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茶餐廳,配得上十四億人的光顧.

2021-02-07 那一座城

從香港的「一人茶餐廳」到「十四億人茶餐廳」,再到深圳的「銀龍咖啡茶座」。香港的那頭,是去年撐警200%不後悔的李凱瑚。深圳的這邊,是新疆90後小夥晏振宇。他們合夥在深圳開了這間港式茶餐廳。上周,城城走進了深圳蛇口海上世界匯港商場的這家茶餐廳。餐廳位於十字路口一角,正值午後,三三兩兩人行道過。一下車就能看到招牌,我們徑直走去。三面玻璃門環繞,上方門面以深藍為底色,正中間掛著深紅色的銀龍咖啡茶座」幾個大字。右上方的角落還有一塊不太顯眼的小招牌,是一副漫畫。

她是那個去年獨自撐警,也是那個勇敢站出來說永遠支持香港警察的「一人茶餐廳」的老闆娘。城城在這家Kate姐開的第一家深圳「分店」裡,和餐廳的負責人晏振宇聊了關於Kate姐的近況,餐廳的創業故事,還聊了他們對這家茶餐廳的未來暢想。

去年深圳銀龍咖啡茶座開業前,Kate姐來到深圳籌備。

城城到的時候,很餓,且距離採訪時間還有一個小時,顧不上在餐廳外過多逗留,推開門直奔美食而去。

我們一開始被當作食客,有位戴著帽子的小夥熱情地招呼我們坐下,並耐心提醒:「餐桌掃二維碼,就可以點餐了」。轉過身,他又去招呼另外一批客人,並順手端走領桌已用完餐的餐具,送進後廚。下午的客人很少,可這一人忙活的背影,有種特別的熟悉感。城城點了一份沙茶麵,和一杯「撐警奶茶」。就在小夥端著面走過來的時候,我們才認出了他。那個接受過央視以及各大媒體採訪的餐廳負責人——晏振宇。在這陌生,又莫名熟悉的氣氛裡,城城和這位年輕的餐廳合伙人「網友相認」。「如果不是因為疫情,Kate姐也應該會常來這邊,說不定你們還會碰上她」。距離去年的事過去快一年了,但大家對Kate姐的故事仍記憶猶新。

Kate姐和香港光頭警察劉sir的合影。圖/微博@一人茶餐廳

當時,香港警察被污衊為是欺壓民眾的黑警。連餐廳也被分門別類。黃營餐廳堂而皇之貼告示:禁止警察進店用餐。Kate姐在臉書和報紙上看到有餐廳不歡迎警察,感到不可思議。「既然你們高喊言論自由,說不歡迎警察,那我也可以表達我的心意,支持香港警察。」就是這份直率和果敢,Kate姐第一時間換上了「我愛HK警察」的藍色T恤,在店裡最顯眼的位置,掛上「支持香港警察」的海報。也是這份愛港愛國之心,Kate姐和她的餐廳被不法分子盯上了。有人給她的餐廳惡意差評,市場監管部門排著隊來檢查。最誇張的時候,同一個部門一天內來了三次,就因為連續不斷被投訴。

更讓她想不到的是,曾經的熟客也因為立場不同表達了對她的失望,斷絕來往。Kate姐一時陷入困惑,「難道我的客人,不是因為喜歡我做的食物才來的嗎?」生意的最差的時候,一天只賣出了4杯奶茶,收入八十塊錢。短時間裡,從一家眾人喜愛且零差評的餐廳老闆娘,變成眾矢之的。「那段時間,很多人在家門口堵我,很多黑衣人。最誇張的時候,被迫在店裡連睡了3天……」這時Kate姐才意識到,原來支持警察是件這麼艱難的事情。

哪怕受傷了,也要參與支持香港警察。圖/微博@一人茶餐廳

哪怕腿上有傷,仍堅持冒著大雨到香港的添馬公園參加「撐警活動」,主動去到多個警署為警察免費衝奶茶。今年3月,疫情爆發時,Kate姐還把店鋪裡的布丁變成「加油布丁」,送給了香港3萬名警察。

