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看到一則毀三觀的新聞。
在上海,有一戶人家在十幾年前,為她外公請了保姆。
這是魔幻騙局的開始。
保姆剛來沒多久,外公就提出,要和保姆結婚。
想都不用想,家人一致反對外公的決定。
因為家人發現保姆油嘴滑舌,而且,還和隔壁老人有一腿。
結婚計劃泡湯後,保姆也隨之消失了。
誰也想不到,保姆在消失8年後,也就是2017年,又出現了。
顯然,經過8年時間的歷練,她更「聰明」了。
她一個星期只出現2-3次,給外公做飯帶吃的。
但她從沒有說要錢,畢竟已經不是僱傭關係了。
但外公每次都會偷偷給她錢。
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她搬進了外公的家,當起了「女主人」。
這也代表著,她的「行騙計劃」即將開始了。
先是指導外公買保健品,不管多貴都要買。
到了2018年,她提出要和外公結婚。
外公家人很驚訝,但還是一致反對。
2019年,外公被告知壽命可能不長了。
這起事件最魔幻的一幕也來了。
保姆提出要一筆錢。
理由是:照顧了老人那麼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甚至她很不要臉地說:「我是他老婆,我們發生過關係」。
我以為這種事情只存活在電視劇中,況且,外公是半身癱瘓的,怎麼發生關係?
行騙也要具備最基本的表演技能吧,這張口就來,太扯了。
從那以後,保姆的行為就更令人迷惑了。
剪電線、撬鎖、堵鎖眼、偷錢,把能幹的壞事都幹了。
外公家人實在忍不了,只好選擇了報警。
然而,這還不是事情的全部。
更可怕的是,在保姆消失的8年時間裡,被爆出結婚4次,對象全都是高齡老人。
其中有一段婚史還鬧上了法庭。
她和一位92歲的老人領了結婚證,她的名字被加在房產證上。
在老人去世後,她為了爭奪財產,鬧到了法庭。
為了錢,無所不用其極,還專挑老人下手。
這也是一些保姆慣用的伎倆。
一點貼心照料,老人就容易對她產生依賴。再加一點溫言細語,老人就被迷得神魂顛倒。
近幾年,這樣的案例,非常非常多。
比起這,更讓人防不勝防的是,騙子行騙花樣多,手段極其猖狂。
老人警惕性低,即使騙術低劣,也會屢屢得手。
杭州一位92歲的老奶奶,2002年至今,花了200萬買保健品。
她的房子裡,保健品堆成了山。
她兒子很無奈,報警了好多次,都勸不動。
她兒子說:「我媽媽以前是老師,耳根子軟,心眼好。那些保健品推銷員,叫上她幾聲老師,再到她面前哭訴幾句,她馬上就下單了。」
只要推銷人員,一說好話,她就淪陷了。
以至於到現在,還欠著保健品經銷商好幾萬的保健品貨款。
若不是口袋裡就剩下10塊錢,她都不會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有需求就有市場,騙子從來不考慮對錯,只要利益。
寫到這隻想吐槽一句:騙子你就沒良心嗎?那可是老人養老錢啊!
更讓人髮指的還在後面。
很早前,中國發生了一起轟動全國的「廣東邦家公司」詐騙案。
這也是迄今為止,中國規模最大,受害人最多和涉案金額最高的金融犯罪案件。
這個犯罪團隊專對老年人下手,10年騙了23萬人,詐騙金額高達99.5億元。
事後,記者對案件主犯進行了採訪,他還原了案情。
視頻中,他說到:「很慚愧,不應把黑手,伸進老年人的口袋。」
因為他們的詐騙,老人一輩子的積蓄,一恍,化為烏有。
詐騙犯只是被抓,判幾年或更長時間,人生也許還有盼頭。
可那些被騙的老人呢?
輕則傾家蕩產,暮年悽涼;重則悔恨不已,含恨自殺。
2018年8月,北京市海澱區某小區的老兩口,被小貸公司趕出了自家門外。
被趕出門後,他們兩人在快餐店和走廊住。
辛苦了大半輩子,流浪街頭,無家可歸。
很不幸,老爺爺經不起折騰,在2019年春節去世了。
到底是什麼原因,兩位老人要被趕出家門?
