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老漢善心做好事,卻被村民疏遠,破獲冤案後紛紛來道歉

2020-12-24 小於品詩說文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李老漢破案》,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63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

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發生在古時候的民間小故事,希望通過此故事,各位看官都能有所收穫。

那麼,咱們閒話不多聊,馬上開講今天的民間小故事!

這個故事發生在唐朝時期的綏州,有一個姓李的老漢,他家的門前有一個大池塘,平時就放些魚來養養,養大以後也不拿去賣,打撈上來就分給村民們,其在村裡人緣極好。

後來李老漢又在池塘的邊上建了個茅樓(我們這邊的土語,就是公廁的意思),這樣不僅自己用著方便,也能為路過的村民提供方便,也算善事一件。

忽然有一天,村子裡出了一個傳聞,說李老漢建茅樓沒安好心,那裡面有不乾淨的東西,說是晚上去那茅樓總能聽見哭聲。

對於這樣的傳聞,李老漢肯定是不信啊,畢竟這個茅樓他自己也在用啊,於是他就想一探究竟,看看到底是誰在搗鬼。

後來連續幾個晚上,李老漢都特意去那茅樓方便,可他並沒有聽見什麼哭聲啊!然而在村子裡的傳聞卻是越演越烈,人們都說李老漢做了虧心事,才招來這不乾淨的東西,再後來就更加嚴重了,村民們見了他開始躲著走了。

李老漢這個冤啊,躺在床上就想:自己這是倒了什麼黴了,本是好心為大家行方便,才建的這個茅樓,現如今卻因為它把自己搞得如瘟神一般,早知如此何必要建它。不行,明天我就拆了它,也省得村民們擔驚受怕。

然而,事情並不像他想的那麼簡單,第二天一早,李老漢還沒起床,縣城裡的衙門就來人把他給帶走了。

原來,村裡傳言的哭聲越來越嚴重,據說從那裡路過都能聽得清清楚楚,村民們實在害怕,便有這好事者把李老漢告到了縣衙。

李老漢被衙役帶到了公堂之上,縣官鐵青著臉問道:「堂下何人,因何事被帶入公堂,你可知罪?」

李老漢見縣老爺問話,大聲地喊冤:「大老爺,小民姓李,我一向本本份份,並不知犯了何事啊,真是冤枉啊!」

縣官說道:「今早有你同村之人將你告了,說你幹了虧心之事,還招來不乾淨的東西坑害村民,可有此事?」

李老漢一聽,當場氣得差點背過氣去,他哭嚷道:「老爺,小民冤枉啊,我在自家的池塘邊搭建了個茅樓,只是想方便過往的村民啊,我這完全是在做好事啊,不知何時起,便有傳聞說茅樓深夜有哭聲,為此小民還特意連續幾晚都去探查,可並沒有發現什麼異常啊,還望大老爺明察啊!」

縣官沉吟片刻之後,一拍驚堂木黑著臉說道:「你瞞實不招,本該打你板子以示懲戒,但念你年歲已高,怕你承受不住,板子就先免了,你就在此吃幾天牢飯吧,待本官查明真相,再來定你的罪,退堂!」

李老漢聽了縣官的話,知道說什麼也是白搭,嘆了口氣後,便跟著衙役走向了後堂。他也知道,自己並沒有做什麼壞事,行得端做得正,倒是沒什麼好怕的。

回過頭來,咱們再說說這位縣官,別看他鐵青著臉審案,其實他只是做做官威,他並不是一個昏官,在審理過程中,他已經看出了李老漢確實冤枉。

只不過有人遞了狀紙,就要做做樣子,他說讓李老漢吃幾天牢飯也並不是真的把他關進了牢裡,而是令衙役把他帶到了衙門的後堂,安置在了一個屋子裡,後面幾天派人去查查看,真能查出什麼最好,查不到的話,就把茅樓一扒,把李老漢放了就行了。

李老漢呢,也不糊塗,衙役把他帶到房間後,他也大致明白了縣官的用意,對縣官心存感激之餘,心裡也是說不出的彆扭,明明自己做了件好事,沒想到會被鬧到公堂上來,以後回村還怎麼見人啊!

李老漢在這胡思亂想,不知不覺躺在床上睡著了,睡著之後,迷迷糊糊地便做起夢來,他夢見自己躺在自家的床上,突然聽到外面有個女人在哭,他趕忙起身衝出屋子,心想:終於讓我找到這哭聲了!

