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電視劇盤點:古裝劇減量加精,現實題材劇成「新寵」

2020-11-28 騰訊網

回眸2019年中國電視劇,一股新風撲面而來,一種新氣象悄然而生。從開年大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到年尾爆款《慶餘年》,從古裝到現實,再到情感、懸疑等類型多種多樣,內容更為豐富,題材更加新穎,精品數量顯著提升,唯明星、唯流量、唯收視率的現象得以改觀,以當代現實生活為背景創作的電視劇所佔比例更加顯著。

《都挺好》劇照。

古裝劇:數量少了 質量精了

近年來,古裝劇熱度仍穩中有進,從前兩年大劇《琅琊榜》到年末「爆款」《慶餘年》一直佔據著影視市場的重要席位。此前,國家廣電總局網發布的《中國電視劇風向標報告2019》顯示,古裝劇市場進入到了調整階段,古裝劇市場呈現更為明顯的優勝劣汰趨勢。相比前兩年古裝劇良莠不齊卻齊上陣的亂象,2019年的古裝劇品質有了很大提升,前兩年流行的「大女主」「宮鬥」題材已基本沒有蹤影,總體來看,題材總量減少,但精品更多。

《陳情令》劇照。

《慶餘年》《長安十二時辰》《陳情令》等是2019年古裝劇的代表,屢登微博熱搜,熱評不斷。它們或在改編原著的架空歷史中尋找突破口,以歷史文化為虛景融入古典美學與細膩情感,又或者將當代青年趣味巧妙化用於江湖傳奇,各自在其類型疆域中糅入獨特的文化氣質和思想表達。

2019年末的古裝劇霸主《慶餘年》自11月26日首播以來,佔據了愛奇藝、豆瓣各類排行榜榜首,火到了超前點映。根據骨朵數據顯示,截至1月6日,《慶餘年》在騰訊視頻的播放量達到了59.2億次。在播出之前,其原著已經圈粉了許多人,反套路編劇王倦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融入幽默搞笑的元素和其豪華的演員陣容,老戲骨陳道明、吳剛等,實力派青年演員張若昀、李沁等把角色演得淋漓盡致,搞怪配樂也是該劇的一大亮點。有網友評價道,它是以一種看似「不正經」的方式來講一個非常嚴肅的主題,它名為穿越,然而這卻是個幌子,它充滿了初級笑料,然而這嘻嘻哈哈之下卻有一個極其複雜的故事。

現實題材劇:劇圈「新霸主」

現實生活永遠是豐富、駁雜、深廣的,是影視劇用之不竭的「新寵兒」。根據美蘭德數據顯示,2019年首播劇綜合指數TOP30中,現實題材電視劇佔比高達75%,從開年力作聚焦親情話題的《都挺好》到高考應對指南《小歡喜》、緝毒題材《破冰行動》、狙擊生活真相的《我們與惡的距離》……無一不是瞄準現實題材,各找突破點,詮釋出每個人感同身受的百態人生,讓每一個觀眾不由得在談笑間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

《小歡喜》劇照。

家庭教育一直是社會熱點,也是現實題材劇的焦點, 2016年播出的《小別離》引發熱議,2019年播出的《小歡喜》也贏得了口碑。不同的物質生活、迥異的家庭關係塑造著多樣的親子關係,三個家庭,三個難題,比起前作,《小歡喜》更貼近現實,曾播放量單周破9億,這是一部溫情現實主義力作,故事圍繞高考這一話題展開,講述了三個家庭在面對高考時不同的情況與態度,更是深深抓住了觀眾的同理心並產生共鳴。高考在中國是最重要的考試,事關整個家庭,受到各個年齡段的普遍關注。這是一部離現實最近的劇,從教育孩子的思想,到家庭相處的方式,到討論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甚至到電視劇的喜怒哀樂,每個人都有同樣的感受。

2019年,《都挺好》《小歡喜》等劇的成功播出,激發市場對話題類現實題材劇的關注,未來兩年現實題材劇強勁的勢頭或將繼續。在今天,如何抓住大多數人的情感共鳴,在展現生活畫卷的同時,精準把握現實生活矛盾,呈現詩意的閃光和人性的溫度,塑造獨特的人物形象,提煉具有說服力的主題,真正體現時代脈搏的跳動,是影視人需要面對的課題。

