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媽》:中國式家庭教育難逃的死結,比親情綁架更恐怖的是?

2020-11-19 虎媽潘潘

2020諧音「愛你愛你」,這個充滿愛和幸福的2020年,然而疫情徹底打破了人們平靜快樂的生活,全國各大城瞬間失去了活力和色彩。

網上看到這樣的一個段子:一覺睡醒,假期還剩7天;一覺睡醒,假期還剩10天,一覺睡醒,假期還剩15天,OMG!真的不敢睡了,真怕自己一覺睡過去,起來都退休了。

隨著疫情的不斷擴散,那些原本準備去電影院看賀歲電影的夢想統統幻滅,「宅」在家中,哪兒也去不了,眼看那些賀歲電影與我們擦肩而過,心中不免感慨和失落,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徐崢站了出來,開闢了電影史上的先河,從而才有了《囧媽》大電影在大年初一在網絡平臺上免費播出的壯舉,實現全國觀眾足不出戶也能看大片的願望。

我一直都很喜歡徐崢拍攝的「囧」系列的電影,從《人在囧途》、《泰囧》、《港囧》中一個個鮮明的人物角色,跌宕起伏的劇情,笑料不斷的精彩片段,從而讓我對《囧媽》充滿了期待。然而當我認真看完《囧媽》這部電影後,有笑點也有淚點,《囧媽》表面上演的是「路途喜劇」的劇情,實則是徐崢再向大眾傳遞久違親情的溫暖。

劇中的徐伊萬因為工作的原因,陪伴媽媽的時間少之又少,久而久之母子之間產生了隔閡,偏偏這個時候徐伊萬的事業和愛情也亮起了「紅燈」,在一次陰差陽錯的經歷中,他意外踏上與媽媽去莫斯科的那班火車,途中與媽媽「相愛相殺的畫面」,不禁讓觀眾想起來在自己身邊嘮嘮叨叨的媽媽,一邊嫌棄自己媽媽的嘮叨,一邊又享受自己的媽媽的嘮叨,曾幾何時的我們都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

在我們的生活中,家長的愛給我們插上想像的翅膀,家長的愛能夠讓我們砥礪前行,家長的愛貫穿我們生活的始終,然而當家長的愛變了一種味道,愛還會是愛嗎?

一、以「愛之名」的親情,到底能否走得更遠

家長以「愛之名」的親情實質上就是:我比你更懂得你,你必須聽我的。相信父母在你小的時候,當著你的面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吃鹽比你吃的飯都多,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都長」,他們的人生閱歷比我們要豐富得多,所以他們總是忍不住想要為猶豫不決的我們做所謂正確的選擇,也不管不顧孩子內心的真實感受,將孩子的真實想法殘忍地扼殺在搖籃之中。

「全天下沒有一個爸爸媽媽,願意花二十年的時間去養一個殺人犯。」這句話來自前段時間火爆的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當李曉明在電影院殺數名觀眾被執行之後,他的爸爸媽媽就開始反思,如果他們當時沒有阻止自己準備上大學的兒子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是不是結局會不一樣,如果他們沒有以「愛之名」幹涉孩子的選擇,也許他的孩子會過得很開心,也不會出現這樣的精神問題,也不會走上一條「不歸路」。

在漫漫的人生長河中,是我們的爸爸媽媽給了我們新的生命,他們不懼勞累、不辭辛苦為了我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成長空間,為了我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為我們排除生活中的艱難險阻,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這種愛變成了另外一種味道:我們喜歡舞蹈,家長們認為鋼琴更適合我們,我們喜歡遊泳,家長卻認為籃球更適合我們。我們的生活全部都被家長安排得明明白白,而這一切的出發點都是家長認為「這一切都是為了我們好」!這種以「愛之名」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傷害!對親子關係也是一種傷害。

