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金婚》婚姻中不會溝通是我們通往幸福路上的絆腳石

2020-09-04 小小小美呀兒

我是小小小美呀兒喜歡點擊關注我



我是小小小美呀兒喜歡點擊關注我

我想很多人都應該聽過《給你們》這首歌。

一定是特別的緣分
才可以一路走來變成了一家人
他多愛你幾分
你多還他幾分
找幸福的可能

每當這首歌在耳邊響起時,我總能想到《金婚》結尾,佟志和文麗相互攙扶走在雪地裡

電視劇已經播出很長時間了,以前看的是劇情現在看的是生活。

昨天又刷一遍金婚,本來是衝著童年的記憶去的,畢竟曾經也被文麗佟志的金婚典禮那一段感動過,想著以後幫父母也辦一個金婚典禮。也想順便做一個婚前預演,看看結婚是什麼樣子,但是看完之後,已經完全不再羨慕這樣的婚姻。



電視劇拍的挺好的,大部分演員演技都在線,最後十幾集那些打醬油的角色處理的不是很好,時代特色處理的也不錯,這些是很喜歡的部分,單單從婚姻和家庭來說,這不是我喜歡的,這樣的婚姻我也並不覺得幸福。

我昨天寫了老長的日記來描述自己的感受,但總結起來其實挺簡單的,就是不會好好說話的家庭什麼樣。



1.刀子嘴的說話方式

文麗的性格沒有太大變化,佟志則是從婚前的自信開朗,變成了一個在婚姻裡日漸壓抑窩囊到最後習慣了的男人。如果仔細看電視就會發現,不管是工作還是家裡的事情,這對夫妻從來沒有一次是將注意力集中在事情本身上去討論的,總是三句開頭就轉換到對彼此情緒的指責,最後不了了之。每一件事情都是這樣稀裡糊塗就結束了。



文麗的確承擔了家裡大部分的事情按理說佟志該對她感激和關心的,可是她刀子一樣的說話方式,總給人莫名的難受感,私以為,其實一開始佟志並沒有愛上李天驕,但是文麗在一開始沒有相信過他,也沒有給他機會去解釋,更在三線回來以後拿著這件事經年累月地對佟志冷嘲熱諷,對比之下,李天驕幾乎是被她親手塑造成了佟志心裡的白月光,就算沒有她,也難保不會有另一個人。



2.想怎麼說話全靠心情

我很不喜歡文麗的性格,她的娘家人,她的家人,她的鄰居,幾乎沒有一個人是她會好好溝通的願不願意好好說話,只取決於她自己的心情。這一點,其實抹殺了她更加幸福的可能。明明可以是家人都因為她的付出而圍繞著她的溫暖的場景,硬是被她搞成了對立,這真的是家庭關係上很可惜的一面。

至於佟志,他是一個典型的中國男人,忙工作,有事業心,但極少管家事,這就是普遍存在於中國家庭的男人,而他能一直順著文麗和忍讓她,這已經是少有的男人了。如果不是被文麗的性格一直壓制著,估計他們的相處可以參考一下《父母愛情》吧。


3.孩子的教育也是看心情

而在孩子的教育上,佟志和文麗則是極大地發揮了他們處理問題的風格,極少關注孩子的情緒,聽話就好。如果孩子闖了禍或者有了問題,第一件事不是搞清楚原因而是披頭痛罵,父母吵架是家常便飯,孩子都看在眼裡,卻沒有人關注他們的感受。



最典型的是文麗四胎終於如願以償生了兒子,就將全身心都放在兒子身上,丈夫丟到一邊,三個女兒化身家務幫手,不聞不問。矛盾激化的時候佟志也只是跟她吵了一個沒有解決問題的架,情況照舊。這對在孩子成長期並沒有盡到義務的父母,在孩子長大以後無奈卻安心地選擇了放手,因為孩子長大了,該為自己負責了。於是,你能看到大女兒因為安全感和第一任丈夫結婚生子,幾年後丈夫復員回家變的不學無術還打老婆,離婚後漂了幾年才遇到對的人;二女兒因為自小寄養在奶奶家,跟父母一直不親,但好歹感情和學業還算順利;三女兒則因為一直被忽視的心結難平,用玩弄感情和不珍惜自己的方式報復著父母折騰著自己,直到和父母說清和好才走上正道;最小的兒子則因為母親的溺愛和對心理的忽視變得玩世不恭,好不容易改好了卻因為一場車禍早早離世,讓父母白髮人送黑髮人。所以文麗和佟志金婚典禮的時候,回想他們的婚姻生活,我看到了一個勉強完整的婚姻,卻沒有看到覺得幸福的地方。


