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現實題材劇打頭 古裝劇集體「水逆」

2021-02-11 製片人內參

文丨四月天   來源丨搜狐娛樂

跟往年開年大製作的古裝題材劇扎堆電視臺相比,今年開年的電視劇市場卻呈現出了完全不同的景象。鮮見古裝劇的身影,電視臺成了小體量現實題材劇的天下,現實題材劇以絕對的數量優勢壓倒了古裝劇。

就五大衛視的黃金檔而言,除了北京衛視在重播已經在周播劇場播放過的《琅琊榜之風起長林》外,第一梯隊的其他四大衛視一水的選擇了現實題材電視劇。湖南衛視用《我的青春遇見你》接檔《親愛的她們》,江蘇和東方衛視聯播《戀愛先生》,浙江衛視獨播《莫斯科行動》。

這樣的劇集排播跟2017年末各大衛視在招商會上發布出來的片單可是全然不同,當時,觀眾對列在片單最前面的《如懿傳》和《巴清傳》在2018年開年開播滿懷期待。如今,這兩部古裝大戲一部頻頻過不了審,一部歷經退片、改名又撤檔的風波。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原本在北京衛視周播的《琅琊榜之風起長林》如今竟然上了北京衛視的黃金檔,一部劇在同一家衛視的黃金檔和周播劇場同時播出,也算得上是「活久見」了。三部古裝大劇紛紛不走尋常路,2018一開年,古裝劇迎來的這波 「水逆」勢頭看似不小。

《戀愛先生》領跑黃金檔 收視前20隻有一部古裝劇

古裝劇的「水逆」不僅僅體現在排播數量上,更體現在收視率上,以1月22日衛視黃金檔電視劇收視排名為例,上榜的20部劇裡,只有一部古裝劇《琅琊榜之風起長林》,而且這部劇以0.337%的低收視位列第九名,不僅排在一線其他四家衛視之後,甚至排在山東、安徽、湖北和天津衛視之後,如此慘澹的收視非常罕見。

相比之下,現實題材電視劇可謂是春風得意。由姚曉峰執導,靳東、江疏影主演的都市愛情喜劇《戀愛先生》自1月12日上線東方和江蘇衛視以來,收視一直遙遙領先。雖然這部劇的品質飽受觀眾詬病,豆瓣評分甚至只有5.8分,但是這絲毫不影響它成為2018開年最熱劇。

緊跟在《戀愛先生》之後的是1月2日在湖南衛視播出的《我的青春遇見你》,雖然這部劇的主演是清一色的新人演員,但是因為劇集品質還不錯,又是在湖南衛視的平臺上播出,所以市場熱度也是相當可觀。

除了黃金檔之外,湖南衛視的周播劇場也一直備受關注,今年,湖南衛視把周播劇場增加為兩個,一個是未來專門消化古裝劇的「鑽石獨播劇場」,一個是聚焦青春題材的「青春進行時劇場」,1月14日,由關曉彤、宋威龍主演的古裝劇《鳳求凰》在「鑽石獨播劇場」播出,這也是今年開年為數不多的古裝劇。但是這部劇的口碑卻有些讓人汗顏,截止1月23日,該劇豆瓣評分只有3.1分,在看過的11270個觀眾裡,有73.6%的人為這部劇打了1星。

湖南衛視的另一個周播劇場「青春進行時劇場」,開年選擇了根據顧西爵的愛情小說《我站在橋上看風景》改編的同名電視劇,這部劇已於1月23日播出。

排在收視第四名的是浙江衛視1月8日開播,由夏雨主演的《莫斯科行動》,這部劇是近些年來電視臺難得一見的懸疑刑偵劇,該劇根據真實的新聞事件「中俄列車大劫案」所改編,算是開年劇裡氣質最為獨特的一部劇。

讓人意外的是,山東衛視的開年劇《最好的安排》竟然收視比較靠前,這部劇被稱之為穎兒和付辛博的定情之作。該劇講述了穎兒所飾演的職場白領與付辛博飾演的暖男以及和王耀慶飾演的上司之間的愛恨糾葛。

排名在第六位的是在安徽衛視播出的《小樓又東風》,這是一部打著「青春諜戰劇「旗號的電視劇,由宋軼和嚴屹寬主演。

排在第七名之後的電視劇大多都是2、3輪播出的劇,在此不再一一分析。

頻繁調檔有原因 2018古裝劇情況不容樂觀

說完了熱播的現實題材劇,再來說說今年開年頻出意外的古裝劇。

用「一波三折「來形容範冰冰的新劇《巴清傳》可是一點也不誇張,去年年末,這部原名為《贏天下》的劇先是傳出被湖南衛視退片的消息,後來又被闢謠說是改為東方和江蘇兩大衛視播出,之後又遭遇了改名,從《贏天下》改為《巴清傳》,眼看著這部劇就要播出了,卻又在開播前三天,突然傳出了撤檔的消息。

