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一些人,是聽不進勸的,只有吃過虧後,才會幡然醒悟。本故事就講述了這麼一個女人,從潑婦蛻變為通情達理的人。故事的旨意,在於教育世人,遇事要冷靜,切不可意氣用事,釀成大禍,傷害到他人。同時,也說明一個道理,人無完人,任何人都會犯錯誤,要給人悔改的機會,不能一棒子將人打死。
唐朝末年,楚地一個小山村裡,出了一個潑婦,人稱霍大娘。霍大娘長得非常壯實,幹起事來風風火火的,脾氣也非常火爆,喜歡罵粗口。如果把她惹火了,她跳腳罵街,可以一個時辰不停息,讓聽者聞風喪膽,避之唯恐不及。
村裡有個姓董的老漢,是個苦命人,兒子死於一場意外,兒媳婦改嫁他人,老伴傷心過度一命歸西,留下一個還沒有成年的孫子,由他撫養。爺孫兩人相依為命,苦度時光。
這一天,董老漢的孫子小水餓極了,聞見霍大娘家裡傳來香味,趴在她家廚房的窗欞上偷看,原來霍大娘正在炸紅薯圓子。小水貪婪地吸著香味吞著口水,腳步再也挪不開。
紅薯圓子炸好後,裝進盆裡,霍大娘虛掩上門,出去洗衣服去了。小水再也忍受不了香味的誘惑,大著膽子,偷跑進去,抓起幾個圓子,狼吞虎咽起來。
霍大娘聽見廚房門響,起身過來查看,大吼一聲,將小水堵在屋裡,破口大罵。小水很機靈,從霍大娘的腋下鑽了出去。他不敢回家,索性跑到後山躲了起來。
霍大娘火冒三丈,跑到董老漢的門口,跺著腳大罵起來。董老漢趕緊出來詢問緣由,在霍大娘的罵聲中,終於搞清楚了事情的緣由,急忙向霍大娘道歉。霍大娘不依不饒,依然大罵不止。
喝罵聲驚動了村民們,大家圍上來勸解,都說小孩子不懂事,也就幾個圓子而已,沒多大回事,董老漢又道了歉,得饒人處且饒人,放過他們爺孫倆吧。霍大娘哪裡聽得進?一直罵足了一個時辰,口乾舌燥,才憤憤不平地回家去了。
董老漢是個木訥的人,口舌笨拙,面對霍大娘的喝罵,張口結舌,只能忍著。霍大娘走後,他羞憤不已,一時想不開,懸梁自盡了。
到了吃晚飯的時候,好心的鄰居吳大娘,見董老漢家的煙囪裡沒有冒煙,端著一碗飯送給他吃,發現了他已經死去多時。
村民們張羅著給董老漢辦喪事,卻沒有發現小水。原來小水躲在後山上,任誰呼喚,他都不應聲,也不回來。大家把董老漢送上山掩埋了。
過了兩天,霍大娘發現嗓子眼不舒服,用手一摸,長了一個小疙瘩,不影響吃飯,卻影響發聲,說話不利索了。她看病吃藥,卻怎麼也治不好,痛苦不堪。村民們交頭接耳,傳言霍大娘嘴上不留德,遭到報應了。
這話傳到霍大娘的耳裡,她聽了進去,跑到寺廟裡燒香拜佛,不住地懺悔,卻一點用也沒有。她痛苦不堪,覺得生不如死。
過了一段時間,集市上來了一個遊方道人,給人治怪病,很是靈驗,被大家傳誦為活神仙。霍大娘聞言,找到道人,道人卻說:「這是報應,我治不了。」霍大娘跪在他面前哀哀地哭,死活不起來。一直跪了一個多時辰,道人說道:「看在你心誠的份上,而且你對公公婆婆很孝心,姑且為你解除痛苦,不過,我只能治標,卻不能治本,心病還得心來醫。」
說罷,道人一掌拍在霍大娘的後背上。霍大娘心口一熱,張口吐出一口鮮血,血中有一顆瓜子大小的肉瘤。霍大娘的病,就此好了起來。
霍大娘痛定思痛,從此改了脾氣,她覺得愧對小水,心裡不安,決定想辦法取得他的諒解。這一天,她端著一碗圓子,到山上呼喚小水出來。小水在山上生活數月,頭髮又長又亂,像個野人一樣。
無論霍大娘怎麼呼喚,小水遠遠地站著,就是不上前。霍大娘不放棄,一直向他道歉,勸說他回家。從上午一直勸說到下午,霍大娘困了,閉上眼休息一會。
小水悄悄走近,霍大娘猛地睜開眼,一把抱住他,哭著說:「大娘對不起你,跟我回去吧。」忽然,她覺得心口猛地一疼,原來小水用尖尖的樹枝,插進了她的胸口。
霍大娘說:「我知道你恨我,如果捅死我能讓你解恨,你再來捅一下吧!」小水看見她胸口上流出鮮血,哇地一聲大哭起來,說道:「對不起,大娘,是我不好!」
小水跟著霍大娘回去了,霍大娘把他撫養起來。一直到小水長大結婚後,才讓他分開過,支撐起董家門戶。
歡迎大家關注點讚留言評論,「正經說文史」祝讀者諸君福壽安康!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