷在目,附近經常有日偽人員出沒。武裝班放好警戒,我們就在樹林裡扯起舞臺演出。此時正值蘋果、葡萄成熟的季節,輕風吹來,一陣陣濃鬱的果香沁人肺腑。
  • 如何才能辨別抗日神劇?|輕武專欄
    >小二就講點實在的,如何一鍵分辨抗日神劇,同時給神劇的導演們提個醒,以後再拍類似影視作品也好避避坑。所以平時看到日軍對話講中文,基本是神劇無疑了,趁早換臺。但是實際上八路軍遍布各地,製作水平不一樣,軍裝色調極為混亂,很難做到統一。有的骨幹部隊是繼承自紅軍的草木灰色,一些早期領到國軍後勤供給的穿仿德國灰色,更多的是當地土法生產的黃綠色布。
  • 如何才能辨別抗日神劇?
    小二就講點實在的,如何一鍵分辨抗日神劇,同時給神劇的導演們提個醒,以後再拍類似影視作品也好避避坑。所以平時看到日軍對話講中文,基本是神劇無疑了,趁早換臺。2服裝過於整齊紅軍接受改變以後,標準軍服是和國民革命軍一樣的軍服。但是實際上八路軍遍布各地,製作水平不一樣,軍裝色調極為混亂,很難做到統一。
  • 如何才能辨別抗日神劇?|輕武專欄
    所以平時看到日軍對話講中文,基本是神劇無疑了,趁早換臺。2服裝過於整齊紅軍接受改變以後,標準軍服是和國民革命軍一樣的軍服。但是實際上八路軍遍布各地,製作水平不一樣,軍裝色調極為混亂,很難做到統一。況且在戰時風餐露宿,儘管八路軍精神面貌很好,但也很難保證軍裝的乾淨整潔,根本不可能像抗日神劇中八路軍的衣服連個褶皺都沒有。在抗日戰爭時代,八路軍火力貧弱,缺槍少彈,重火力更是不足,能普及在普通士兵中威力最大的武器,就是各種「邊區造」手榴彈了。手榴彈分為兩種,一種是高爆手雷一種是破片手雷(現代稱為:進攻型手雷和防禦型手雷)。
  • 同樣是抗日神劇,為什麼觀眾卻不討厭燕雙鷹呢?
    在這個大眾監督的網絡時代,在觀眾和網民的吐槽下,廣電總局重新整改加大對影視題材的把關力度,算是清理了一下抗戰劇的環境,相當大部分的神劇被禁播停下,擱下了架子,銷聲匿跡。不過在抗日神劇滿天飛的時候,還真有唯一一部抗日神劇挺身而出,像是在腦洞大如鬥的劇集中的一股清流不被觀眾反感討厭,反而瘋狂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