前段時間和小C媽媽聊天得知,小C最近非常的焦慮,上個月給女兒報了舞蹈興趣班,女兒起初對舞蹈班抱有很濃的興趣,可是時間長了,對舞蹈的興趣沒有那麼濃厚了,她告訴小C,現在不喜歡跳舞了,不想去舞蹈班繼續上課了,小C心平氣和的和女兒說:寶貝,讓你跳舞是為了你好!「為你好」,想必大家對這句話一定不陌生吧,從小到大,咱們聽了無數遍的「為你好」。

二、從什麼時候起,「愛之名」成了一種 「慢性毒藥」

「一個暑假我給你報個補習班,原指望你好好學習成績能上去,結果呢,斷崖式地下滑,你對得起我嗎?」這句話來自前段時間爆火的家庭劇《小歡喜》中的經典語句。劇中英子的媽媽一味地將自己的觀點強加在自己的女兒身上,認為補課對孩子的幫助很大,一切和學習無關的興趣愛好都是在浪費時間,最終導致母女之間的關係惡化。

曾有這樣的一個故事,小A認為他的人生就是一個悲劇,從小到大都是按照家長的意願生活著,他的爸爸媽媽從他記事開始,就給他報了音樂、舞蹈、繪畫興趣班,他沒有享受過一天的休息時間,他絕望過、反抗過,但都被家長勸服,而這勸服的理由就是「這一切都是為了你好」,「只有吃得苦中苦,才能成為人上人」,家長為孩子精心謀劃未來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孩子真的喜歡這樣的生活、孩子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孩子嚮往的人生又是什麼樣的呢?

家長對孩子的愛,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變成了「慢性毒藥」,讓孩子開始討厭自己、懷懷疑自己,討厭一切為他精心籌劃的家長,討厭現在的一切。

三、做一個萬能父母時,卻衰弱了孩子

大學生小B是C市的高考狀元並成功考上了北京一所著名的高校,擁有光環下的小B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因為沒有人給自己做飯了,沒有人給自己洗衣服褲子了,沒有人給自己洗臭襪子了,他的衣服褲子丟在桶裡用洗衣粉泡到發黴,漸漸地他的室友開始遠離他,他變得越來越無助,越來越孤獨,他好好的一手牌被自己打得稀爛,而這一切的源頭是他有萬能的父母。

做父母難,難於上青天!孩子出生時,家長面對新到來的生命感到手忙腳亂,不知所措;孩子滿月時,家長面對眼前可愛的寶寶能夠做到得心應手處理孩子的事情;孩子周歲時,家長能夠遊刃有餘處理熟悉的小可愛的生活起居,家長總是想把自己最好的給孩子,自己承擔更多的重擔,孩子遇到的任何困難,孩子還沒有來得及思考,家長都已經解決完了,作為一個萬能的父母,只能讓孩子越來越衰弱。

四、以愛之名的控制,傷害的不僅是孩子,還有整個家庭

在《囧媽》大電影中,徐伊萬對他的媽媽說了這樣一句話:「這就是問題所在,你心裡住著一個幻想的兒子,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難道你沒有發現嗎?我並不是你想像中的那個兒子。」

這種打著以「愛之名」的旗號來控制孩子甚至自己的另一半的媽媽其實很常見,很多家長都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是以愛為前提的,但是這些所謂的「愛」對孩子、另一半來說,究竟是好是壞,他們卻並不在意,從而在他們的身上產生了揮之不去的陰影。

如此看來,以「愛之名」對孩子進行道德綁架,並不會讓孩子的人生變得精彩一些,反而會加深孩子對家長的芥蒂,喜歡打著「愛之名」對孩子進行控制的時候,家長們需要反思一下:什麼才是真正對孩子好的!