青春題材劇:更加關注新題材

青春題材劇在影視劇市場一直久盛不衰,也是最容易被詬病的,甚至給觀眾留下了刻板印象,「一談青春就少不了情情愛愛,生離死別……」而在2019年許多青春劇都「脫胎換骨」了,擺脫了以往只注重情感而忽略了其他元素,更加關注「興趣圈層」和「職業圈層」的用戶需求,不斷創新和探索出了青春劇新的內容題材,例如「青春+體育競技」「青春+遊戲」「青春+體育」等。在2019年的熱播劇中,較為成功的就是《親愛的,熱愛的》和《全職高手》。

有效播放量接近90億的《親愛的,熱愛的》從播出就是熱點,通過塑造一系列為夢想、祖國榮譽而奮鬥的年輕人的群像,以熱血與榮譽為內核,展現了當下青年人在各自領域奮發前行的真實狀態。劇中不僅有浪漫愛情,更多是青春奮鬥,詮釋了青春最靚麗的顏色就是奮鬥,奮鬥本身就是一種幸福。

青春劇能否真正地成為觀眾愛不釋手的影視劇,關鍵在於是否給人們傳遞積極向上的能量和青春應有精神,情情愛愛固然很多人愛看,但終究會造成審美疲勞,不去創新和挖掘,終究」死路一條」,這就要求影視人去尋求更多青春題材去挖掘創新,展現青春應有之態。

隨著時代發展,人們追求精品的意識愈加強烈,影視劇市場供給也由原先的不足變成了過剩,未來發展方向定是「少而精」,以滿足觀眾日益提升的影視審美需求。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尹鴻表示,未來的國產劇將從增量的創新轉向存量的創新,這要求影視工作者必須在劇集存量上提高品質,「要從粗放生產轉向規範生產,自覺地讓創作在導向上是向上的,審美上是向美的,以此推動社會向前,這是電視劇行業踐行『培根鑄魂』使命的關鍵。」無論是網劇還是在衛視播出,影視作品 「優勝劣汰」「減量提質」這一趨勢已成為必然。

