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7.8
導演: 弗朗西斯·勞倫斯
編劇: Kevin Brodbin / Frank A. Cappello / Jamie Delano / 加思·恩尼斯
主演: 基努·裡維斯 / 蕾切爾·薇茲 / 希亞·拉博夫 / 傑曼·翰蘇 / 蒂爾達·斯文頓 / 更多...
類型: 動作 / 驚悚 / 奇幻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德國
語言: 英語 / 菲律賓語 / 塔加路族語
上映日期: 2005-02-18(美國)
片長: 121 分鐘
又名: 地獄神探 / 魔間行者 / 康斯坦汀:驅魔神探
康斯坦丁(奇諾•李維斯 Keanu Reeves 飾)生來就能看出遊走在人間的惡魔與天使,這令年幼時的他十分痛苦,曾經自殺想以這種方式結束自己的痛苦。後來獲悉了上帝與撒旦之間有過協議,誰也不能直接插足人間,只能間接誘使人們選擇天堂與地獄,而自殺者不得上天堂,他便開始利用自己天賦的超能力幫助剷除人間的惡魔,以此祈求獲得一張天堂的門票。
一次在幫助一名女警調查她的妹妹的離奇死亡事件時,康斯坦丁意外獲釋了天使長加百利意圖和撒旦的兒子聯手統治人間的陰謀。康斯坦丁當然要竭盡全力阻止這一黑暗降臨人間…
康斯坦丁是大致基於天主教世界觀,和彌爾頓所描寫的那個差不多:撒旦原為首席天使長,與上帝爭執失敗,墮落之後逃入地獄,上帝也沒有痛打落水狗。後來創世,撒旦趁機溜過來誘人墮落。之後上帝和撒旦打了一個賭,只憑藉言語看誰能導引人類走向,於是有了各種"Rules".暗黑破壞神也是這個世界觀。
我不熟悉天主教,但是新教看來這個世界觀不是太正統:神是高於撒旦的,打這個賭有點可笑……而且影片中處處是把瑪門和基督對著來,總讓人覺得好像是善惡二元論的世界觀……二元論可就成了諾斯替主義,這是最早最大的異端之一啊……
Anyway,善惡二元的世界觀雖然不正統,但是好玩,容易編出故事來。所以暗黑的二元論更徹底更赤裸裸。可見異端也是有群眾基礎的……
然後是加百列同學(為什麼是女的啊?)Gabriel原意"我主乃上帝",原是報喜訊的天使,向人類預言了基督降生,如今卻來幫助瑪門降生,大諷刺……(有人說加百列是鎮壓撒旦之後升的官,不知出處何在,印象中鎮壓的天使是米迦勒啊……望指教)此外猶太教傳統認為加百列還兼當死亡天使。
加百列的神學討論說到底,是嫉妒神的恩典,這一點和耶穌降世時的猶太人頗似。猶太人(尤其法利賽人)認為他們之所以稱義,是因為他們服從摩西的律法做好事,但是神認為沒有人一生中能夠完全遵守律法(摩西律法的嚴苛不下於今天伊斯蘭教),就算你真的完全遵守,原罪你又怎麼辦……所以"因信稱義",關鍵是信仰(加百列強調的兩點之一,另一點是犧牲)所致的恩典,也就是基督為我們流血,為我們贖罪。可是加百列覺得這樣太便宜人類了,所以自作主張跑下來讓人類去多犧牲一些,部分基於同樣的原因猶太人把基督送上了十字架……
說到基督,那個命運之矛(一般稱作Holy lance,現在各教堂存有好幾把,不知道哪個是真的)可以在約翰福音19:34找到,原來是基督死後士兵試驗死了沒有,扎了一槍,流出了血。根據某些傳統,該人是一個叫Longinus的百夫長,故有的字幕譯為"朗基努斯長槍"。電影中的說法應該也是通俗文化吧……畢竟有一把曾經殺死過神的肉身的兵器,是可以寫出很多故事的……
和基督對立的一般是敵基督antichrist, 這次搬出來撒旦之子,卻不是"罪惡""死亡"二位,來了個Mammon,很奇怪……瑪門本來代表財富,見於路加福音16:13,「你們不能又侍奉神,又侍奉瑪門。」但是也有傳統認為Mammon就是某個大魔鬼,比如Beelzebub(Balthazar可能從這個名字來的).或者導演只是想暗示資本主義金錢崇拜?
其它一些小典故:
那個撿到命運之矛的傢伙去劫車的時候,背後有個巨大標語,上寫"got faith?",右邊水龍頭流出葡萄酒:基督降世之後行的第一個神跡就是水變酒。
天主教關於自殺的看法,電影裡說得夠明白了……所以天主教反對墮胎、安樂死之類一大票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