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況可不戴口罩?國家衛健委這樣建議

2020-12-25 新東方網

  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近日印發《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

  Medical masks and surgical masks are sufficient for normal use, and wearing multiple masks does not provide more protection, according to the guideline.

  指引指出,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可用於普通防護,佩戴多個口罩並不能增加防護效果。

  指引對普通公眾(general public)、特定場所人員(people at specific areas)、重點人員(key population groups)以及職業暴露人員(people with occupational exposure)進行分類,並對不同場景下戴口罩提出科學建議。

  這些情況不建議戴口罩

  普通公眾在居家(stay at home)、戶外(outdoors),無人員聚集(no crowds)、通風良好(well-ventilated)的情況下,建議不佩戴口罩。

  這些情況佩戴一次性口罩

  The public is advised to carry along masks when in crowded places such as offices, shopping malls, restaurants, workshops and public transport. People in high-risk areas should wear surgical masks all the time when entering such places, while those in medium-risk and low-risk areas need to wear medical masks when in contact with others at the distance of less than 1 meter.

  普通公眾處於如辦公、購物、餐廳、車間、公共運輸工具等人員密集場所時,在中、低風險地區,應隨身備用口罩,在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小於等於1米)時戴口罩。在高風險地區,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

  Those who have cold symptoms such as coughing or sneezing, or who live with personnel in quarantine or that have recovered from the novel coronavirus and been discharged from the hospital, are suggested to wear disposable medical or surgical masks.

  對於咳嗽或打噴嚏等感冒症狀者,建議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對於與居家隔離、出院康復人員共同生活的人員,建議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

  這些情況建議佩戴防護口罩

  People working in places such as hospitals, train terminals, airports, prisons and nursing homes need to wear surgical masks or respirators of grade KN95/N95 or above.

  醫院、火車站、機場、監獄、養老院等人員密集場所工作人員,建議戴醫用外科口罩或符合KN95/N95及以上級別的防護口罩。

  The suspected cases, confirmed cases of novel coronavirus, asymptomatic cases and those who have close contact with confirmed cases are recommended to wear surgical masks or respirators with no breathing valve graded at KN95/N95 or above. Entry personnel need to wear such masks from the moment they enter the country to the end of their required quarantine.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密切接觸者;入境人員(從入境開始到隔離結束),戴醫用外科口罩或無呼氣閥符合KN95/N95及以上級別的防護口罩。