五、聆聽孩子內心的聲音,做到與孩子平等的交流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在家長和孩子的角色扮演者中,家長更多的扮演的是一個引導者,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專制統治者,家長更多的是扮演一個傾聽者,而不是滔滔不絕的演講者,家長要耐心聆聽孩子內心真實的聲音,讓孩子敢於說出最真實的想法。

六、孩子不再是附屬品,讓TA活出最想成為的樣子

網絡上曾有這樣一句話:你最終活成了你最討厭的模樣。這句話我想送給那些「對孩子進行道德綁架」的家長。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與眾不同,不循規蹈矩,不被家長的「控制欲」束縛,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人生和使命,不再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附屬品」,適當的放手,讓孩子自由的飛翔,相信終有一天孩子會活成TA最想成為的樣子。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囧媽》:中國式母子親情電影
    新春佳節之際,一部電影歷史上裡程碑式的電影《囧媽》,免費上線播放。《囧媽》由著名導演徐崢執手導演,屬於徐崢導演「囧之系列」電影。光從名字看,《囧媽》應該是後續於其他「囧之系列」的又一部喜劇電影。但是你看完之後就會發現,相對於其他的囧之系列,《囧媽》並不是一部純粹的喜劇片。相對於《人在囧途》的驚喜搞笑,《泰囧》的詼諧劇情,《囧媽》的核心並不在「囧」而在於「媽」。《囧媽》更想是一部純粹探討中國式母子親情關係的情感片,並沒有商業化。
  • 從《囧媽》的中國式親情關係中解讀親子關係
    初一期待看的《囧媽》似乎是要泡湯了,然而令人驚喜的是我們在家中就可以免費在線觀看了,這實在是今年過年在這種壓抑的氣氛下,得到的一份意外驚喜。於是,下載西瓜視頻,除夕夜看完春晚,便登錄觀看這部賀歲檔影片《囧媽》。
  • 囧媽:典型的中國式家庭教育。不到30歲,讀不懂的心靈救贖
    而在《囧媽》這部影片中,喜劇的元素似乎更多的是作為點綴而存在,這也是讓很多網友詬病的地方。《囧媽》是一部合家歡電影,電影所傳達給觀眾的是關於中國式家庭關係的思考電影裡面,面對已是中年的徐伊萬,母親依然還是把他當成孩子一樣對待,可以說代表了大部分傳統中國式母親的形象特點:①過度介入到兒子的生活裡徐媽媽一直都在關心徐伊萬和張璐為什麼沒有生孩子,甚至於&34;都堂而皇之的拿來追問,絲毫不顧忌兒子已經是成年男人的事實。
  • 徐崢《囧媽》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歌唱中國式親情
    詞曲由金承志創作,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演唱,巧妙地代入囧媽本媽的心理視角,以輕鬆直白的口吻,將其旅途中的內心娓娓道來,正如電影本身,用浪漫溫暖的視角,呈現出深刻的親情思考。電影《囧媽》由徐崢導演並領銜主演,黃梅瑩領銜主演,袁泉特約主演,賈冰、郭京飛主演,沈騰特別客串,歐麗婭等出演。故事中,徐伊萬纏身於婚姻危機和商業糾紛中,卻陰差陽錯與媽媽坐上了開往俄羅斯的火車。
  • 囧媽,反映現實生活的人物,中國式家庭
    盧小花是多少中國母親的形象,伊萬夫婦是多少中國式家庭,這部雖然是喜劇,但也包含親情,建議為人父母的看看,為人子女的也看看,即為父母也為人子的更值得一看。裡面的家庭問題是現實中一半的家庭都有。囧媽劇照囧媽劇照
