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老漢的西瓜被偷,道長朋友送他一個夜叉,從此太平無事

2020-12-24 正經說文史

這是一個鬼故事。鬼在文學作品裡,只是一個寓意的代表而已,與迷信無關,希望讀者諸君明辨是非。本故事意在奉勸世人,與人為善,不可起偷盜之心。因為偷盜之心就是暗鬼,終將會受到良心與道義的譴責。

明朝成化年間,楚地一個小山村裡,有一個姓岑的老漢,兒子在郡城裡做生意,他和老伴一起生活。如今他年事已高,幹不動農活了,便把十幾畝田地,全部種上了西瓜。轉眼到了西瓜成熟的時節,他白天賣瓜,晚上睡在瓜棚裡看守。

但是,晚上總是有人偷瓜。每天早上醒來,看著瓜地狼藉不堪,少了很多西瓜,岑老漢心疼不已,卻又無可奈何。雖然他守在瓜棚裡,但是偷瓜人行事巧妙,讓他難以覺察。

岑老漢氣憤之餘,決定晚上不睡覺,一定要抓住偷瓜賊。這一天晚上,他喝了一點酒壯膽,躲在瓜地裡。到了半夜裡,果然來了一群人偷瓜。岑老漢猛地站起來,大喝道:「好大的膽子,竟敢偷我的瓜,眼裡還有沒有王法!」

哪知道這些偷瓜賊不但不跑,反而蜂擁上來,把岑老漢掀倒在地,用草繩把他捆綁起來,扔在瓜棚裡,然後明目張胆地挑著幾擔西瓜走了。

第二天早上,老伴來給岑老漢送飯時,才幫他解開草繩。岑老漢氣憤地去找裡正,裡正讓他去報官。他來到縣衙裡擊鼓鳴冤,被縣令呵斥了一頓。縣令說:「你難道要我派捕快幫你守瓜?這麼一點小事,自行解決。」岑老漢肚皮快氣炸了,心裡暗罵縣令是庸官,悶悶不樂地回家去了。

走到半路上,忽然看見迎面一個騎著小毛驢的道人,相當眼熟。岑老漢仔細一瞅,失聲叫道:「啊呀,這不是老朋友彭道長嗎?好久不見,你什麼時候回來的?」原來,彭道長和岑老漢是多年的朋友,岑老漢沒少管彭道長酒飯。五年前,彭道長雲遊去了,兩人一直沒有謀面。

彭道長跳下驢背,兩人寒暄起來。彭道長解釋,他回來不到十天,還沒有來得及拜訪老朋友,如今去給馬財主家驅邪。彭道長問起他家近況,岑老漢便訴起苦來。彭道長哈哈一笑說:「這事簡單,你先跟著我去驅邪,待我捉一隻小鬼,幫你看守瓜園。」不由分說,拉著岑老漢就走。

馬財主早在家門口恭迎,將兩人請進家裡。馬財主家裡鬧鬼,有一些日子了,家裡的東西總是不翼而飛,家裡的人都曾經看見過鬼,長得非常醜惡,很是恐怖。馬財主請了好幾個高人,無奈都不是鬼的對手。

彭道長設下法壇,敲著鍾罄,念著法咒,讓道童舉起招魂幡,開始驅鬼。不一會,一隻夜叉鬼跪在法壇面前,彭道長拿出小瓶,夜叉鬼變成一股濃煙,鑽進瓶子裡。馬財主萬分高興,設下盛宴,款待兩人。

酒足飯飽後,彭道長拿了酬金,告辭而去。到了荒郊野外,彭道長拿出小瓶,說道:「這隻夜叉鬼,送給你做鬼僕,可以幫你看守瓜園,嚇唬偷瓜賊。」岑老漢忙擺手說:「不可,不可,我沒有法術,弄一個夜叉鬼在身邊,不是什麼吉利事!」

彭道長大笑著說:「無妨,我給他的背上畫上符咒,無論他逃得多遠,你念動咒語,他就得乖乖地聽你差遣。」彭道長打開瓶蓋,一股濃煙落地,變成夜叉鬼。他在夜叉鬼的背上用硃砂筆畫上一道符咒,不一會,符咒隱沒於夜叉鬼的身體裡。彭道長把咒語耳語給岑老漢,讓他念著試一試。

岑老漢念了起來,夜叉鬼疼得亂蹦亂跳,跪在岑老漢面前求饒,說道:「主人繞過我,我願意聽從差遣。」

岑老漢大喜,與彭道長告別,帶著夜叉鬼回家,對老伴講了此事。老伴卻看不見夜叉鬼。岑老漢把夜叉鬼帶到瓜棚裡,讓他看守瓜園。

到了晚上,偷瓜賊又來偷瓜。夜叉鬼突然現身,扮著鬼臉,張牙舞爪地撲來,將他們嚇得魂飛魄散,四散逃開。其實,這些偷瓜的人,都是附近的村民,欺負岑老漢年老,結伴來偷瓜吃。