來源:實習生 張普 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李曉婕

編輯:文文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2019電視劇風向標報告:集數減少,古裝劇減半,宮廷劇消失
    此外,表現最為明顯的就是電視劇的集數在減少。2019年6月全國電視劇月報備案通報中,72%的電視劇都在變更集數,《大明風華》一下子壓縮了17集。在題材方面,當代題材電視劇佔比明顯上升,佔比高達71%,現實題材份額佔據明顯優勢。軍旅、農村、青少年劇有所增加,革命題材和以近代為歷史背景的傳奇題材佔比明顯上升。
  • 2018現實題材劇打頭 古裝劇集體「水逆」
    鮮見古裝劇的身影,電視臺成了小體量現實題材劇的天下,現實題材劇以絕對的數量優勢壓倒了古裝劇。就五大衛視的黃金檔而言,除了北京衛視在重播已經在周播劇場播放過的《琅琊榜之風起長林》外,第一梯隊的其他四大衛視一水的選擇了現實題材電視劇。湖南衛視用《我的青春遇見你》接檔《親愛的她們》,江蘇和東方衛視聯播《戀愛先生》,浙江衛視獨播《莫斯科行動》。
  • 盤點2019中國電視劇:「劇」美看不厭
    新華社記者 李紫恆攝隨著網際網路融媒體的崛起,以及觀眾文化趣味和觀劇習慣的改變等諸多原因,電視劇從製作到播出的方式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播出作品的數量來看,近年來,省級衛視播出電視劇數量呈現逐年減少的趨勢,以當代現實生活為背景創作的電視劇所佔比例增加顯著,而古裝仙俠、歷史演義等類型電視劇則大幅減少。
  • 獨家觀察||2019電視劇備案公示全解讀,大數據背後的行業真相
    全年電視劇備案情況已全部公示,提質減量成2019年關鍵詞。探尋備案變化背後的秘密和行業趨勢。 與整體備案數量共同增長的,還有古裝劇的備案數目。12月,古裝題材電視劇備案數量為12部、501集,亦達到全年備案數量的頂峰。自2019年3月政策對古裝題材的限制以來,古裝就成了行業內的「敏感題材」。百日展播期間,臺網各渠道更難見新播古裝劇身影。需求側的影響之下,古裝劇的備案製作也一直比較謹慎,每月僅一兩部古裝正劇備案開拍。
  • 聚焦2018「春推會」:古裝劇頭部化、翻拍劇佔比大,現實題材成衛視破局關鍵
    囊括了包括現代劇、古裝劇、民國劇、武俠動作劇等各種類型,品種多元,呈現百花齊放之態。截止到3月20日,「春推會」共收集參展項目1221部,近60000集。其中,推介電視劇項目867部,網絡劇95部,電影、網絡大電影27部,紀錄片、電視欄目69部,動畫片33部,網絡文學作品130部。
  • 2019年劇集行業盤點:《慶餘年》改變不了古裝劇的冷
    但從整體上看,由於2019年古代題材劇的政策收緊,古裝劇備案部數和集數都有了明顯下降。 根據全國拍攝製作電視劇備案信息顯示,目前公布的2019年1月至11月通過拍攝備案的電視劇共計811部,而古裝備案數僅有56部,較去年同期減少過半。
  • 2018年大劇提前看:現實題材大爆發,古裝劇坐擁頂級製作
    由於廣電「限古令」對各大衛視每年古裝份額的限制原因,明年現實題材將迎來全新爆發期。其中東方衛視、江蘇衛視兩大平臺因一部《如懿傳》就幾乎用光了自己的古裝份額,因此古裝劇在全年黃金檔的播出部數也就有所減少,而這自然令現實題材得到很好釋放。從招商大劇片單中可以看出,東方黃金檔僅有《如懿傳》一部古裝劇,其它主要以都市情感類的現實大劇為主,而《武動乾坤》《烈火如歌》兩部古裝劇則安排在了周播劇場。同時,湖南衛視、北京衛視、浙江衛視公布的大劇資源中,現實題材也佔據了主要份額。
  • 2019年現9部「劇王」幕後:古裝劇減少 都市愛情劇熱度高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出2019年9部「劇王」,從中可以看出2019年劇集市場的一些變化。記者查詢骨朵劇集排行榜發現,2019年,全網熱度最高的劇集共有9部。其中,除8月、9月的《陳情令》和11月、12月的《慶餘年》為網絡劇外,其餘皆為電視劇。
  • 現實題材爆發,國產劇更好看
    原標題:現實題材爆發國產劇更好看 始於2018年的所謂「影視寒冬」,疊加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影響,讓電視劇產業在2020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但短期困難加劇的同時,也為產業帶來了「重啟升級」的機遇。
  • 【 文化回眸2020·電視劇】現實題材爆發,國產劇更好看
    始於2018年的所謂「影視寒冬」,疊加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影響,讓電視劇產業在2020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但短期困難加劇的同時,也為產業帶來了「重啟升級」的機遇。2020年,現實題材劇集迎來大爆發,《裝臺》《安家》《沉默的真相》《隱秘的角落》《三十而已》等好劇出圈,爆款劇、精品劇大量湧現,整體口碑明顯提升。
