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男孩翻看媽媽英語筆記,內疚到哭泣:父母永遠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2020-12-20 騰訊網

*防走失提示*

最近,四川成都一位小男孩看了媽媽筆記內疚到哭的視頻走紅網絡。

視頻中,這位小男孩無意中翻到媽媽的筆記,吃驚媽媽也要學習。

他在認真看筆記和媽媽對話的同時,突然眼眶發紅開始抽泣,並哽咽著在媽媽懷裡說:

「對不起,媽媽,我沒有好好學習。」

一時間,這位懂事寶寶的視頻,被不少寶媽轉載分享,小男孩成了大家稱讚的好孩子。

網友們也不禁感慨:

父母的言傳身教永遠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據了解,這位成都的小男孩小名CC,今年9歲,正讀小學三年級。

媽媽鄧女士是四川省人民醫院的醫生,也是今年畢業的碩士研究生。

鄧女士已經工作多年,決定考研後,重新拾起了英語,做了不少筆記,兒子看的筆記便是她考研時的英語筆記。

點擊播放 GIF 1.3M

「那天晚上大概是晚上十點左右吧,他說他想和我一起睡覺,然後他就到我床上來,因為我的床頭櫃堆滿了書,有以前的有現在的,各種書都有,包括我以前的讀書筆記,當時他就無意中翻到了那個筆記本,然後他說,『這不是你的英語筆記本兒嗎?原來你也要做筆記』,我說是呀,然後他就坐在床上看,邊看邊認個別簡單的單詞和我交流。」

「剛開始我看他情緒還挺好的,他還說要借我的筆記本兒,以後高考的時候用,我說可以借,後來我就意識到他情緒有點兒變化,眼睛突然有了點淚花,我就問他怎麼了,他就說對不起,媽媽以前我沒有好好學。

點擊播放 GIF 3.4M

聽到兒子無意間說的話,鄧女士除了欣慰更多的是震驚。

就是我不知道我的這麼一個筆記本兒,或者是說父母這麼一個小的動作行為,會對孩子產生這麼大的一個影響力,讓他有這麼深刻的一個領悟力,哪怕是在某一個瞬間,那個時候其實我除了感動以外,也在反省我自己哪裡有做的不好的地方。」

點擊播放 GIF 2.5M

讓鄧女士高興的是,那天安撫好兒子後,兒子似乎真的更愛學習了,

「他好像知道自己火了,今天早早的在鄰居家就把作業做完了,自己練習了鋼琴,希望以後保持。」

確實,父母對孩子的榜樣作用真的很大。而另一方面,在對孩子教育的過程中,父母也能反思自我,變得更自律,成為更好的自己。

去年,一則「49歲上海交大宿管阿姨與兒子一起考上研究生」的新聞轟動網絡。

主人公、上海交通大學留學生公寓的前臺阿姨原夢園就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相互成就,雙雙成為學霸的。

因為考上研究生,原阿姨可以說一不小心成了勵志「網紅」,學霸、女神、中國最勵志考研生等「光環」紛至沓來。可是,她卻說,從小到大,她根本就不是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用她自己的話說,「小的時候,我其實挺愛玩的,在學習上也不是很上心,用現在的話來說,自己當時就是一個學渣。

30年前,原夢圓或許怎麼也想不到如今的自己能夠花上一天的時間在家自學英語,一周三次花費近四個小時,從閔行到五角場的復旦大學上漢語言文學課。

一切的改變源於兒子的到來。也許是吃了自己小時候沒有好好學習的虧,原夢圓對於兒子的學習從小就抓得很緊。

像如今的無數被孩子作業逼得死去活來的老父親老母親一樣,原夢園也曾是位陪在兒子身邊盯著作業的母親。

「為了督促孩子學習,自己就坐在他旁邊看著他,但後來發現他這樣不僅學習效率很低,還會變得很焦慮。後來我就想,如果我拿起書坐在他旁邊看書,而不是看著他寫作業,營造出一種學習氛圍的話,會不會好一點。