岑老漢瓜園裡鬧鬼的消息,四處傳開。剛開始,有一些膽大妄為的人,不相信鬼神之說,結伴來偷瓜,被夜叉鬼抓起來扔得老遠,摔得鼻青臉腫。這一下,不由得人們不相信了。這以後,再也沒有人敢來偷瓜了。不但沒有人偷瓜,連岑老漢家裡,也沒有小偷敢光顧了。

一直到岑老漢死的那一天,彭道長來到他家,才把夜叉鬼帶走。

歡迎大家關注點讚留言評論,「正經說文史」祝讀者諸君福壽安康!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老漢送柴給窮小夥,小夥由高官到乞丐,一語道破天機
    歡迎來到槐柳樹下,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143期民間小故事《老漢送柴給窮小夥,得了高官卻失了德,懊悔不已》。用故事說明道理,用故事教育人,用故事闡述生活百態,希望我的故事給您啟迪。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用您那給力、發財、溫柔的小手點個關注,多謝!清朝的時候,江南李家塢村,風景優美,崇山峻岭中掩映著一個小村莊。
  • 民間故事:老木匠做手腳,害苦王老漢,最終木匠遭了報應
    民間故事:老木匠做手腳,害苦王老漢,最終木匠食了惡果。本文為《民間故事》之第278期,如果您喜歡看不妨給個關注。首先他爺倆兒可不是在種地,也沒有發現啥寶藏,而是在挖鎮物。據這位風水先生說,在這下面埋著一個奇怪的東西。爺倆兒整整挖了兩個小時,最後在深達兩米左右的泥土裡,挖出一個黑色的長方形包裹。
  • 民間故事:潑婦罵死老漢遭報應,醒悟後真心悔改,撫養起他的孫子
    本故事就講述了這麼一個女人,從潑婦蛻變為通情達理的人。故事的旨意,在於教育世人,遇事要冷靜,切不可意氣用事,釀成大禍,傷害到他人。同時,也說明一個道理,人無完人,任何人都會犯錯誤,要給人悔改的機會,不能一棒子將人打死。 唐朝末年,楚地一個小山村裡,出了一個潑婦,人稱霍大娘。霍大娘長得非常壯實,幹起事來風風火火的,脾氣也非常火爆,喜歡罵粗口。
  • 民間故事:老漢晚上放羊,結果遇到怪事,卻也因此救了一戶人家
    「講的是鬼狐仙怪奇聞事,道的是人間百態有真情」,大家好,我是小於。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放羊老漢捶打神秘黑影》,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論著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04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
  • 民間故事:老漢去世不閉眼,知道原因後,竟成了曠世奇聞
    古時,有這麼一出奇事,老漢死後,竟然怎麼都無法閉眼,這在民間傳說之中,可是極為嚴重的事情。死不瞑目,說明死者肯定是有著冤屈,或者是不甘,一般出現這種情況,家人都會受到連累。名聲問題,在民間可是被極為看重的。
  • 民間故事:雷劈母夜叉
    皮匠半路喪偶,新近又續了鄰村的一個外號叫母夜叉的女人。皮匠經常外出謀生意,家裡一切都扔給母夜叉和前妻留下的女兒張桂花料理。這母夜叉果然名不虛傳,凡家裡打水做飯、洗衣餵豬等一切活都推在張桂花身上。母夜叉只享清福,啥也不幹,對姑娘還非打即罵。
  • 流傳廣德的三則民間傳說故事!
    點擊上方「邱村最大生活圈」關注,右上角「分享朋友圈」廣德民間流傳的故事甚多,人們俗稱講故事為「講古」。
  • 民間故事:抬棺匠謝老漢
    謝老漢,外號棺材佬,小時候家裡窮,十五歲便開始抬棺材,抬了一輩子棺材。為人謙恭仁厚,心地善良,平日無事的時候,村民喊他幫忙農活,從來不二話。可是好人多命不好,謝老漢年輕時候結過婚,姑娘賢惠善良,夫妻二人相濡以沫。可惜的是,姑娘染疾早逝。從那之後,謝老漢便不再娶,別人給他做媒,他總說自己是個抬棺匠,跟著自己的女人沒好命。但謝老漢抬棺材,那是沒話說。
  • 民間故事:老漢善心做好事,卻被村民疏遠,破獲冤案後紛紛來道歉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李老漢破案》,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63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發生在古時候的民間小故事,希望通過此故事,各位看官都能有所收穫。那麼,咱們閒話不多聊,馬上開講今天的民間小故事!
  • 老漢和男子喝酒到半夜,次日男子卻聽說:老漢於前一日傍晚已離世