關於這部劇撤檔的原因網上眾說紛紜,被傳的最多的一個原因是該劇存在戲說、歪曲歷史的問題。除此之外,這部劇的尺度也是可能導致其被撤檔的重要原因,從放出的預告片來看,有很多女主人公被蹂躪、虐待的鏡頭,在電視劇審查日益嚴格的當下,這樣的戲份很有可能過不了審。

雖然《贏天下》還沒播出,但是對於製片方來說卻不用太過擔心,這部成本5億的大劇首輪播映權已經以4.65億的價格賣給了江蘇和東方衛視,網絡版權價格也賣出了5億。

跟《贏天下》一樣播出不順的還有一部古裝大劇——《如懿傳》。這部製作成本3億的古裝劇,不但由《甄嬛傳》的原作者流瀲紫歷時5年打造,還邀請到了周迅、霍建華等重磅明星主演,如此投資和陣容讓這部劇早在立項之初就吊足了觀眾的胃口,但是如今劇都已經拍完半年了,卻連續三次過不了審,什麼時候播出更是遙遙無望。

為什麼之前《甄嬛傳》能播,如今的《如懿傳》就播不了?這是很多人內心的疑惑。有業內人士分析,這可能跟前一段時間網傳的一則廣電總局的「通知」有關。

這段話裡所提到的「嚴謹戲說胡編亂改歷史的古裝宮鬥劇在一線衛視播出」正好戳到了《如懿傳》的痛點。

在這幾部曾經被寄予厚望的古裝劇裡,《琅琊榜之風氣長林》雖然收視不佳,但算是運氣最好的一部劇,至少播出了。但是這部劇比較詭異的地方在於同時在北京衛視的黃金檔和周播劇場播出,北京衛視稱此舉是為了響應觀眾「好劇不上黃金檔太浪費」的呼聲,但是從日播的效果來看,這樣的說辭實在是讓人有些難以相信。

值得一提的是,開年的古裝劇除了上文提到的《鳳求凰》《琅琊榜之風起長林》之外,浙江衛視中國藍周播劇場在1月30日將推出一部古裝武俠劇《蜀山戰紀2踏火行歌》,從這部劇目前放出的預告片來看,很難有讓人眼前一亮的可能。

其實不僅僅是開年,未來一整年可能都是古裝劇的寒冬。從之前五大衛視公布的2018年電視劇片單上可以看到,湖南衛視計劃播出6部古裝劇,東方衛視3部,浙江衛視3部,江蘇衛視2部,北京衛視2部,這還是包括周播劇場在內的。從中不難看出,2018年一整年五大衛視合起來也就只能消化10多部古裝劇,而這10多部古裝劇中還包括《巴清傳》和《如懿傳》。

2018,古裝劇不容樂觀,未來還將是現實題材劇的天下。

推薦閱讀:

什麼標準網劇才可以贏得市場?這九位資深製片人給出答案

乾貨:小說改編成電影的5條專家級建議

上海市的電影政策都到位了,為何上海企業出品的電影都不怎麼給力

從《芳華》到《前任3》,看華誼影業總經理葉寧如何炮製王炸爆款

中國十大編劇公司出爐!喜劇、正劇、古裝、現代各有「絕技」!

影視市場風向轉變,製片人中心制逐步崛起

國產劇製作成本邁入六億大關,如何提高投入產出比或成破題關鍵

中國為什麼講不好有『世界觀』的故事

好萊塢為什麼熱衷於拍續集電影?