  • 現實題材爆發國產劇更好看
    始於2018年的所謂「影視寒冬」,疊加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影響,讓電視劇產業在2020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但短期困難加劇的同時,也為產業帶來了「重啟升級」的機遇。2020年,現實題材劇集迎來大爆發,《裝臺》《安家》《沉默的真相》《隱秘的角落》《三十而已》等好劇出圈,爆款劇、精品劇大量湧現,整體口碑明顯提升。
  • 現實題材爆發 國產劇更好看
    始於2018年的所謂「影視寒冬」,疊加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影響,讓電視劇產業在2020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但短期困難加劇的同時,也為產業帶來了「重啟升級」的機遇。2020年,現實題材劇集迎來大爆發,《裝臺》《安家》《沉默的真相》《隱秘的角落》《三十而已》等好劇出圈,爆款劇、精品劇大量湧現,整體口碑明顯提升。
  • 「文化回眸2020·電視劇」現實題材爆發,國產劇更好看
    始於2018年的所謂「影視寒冬」,疊加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影響,讓電視劇產業在2020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但短期困難加劇的同時,也為產業帶來了「重啟升級」的機遇。2020年,現實題材劇集迎來大爆發,《裝臺》《安家》《沉默的真相》《隱秘的角落》《三十而已》等好劇出圈,爆款劇、精品劇大量湧現,整體口碑明顯提升。
  • 《光明日報》點名這些劇,懸疑劇壓過古裝劇,現實題材最受歡迎
    隨著開學季的到來,宣布暑假徹底終結,由於上映的電影不多,所以引爆暑期話題的只能是電視劇和網劇,因此這個暑假,劇集方面的表現相當出色,這也引起了《光明日報》的關注,一篇《暑期檔劇集現實題材唱主角》的文章中,《光明日報》點名這些劇。
  • 2019中國電視劇產業發展報告:2018年現實題材達63.16%(可下載)
    現實題材全面回歸衛視、古裝劇急劇下滑:  都市情感、家庭倫理、生活職場等現實題材佔比最重,古裝劇則從數量到收視上都有所下滑。古裝劇以54%的佔比超過網絡劇題材佔比的一半,網絡成為古裝劇主戰場。在現實題材劇方面,數量佔據主流、爆款劇缺席。現實題材劇從數量上來看,是2018年最主流的電視劇類型,TOP30電視劇中,現實題材以16部的數量佔據到一半以上。
  • 最好的劇本源自現實,現實題材收視與口碑「雙滿貫」十大編劇盤點
    比起古裝劇所處境地的尷尬與忐忑,現實題材這些年因政策紅利迎來了「春天」——精品頻出。這背後,編劇自然功不可沒。他們以細膩的筆觸、精確的描繪、真切的情感,將「人間圖鑑」刻畫得爐火純青。綜合csm城市網收視率、豆瓣評分、評分人數,我們盤點了近五年來在現實題材領域作品表現最為亮眼的十位編劇。
  • 2019年有哪些國產電視劇值得追?2019年好劇盤點!
    最近幾年的國產影視行業發現的真的是十分的迅速的,很多人其實都能看到去年一整年中許多大火的國產電視劇真是讓人意猶未盡,就像去年的《延禧攻略》、《如懿傳》、《大江大河》、《知否》都是在播出的時候頻頻登上熱搜,引起許多網友的討論,那麼在2019年又有哪些精彩的電視劇要上線跟大家見面呢?
  • 【回顧2019】年度劇集導演TOP榜:現實題材霸屏衛視,古裝題材紮根網絡
    2019年,電視劇、網劇播出平臺的割裂似乎成為了市場最大的趨勢,現實題材在電視螢屏生根發芽,古裝劇則在視頻網站上站穩了腳跟。雙方如何適應全新的賽道,未來的爭鋒形勢如何?都將是未來的重點。 首先回顧現實題材的作品。去年,除了年初的古裝大戲《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年代劇《老酒館》外,在電視劇榜單的前十中,現實題材佔據了八把交椅,風光無兩。
  • 減量提質繼續、頭部衛視平均收視齊破1,上半年電視劇市場全盤點
    在本文中,筆者依託CSM媒介研究100城市數據,側重於今年上半年的傳統劇集市場,進行特徵盤點。現實題材繼續領跑今年上半年,在首輪劇中部數佔比近7成。 各類現實題材劇熱播 都市/言情/涉案/農村/苦情劇突出 經過去年的沉澱,今年上半年上星頻道晚黃檔電視劇在現實主義主導下,呈現出百花齊放、部部爭高的景象。
  • 減量提質繼續、頭部衛視平均收視齊破1,上半年電視劇市場全盤點
    在本文中,筆者依託CSM媒介研究100城市數據,側重於今年上半年的傳統劇集市場,進行特徵盤點。減量提質、獨播為主聯播出現「超級CP」、跟播遇冷今年上半年上星頻道晚黃檔,共播首輪劇51部,相比去年同期縮減了18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