原夢圓說,「於是我就搬了一個凳子坐在兒子旁邊看書,不知不覺,自己對於學習的興趣也慢慢培養起來了。」

這一培養不得了。在入職交大前三年,她就經常在交大的圖書館裡看書,並參加學校的各種公開課和講座。

2015年,兒子考上了大學,她決定陪兒子一起學習,「我愛學習,也想讓兒子有學習的氛圍。

2016年,原夢園參加了成人高考,考取了復旦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

對於考研,原阿姨之前不敢想的。

「後來兒子準備考研,我想著陪陪他吧,相互督促,至少有個伴。」

原夢圓說,「決定考研一方面是為了陪兒子,另一方面是因為我的老公和兒子都考過研了,我自然也不想落下。不過當時更多的想法就是去體驗和感受一下考研是怎麼樣的,至於結果根本是不敢想像的。」

研究生這個頭銜對於那時的她而言,實實在在只是一個「奢望」。

就這樣,她的考研之旅開始了。

對於49歲的她來說,最大的攔路虎便是英語。

「英語是老大難的問題,之前的英語基礎幾乎為零,所以只能從最基本的單詞開始,我每天背30個,一開始光背這30個單詞就要花一天的時間。

「很多人都跟我說,你這個年紀就不適合學語言。」但原夢園並不妥協,底子薄,那就多學多記多背。記憶力下降,那便多看幾遍多背幾遍。

我沒有別的訣竅,就是不斷重複。」她向記者展示背單詞的記錄,連續700多天,一天都未曾懈怠,「老了記憶力確實不行,但背了忘,忘了背,我不放棄。

平日裡在崗位上,有留學生來登記、寄存等,原阿姨也嘗試著用英語,「這樣可以鍛鍊口語和聽力,只是我年紀大,有時放不開……」

利用網際網路的便捷,原夢園還報名參加了英語和政治的網課,堅持在線完成了500餘節課程。

「我經常在網上聽網課,哪怕是在去復旦大學上課的路上,也會聽音頻、背單詞。慢慢的,原夢圓發現自己會的越來越多,儲備的知識也越來越接近「考研」這條門檻。

在與留學生的日常交流和生活談心中,她也堅持用英語,以此鍛鍊口語和聽力。最終,她以53分的英語成績成功過線。

最終,兒子擬錄取為復旦大學研究生,原夢園擬錄取為廣西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

回憶起考研的過往點滴,原夢園止不住笑意。

當克服了一個個困難,考研成功的消息傳來之後,原夢圓也只是用平靜的話語表示:「這真的只是一場美麗的意外,好在,我堅持下來了。」

而她也以自己的例子寄語各位寶爸寶媽和孩子:

不管你的基礎有多差,開始的時候多晚,你都可以從這一刻重新開始,做一個全新的努力的自己。希望我的故事,也能夠影響和幫助到小朋友吧。

相關焦點

  • 成都9歲男孩看到媽媽英語筆記,內疚到哭泣...
    成都9歲男孩看到媽媽英語筆記,內疚到哭泣...,視頻中,這位小男孩無意中翻到媽媽的筆記,吃驚媽媽也要學習,他在認真看筆記和媽媽對話的同時,突然眼眶發紅開始抽泣,並哽咽著在媽媽懷裡說:「對不起,媽媽,我沒有好好學習。」
  • 男孩看到媽媽英語筆記內疚哭泣,對媽媽說出一句話,感動網友
    其中,男孩在視頻最後說的一句話,更引發了網友們的大量討論。 視頻中,一名男孩大概只有8-9歲的樣子,無意中看到了媽媽的英語學習筆記,就非要打開看一下。嘔不過男孩的堅持,媽媽就讓他打開了那本自己的英語學習筆記。而男孩也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遇到自己學過的單詞,他還不經意間讀出聲來向媽媽確認。
  • 小男孩偶然翻開媽媽的英語筆記,看完就哭了……
    近日  一段小男孩看媽媽筆記內疚到哭泣視頻走紅  孩子在視頻中說的這樣一句話  觸動了很多網友  視頻中  一個小男孩無意翻到媽媽的英語筆記  吃驚於原來媽媽也要學習  便認真地翻看起來  遇到自己學過的單詞時  還讀出來向媽媽確認
  • 【中國之聲】男孩翻開媽媽的英語筆記,看完就哭了……
    近日  一段小男孩看媽媽筆記內疚到哭泣視頻走紅  孩子在視頻中說的這樣一句話  觸動了很多網友  ↓↓↓  視頻中  一個小男孩無意翻到媽媽的英語筆記  吃驚於原來媽媽也要學習
  • 董卿:父母永遠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在接受《面對面》採訪時,董卿坦言主要是害怕過了現在的年齡便永遠都不再有機會做母親,所以當時決定暫停事業,將生育放在人生計劃的第一位。確實,女性的生育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下降,這是因為女性體內卵子的數量和質量一直隨著女性年齡的增長而下降。尤其是35歲後,下降速度更會加速,所以一些遺傳疾病的發病機率也會增大,這導致高齡產婦的孩子更容易有畸形和遺傳疾病的情況出現。
  • 黃多多又上熱搜:最好的教育,要給足孩子這3樣東西
    」最好的教育,永遠是家庭教育。,高質量的陪伴必須全身心的投入到孩子的世界,讓孩子感知到父母的愛和重視。近日,四川成都一名9歲的小男孩CC火了。今年讀三年級的CC無意中看到媽媽讀研的英語筆記時,紅著眼眶,內疚的對媽媽說:對不起,媽媽,以前我沒有好好學習。據媽媽介紹,家裡一直有學習的氛圍,沒有想到一個筆記本對孩子產生了這麼大的影響。
  • 紀錄片《人生第一次》看哭:父母永遠是孩子的守護神!
    【1】剛看了紀錄片《人生第一次》的第二集《上學》,三周歲的孩子面臨人生第一次分離,跨入幼兒園的大門,園內園外哭聲一片。孩子不願意離開父母,父母也捨不得孩子,而經過三年的磨鍊,在小學一年級的門口,孩子們就淡定很多,小女孩郭雨晴就是其中之一。
  • 楊迪被罵「醜」,媽媽霸氣回護:被父母肯定,是孩子最好的底氣
    「你是一個自私的孩子!」很難想像這是一位爸爸形容自己三歲女兒的話。最近看了一部兒童成長類節目《告訴世界我可以》。劇中有個場景,講述了一個二胎家庭中,姐姐球球上演的一部「欺弟」大劇。球球是個「完美」的公主,完美到拒絕認錯,不能接受弟弟碰她的玩具,要把弟弟「扔」出門外。
  • 媽媽別內疚!你不欠孩子的,父母也不欠你的
    就像近來紅到發紫的歌手薛之謙在綜藝節目上說的:「我心理是不健康的,我從頭到尾都沒有覺得我心理健康過,要不然我就寫不出那些情歌。」這個有故事的歌手,4歲喪母。這個喪失對一個孩子而言是一個巨大的創傷。所以,他的歌聽起來總是帶著些哀傷的味道。
  • 9歲男孩獨自哭泣:爸爸把我扔到火車站就走了!得知真相媽媽好後怕
    為什麼男孩獨自在火車站哭泣?他穿著灰色抓絨衣,藍色牛仔褲,絳紅色保暖鞋,不像是流浪的孩子。昨天(11月1日),鐵路金華站派出所民警在進站口執勤時發現了這個看上去八九歲的男孩。民警詢問男孩,男孩說爸爸把他帶到火車站就走了。民警和孩子等了一會兒,始終沒有家長找過來。
  • 霍啟剛郭晶晶結婚8周年上熱搜:父母相愛,是給孩子最好的榜樣
    從戀愛到結婚生子,他們一直都是豪門婚姻中的典範,不緊不慢走過8年的戀愛,8年的婚姻。就像那句話:爸爸愛媽媽,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01曾在網上看過一段關於霍啟剛跟郭晶晶的採訪,那時候是郭晶晶剛生過孩子後不久。
  • 14歲黃多多再上熱搜:黃磊孫莉,看看你們教的孩子
