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著國家廣電總局「加大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的製作和播出」的東風,2021年早早被影視圈內視為「現實題材劇」發展的最好時機。
但看似「弱水三千,俯拾皆是」的現實主義創作素材,卻很容易陷入題材同質化、劇情懸浮化、邏輯低齡化等「創作黑洞」,尤其是通過某個行業的典型生活現象來反映該行真實面貌與精神狀態的職場行業劇,如何用專業性和真實感引發受眾共情難度就更大了。
正在CCTV-8和優酷平臺熱播的《緊急公關》找到了以行業劇全新創作思路觀照現實的突破口,聚焦「公關」這一過去鮮有被觸碰的熱門行業,用鮮活的公關人、真實的公關事件揭示了這一行業光鮮外表背後的全景面貌。
該劇播出後,人民日報點讚《緊急公關》開創了類型題材劇創作新高度;作家毛尖等專家評價《緊急公關》這一職場劇有了真職場的意思;諸多公關同行開啟彈幕模式「你我皆是林中碩」;網友們更深陷劇情,跟隨著主角的職場故事和跌宕情節刷屏討論。
職場行業劇如何才能真正打動觀眾?揭開《緊急公關》背後的生產方法論,我們或許能夠找到答案。
熱度口碑雙贏背後
真實感與可信度激起受眾共情
「貼近生活」是現實題材劇圈粉的市場所在,但也正因真實的生活觀眾太熟悉了,因此稍有跳躍便會讓觀眾「脫粉」,三集下來很多觀眾便能判斷一部現實題材劇,尤其是職場行業劇的優劣。
因此判斷一部行業劇的熱度,更要從長久數據剖析。截至發稿前,《緊急公關》已播出大半,自開播至今,隨著劇情的發展口碑熱度持續走高。從上周的播出數據來看,CSM全國網實時收視率TOP1、黃金時段電視劇收視率TOP2,相比剛開播時,該劇的收視熱度始終持續穩步提升。
除在CCTV-8電視端的亮眼成績,《緊急公關》在年輕人更多的網絡平臺同樣收穫高熱度。
優酷站內劇集排行榜持續霸榜第一位,熱度即將破萬;微博上圍繞劇情和角色的熱搜也接連上榜。
除此之外,由內容衍生出的現實話題同樣引發網友熱議,如:流量明星可以戀愛嗎、該不該為照顧伴侶放棄事業、替領導背鍋是什麼體驗……這些貼近社會現實的高熱度話題多次登頂微博熱搜榜、微博熱搜娛樂榜、微博熱議榜、微博視窗推薦、抖音熱榜,足以見得《緊急公關》給受眾的強烈代入感與共情。
有圈內資深公關人評價:這部劇太真實了!林中碩的經歷就是我們身邊一大票公關人故事的「精華版」。作為一部行業劇,能否被業內人士認可「真實」是成敗關鍵,而這也與近年來行業劇「貼近現實,減少與大眾的距離」的呼聲不謀而合。
實際上,《緊急公關》中涉及到的多個公關案例都有現實原型。
比如航空公司因超售暴力驅趕乘客,映射的是2017年美聯航因超售暴力驅趕亞裔客戶事件,在暴力驅客事件被披露後,航空公司如何規避法律風險、籤署保密協議、壓制媒體新聞等危機公關情節被一一揭示,這些情節都極具寫實性。
除了對過往重大真實公關事件的重新演繹外,該劇更多著眼於現實生活或時下熱點話題,使得《緊急公關》跳出了距離感、懸浮感,具有普遍的社會屬性,劇中的眾多公關事件讓觀眾產生共情心理。
比如:龍乾公司辭退患癌員工事件在現實生活中曾出現過,劇中角色長期在超負荷的工作壓力下運轉,因未達到KPI要求而被辭退,狼性文化成為壓垮中年人的稻草。很多網友表示996、007盛行職場,打工人想維權太難。