一個自我且不會好好說話的母親,一個忙於和母親周旋且笨拙的中國式父親,還有四個在雞飛狗跳的家裡自己摸索著長大的孩子,這樣的五十年金婚,沒有什麼動人的。

另外,文麗兩次實力狙擊丈夫前程的時候,我真的是感到了深深的無奈,如果能多想一點,也能想到丈夫甘願幾年背井離鄉不只是因為所謂官癮吧?

所以,也難怪有人說,《金婚》是恐婚教科書和丁克指南吧。



我還沒有結婚,也沒有孩子,我相信有很多人會反駁我的觀點(如果真有那麼多人能看到的話,哈哈哈)。但我是在一個不好好說話的家庭長大的,母親不好好說話,估計孩子還有父親那個支柱,但父親不好好說話,那是意味著本該讓孩子依賴的人變成了經年持久冷暴力孩子的人。家裡的三個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勉強從抑鬱症裡走出來的我,尋找了很久的原因,才知道一直覆蓋在心頭的陰影到底是什麼。



這不是最難受的,最難受的是看著年紀比自己還大的同事可以肆無忌憚地說著傻氣的話,那麼樂觀和開朗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我早已不敢這麼做,因為不被允許,每次看到別人身上的樂觀,我才會意識到自己早就已經喪失了這種能力。我活得壓抑,嚴格自我約束,畏懼別人的評價,即使離開家也像把父親的指責標尺帶在身上,高壓之下我沒有成什麼才,卻一生都不會再盡興快樂。


所以我不喜歡《金婚》,不喜歡這種家庭氛圍和教育,不希望再有人這樣成長這樣掙扎,變成不快樂的小孩和大人。



也曾認同過這樣的話,養育之恩大過天。認同後的結果是,如果因為這樣的話否認父母教養方式的錯,那意味著所有心裡的痛苦都是自己的錯,本來已經活在痛苦裡的人,只會更加萬劫不復。有一天我也會成為母親,我更贊同的觀點是,就像養寵物一樣,那個小生命的到來,不是他/她決定的,是願意生下他/她的人決定的,他/她身上的特質,他/她的基因和脾性,是父母決定而不是他/她自己,這是稍微有點生物常識的人都知道的。所以,如果打算生下這個小生命,如果打算養育他/她長大,請耐心一點,用點心,如果做不到,那還是掂量一下自己為人父母的真心到底有幾分吧。