    」最好的教育,永遠是家庭教育。近日,四川成都一名9歲的小男孩CC火了。今年讀三年級的CC無意中看到媽媽讀研的英語筆記時,紅著眼眶,內疚的對媽媽說:對不起,媽媽,以前我沒有好好學習。據媽媽介紹,家裡一直有學習的氛圍,沒有想到一個筆記本對孩子產生了這麼大的影響。
  • 影片《Boys Don't Cry》:不讓男孩哭泣,為什麼?
    最近看了一部名為《Boys Don't Cry》的影片,在這部影片的一開始,在媽媽懷裡的小男嬰哭了,媽媽輕輕搖晃著,溫柔地說道:"不哭,不哭。"小男嬰在媽媽的安撫下停止了哭泣。轉眼間,小男嬰長到了五六歲的樣子,當他想要玩玩具時,爸爸教導他:"你是男孩,要擁有強壯的肌肉。"當他在運動時,父母在他身後說道:"你要跑快點,再快一些。"
  • 43歲黃奕談女兒哽咽,真相扎心:先有好媽媽,再有好孩子
    ,懂的用自己的努力成為孩子的榜樣。,遠比父母為孩子做什麼更重要。努力活出全新的、更好的自己,就是媽媽給孩子的最好榜樣,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和示範,孩子自然會把努力上進作為生命的常態。每一個男孩,都是媽媽的軟肋,也是鎧甲。養得好聰明又紳士,養不好費心又勞神。關於養育男孩的乾貨,這裡都有;關於養育男孩的苦甜,我們都懂。家有男孩,關注洞見旗下@男孩派,我們的故事就開始了...
  • 面對孩子哭泣,爸爸阻止,媽媽允許,誰對錯?
    反觀做媽媽的,相較於爸爸的理性,想快速解決問題,媽媽是很感性的人,也明白這時孩子的哭泣只是在釋放自己的情緒,你抱抱他,安撫他,傾聽他的想法,過後,這個事情就翻篇了,孩子就能輕鬆的從情緒裡走出來了。另外,我們要知道孩子從出生的時候,就是用哭泣的方式來降臨,而孩子目前也只有幾歲的年齡,他還學不會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所以,哭泣在他眼裡是非常正常不過的事,而我們為什麼要去阻止呢?是人都有喜怒哀樂,所有的情緒隱忍著不說,確定帶給自己的壓力不會越積越深?確定不會存在內傷?確定不會在溝通方面有所影響?
  • 《媽媽是超人第三季》陪伴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
    家庭是孩子性格養成的搖籃,親子關係更是塑造孩子人格教育的重要基礎。時下,很多的父母工作繁忙,很少時間陪伴孩子,他們可能會請來爺爺奶奶幫忙,也可能為孩子找保姆或者是家教,還可能給孩子一堆玩具,或者是將電視打開讓孩子玩玩具或許看電視。但是大部分的家長並不知道,一時的偷懶究竟會帶來什麼樣子的後果,缺乏父母的陪伴和關心對孩子來說將意味著什麼?
  • 重溫《奇蹟男孩》:父母的成長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但青芒君第二次看這個電影,卻更多注意到了電影裡的另一個孩子——姐姐維婭。媽媽在奧吉出生前差一篇論文就可以碩士學位畢業,但是因為奧吉,媽媽放棄了自己的學位。媽媽原本的願望是成為一名童書插畫家和美術老師,她畫的每一幅畫,主題都和奧吉有關。家庭教育中,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父母是一面鏡子,在孩子的眼裡,看到的父母是她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 鄉村女教師當「陪讀」 記了9本筆記
    返校復學後,學生們經常會到尹紅霞(右)的辦公室裡交流學習生活。  「曾宇(化名)媽媽,你們在廣州都還好吧?曾宇近來學習態度不錯,學校剛剛搞完『五調』,他的英語有了明顯的進步,提升了30多分……」5日下午,上完當天的第三節英語課後,江夏區山坡建新中學九年級英語教師尹紅霞給學生曾宇的家長打電話,交流了孩子返校復學後的學習狀況,同時了解家長對孩子中考填報志願的意向。
  • 北京6歲男孩確診新冠,感染過程曝光,刺痛了1000萬父母......
    可若不是生活所迫,誰又捨得錯過孩子的成長?每個孤獨的孩子身後都站著一個被逼無奈的父母前段時間,一個哭著喊著,想用錢「買」媽媽一天陪伴的男孩,扎痛了很多人的心。他一邊崩潰大哭,一邊「質問」媽媽:「錢有這麼重要嗎?」
  • 小男孩深夜路邊下跪: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愛你
    好不容易堅持到救援人員趕到時,大家想要先把沒有受傷的男孩救走。  可是男孩哭著大喊:「一定要救我媽媽,我媽媽不出來,我不走。」  我們總以為,自己為孩子付出了全部,卻不知道,孩子也用盡渾身的力氣愛著我們。  四川涼山,一段3歲萌娃看到媽媽肚子上的刀疤哇哇大哭的視頻感動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