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升米恩,鬥米仇」啥意思?老祖宗說透了人性,看後長見識了

2020-12-23 國學大觀園

中國傳統文化中,俗語文化十分接地氣,而且雅俗共賞,深受民間老百姓的喜愛。俗語又稱民間老話或者諺語,大多數都是老祖宗長期生活經驗的積累和總結,雖然表面意思粗糙簡陋,但是背後的道理的確能引人深思,發人深省。

俗語的種類有很多,比如天文地理、養生之道、為人處世等等,還有很多俗語說出了人性,細細品讀,可以讓我們發出很多共鳴。比如在眾多的俗語當中,就有「升米恩,鬥米仇」這樣一句話,那麼這句俗語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在現實生活中,總有一種人,他們富有憐憫心、同情心,經常發善心幫助別人,對於別人提出的要求也是有求必應。但是隨著幫忙的次數逐漸增多,發現對方並不領我們情,甚至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曾經幫助過的人也不會伸出援助之手,這未免使我們心灰意冷,常常覺得自己看人不準。

事實上,幫助別人是積善修德的做法,按道理來說會給自己增加福報。但為什麼會越幫助別人,自己越是吃力不討好呢?正所謂「錦上添花到處有,雪中送炭有幾人」,很多人在一貧如洗的時候,我們只要稍微給予對方一點幫助,對方就會感恩戴德,但是如果一個人春風得意,我們再去錦上添花,對方就不會記得我們的情分。

《增廣賢文》曾說「渴時一滴如甘露,醉後添杯不如無」,我們救濟別人,要救急不救窮,很多人並沒有什麼急事,只不過看上了一件華麗的衣服,或者想買一些貴重的物品而前來向我們借錢,這個時候借出去的錢,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對方對這件物品的需求也是可有可無,當然不會對我們感激。

俗語「升米恩,鬥米仇」指的就是人在為難的時候,如果你能給予他很小的幫助,他都會感激你,但如果你給的幫助太多,讓對方形成了依賴,一旦停止了幫助,就會讓對方忌恨,甚至還會產生出仇恨。

這句俗語的原話其實是「鬥米養恩,石(dàn)米養仇」。這個世界上,總有很多「濫好人」,因為不懂得人性,總是不斷幫助對方,而人心是永遠無法得到滿足的,有了饅頭想著麵包和牛奶,有了麵包又想著大閘蟹;無家可歸的人住上了茅草屋,就開始想住進高樓大廈,住進了高樓大廈又期待能住進別墅,就連古代的天子富有四海,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還幻想著長生不老,整日吃著「仙丹」。

《紅樓夢》中有一首好了歌,正是說出了「升米恩,鬥米仇」的真意: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透過這首《好了歌》,我們感悟到的是人性貪心的一面,人人都想過上神仙一樣的生活,逍遙快樂,無拘無束,但卻因心中諸多雜念欲望,就會被名利世俗所牽絆不得脫身自由。那麼幫人也是同樣的道理,一旦觸發了人性貪婪的欲望,對別人的幫助就會被無限地貶值。

真正聰明的人,幫助別人都是幫助一時,並不是幫助一世。而且這種短暫的幫助,也要看對方是真貧困還是假求救,對於落難之人,我們應該義不容辭地伸出援助之手,來彰顯人性的美好,但是對於有能力創造財富,只因懶惰才受困之人,要停止對他的施捨,否則很容易讓對方產生依賴感,一旦哪一天我們接濟不上,就會產生仇恨,反而不美。

明代陳繼儒的《小窗幽記》說道「待人而留有餘不盡之恩,可以維繫無厭之人心」,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做事情要留有餘地,不但是幫助別人,就是與人交流溝通的時候,也不要把話說絕,這樣才能預防不可控的變數。

綜上所述,「升米恩,鬥米仇」這句俗語說的是人性,同時也是告訴我們,不要去做一個「濫好人」,而是要做一個有智慧的真好人,一味地遷就別人,最後受傷的往往是自己。這句俗語看似簡單的6個字,卻是一種生活的藝術,也是一種為人處世的大智慧。

