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的千與千尋這部動畫讓我找到了人生的意義
千尋的成長是客觀催化和主觀努力的雙重過程。她「學會」的東西很少,「喚醒」的東西很多。而不是把一個不可救藥的孩子「變身」成勇敢者那樣沒大腦的迪斯尼式成長喜劇。最後我們看到的則是一個小女孩用她貫穿全片的優點改變了整個油屋(雖然按照切實的悲觀視角,是暫時而淺顯的改變)。而現在,她正走出第一步:幫助被壓扁的煤灰精。精靈們紛紛讓自己被壓扁,來博取同情減輕工作量。釜爺嚷「你們想要變回普通的煤灰?!」「不工作魔法就會消失!」,說明它們是魔法變化來的精靈,而工作是自己被賦予生命的條件。
這部動畫除了人生哲學蘊含的人生意義也不少
這部動畫本身也是非常的充滿趣味性,為了避免讓小觀眾脫離聯繫感而只是認為「這是有趣的故事」,宮崎導演用白龍和千尋關係上的不安感來替代那些更深層的涵義。這種不安感,與整個世界的挑戰和面對世界的不安一樣,都是一分別就會襲來的。白龍安慰千尋並說「一定」也能回去,由此,孩子也會體會到信念帶給生活的切實意義,需要堅信「一定」的事物還有很多。
很感謝宮崎駿的這部動畫讓我明白了人生的意義,這也許就是宮崎導演為什麼要費盡心力創造一整套和故事並無關聯的自然環境的原因了。「ただ青い空の 青さを知る」啊。借用同樣愛著孩子的冰心的一句話--六年過去了,白龍「一定」平安的了。千尋也「一定」好好的吧?因為我們大家都「一定」的!謝謝這位大師給我們提供這麼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