《前任3》成開年首匹"黑馬" 導演、業內人士分析原因

新麗傳媒綁定陳凱歌,這場賭局它賺到了什麼

長按下面二維碼 免費關注 製片人內參

製片人內參

zhipianrenneican

這裡是電影、電視、視頻、網絡電影、戲劇等

製片人、管理者、創作者、參與者的網際網路服務平臺

更多精彩文章,請點左下角: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2018年大劇提前看:現實題材大爆發,古裝劇坐擁頂級製作
    在公布的四家衛視片單中,也透射了2018年大劇的主要發展趨勢。(以下四大衛視2018年招商大劇資源均為網傳版,一切以各大衛視實際召開的秋季招商會公布內容為準)在四大衛視公布的2018大劇片單中,幾部時下最熱門的古裝劇均位列其中。
  • 聚焦2018「春推會」:古裝劇頭部化、翻拍劇佔比大,現實題材成衛視破局關鍵
    囊括了包括現代劇、古裝劇、民國劇、武俠動作劇等各種類型,品種多元,呈現百花齊放之態。縱觀今年參展劇目可以發現,現實題材劇佔了這次春推會的很大比重,反觀古裝、玄幻、傳奇等題材劇明顯減少,可見現實題材仍是今年電視劇市場的主流,而宏觀反映改革開放40周年時代巨變以及重大題材的電視劇將是今年流行趨勢。
  • 2018年大劇看什麼?現實題材迎來大爆發,古裝劇坐擁頂級製作,當紅明星開啟霸屏模式
    在四大衛視公布的2018大劇片單中,幾部時下最熱門的古裝劇均位列其中。其中東方衛視、江蘇衛視兩大平臺因一部《如懿傳》就幾乎用光了自己的古裝份額,因此古裝劇在全年黃金檔的播出部數也就有所減少,而這自然令現實題材得到很好釋放。從招商大劇片單中可以看出,東方黃金檔僅有《如懿傳》一部古裝劇,其它主要以都市情感類的現實大劇為主,而《武動乾坤》《烈火如歌》兩部古裝劇則安排在了周播劇場。
  • 唐德影視發力《正陽門下小女人》等現實題材劇
    唐德影視發力《正陽門下小女人》等現實題材劇 原標題:   據唐德影視2018年年報顯示,「北京日報社之全資子公司京報長安資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之孫公司元達信資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北京金匯金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之子公司寧波梅山保稅港區鼎璟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分別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受讓公司股份」。其中前兩家均為國資背景。
  • 古裝劇水逆?失寵?《櫃中美人》定義古裝劇「萌流派」
    最嚴限古令、撤檔、臺轉網、水逆、失寵……近期各種「古裝劇唱衰論」風頭正勁。難道古裝劇真的要走下坡路了?近期正在優酷視頻熱播的古裝劇《櫃中美人》,衝破套路,清新獨特,定義了古裝劇「萌流派」。以傳統眼光來看,並非厚重大劇,但播放量表現突出,目前累計播放量已經突破12億,並佔據了多天播放量排行榜的首位。
  • 劇變:影視公司集體水逆,視頻平臺開始拼播版權大劇,自製劇迎黃金期
    目前,暑期檔已經過半,「爆款劇」仍未有「零」的突破,儘管《扶搖》《鎮魂》等劇上線後,電視劇市場稍有回暖,但與往年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 進入8月,暑期檔暫定劇集達到24部,其中古裝劇與青春劇依舊兩分天下。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在螢屏瀕於「消失」的古裝劇將在暑期檔下半場迎來回潮,「奇幻偶像劇」的趨勢還在繼續。
  • 2019電視劇盤點:古裝劇減量加精,現實題材劇成「新寵」
    古裝劇:數量少了 質量精了近年來,古裝劇熱度仍穩中有進,從前兩年大劇《琅琊榜》到年末「爆款」《慶餘年》一直佔據著影視市場的重要席位。此前,國家廣電總局網發布的《中國電視劇風向標報告2019》顯示,古裝劇市場進入到了調整階段,古裝劇市場呈現更為明顯的優勝劣汰趨勢。
  • 暑期檔「劇變」:視頻平臺競爭倚重自製劇,影視公司集體水逆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在螢屏瀕於「消失」的古裝劇將在暑期檔下半場迎來回潮,「奇幻偶像劇」的趨勢還在繼續。而在青春劇方面,青春與現實主義元素的結合愈發頻繁。儘管版權劇能夠帶動流量,但天價版權費不斷刷新上限,視頻網站的虧損狀態難有改觀。而自製劇則構築起內容壁壘,推動流量向付費會員轉化,成為視頻網站變現的主要方式之一。 2018年以來,古裝劇集體陷入「水逆」期,《巴清傳》《如懿傳》檔期一延再延,《烈火如歌》《獨孤天下》《芸汐傳》等均未能登上螢屏,即便成功上星,也難搶得黃金檔。
  • 《光明日報》點名這些劇,懸疑劇壓過古裝劇,現實題材最受歡迎