可衝出院子後他便傻了眼了,只見在他搭建的茅樓門前有個女子,全身溼漉漉,頭髮還在滴水,低著頭蹲在那裡哭,李老漢心裡有些害怕,可自己的清白更重要啊。

於是他壯著膽子慢慢的走近了那個女子,剛要開口問她到底是怎麼回事的時候,那女子抬頭看了李老漢一眼,轉身走到了茅樓的後邊,緊接著一陣水聲之後,那女子就消失不見了!

李老漢緊追兩步,當他走近池塘邊的時候,那女子已經不見了,他一害怕就從夢裡醒了過來。醒來之後,李老漢回想剛才的怪夢,越想越害怕,越想越覺得這夢沒那麼簡單。

於是他喊來門外看守的衙役,說要見縣官,衙役倒是沒有廢話,通報之後便帶著他到了前廳。

李老漢見到縣官以後,把自己剛才做的夢原原本本地和縣官說了一遍,最後說道:「我也知道這可能有些荒唐無稽,不過我覺得大老爺還是派人去那茅廁後面打撈一番,這事本來就蹊蹺,也不是沒可能。」

縣官聽了李老漢的話,點了點頭說道:「照你這麼說,事情確實很蹊蹺,這樣,我派人隨你同行,你們去找找看看。」

當天,十來個衙役隨同李老漢一起來到了茅樓後面的池塘邊,一個水性稍好的衙役潛入水下去查看,過了一小會,那衙役浮出水面後說道:「下面確實有人,不過被大石頭綁著,我拉不上來,再下來倆人和我一起!」

於是又有兩個衙役下了水,過了一會三人便抬上來一個女子,只見她身上綁著三塊大石頭,早已是沒了性命。

李老漢一見這女子,頓時嚇了一大跳,這穿著的衣衫和自己在夢裡見到的那個女子一摸一樣。

後來,縣衙開始著手查辦此案,也不知他們用了什麼神通的手段,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竟然破了案了。原來這個女子是從外地來尋親的,路過此處時被村中的惡霸看上,非要把女子帶回家,女子不依,他便失手害了這個女子,後來為了掩飾罪行,便將她綁石沉入了李老漢的池塘裡。

事情終於真相大白,當初遠離李老漢的村民紛紛前來給他道歉,李老漢也不是那記仇的人,只是笑了笑就當啥事也沒發生了。

故事的最後,咱還得說一下,這個縣官著實厲害,不但不冤枉好人,而且破案能力極高,當是一方百姓的福分啊!

本故事完!

本故事部分素材取自網絡,如您也有故事題材需要分享,不妨私信與我留言。故事我來講,故事大家聽,我們爭取將每一篇好故事分享給每一個人!