經過調查才知道,他們把房本抵押給了保健品公司。
保健品公司許諾他們:拿房本抵押貸款投資,就可以免費吃昂貴的保健品,每月還有投資額1%的利息回報。
聽起來好像很誘人,而且「一舉兩得」。
老人家就信了,拿了價值500萬元的房子去做貸款抵押。
在辦理手續過程中,籤的是什麼東西,老人是不知情的。
可就在貸款公證手續辦理4天後,房子就「不翼而飛」了。
老爺爺為此搭上了自己的生命,留下了老奶奶孤身一人。
真正的「人財兩空」。
這是悲劇。
且也只是眾多悲劇之一。
2017年3月,山東的陳女士發現父親失蹤了。
直到第二天才找到,可是父親已經自殺了。
自殺的原因是:10萬元積蓄被保健品公司騙光了。
這筆錢本來是他和老伴計劃用來旅行的。
自殺的老人在遺書裡寫到:「眼看著我與老伴幾十年來勤儉節約的近10萬元基本泡湯,內心很難過,非常非常抱歉,對不起大家,我在黃泉路上實現旅遊夢吧。」
一字一句,全都是絕望。
只要有利可圖,騙子就敢踐踏一切法律,貪婪無知,毫無人性。
但我們無法讓騙子有良知,道德譴責更顯得無力。
唯有以此敲響警鐘,防止悲劇重演。
其實我們發現,現在騙子的手段並不高級。年輕人一看,就知道有貓膩。
但是,被騙老人,還是一個接著一個。
為什麼?
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是老人嚴重缺乏科學常識。
於老人而言,他們的知識體系和思維是已經固定的了。
現代科技更新換代快,這是老人的「致命點」,也是騙子忽悠的幌子。
二是老人缺乏關愛和關注。
這是老人被騙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原因。
子女無法給予的陪伴和關心,恰是騙子最擅長的。
他們的花言巧語,很大程度解決老人的心理需求。
老人被騙不一定是因為錢。
但騙子一定是為了老人的錢。
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這麼多赤裸裸的案例,無一不在揭露著騙子的無恥。
但騙子固然可惡,別忘了自己作為子女也有脫不了干係。
教老人如何防範被騙,是我們的義務和責任。
這一塊,我們作子女的,一定要給父母補上。
1、放下手機,多點陪伴,按時和父母打打電話、視頻聊天。2、多給父母講些老人被騙案例,告訴他們不貪圖小利,不輕信他人,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3、引導父母,在高額投資或買貴重物品前,多徵詢年輕人的意見。4、獨居老人家中,不要存放貴重物品和現金。5、萬一父母受騙,要多點耐心安慰他,減輕他的精神壓力,不要一味指責。6、除了日常關心,還要密切關注父母的精神需求。
同時還要記得,給錢是不夠的,還要給關心。
之前,網絡上有一道「親情計算題」。
假設父母還能再活30年,你除去吃飯、睡覺以及應酬的時間,你和父母還有多少時間共處?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平均每年回家只有1次,每次算5天。
另外出去吃飯睡覺等其他時間,真正能夠陪父母的只剩下24小時。
即使是30年下來,也只剩一個月的時間。
每看一次這道計算題,我就沉默一次。
終其一生,我們真的沒有太多時間,去孝順那個生養我們的人。
我們痛恨騙子沒有良知,巴不得手撕他們。
但憤怒沒有意義,唯有期盼法律能將騙子繩之以法,兒女們能多給予父母關懷,一如他們小時候對我們的那樣。
總有一天,當我們看遍人生百態,才發現,家人平安,燈火可親,是世間最美的樣子。
請大家一起轉發,防止老年人不再被騙,也提醒年輕人,陪伴父母,是不可或缺的。
資料來源:
央視新聞《央視曝光:68位老人被騙走了70套房!》
錢江晚報《杭州老媽砸200萬買保健品!口袋裡就剩10塊錢,推銷人員一句話讓她徹底淪陷》
作者: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