今日話題:你幫助別人的時候,遇到「升米恩,鬥米仇」這種情況嗎?歡迎在下方討論,我們一起交流和探討。文 | 國學大觀園

相關焦點

  • 苗阜發文感嘆升米恩鬥米仇,粉絲神評論:你慢慢的就理解郭德綱了
    有句古話叫做升米恩鬥米仇,意思是說一個人在吃不上飯的時候,你給他一碗飯吃,他會把你當作恩人,可是如果你給了他吃不完的米,讓他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7月21號,青曲社的班主苗阜,在自己的微博上發文感嘆:「鬥米仇升米恩
  • 升米恩養鬥米仇:再善良,也不要對這三種人施以大恩
    「升米恩,鬥米仇」的道理相信大家都懂,當人快被餓死的時候,你給他一升米,他會把你當作恩人;但如果給他一鬥米,他可能會想,既然你出得起一鬥米,就能給我更多,你竟然不給我,你就成了壞人了。 你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對別人施以援手,人家會感激你。但如果你一直這樣做下去,突然某次沒有給人相應的幫忙,對方就會記恨你。
  • 升米恩,鬥米仇:為什麼人會恩將仇報呢?
    世上升米恩鬥米仇的案例不少,乍聽來會讓人詫異。妙在升米恩鬥米仇,還不是普通的恩將仇報。
  • 升米恩,鬥米仇(深度好文)
    富的一家有很多糧食,就給窮人家送去了一升米,救了急。窮的一家非常感激救命恩人!熬過最艱苦的時刻後,窮人就前去感謝富人。說話間,談起明年的種子還沒有著落,富的一家慷慨地說:這樣吧,我這裡的糧食還有很多,你再拿去一鬥吧。窮人千恩萬謝地拿著一鬥米回家了。回家後,家裡人說,這鬥米能做什麼?根本就不夠明年地裡的種子,他們太過分了,既然這麼有錢,就應該多送我們一些糧食!
  • 升米恩 鬥米仇
    我想就像開始說的,問個清楚,說明白到底怎麼回事,他為什麼總是要遲到早退,他的理由是什麼。而你同樣,自己的時間也是寶貴的,也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事情要忙,不可能總這樣無條件去頂替他。所謂的升米恩鬥米怨,有的時候跟這位朋友的留言倒是蠻符合的。這也讓星原想到了之前在英國那些事上面看到的一個故事,說有一位來自亞美尼亞的先生,這位先生在俄羅斯的一個小鎮上開了一家雜貨鋪。
  • 升米恩鬥米仇,做人要敢說「不」
    朋友說對不起,今天著急去機場接人,提前走了。誰知道電話那頭傳來:「你這人也太不厚道了,等你半天你竟然提前走了,提前走你得告訴我一聲啊。」就這樣,同事不高興了,後面說了一大堆埋怨的話。朋友心裡很不舒服,但顧及同事的面子半開玩笑地說:「那就打個車唄,我又不是專職滴滴。」這句話可把同事得罪了,第二天上班,朋友還想照常給同事發微信說「準備出發」呢,結果發現對方拉黑了朋友。從此,那同事見著朋友扭著頭走,還到處說朋友小氣摳門,人不厚道,更造謠說朋友業務能力差等等。
  • 《易經》智慧:升米養恩,鬥米養仇,人到中年,儘量遠離3種親戚
    《易經》忠告:升米養恩,鬥米養仇,人到中年,要遠離這3種親戚「升」和「鬥」都是古代的計量單位,《漢書·律曆志上》記載:「量者,龠(yuè)、合、升、鬥、斛也,所以量多少也。本起於黃鐘之龠,用度數審其容,以子谷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實其龠,以井水準其概。合龠為合,十合為升,十升為鬥,十鬥為斛,而五量嘉矣。」漢唐時期規定,一鬥等於十升。
  • 《寄生蟲》,是升米恩鬥米仇?還是一場微型革命?
    而小丑也拿下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可見我的預感(或者說是對於電影藝術的鑑賞力)還蠻準。1都說人性不可測,不能測驗人性,這幾乎已經是共識。「升米恩鬥米仇」的典故,反映的就是人性的陰暗。對一家窮困潦倒沒飯吃的人,你伸出援手,送給他們一升米,他們會感恩戴德。如果給了他們一鬥米,他們反而會憎恨你。客觀上,《寄生蟲》講的就是這麼一個故事。男主角一家四口都是大城市裡的無業游民,住在半地下室中,偶爾做點兼職賺點小錢,上網靠蹭樓上的wifi。但其實這一家人都很上進,或至少自以為很上進,都有出人頭地向上爬做人上人的韓國夢。
  • 樂華七子李權哲的秒刪,是不是深刻詮釋「升米恩,鬥米仇」?
    ,結果就是這句話,把很多粉絲都給惹毛了,很多粉絲當即反問:你也配說這句話?就是因為李權哲才是那個吃著樂華七子組合紅利的人,這個時候居然還好意思抱怨番位,你說粉絲能高興嗎?其實就是三拖四的情況,黃明昊、範丞丞和朱正廷三個有人氣的選手拖著其他四個沒啥人氣的選手,以綁定的形式在各種活動露面,樂華七子還確實因此接了不少活動,其中不少資源都是衝著人氣高的三位來的。
  • 升米恩鬥米仇,不要因為一小撮「白眼狼」而湮沒了你的善意
    結果這個被資助人反告老闆大言不慚的說:你居然拿我的錢去養女人! 看到這則新聞我不厚道的笑了,單純是因為他說出的這句話。老輩人都說升米恩、鬥米仇,這樣的事情太多了。想起了若干年前那個狀告孫儷的大學生,當時那件事吵得沸沸揚揚的,也讓我們再一次正視了人性的惡劣,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 升米恩,鬥米仇,善意咋變成血海深仇的?