本文為民間小故事,筆者只以故事明真理,以故事詮釋世間真諦,切莫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如您喜歡本故事,還請您用您那細嫩的小手,溫柔地給它點個小贊,要是您覺得故事還不錯,那麼請您幫忙分享給更多的人聽,感謝各位的支持!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老漢救野豬,採用美豬計,村民羨慕說:撿了一棵搖錢樹
    好幾百年以前,住在山腳下的柴老漢,想養魚,請來村民們幫忙,在屋前不遠處,挖了一口堰塘。村民們忙碌了兩天,挖出一個大坑。第三天一大早,他們去繼續挖的時候,不由得樂了,大坑裡有一頭兇猛的野豬。 這頭野豬看起來可不是一般的兇猛。
  • 民間故事:潑婦罵死老漢遭報應,醒悟後真心悔改,撫養起他的孫子
    世上有一些人,是聽不進勸的,只有吃過虧後,才會幡然醒悟。本故事就講述了這麼一個女人,從潑婦蛻變為通情達理的人。故事的旨意,在於教育世人,遇事要冷靜,切不可意氣用事,釀成大禍,傷害到他人。同時,也說明一個道理,人無完人,任何人都會犯錯誤,要給人悔改的機會,不能一棒子將人打死。
  • 民間故事:老漢去世不閉眼,知道原因後,竟成了曠世奇聞
    古時,有這麼一出奇事,老漢死後,竟然怎麼都無法閉眼,這在民間傳說之中,可是極為嚴重的事情。死不瞑目,說明死者肯定是有著冤屈,或者是不甘,一般出現這種情況,家人都會受到連累。名聲問題,在民間可是被極為看重的。
  • 民間故事:老漢壞事做太多,被木匠做手腳,兒媳瘋了,孫女失貞潔
    民間故事:老漢壞事做太多,被木匠做手腳,兒媳瘋了,孫女失貞潔。本文為《民間故事》之第244期,如果您喜歡看不妨給個關注。開場詩:年輕猖狂過了頭,惡事做盡惹人厭。人心向善做好事,莫將報應害子女。竹板這麼一打,咱先哼一首開篇打油詩。本期故事咱就圍繞著這幾句話,講一篇善惡因果報應的民間小故事。這則小故事的題材來自於筆者姥姥口述,是一件發生在大東北的一則真人真事兒。今天寫出來,給大夥解解悶兒。
  • 民間故事:抬棺匠謝老漢
    謝老漢,外號棺材佬,小時候家裡窮,十五歲便開始抬棺材,抬了一輩子棺材。為人謙恭仁厚,心地善良,平日無事的時候,村民喊他幫忙農活,從來不二話。可是好人多命不好,謝老漢年輕時候結過婚,姑娘賢惠善良,夫妻二人相濡以沫。可惜的是,姑娘染疾早逝。從那之後,謝老漢便不再娶,別人給他做媒,他總說自己是個抬棺匠,跟著自己的女人沒好命。但謝老漢抬棺材,那是沒話說。
  • 民間故事:老翁修木橋,終得福報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585期,喜歡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給個關注。作者/小田話說在古時候的山東巨野縣,有一個叫李九的老漢。李老漢本是平常農家人,但他卻常行善事,救助附近村民。李九則微微一笑,說道:「做人莫要斤斤計較,方便自己,也方便了大家,這是何等的好事!」兒子執拗不過他,便沒再說啥。沒過幾日,李九便賣了家裡的二畝地,換了些銀子就僱了工匠開始修木橋。不到一個月,橋便修好了。村民出入方便了,皆誇讚李九的善行,「李善人」的名號也很快在附近村子傳開了。
  • 民間故事:老漢晚上放羊,結果遇到怪事,卻也因此救了一戶人家
    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放羊老漢捶打神秘黑影》,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論著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04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這個民間小故事呢,說的是一個放羊的老漢,在一次晚上放羊時遇到的怪事,後來他果斷出手,沒想到竟然還因此幫助村裡的一戶人家化解了危難,就像那句話說的,「該出手時就出手」!好了,閒話咱就不多聊了,馬上開講今天的民間小故事!
  • 民間故事:老木匠做手腳,害苦王老漢,最終木匠遭了報應
    民間故事:老木匠做手腳,害苦王老漢,最終木匠食了惡果。本文為《民間故事》之第278期,如果您喜歡看不妨給個關注。就在半年之前,王老漢的兒媳婦臨產,村裡邢嬸子給接生的。可孩子降生後,著實把邢嬸子嚇了一跳!只見那男嬰嘴邊就一寸來長的鬍鬚,看上去和鯰魚的鬍鬚很相像。而在男嬰的尾骨處,竟有一尺來長的細長小尾巴!而且雙腿黏在一起,不能分開,整體模樣看上去倒像一條鯰魚一般!
  • 民間故事:孟老漢的現世報
    說說村西頭孟老漢的故事,活脫脫的現世報,鄉裡鄉親都知道他在遭罪,可就是沒人同情他:  孟老漢年輕時可是村裡的「風雲」人物,小的時候偷雞摸狗沒出息
  • 太和縣一老漢買來舊棺材 自導自演騙村民將自己活埋
    3月12日早上,村民高強(化名)來到宋老漢家,發現宋老漢家門緊鎖,一個人能去哪兒呢?便發動村民四處尋找,高強說,當我來到宋老漢家附近的承包地,遠遠看到他家田地裡多出一座新墳,「我很是納悶,他家並沒有新人去世,一夜之間怎麼會多出一座新墳來?