  • 《囧媽》背後的中國式家庭關係
    本著&34;和&34;,我與妻子在昨晚又刷了一遍電影《囧媽》。不同於西方,中國社會是以家庭為基本構成單位的,&34;在中國每一個人心裡從來都是一份&34;式存在。正所謂&34;,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天下太平,這既是中國傳統智慧,也是現實治理經驗。&34;隱藏著中華民族數千年積澱下來的倫理關係與社會道德的遺傳密碼,家庭關係是中國社會關係的基石與單元,而家庭則是觀察中國社會的微型窗口。
  • 《囧媽》公路片的元素,中國式的內核
    今年徐崢自導自演的《囧媽》更是一部典型的公路喜劇電影,然而人物角色關係是反套路偶遇或者地位反差,而是兩位極其普通的母親和兒子親近關係,但路途衝突點在於中國式家庭關係緊密相連在6天6夜狹小空間中。二、弱化「囧」概念,深入情感追求;公路片的元素,中國式的內核1、窘迫:人物關係的矛盾普適性公路電影被用於《囧媽》詮釋中國母子關係中是非常適合的載體,流動而封閉的空間,增添了電影敘事中衝突和矛盾,展現的具有張力。
  • 《囧媽》開啟超前觀影 徐崢「藥神」後治癒親情
    12日《囧媽》首先來到蘇州站,除了與「旗袍媽媽團」共同體驗評彈、剪紙等傳統技藝,祈盼新春,主創們還在映後,與觀眾零距離交流,深入探討對影片理解,收穫諸多好評口碑。更有郭京飛影迷歡樂帶「鍋」應援,現場氣氛十分熱絡。眾多家庭共同觀影,收穫屬於自己的感動,媽媽和兒子、爸爸和女兒、結婚35周年的老夫妻等等,都分享了自己獨特的觀後感。當天,官方同步釋出終極海報,也再次讓人感受到影片溫暖的合家歡氣質。
  • 《囧媽》:是什麼讓電影深陷囧境
    文/夢裡詩書一部本預透過母子在旅途中和解去一窺中國式親情關係的公路片,這本並不是一個糟糕的藍本,然而在經過徐崢的「囧」式喜劇包裝後,《囧媽》給人所帶來的卻並不是源於親情的感動,而是刻意的拼湊,造作的包袱,蒼白的人物,以及由此所衍生的空洞冗長。
  • 徐崢被「囧媽」逼到崩潰:父母的控制,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災難
    本文由知子花家庭教育原創首發最近的電影《囧媽》你看了嗎?笑點不斷的背後引人思索,而溫情至極的淚點更觸人心弦。 今天小花就想借《囧媽》這部電影,和大家聊一聊中國式家庭,中國式親子關係的那些事兒。在我的印象中,小時候每次我和媽媽理論,媽媽最後都會用一句話終結,那就是——「我是你媽!」媽媽一直是一個偉大的稱號,她賦予孩子生命,也養育孩子長大,但是媽媽不該成為控制孩子的藉口,或者道德綁架一個人的理由。
  • 《囧媽》:您與囧媽盧小花做過比較嗎 😂
    這部影片所講的一個個故事存在於許多中國式家庭,盧小花是典型的中國式母親。作為90後孩子的母親,觀影后感觸頗深,從囧媽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1囧媽控制欲極強。我們看到囧媽始終想把兒子變成自己理想中的兒子,不斷地控制與改造。囧媽一心一意地改造兒子,兒子一直在逃離。
  • 《囧媽》中國式關係:控制不是愛,懂你比愛你更珍貴
    《囧媽》中國式關係:控制不是愛,懂你比愛你更珍貴1徐崢導演的囧系列電影,我都沒有看,我個人更喜歡歐美科幻類型的影片。而吸引我看《囧媽》是演員袁泉,她的電視劇及電影我都會追。,接下來,所以的事情就發生在這一列從中國開往俄羅斯的綠皮火車上。
  • 《囧媽》不囧?但它是我看過的最溫暖的徐崢電影