  職業暴露人員根據工作內容及地點不同,佩戴醫用外科口罩、醫用防護口罩或送風過濾式呼吸防護器。

  【相關詞彙】

  帶呼吸閥的防護口罩 valved respirator

  一次性口罩 disposable mask

  防護物資 protective materials

  護目鏡 protective eyewear

相關焦點

  • 國家衛健委:高考期間 中高風險地區考生需全程戴口罩
    要求對考場考點空調運行情況進行全面檢查,開展清潔消毒,普通考場可使用分體空調或中央空調,備用隔離考場須使用分體空調,也可以使用自然通風、電風扇等設備加強通風。 七是加強人員的衛生防護。低風險地區的考生進入考場提前準備口罩,進入考場就座以後可以自主決定是否戴口罩,低風險地區的考生可以不戴口罩,口罩的情況,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決定是否佩戴,但是工作人員和監考人員需要全程佩戴口罩。
  • 國家衛健委權威回應八大問題
    央視網消息(記者 王莉莉)1月31日下午3時,國家衛健委重點就「老年群體和社區防控」等相關情況召開新聞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
  • 口罩,有沒有用?為何世衛組織官員一再建議,普通人不戴口罩呢?
    在我們的印象中,戴口罩、勤洗手、多消毒、加強自我隔離是對抗「新冠肺炎疫情」傳播的有效手段。其中,戴口罩可以防止「新冠病毒隨飛沫,傳染他人」。因此,中國專家一直建議我們出口要戴口罩。
  • 關於長時間戴口罩的這7大問題,你遇到幾種?
    (圖源:國家衛健委)特別提醒大家注意,已經形成的痘痘千萬不要擠。 如果已經出現了白頭粉刺、黑頭粉刺這樣的輕度痤瘡,以及紅色的丘疹或膿皰,建議大家到醫院就診後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塗抹藥物的時候要先清潔雙手,避免手上有不乾淨的東西帶到眼睛或者口腔造成汙染。口罩勒的耳朵疼?長時間戴掛耳式口罩確實容易導致耳朵疼痛,可以選擇系帶式而不用耳掛式的口罩,也可以巧用牛奶箱提手。
  • 這些情形可以不戴口罩啦!
    來源:國家衛健委網站、天津廣播編輯:熊一鳴  審定:李丹  核發:楊贇今天上午(3月18日),
  • 國家衛健委詳解
    國家衛健委詳解 2020-12-21 17: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家衛健委發布會回答了尖銳問題
    」今天上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各地醫療隊支援湖北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關情況。攝/趙覺珵國家衛健委:目前已有4130人的醫療隊支援湖北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介紹稱,自1月24日從上海和廣東派出首批醫療隊,目前已有30支醫療隊的4130人到達湖北開展工作。
  • 戴口罩狂長痘,咋整?「摘」or「戴」請看這裡!
    黃石女性陪伴在你身邊五一將至,立夏將到,但防疫的步子不能停,勤洗手戴口罩也是老生常談,可是新的問題又來了,隨著氣溫上升,戴口罩又悶又熱還長痘,皮膚也容易損傷,在這戰疫的特殊時期如何做到既關注面子,又做好防疫,來看看專家的建議。戴口罩為何易長痘?
  • 國家衛健委發話了!鍾南山早有發聲
    據國家衛健委網站1月8日消息,1月7日0時至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53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6例,本土病例37例。截至1月7日24時,全國(除港澳臺)現有確診病例521例,其中重症病例13例,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23974人。在疫情較嚴重的河北,1月2日以來,全省已累計確診139例本土病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197例。
  • 氣溶膠傳播,國家衛健委最新解釋是「尚待明確」
    國家衛健委:氣溶膠傳播途徑尚待進一步明確 關於病毒傳播途徑,國家衛健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的第四版診療方案描述是「經呼吸道飛沫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亦可通過接觸傳播」。第五版診療方案修改為「經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染途徑尚待明確。」
  • 2020年什麼時候不用戴口罩?官方最新消息來了
    2020年什麼時候不用戴口罩?  3月18日,國家衛健委網站發布《關於印發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的通知》,對不同場景下戴口罩提出科學建議,全文如下。  1、普通公眾  【居家、戶外,無人員聚集、通風良好】  防護建議:不戴口罩。  【處於人員密集場所】  防護建議:在中、低風險地區,應隨身備用口罩(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在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小於等於1米)時戴口罩。在高風險地區,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
  • 最新口罩佩戴指引:這6種情況,其實可以不用戴口罩
    2019年12月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口罩在疫情防控中起著重要作用,為了防控疫情,大家出門都戴上了口罩,不戴口罩出門感覺像「裸奔」,成為了時下最流行的話。而隨著疫情防控力度的不斷加大,和各方不斷努力,很多省份已經連續好多天新增病例為零,且現存病例清零,關於疫情的好消息越來越多。
  • 天氣這麼熱,還要繼續戴口罩嗎?
    「三伏天」天氣炎熱不少市民反映戴口罩有些悶夏季到來是否還要繼續戴口罩?武漢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李俊林所長建議:通風不良公共場所要繼續佩戴口罩;高溫天氣戴口罩易引起憋悶不適,老人、兒童和慢病人群儘量少去人群扎堆處,可減少戴口罩的機率。李俊林介紹,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修訂版)》,針對新冠肺炎疫情低風險地區已經作了調整,高溫天氣戴不戴口罩視具體情形而定。
  • 天氣太熱,口罩到底能摘了不?專家說「三密」地區還是要戴
    7月10日,四川省衛健委邀請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欒榮生、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醫師程剛、四川省衛生健康宣教中心副主任醫師劉影,對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版防控指南(以下簡稱《指南》)進行了詳細解讀。
  • 過安檢摘口罩安全嗎?出門是否必須戴手套?權威回應來了
    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對李文亮醫生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司長宋樹立:在這裡還要特別說的是,湖北省武漢市中心醫院李文亮醫生在抗擊疫情中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經全力救治不幸逝世,國家衛生健康委表示深切哀悼,向李文亮醫生的家屬表示誠摯慰問。
  • 千萬別瞎給孩子戴口罩,小心防疫不成反傷身!
    那麼,多大的孩子能戴口罩?對於兒童口罩的選購,有哪些注意事項?此次的新冠肺炎,孩子到底該用什麼口罩呢?今天這篇文章,就來為大家一一介紹。 對於戴口罩的年齡下限,並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定,在綜合了大部分專家的觀點之後,建議:一歲以下的小嬰兒不要戴,三歲以內的幼兒最好不戴,即使佩戴時間也不宜過長。
  • 國家衛健委調研指導四川仁壽職業衛生分類分級監督執法試點工作
    四川新聞網消息(李琰 文/圖)12月2日-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綜合監督局李晉處長一行6人前往四川仁壽,調研指導職業衛生分類分級監督執法試點工作。推進匯報12月2日,調研組深入汪洋建寶水泥有限責任公司、四川科倫藥業仁壽分公司、仁壽金鵝紡織有限公司等3家用人單位,召開現場座談會、聽取用人單位分類分級工作開展和工作建議匯報,現場查閱用人單位職業病防治管理資料,實地了解用人單位職業病防治操作規程、防護設施及防護用品配置等情況,對進一步推進分類管理、強化職業病防治等工作提出了指導性意見。
  • 醫用口罩分三種?防護效果有啥區別?你戴對了嗎?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三種醫用口罩,你戴對了嗎?&nbsp&nbsp&nbsp&nbsp在3月6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發布會上,國家藥監局醫用防護歸口單位、北京市醫療器械檢驗所工程師嶽衛華介紹了醫用口罩的相關知識。&nbsp&nbsp&nbsp&nbsp據嶽衛華介紹,醫用口罩分為三種:醫用外科口罩、一次性醫用口罩和醫用防護口罩。
  • 教育部、國家衛健委聯合通知:校園內全面禁止
    教育部、國家衛健委聯合通知:校園內全面禁止 2020-12-15 12: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世衛發現不對勁,4種變體或跟美有關,美國人不戴口罩傳到全球?
    CDC也贊同了這樣的說法。 此前美國CDC表示,由此可以得出結論,鑑於已經測序的美國感染的一小部分,該變體可能早就美國出現,而未被發現。 美國人不戴口罩 儘管世界疫情嚴峻,部分美國民眾依舊我行我素不戴口罩,這讓美國專家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