  • 民間故事:他善心救下一隻狐狸,一個月後,家裡來了一位美貌女子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639期,喜歡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給個關注。作者:小田北宋年間,在群山環抱的薊州城外,有一個小村子。小村子背靠青山,前有潺潺流水。每到春日,這裡百花爭豔,鳥語花香,如同一幅美麗的風景畫卷,讓人陶醉於其中。而在這個美麗小村子裡,住著一個叫李廣的年輕樵夫。李廣的父親,前些年得了頑疾,早早離世。
  • 民間故事:老漢的西瓜被偷,道長朋友送他一個夜叉,從此太平無事
    這是一個鬼故事。鬼在文學作品裡,只是一個寓意的代表而已,與迷信無關,希望讀者諸君明辨是非。本故事意在奉勸世人,與人為善,不可起偷盜之心。因為偷盜之心就是暗鬼,終將會受到良心與道義的譴責。明朝成化年間,楚地一個小山村裡,有一個姓岑的老漢,兒子在郡城裡做生意,他和老伴一起生活。
  • 民間故事:狐狸偷雞,善心婆婆將它救下,幾年後卻是狐狸送走了她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狐狸送終》,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73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發生在過去的民間小故事,此故事寓意深刻,希望各位看官都能有所收穫。那麼,咱們閒話不多聊,馬上開講今天的民間小故事!
  • 民間故事:百善孝為先
    民間故事:百善孝為先。本文為《民間故事》之第219期,如果您喜歡看不妨給個關注。中國人講究孝道,從古至今,關於孝道的民間故事就有很多。比如古時候的「孔融讓梨」、「黃香扇枕溫席」,還有近代的「許世友五跪慈母」……關於這樣的孝子敬父敬母的故事還有很多,而這些故事,無不在向世人闡述「百善孝為先」、「贍養父母」的真理。
  • 大衣哥為村民做了許多好事卻遭指責,好心沒好報
    各行各業出名人物層出不窮,更有高手藏民間的說法,可見國內人民的優秀草根明星的代表,我們就不得不說一下大衣哥朱之文了。一九六九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中心論出生在山東菏澤單縣在沒成名之前出身汗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窮小子,小學二年級時便輟學了輟學後的他只能選擇到田裡幫忙我們悶了只能選擇唱歌來表達情緒二十六七歲的時候還是住在土坯房裡
  • 民間故事:老漢送柴給窮小夥,小夥由高官到乞丐,一語道破天機
    歡迎來到槐柳樹下,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143期民間小故事《老漢送柴給窮小夥,得了高官卻失了德,懊悔不已》。用故事說明道理,用故事教育人,用故事闡述生活百態,希望我的故事給您啟迪。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用您那給力、發財、溫柔的小手點個關注,多謝!清朝的時候,江南李家塢村,風景優美,崇山峻岭中掩映著一個小村莊。
  • 民間故事:為了給爹看病,兄弟倆跳入百年古橋下撈寶,哥沒上來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631期,如果您喜歡,不妨點個關注。 作者/小田 古時候的黃州城外,有一戶人家。主家姓張,膝下有兩個兒子。老大叫張寶,老二叫張玉。張老漢的妻子早些年得病沒了,兩個兒子在張老漢撫養下長大成人。
  • 民間故事:老嫗傷了一條蛇,夜裡老翁便來找她,幾日後小孫兒沒了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614期,喜歡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給個關注。作者:小田常聽身邊人說,「出來混總是要還的」。這話聽起來很江湖,不過話裡話外的意思是說,別總做壞事,老天爺的帳本可都記著呢!欠了人家的早晚得給人家還上,這便是因果報應的老理兒了。今天筆者要給各位講的這則民間故事便與「因果報應」、「欠債還錢」有關。希望各位看官:別做虧心事,善心對待世上的每一個生靈!
  • 民間故事:「戴戒指」的由來
    從前有老兩口,老漢種瓜,老伴紡花織布。這年秋天老漢的菸袋杆斷了,就砍了瓜棚旁邊一棵灰灰菜杆兒當菸袋杆用。誰知道老漢用它吸菸,煙味兒格外香,連天上的龍都在雲彩裡吸老漢噴出的煙味。第二年有個商人來到老漢的瓜地,願意出高價買老漢的菸袋。
  • 民間故事:老漢在香爐裡發現一條魚,將其放生,隔年竟多了個兒子
    趙老漢,在小鎮之中,不算名人,雖說叫做老漢,其實他也只有四十歲而已,只是長得有些蒼老而已。趙老漢無兒無女,只有一個老伴兒,兩人相依為命。因為趙老漢的妻子,一直有病,身體太過虛弱,根本就無法生子。不只是沒孩子,每月還要花去大量的藥費,所以老兩口子生活極為拮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