    大年初一上映的《囧媽》,是徐崢自&34;系列所導演的第三部電影,依舊延續「囧途」的基調。但《囧媽》是徐崢在喜劇基礎上,將女性視角引進來,探討更深層次的話題——中國式母子情和夫妻關係。 例如影片中的盧小花,打著愛的旗號,控制孩子:孩子應該吃什麼,什麼時候上廁所,什麼時候要小孩等等,特別是那句:「我是你媽,我不管你,誰管你呀?更是道出無數中國式媽媽的心聲,這簡直是中國式媽媽代表。但她沒有想到的是,這樣的愛對於孩子來說,是沉重的,是一種無形的負擔,最終只能逼著孩子遠離自己。
  • 《囧媽》提前上映:最後一部「囧系列」影片,集搞笑與親情於一身
    臨近年末,最近有很多賀歲片提前預熱,其中熱度最高的當屬徐崢導演的《囧媽》。今日在熱搜當中,看到《囧媽》要提前與我們見面了。原定在大年初一上映的《囧媽》,將提前至除夕當天早上8:00與觀眾見面,雖然只提前了一天上映,卻讓很多網友們感到開心,畢竟能夠在除夕當天與家人看這部充滿溫情的《囧媽》更有意義。這部《囧媽》延續了徐崢以往的風格。
  • 【春節預售】《囧媽》 ‖ 「心囧途」全家感動預售開啟
    電影《囧媽》是徐崢導演暌違四年帶來的「囧」系列新作,人物、故事、製作全面升級,是新囧途,也是「心」囧途。《囧媽》也是「藥神」後徐崢深思中國式家庭關係的體悟,是一次擁抱心靈的旅程。電影在歡樂溫暖的基調中,找尋普世的家庭日常,有笑有淚亦有思考。影片預售已全面開啟,等待觀眾共赴一次直抵心靈的家庭團建。《囧媽》即將於1月25日全國公映,同時登陸全國超過660家IMAX影院,大年初一,看《囧媽》!抱媽媽!
  • 徐崢《囧媽》曝主題曲MV 王一博唱響遊子心聲
    王一博獻唱電影《囧媽》宣傳主題曲如何平衡成長與親情、在代際關係中找到最優的相處模式,正是電影所要探尋的重要主題。此前主創團隊帶著影片,先後走進蘇州、南昌、泉州等城市,與觀眾提前一睹「囧媽」真容,收穫諸多好評口碑。作為經典喜劇「囧」系列睽違四年的新作,徐崢《囧媽》首次聚焦中國式家庭,以最普世人文關懷和兩代人的視角,為觀眾呈現了一場笑淚與共的親情之旅。
  • 《囧媽》評價好看嗎 劇情集幽默、感性、生活為一體
    電影《囧媽》是徐崢導演暌違四年帶來的「囧」系列新作,人物、故事、製作全面升級,是新囧途,也是「心」囧途。《囧媽》也是「藥神」後徐崢深思中國式家庭關係的體悟,是一次擁抱心靈的旅程。電影在歡樂溫暖的基調中,找尋普世的家庭日常,有笑有淚亦有思考。影片預售已全面開啟,等待觀眾共赴一次直抵心靈的家庭團建。《囧媽》即將於1月25日全國公映,同時登陸全國超過660家IMAX影院。
  • 《囧媽》發布袁泉特輯 以情入戲展現婚姻體悟
    1月14日,《囧媽》來到泉州,放映後引發觀眾對於家庭關係的熱議,導演徐崢更為攜媽媽觀影的家庭發送紅包,在歡樂的氛圍以外,收穫更有意義的成長感受。而影片同步釋出的袁泉特輯,則讓人看到柔軟的情感視角。誠如影評評價:「如果說徐崢主演的《我不是藥神》是在治癒身體,那麼他執導的《囧媽》則嘗試關注家庭關係的療愈,是治癒心靈。」
  • 《囧媽》囧系列之四,笑料越來越少了
    《囧媽》講述了伊萬纏身於商業糾紛,卻意外同母親坐上了開往俄羅斯的火車,在旅途中,他和母親發生激烈衝突,同時還要和競爭對手鬥智鬥勇,為了最終抵達莫斯科,完成母親登臺演唱的夢想,他不得不和母親共同克服難關,最終幫助母親登上舞臺。簡短的一路,讓兒子和母親之間的代溝和隔閡,在幾天的相處就能化解,在現實生活中很難實現。
  • 囧媽丨徐氏幽默
    《囧媽》Lost in Russia出品時間:2020年拍攝地點:俄羅斯拍攝日期:2019年1月24日-2019年6月20日導演:徐崢他透露,《囧媽》並不是他可以打造的「囧系列」續集,影片原來想叫《開往莫斯科的媽媽》。但劇本寫完後,發現真的很囧,才有了《囧媽》這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