李凱瑚給香港警察送奶茶和甜點。圖/微博@一人茶餐廳

全國各地慕名來了很多朋友,包括湖南、河北、上海、北京、深圳、湛江、重慶、遼寧、黑龍江……甚至有的是連Kate姐都沒聽過的地方。有的為Kate姐畫漫畫;有的專門來到香港,幫襯她的生意。「很多朋友見到我就飆眼淚,當然,我也哭了……他們會說,我終於見到你啦!」明明大家素未謀面,但像是認識了很多年的朋友。這段細節,Kate姐在各個採訪中,反覆提及。隨後,這家「一人茶餐廳」真如大家說的,變成了「十四億人茶餐廳」。

Kate姐餐廳內的撐警海報和書籍,還有那扇大家贈送給她的「十四億人茶餐廳」,代表著她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而是背後有十四億中國人挺她。圖/微博

和很多人一樣,去年才來到深圳的新疆小夥晏振宇,也是在新聞報導中認識了這位笑容滿面的鄰家大姐姐——Kate姐。餐廳位於觀塘區鯉魚門,與深圳南山區一水之隔。「如果沒有人帶是找不到的,鋪子雖小,人卻常常坐得滿滿當當。」

Kate姐餐廳的正門和內部空間,圖/微博&大眾點評

店內比想像中的還要小,但是在這個小小的空間裡,卻有著真正的港味。

香港特色的地板花磚,踩上去,香港的韻味就有了。牆壁花磚和大字報,都一一展現香港的獨特。木合板細腳桌椅,更是香港人的共同回憶。

晏振宇說,第一次去就感受到了大家對Kate姐的支持和熱情,「有一位內地大哥,點了一杯奶茶,留下了500港幣。」「她好像永遠都不會累……去到之後才知道,她一個人有多辛苦,就有多樂觀和積極。」

親人去世後便由她打理,每天忙到深夜,清晨4點去進貨。店裡的餐食、茶飲,甚至服務和後廚清理,都是她一個人搞定。

支持Kate姐的人很多,甚至2017年就有內地團隊希望和她合夥開餐廳,可最後偏偏為什麼是這個90後大小夥子呢?「來自新疆,在北京讀大學,學的法律,當了5年總裁助理,去年10月來到深圳,準備創業。」這段自我介紹,晏振宇不知說了多少遍。說到和Kate姐的合作伊始,他習慣用「聊得來」回答。當時正在尋找創業項目,第一次去香港就和Kate姐表達過開餐廳的意願,可是起初Kate姐忙碌得顧不上這回事。晏振宇想開的不僅僅是一間餐廳,而希望它是一座橋梁,一個空間,幫助兩地年輕人交流往來。生意好的話,就把賺到的20%,拿出來資助香港年輕人求學和就業。

她說,歷經這次變故,想讓香港年輕人多來大陸看看的願望,更加強烈了。也許來的十個香港人中,兩個人拒絕,但就有八個會思考,會改變,這就夠了。」於是,兩人一拍即合,決定在深圳開餐廳。疫情之前,Kate姐每周都來深圳,參與新店的選址、裝修、設計,樣樣親歷親為。站在對岸,看著當年的小漁村,慢慢高樓拔地而起,發展成今天的繁華大都市。Kate姐的內心感觸萬分,更多的是欣賞和歡喜。她希望,這個與香港一水之隔的深圳,能帶給香港年輕人一些新的東西。

「最近過不來,但是在香港的她一直都很掛念這邊。」和Kate姐一樣,晏振宇也期待著有一天兩地正式通關後,香港和大陸的年輕人互動。在深圳開一間普通餐廳,或許不難。但對於晏振宇來說則是全新的挑戰,同樣背負的壓力,也是在其他餐廳或創業項目所沒有的經驗。他在北京待了五年,到深圳不過幾個月。晏振宇要迅速打入南方,尤其是廣東的飲食習慣和風俗中去,花了一些功夫。