即使是在那樣的年代沒有所謂先進的教育觀,但我想,愛都是一樣的,所以無論是夫妻之愛,親子之愛,都要用心。



哪怕是好好說話,這樣最簡單的事情。


我是小小小美呀兒喜歡點擊關注我

相關焦點

  • 《金婚》揭露的三個婚姻真相,每個成年人都應該看看
    看完之後,就像是經歷了一段漫長的時光,體會到了婚姻中交雜的喜怒哀樂,不管是對於已經處在婚姻中,亦或是還未踏足婚姻的人來說,都是一種難得的經驗。尤其是它所揭示的三個婚姻真相,每個人都應該看看,受益終生。她思想開放,天真爛漫,遇見體貼溫柔的佟志之後,便馬不停蹄地進入了婚姻。那個時候的她認為,婚姻就是愛情加上一紙證書,既然婚前能夠這麼甜蜜,那麼婚後也一定不會相差太多。但是,她錯了。
  • 從《金婚》看婚姻的三個階段
    說起《金婚》,除了它我還沒發現有哪部片子能把婚姻的本質和殘酷展現得如此淋漓盡致的。婚姻登記處真應當把這部劇剪輯成短片在領證之前循環播放,當一對新人了解了婚後的雞零狗碎還願意攜手走入圍城的,婚姻會更瓷實吧。
  • 重溫《金婚》淺談婚姻幸福的3個真相
    《金婚》應該算是同類型電視劇人物飽滿、劇情最貼近生活的一部了,金婚50年,一集一年,大到國家變革,小到家長裡短雞毛蒜皮,每一集都是過往的再現,清晰流暢,筒子樓的生活、家具的擺放、鄰裡之間的相處、穿的布拉吉,瞬間把人帶回那個時代,倍感親切!
  • 《鎌倉物語》:一趟通往幸福婚姻的列車
    《鎌倉物語》通過一色正和與亞紀子婚後生活的點點滴滴讓我們看到了幸福婚姻該有的樣子。展現給我們的是暖暖的溫情和至死不渝的愛。從某個細節、某個畫面都會不經意間觸動我們心底的波瀾,讓我們深深感動。告訴我們好的婚姻需要經營。需要從以下幾個地方去維護。
  • 《金婚》:看懂了此劇,也就理解了婚姻的真相
    圍繞著這對夫妻50年的婚姻,導演為我們拍下了他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有精神層面的碰撞,有生活實質的磨合,有驚有喜,有苦有樂。《金婚》,經過了時間的沉澱,觀眾個人的成長、以及閱歷的增多,重新看這部劇時婚姻的真相是什麼呢?當然,能有愛情和金錢作為基礎的婚姻,是相對穩固的。前者提供高的情緒價值,後者的充裕,能有效緩解心理焦慮。《金婚》中的三段各具特色的婚姻,也許能帶給我們更多的思考。
  • 港者時光機:藍田金婚 藍奕邦
    港者時光機通往2010至2019年的旅客請注意,與你的時光旅行快開始,請系好安全帶。有任何疑問可以在留言處提出,機長絕對會回復!只是在這世情裡,哪怕你種出了玉,也不會有見光的一天,而這點,灣灣同學比我們做得好。也許有很多質疑,但彩虹終究可以出現了,是對還是錯,讓時間來定奪吧。
  • 《金婚》:表露中國式的婚姻真相
    觀看這部電視劇,就像是自己經歷了一段漫長的時光,在婚姻中體會交雜的喜怒哀樂。不管是對於已經處在婚姻中,亦或是還未踏足婚姻的人來說,都是一種難得的經驗。而這正是這部劇的最成功之處,它拋去幻想的濾鏡,用最現實的口吻,刻畫了婚姻最真實的樣子。一:女人嫁人之前,一定要考慮對方的家庭。
  • 《金婚》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金婚》2007年9月首播至今已經過去十三年了。久不久就有電視臺重播這部電視劇。也許這就是經典吧。經典就是讓人難以忘懷。 走過五十年的婚姻,人們稱之為金婚。有人說這是因為走過五十個歲月的婚姻像金子一樣堅硬,是金色的婚姻、金子的婚姻和黃金的婚姻。 其實,最準確地說,金婚,是金不換的婚姻。
  • 孫儷:老公就是我育兒路上的絆腳石!
    前兩天看孫儷的微博,她對鄧超的一句吐槽把我給逗樂了~看到這則新聞,我簡直是有找到知己的感覺。說實話,叮噹剛出生的那半年,我家劉先生也是標準的「絆腳石」。夜深人靜時,我總會反思,這個家,或者說我自己,哪裡出了問題……老公就一定是育兒中的絆腳石嗎?夫妻育兒上有分歧,就只能吵和忍嗎?當然不是!今天丹媽就結合自己平時的一些實戰經驗,以及觀察學習,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到底應該如何處理育兒中的夫妻分歧。1、總結一下,經常讓你們產生分歧的是哪些事?
  • 《金婚》:一對夫妻會不會離婚,結婚前就註定了,看一個細節
    自從開播之初,《金婚》這部劇就保持著不俗的收視,時至今日,仍然有很多人經常回味、反覆觀看這部電視劇,足可見其經典程度。很多人都說,《金婚》是一部太過寫實的電視劇,男女主的這場婚姻中,幾乎囊括了我們會遇到的所有情況。
  • 《金婚》:婚姻需要經歷四道坎兒,你邁過去幾個?