還有女作家在婚戀網站遭遇情感騙子,涉及到的是婚戀網站信息安全存在重大漏洞的行業隱患;表面上光鮮亮麗的「明星」家暴妻子,面對家暴妻子選擇忍讓,而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這些都讓屏幕外的觀眾產生共鳴。
《緊急公關》的劇情內容無疑是以真實事件為藍本,通過職場故事、真實事件等內容,以及相關話題的多次孵化,並聚焦到家庭暴力、酒店安全事故、智慧財產權歸屬等多個帶有社會爭議和痛點的話題,這些貼近現實的話題讓觀眾真實可感,引導觀眾從不同視角來探討並透析現實本質。
這些觀照現實的內容不僅僅適用於公關行業,對你我身邊的各行各業其實都適用,也正因如此《緊急公關》以公關職場為核心不斷拓展行業邊界,激起了越來越多受眾的關注熱議,引發集體共情。
情節跌宕起伏,角色真實可感
深挖職場眾生相
近年來國產職場劇有大起之勢,無論是在數量還是在題材上都遍地開花。在聚焦常規行業之外,劇集將觸角伸進了諸多新興行業如:公關、直播、電商、科技等,而這些行業對觀眾來講既熟悉又陌生,他們的真實運轉狀態如何?行業裡又有哪些潛規則?他們在職場上如何扭轉乾坤?這些問題無疑是行業外的大眾所好奇的。
《緊急公關》便關注「公關」這一大眾較為關心卻距離普通人較遠的行業,揭示他們真實的工作狀態,讓這一小眾職業走向大眾的視野。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作家、影評人毛尖對國產劇市場有深入研究,講話從不注水一針見血的毛尖老師就指出「我們很多職場劇其實根本不是職場劇,起承轉合都是感情戲,最後就是,不管是職場劇還是諜戰劇,都是愛情戲碼擺渡所有危機。」
評判標準嚴苛的毛尖老師卻對《緊急公關》給出了極高評價,「每個人物的職業身份很明確,而且這個身份讓每個人都把職業利益放在劇情首位,這就讓這個職場劇有了點真職場的意思。相比那些穿著白大褂談戀愛的醫療劇,在法庭上性致勃勃的律政劇,這個職場劇有了不訴諸感性的職場理性。」
這樣的「職場理性」看似不及其他職場劇那般絢爛吸睛,實則沉澱下來細看儘是最真實的職場生態。
比如主角「轉行公關人」林中碩原本是一位媒體人,因為三年前對一場空難的錯誤報導,終結了風光無限的媒體人生涯,陰差陽錯轉行公關行業。由於半路出家,他最初處理公關危機時還是用曾經媒體人的思維來解決問題,而非專業的公關思維。
在起初「航空公司暴力驅客」一事中就能感知一二,他的解決方式是讓航空公司的CEO誠懇道歉引咎辭職,卻因為理念不同而丟失了重要客戶。
但隨著處理公關事件經驗的積累,林中碩在處理問題時考慮得愈發全面,不僅會站在客戶的立場思考問題,還擅於運用新興的公關手段和營銷方式處理問題。
在龍乾公司辭退患癌員工事件中,公司老闆深受大眾的斥責,林中碩在網上做了一個嘲諷老總的鬼畜視頻進行反向公關並實現了病毒式傳播,老總的冷血形象被消解掉,從謾罵變為調侃,扭轉乾坤。
在《緊急公關》中角色具有完整豐富的人物線和成長背景,對於角色的職業、身份、以及行為動機做出了合理的解釋,觀眾覺得真實可信後就自然而然地被帶入。
這樣小火慢燉式的職場「打怪升級」過程也讓現實生活中的「打工人」們找到共鳴,「林中碩作為轉行公關人,有一個人物立體可信的成長線,在他的身上仿佛看到了我自己。」很多網友如是說。
除了聚焦於公關職業本身外,《緊急公關》還涉及到公關人在職場中可能會接觸到的其他行業。
比如劇中公關、律師、記者三大行業之間互相「扯頭花」的狀態;如林中碩話糙理不糙的那句「你們讓我好過,我就讓你們好過;你們給我惹麻煩,我就折磨你們。」這些場景和臺詞讓很多觀眾找到了現實生活中自己與合作夥伴、甲乙方客戶之間的影子,代入感極強。