    (原創民間故事,圖片來源於網絡)早些年,小婁村有個男子名叫孫二牛,他和妻子靠著種地為生,每天起早趕晚,忙忙碌碌,很是辛苦。給你造成了損失,我賠,我賠……」羊群的主人是同村的一個老漢,人稱周老漢,他和老伴無兒無女,這些年來身體又都不好,所以老兩口一直過著貧窮的日子,是出了名的貧困戶。此時周老漢看著被羊群糟蹋的那片玉米苗,足有一畝多地,他摸著乾癟的衣兜,急得直掉眼淚。
  • 民間故事:孟老漢的現世報
    說說村西頭孟老漢的故事,活脫脫的現世報,鄉裡鄉親都知道他在遭罪,可就是沒人同情他:  孟老漢年輕時可是村裡的「風雲」人物,小的時候偷雞摸狗沒出息
  • 民間故事:老漢壞事做太多,被木匠做手腳,兒媳瘋了,孫女失貞潔
    民間故事:老漢壞事做太多,被木匠做手腳,兒媳瘋了,孫女失貞潔。本文為《民間故事》之第244期,如果您喜歡看不妨給個關注。開場詩:年輕猖狂過了頭,惡事做盡惹人厭。本期故事咱就圍繞著這幾句話,講一篇善惡因果報應的民間小故事。這則小故事的題材來自於筆者姥姥口述,是一件發生在大東北的一則真人真事兒。今天寫出來,給大夥解解悶兒。不過故事距今太遙遠,有些細節可能交代不清,您權當圖個樂兒,多擔待著點。
  • 民間故事:老漢救了獐子精!香獐子欲報恩,蛇妖趁機害人!
    很古以前,荊紫關住著爺倆,老漢心地特別善良,鄰裡都叫他張老好。兒子張生酷愛讀書,整日在家悶頭自學。
  • 聊齋故事|夜叉報恩
    有一天,月娥和鄰裡嬸嬸上山砍柴,半路上見一個赤身裸體、皮膚黝黑的男子乞丐死在路邊。倆人嚇得夠嗆,鄰居嬸嬸趕緊跑回家了。月娥可憐乞丐孤苦伶仃死在路邊,便脫下了自己身上穿的褂子和一條破褲子給乞丐穿上,然後喊來鄰裡幾個男人草草給他安葬了。
  • 民間故事:奇冤記
    導語: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故事,出自《古今奇觀》,講的是一個性情暴躁的書生因酒後打了賣姜小販,從此引發一連串的不幸,最後還差點兒被奸人陷害死……明朝成化年間,溫州城裡有個小富之家,男主人王傑是個秀才,為人正直本分但脾氣有點暴躁,尤其是酒後容易鬧事兒;妻子李氏也出身書香,溫柔賢惠,生下一個女兒;另外還僱傭著兩個僕人,日子過得清閒安逸。
  • 民間故事:富公子破產,小木匠雪夜送寶,從此好運連連
    今天就和大家說一段真實的故事。話說有個姓彭的「富二代」,家裡有礦場,名下還有產業,從小衣食無憂,每日花天酒地。彭公子出手大方,身前身後總有一群人圍著他各種奉承,混吃混喝,很多人都找他借過錢。時間一長,連彭公子也不知道到底借出去多少。反正錢多,彭公子也不在乎。只要有人開口,他都會大方地借錢。在這些人中,有一個名叫崔元的人,顯得與眾不同。
  • 民間故事:奶奶送她一塊玉,從此體弱多病,殊不知這是塊「死玉」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農村習俗系列。作者申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因此民間人很忌諱得到死玉,就比如今天故事中的小藍就是如此,奶奶送她一塊玉後,從此體弱多病,由此看來玉也不是隨便亂佩戴的,你說是嗎?清朝年間,貴州柳南村,劉奶奶在打理菜園的時候,忽然被地上一塊石頭所吸引。這是她刨地刨出來的,一半晶瑩剔透一半紅似驕陽,被太陽照射下閃閃發光。
  • 民間傳奇故事:六月初六潮汕傳統的「過橋節」一些禁忌
    過橋也稱過奈何橋,起源於《西遊記》第十、十一回裡面一段荒誕離奇的故事:唐太宗因涇河龍王告了一狀,被閻羅王請到陰間對質,丞相魏徵致函判官崔珏,將李世民的陽壽延長二十年。李世民答應以瓜果相報閻羅王,閻羅王說冬瓜,南瓜都吃過了,就是不曾吃過西瓜。太宗答應回去之後馬上派人送西瓜來。太宗回到陽間之後,招募了一個名叫劉全的人,捨命送西瓜到陰司,目的是能夠到陰間會晤夭折的妻子。
  • 民間故事:割草救蛇,竟然跟他回家了,當了家蛇,兒子成蛇王
    孫二牛家祖祖輩輩都是老實人,他爺爺活著的時候更是如此,任勞任怨從來沒和別人紅過臉,因而到了那邊也混了個一官半職,這次附身到孫乘道的身上,就是要告訴孫二牛他們一定要看守好孫乘道,過不了多久,孫乘道的機緣就來了,到時候孫乘道的師父回來找他,從此之後孩子就平安無事了。
  • 民間故事:獵人打獵回家,聽見背後有人叫他,他隨口一答卻失了命
    今天筆者要講的這些民間小故事便與此有關,筆者謹以此故事,提醒大夥:走夜路的時候,不要理會陌生人的殷勤招呼,切記!話不多說,民間小故事這就開講了:古時候的滄縣,有一個王姓老漢。老漢平時除了打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外,只要有閒暇時間就會去老林子裡打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