    隨著開學季的到來,宣布暑假徹底終結,由於上映的電影不多,所以引爆暑期話題的只能是電視劇和網劇,因此這個暑假,劇集方面的表現相當出色,這也引起了《光明日報》的關注,一篇《暑期檔劇集現實題材唱主角》的文章中,《光明日報》點名這些劇。
  • 2018年大劇前瞻:現實題材佔主流 IP與原創平分秋色
    從目前公布的名單來看,湖南衛視主打年輕演員主演的青春題材劇,浙江衛視大劇雲集,東方衛視和北京衛視以現代劇為主……根據各大平臺方發布的劇目信息,劇研社梳理出了明年四大衛視開播劇的七大特點。 相比往年的滿屏玄幻、修仙、古偶劇,2018年41部劇中有30部劇故事背景都設在現代,並且大多數古裝劇都放置在非黃金檔播出,給予了現實題材劇充分的播出空間。
  • 2018開年劇集體「轉彎」
    今年開年劇的集體「轉彎」,也讓2018開年檔變得更加五光十色。古裝戲的讓路,給了青春題材、刑偵涉案、都市情感等現實主義題材更多的亮相機會,也打破了往年均是高昂造價的古裝劇壟斷開年檔的規律。以往古裝大劇稱雄的格局被徹底打破,《我的青春遇見你》《莫斯科行動》《戀愛先生》《琅琊榜之風起長林》,幾乎覆蓋了復古青春、刑偵涉案、都市情感、古裝傳奇等各類題材。 至於為何種子選手會反反覆覆的走馬換燈,也著實讓吃瓜群眾看不懂,2018開年大劇擺得什麼迷魂陣?這一輪操作背後究竟又玩的是什麼花樣?
  • 2018至今衛視僅上檔15部古裝劇,古裝市場曙光何在?
    來源:傳媒內參—廣電頭條文/朝明2018年,對於古裝劇市場而言,可以說是水逆之年。然而周播和轉網都只是權宜之計,並不能改變古裝劇當下的根本困境。2018年頒布的「限古令」中,嚴禁戲說、胡編亂改歷史的劇目在一線衛視播出,這才是今年古裝劇集體水逆的根結所在。
  • 2019中國電視劇產業發展報告:2018年現實題材達63.16%(可下載)
    題材方面:現實題材數量平穩上升,歷史題材和重大題材相應下降2018年現實題材依舊佔據最大比重,達到63.16%,歷史題材則相應下降,達到35.91%的比重,同樣下降還有重大題材,受年度紀念改革開放40年主題的引導,從2017年的將近1.91%的佔比下降到
  • 觀察丨網劇、網大參展春推會,古裝劇、現實主義題材劇仍是熱點
    其中,推介電視劇項目867部,網絡劇95部,電影、網絡大電影27部,紀錄片、電視欄目69部,動畫片33部,網絡文學作品130部,題材囊括了現代劇、古裝劇、民國劇、武俠動作劇等各種類型。、資源傾斜,頭部劇集從前幾年的IP大劇、大女主劇轉變成了現實主義題材劇。
  • 2018開年古裝向網而生,卻一個能打的都沒有?(1466期)
    2018一開年,各大衛視的古裝劇集體遭遇「水逆」,前期宣傳火熱的古裝巨製紛紛被絆住了腳步,沒趕上新年的列車。與往年的古裝劇扎堆不同,今年的開年劇反而成了現實題材劇的天下。古裝武俠生命旺盛  向網而生值得注意的是,與衛視古裝劇集體跳水情況不同,網生市場下古裝劇倒是播得風生水起。
  • 古裝劇大火,雖然離現實較遠,但離夢最近
    進入12月以來,大批古裝劇扎堆上線,範閒朝堂鬥詩、朱元璋畫像、蕭定權腳滑等相關話題也頻上熱搜,引發追劇熱潮。古裝劇為何扎堆播出,2020年古裝劇是否要回暖?  據清華大學影視傳播中心發布的《中國電視劇風向標報告2019》顯示,2019年上半年,衛視晚黃金檔播出328部劇目中,現實題材佔65%,其中當代劇佔50%,近代劇不足三分之一,古裝劇僅有5%。  網絡平臺成為古裝劇的「主戰場」,多部古裝大劇從以往的「臺網聯動」模式,變成只在網絡平臺播出。
  • 前半年失蹤失勢失聲,2018古裝劇何時走出「至暗時刻」?
    作為電視劇市場的香餑餑,古裝劇卻在2018年玩起了「集體失蹤」。
  • 2018開年古裝向網而生,卻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可見2018一開年,古裝劇迎來的這波「水逆」勢頭並不小,所以與往年開年大製作的古裝題材劇扎堆相比,今年開年的電視劇反倒成了小體量現實題材劇的天下。 古裝武俠生命旺盛 向網而生值得注意的是,與衛視古裝劇集體跳水情況不同,網生市場下古裝劇倒是播得風生水起。
  • 2019年現9部「劇王」幕後:古裝劇減少 都市愛情劇熱度高
    劇集造星能力超越綜藝節目實際上,電視劇和網絡劇的區分越來越模糊。早在2018年《延禧攻略》播出時,就已經顛覆了傳統劇集的概念。該劇先在網絡熱播後,才在電視臺播出。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尹鴻此前接受《南方周末》採訪時曾表示:「最早是先臺後網,後來是網臺聯動,現在越來越多的劇變成了先網後臺。」
  • 創新魏晉題材、東方審美意識澆注 愛奇藝《鳳囚凰》帶來古裝劇新觀感
    復盤2017年國產劇創作可以發現,無論口碑評價還是影響力,去年是現實主義作品大放異彩的一年,《雞毛飛上天》《人民的名義》《白鹿原》《我的前半生》等劇集,在反映和開掘現實的廣度、深度、銳度、溫度等方面,皆具標杆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