    這個員工各種生事作死的時候,我找他懇談,弱弱地向他提起:「(我對你還是很厚道的)你看,你剛入職幾天,就找我幫忙,找專家醫生給你媽媽看病……」他冷笑一聲:「你不就是給了我一個(醫生)電話嗎?」「你回去奔喪一個月,哦,兩個月,工資都照發了……」他鋼牙鐵口,一句就是一句啊,差點沒把我噎死:「周瑜打黃蓋,你願打願挨!」
  • 升米恩鬥米仇果然不假,養出白眼狼為了錢財殺人放火
    總聽人說:升米恩,鬥米仇。小時候很不理解,米就是米啊,咋還弄成仇了呢?可漸漸人情世故經歷多了, 現在有時也會發出這樣的感慨了。前段時間聽老家的人講了一件事,可謂是許多故事當中,對這句老話的最慘痛的詮釋:老張家世代單傳,到了幾十年前張老頭那一輩,媳婦真是爭氣,生了一對雙胞胎,倆全是兒子,取名為大吉和大平,老夫妻倆是希望兒子們能平平安安過一輩子。
  • 升米恩鬥米仇,父母再疼孩子,這幾個規矩也要立下,一生都有好處
    中國人講情義,所謂「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你敬我一尺,我還你一丈,如果人人都能這樣為人處世,這個世界上將處處充滿溫暖和愛,但人性總有弱點,身邊發生的越來越多的事情告訴我們
  • 升米恩鬥米仇,當你資助他人的時候想到過會被人告嗎?
    結果這個被資助人反告老闆大言不慚的說:你居然拿我的錢去養女人!看到這則新聞我不厚道的笑了,單純是因為他說出的這句話。老輩人都說升米恩、鬥米仇,這樣的事情太多了。想起了若干年前那個狀告孫儷的大學生,當時那件事吵得沸沸揚揚的,也讓我們再一次正視了人性的惡劣,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 古人講「鬥米養恩、擔米養仇」,是這樣嗎?老祖宗教你看透人性
    所以古人云:「鬥米養恩、擔米養仇」,有著深刻的道理。一、鬥米養恩、擔米養仇古代生產力相對落後,老百姓非常重視農田的產量。一旦遇到天災人禍,就會導致地裡的收成嚴重減產,甚至一家人過著忍飢挨餓的生活。但是這並不代表所有的人都窮得沒飯吃,也有的人經濟條件比較好,就會給予窮苦百姓物質上的幫助。
  • 古人忠告:「酒不護賢,色不護病,財不護親,氣不護命」,啥意思?
    這四句經典的勸世俗語,說透了人生,如果能參透其中的深意,想必就會明白,這是老祖宗的人生四戒,也是老祖宗的肺腑之言。究竟啥意思呢?第一、酒不護賢相信大家都知道「酒是穿腸毒藥」等俗語,但從俗語的字面意思上就能明白,酒雖然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劑,但是飲酒傷身的道理大家都懂。
  • 升米恩鬥米仇, 白拿中國100多億美元的援助, 轉身投向西方陣營
    正因如此,我國在國際上收穫的了很多「好朋友」,但是並不是所有國家都對我們的幫助表示感謝,就有這麼幾個國家,可以說是我國養的「白眼狼」了,在接受了中國的幫助之後,反而翻臉不認人了。    升米恩鬥米仇——阿爾巴尼亞  本來以為越南就已經很「沒良心」了,結果還有一個國家比越南還過分,在接受我們幫助之後,不僅不感謝,反而變本加厲的向我們索取
  • 一碗米養恩人,一鬥米養仇人
    其實有什麼仇呢?並沒有任何傷害,只是停止了恩情而已。但對你來說,是停止了給予;對他來說,卻是被奪走了既得利益。這時候,在你和他之間,曾經有多大恩,就有多大怨,就有多大仇。   「一碗米養個恩人,一鬥米養個仇人」,自從那天聽朋友說了以後,這句話一直在我腦子裡轉,多年想不透的一個問題找到了根源,有豁然開朗之感。
  • 俗語「一碗米養恩人,一鬥米養仇人」,有何含義?老實人值得一看
    俗語「一碗米養恩人,一鬥米養仇人」,有何含義?老實人值得一看我國文化博大精深,深厚的文化底蘊,很大程度上也是由廣大的老百姓所創造的。我國樸實勤勞的老百姓,在生活中創造了許多許多有哲理性的俗語。這些俗語,也是我國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一碗米養個恩人,一鬥米養個仇人」.一句話點醒多少夢中人
    ,一鬥米養個仇人」。原來一直想不透的問題,這句話終於找到了根源,讓自己豁然開朗!打小接受的傳統教育是做人要講義氣,也明白「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道理,所以自己傾心相助的朋友離我而去時,我苦悶並百思不得其解:雖然自己不圖回報,可事情不應如此,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道理?「一碗米養個恩人,一鬥米養個仇人」。理解了這句話讓我茅塞頓開!一個人饑寒交迫的時候,你給他一碗米,就是解決了他的大問題,他會感恩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