    現實生活不是偶像劇,男女主不會輕輕鬆鬆就走向人生巔峰。大多數時候,我們一輩子都在平凡的生活裡徘徊,達不到人生目標,甚至還有可能被生活的邊邊角角傷害。可越是這樣,越能顯示出真情的偉大。因為文麗重男輕女,一個家庭中的孩子從小就被區別對待,這就為之後的生活埋下隱患,間接影響了此後其它階段的幸福。新婚大概是婚姻中最甜蜜的幾年,在這一時期如果能夠形成良好的習慣和家風,那麼以後將受益無窮。
  • 《金婚》對比佟志和大莊:男人是否值得嫁,只需看一個地方
    但看完全劇之後發現,文麗和莊嫂幸福與否,絕對不能用單一的維度去評價。如果可以選擇,大多數人會和佟志相愛,因為他對於婚姻的態度,決定了他在婚姻中的表現。男人值不值得嫁,只需看一個地方,那就是他的姿態。姿態過高的人,不會把伴侶放在眼裡,婚姻很難幸福。
  • 電視劇《金婚風雨情》
    (摘自:葉芝詩集)           連續一周,白明黑夜地陶醉在《金婚風雨情》這部感人至深的電視劇之中。《金婚風雨情》以編年史的形式,將一幅深沉、美麗、動人、令人永遠無法忘懷的厚重歷史畫卷在我們面前徐徐展開---從1958年開始,每年一集,一直演到2008年---真可謂是一部全方位展示什麼是人生的精彩大戲。
  • 《史密斯夫婦》:「隱瞞」是婚姻中的絆腳石,「坦誠」才是催化劑
    在這部電影中,體現出了"隱瞞是婚姻中的絆腳石,坦誠才是催化劑"的道理。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史密斯夫婦之間是如何互相隱瞞,最後又是因為什麼彼此合起心來一起復仇的。史密斯夫婦婚姻中的絆腳石——彼此的隱瞞當史密斯夫婦將自己要結婚的消息告訴自己的朋友後,面對朋友提出的質疑,兩個人仍然決定結婚。但兩個人在結婚後並沒有選擇告訴對方自己的秘密,而是選擇隱瞞。
  • 夫妻間的這些溝通技巧,學會它我們都可以擁有完美的婚姻
    愛情不同於婚姻,只要愛情裡彼此互相欣賞,愛情沒有技巧需要的只是滿滿的熱忱,和對彼此的一腔熱血。可是婚姻卻是一段遠程旅行,需要我們注重方式和技巧,才可以做到真正的相守一生,相知相遇不易,用對了方法往往會讓婚姻越過越幸福。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 《幸福的婚姻》告訴我們:幸福且長久的婚姻,離不開這三點
    幸福而長久的夫妻關係,在婚姻中都懂得用心去了解對方,遇到問題用溫和的態度進行最真摯有效的溝通,並能夠發自內心的喜歡和讚美對方,才能收穫一段幸福的婚姻。1 以溫和開場,以妥協收場樂小米在《蒼耳》中寫道:原來,愛一個人就是永遠心疼她,永遠不捨得責備她。看到她哭,自己的心就跟針扎一樣;看到她笑,自己就跟開了花一樣。
  • 人類簡史(下篇)| 我們真的在通往幸福的路上嗎?
    本次分享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簡單介紹《人類簡史》的內容框架以及人類歷史的脈絡,下篇集中探討書中提到的一些有趣觀點。在講述這三場革命的過程中,尤瓦爾·赫拉利探討了許多有意思的問題。以下闡述僅代表筆者個人解讀和思考,不一定正確,如有爭議歡迎討論。今天的我們真的比遠古人類過的快樂嗎?
  • 奉賢這個村莊為百對老人拍攝金婚紀念照 定格幸福瞬間
    奉賢這個村莊為百對老人拍攝金婚紀念照 定格幸福瞬間 2020-10-25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金婚》告訴了我們什麼?
    前幾天回顧了一下《父母愛情》,覺得是理想中的婚姻生活也是嚮往的生活,心中不免想起由蔣麗雯和張國立主演的家庭劇《金婚》,怎麼說呢,這部劇個人覺得更現實更貼近生活,把兩人的婚姻生活表現得淋漓盡致,風風雨雨走到金婚年紀,有甜蜜,有爭執,有走到互相不信任對方直至走向離婚的想法,這不就是我們生活中也有的現實寫照嘛
  • 《金婚》裡,我發現了保持婚姻長久的3條鐵律
    結婚一周年是紙婚,五十周年為金婚。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對婚姻越來越缺乏一種敬畏感,無心經營,有多少夫妻,熬不過短短的一年? 遇一人而白首漸漸成了一種奢望。 性生活和諧,需要夫妻雙方彼此深入了解,慢慢磨合,互相配合,《金婚》中那小兩口,也是在彼此慢慢熟悉後達到性和諧的。 導演鄭曉龍坦言:過去不談婚姻中的性問題,不等於不存在。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現在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解放,這個問題應該提出來。」的確,過去談性色變,婚前男女甚至對性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