《緊急公關》通過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真實飽滿的角色塑造,深挖出了無比現實的職場眾生相。
正如人民日報對該劇人物評價的那樣:林中碩作為危機公關代理人,他應該維護客戶利益,但同時他心底也有對正義的堅持;許雯雯作為一個伸張正義的媒體人,卻也需要考慮自己的一篇文章就有可能變成一把傷人的刀;律師袁未在真情、法理間時常存在衝突……
《緊急公關》在一個個案例中呈現出不同個體與群體的掙扎與思考,也讓屏幕外的觀眾進一步自我反思,在複雜的境況前,自己又該如何做出選擇,自己的想法是否足夠客觀。
人民日報等央媒集體發文點讚
開創行業劇新高度 傳遞正向價值觀
《緊急公關》播出後,不僅收穫影視評論專家和公關圈內人士的集體讚譽,還獲得了人民日報、新華網、光明網、中國青年網等諸多上宣媒體的齊聲點讚。
人民日報點讚《緊急公關》「好的細節乃故事之甘露,能夠拓展故事內涵」,「《緊急公關》所涉及的大多是大品牌、大事件,創作上卻十分注重對於細節的把控,從而減少了公關行業與大眾的距離感、陌生感,使其更可感。」
的確,真實的公關行業並不是風光無限的,當林中碩受老總指派空降到公關公司後並不得到團隊人的認可,林中碩是通過帶領團隊解決一起起公關事件才逐漸收穫到團隊員工們的人心。人民日報所談到的細節問題,也讓很多網友有所觀察。比如林中碩每次遇到棘手的公關問題或困難時,總愛彈手上皮筋兒的小動作便是其中之一。對於「公關」這個職業,《緊急公關》沒有做任何的神化處理,他們並不是大眾表面所看到的那樣衣著光鮮、觥籌交錯,更多的是沒日沒夜的想盡辦法來維護客戶的利益。整部劇將這一職業中被隱蔽的公關人生活展露出來,有高光也有辛酸。此外,劇集通過職場人奮鬥所傳遞的價值觀與正能量,同樣收穫了央媒集體點讚。人民日報以航空公司高姿態利益導向價值觀受到抨擊、企業狼性文化過度用人被揭露等劇情內容舉例,點讚《緊急公關》全劇始終致力於行業價值觀的傳遞。「公關如果只考慮客戶的利益,不考慮公眾利益,那還有什麼意義呢」整部劇價值觀的核心闡述實則也在該劇開場便早早提出。林中碩與許雯雯在劇中關於價值觀的深刻對談「如果所有人都為了利益忽視了價值觀的正向性,那麼這個世界將會變得怎麼樣?」更引發諸多職場人深思。此外,新華網、光明網、中國青年網、中國網、環球網也接連發文,對「《緊急公關》開創類型劇題材創作新高度」給出高度評價。這部劇的成功不僅扭轉了觀眾對於職場劇「套著職場的殼子談戀愛」的刻板偏見,也讓現實題材創作者發現了受眾追劇審美的高度。原來並非只有極度誇張的矛盾衝突、過分戲劇化的劇情表達、極致理想化的角色設定才能吸睛,正如幾大上宣媒體文中所言:「行業劇存在的意義,絕不止於講述一些戲劇化的故事,而應該展現出這個行業應有的價值觀和職業理想,給予每一個在平凡崗位上努力的人認同感。」行業劇能夠常談常新的關鍵便在於,圍繞主流核心價值觀,拓展行業類型的深度與廣度,並通過緊跟時代發展的真實事件和新穎表達,給予受眾耳目一新的觀感和,以代入感引發受眾共情,《緊急公關》的成功便在於此。現實題材作品市場很大,職場行業劇依然還有開發前景。以《緊急公關》為成功範本,2021年還將有哪些精品行業劇走向市場經得起口碑、熱度、價值意義的多重考驗,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