就拿一份幹炒河粉來說,四個北方人來吃,可能會點四份;四個南方人來吃,會點一份,然後用小碗分著吃。為了開餐廳,晏振宇曾在海底撈「臥底」了三個月,沒日沒夜洗了三天盤子,咬著牙堅持下來,幹完一個月,才算在餐飲界摸到了一些門道。從不習慣到習慣,從無到有,晏振宇都在用最快的速度在調整自己。「最初,所有的菜品都是對標香港餐廳的。」晏振宇說。

儘管在菜單上,得到Kate姐的秘方。可是深圳和香港的飲食畢竟存在差異。尤其在深圳,匯聚五湖四海的年輕人。如果要想長久經營下去,完全靠著港式茶餐廳的樣式,是行不通的。所以,餐廳的整體裝修和香港截然不同,一個濃縮著香港的飲食文化底蘊,一個更偏向於現代工業的簡約風。深圳店裡僅有的撐警元素,如果不特意駐足,其實很難留意到。

牆壁上的漫畫是網友送給Kate姐的,報紙和海報也是大家收集了送來,或者Kate姐自己特意保存的。

四面通透敞亮,「如果去掉桌椅和裝飾,基本上沒怎麼特意裝修」,晏振宇說。在裝修風格上,未來還會改進,更努力偏向深圳年輕人的喜好,或簡約清新,或低調高雅。一開始,只有簡單的飯和奶茶,後來增加更多飲品、麵條,現在也有了炒菜和炒飯等更多類目。這些對於晏振宇來說,是某種鞭策。「我會不斷調整,從菜品到裝修,再到服務。」直到,有不少香港人、深圳人……甚至是其他省份的人會常常來用餐。開業這大半年後,因為疫情經營困難。但讓晏振宇頗為感動的是,很多人在變著法兒支持他們。有一次,餐廳收到一張奇怪的外賣單,是遠在其他城市的朋友,特意點上幾單隔空支持。

訂單的備註上寫著:「加油,十四億茶餐廳。」圖/由晏振宇提供

有一位陳博士,幾乎天天來吃,每天兩頓,把這裡當成了自己的飯堂;有的香港顧客,會誠心誠意向餐廳提建議,並且有空就來點餐;還有一家四口,老人小孩從福田區專門開車過來……說起這些,晏振宇才覺得自己的折騰和堅持,有所值得。

晏振宇說,作為一項創業項目,盈利是生存的根本。但是這間餐廳,更重要的意義在於,承載著兩人未來的美好願景。

晏振宇和Kate姐打開了一扇窗,一個給香港年輕人認識和了解內地的窗口。它沿襲香港店鋪的本質屬性,也敞開懷抱擁抱深圳的現代元素,才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帶著工業風的香港茶餐廳。

參考資料:

1. 《央視新聞》、《面對面採訪》。

2. 《香港「撐警茶餐廳」開進深圳:1個人的勇敢,14億人在撐腰》公眾號「深圳微時光」

文中圖片來自那城拍攝,受訪者提供,以及一人茶餐廳微博,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港警新一哥剛光顧過!香港這家「14億人茶餐廳」想在內地開新店
    由於仗義執言、堅持「撐警」,李凱瑚受到越來越多人支持,一些網友還喊話讓她來內地開店。也許用不了多久,這個想法將會變成現實。Kate姐26日向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獨家透露,她有意把這家「14億人茶餐廳」開到內地去,以答謝內地同胞們對自己的關心,也為更多港人了解祖國盡一份力。
  • 從「一人茶餐廳」到「十四億人茶餐廳」,香港「撐警茶餐廳」深圳開...
    從「一人茶餐廳」到「十四億人茶餐廳」,香港「撐警茶餐廳」深圳開分店了不再一人!香港這家撐警茶餐廳在深圳開分店了現年52歲的李凱瑚(Kate姐),在香港鯉魚門獨自經營一家超過50年的「銀龍咖啡茶座」,因為茶餐廳由她一人打理所以又稱為「一人茶餐廳」。在去年的修例風波期間因為公開支持香港警隊,李凱瑚和她的小店受到黑暴分子騷擾,生意一落千丈。然而李凱瑚仍然堅持發聲,她曾經表示:「撐警200%不後悔!」
  • 十四億人茶餐廳設計長啥樣?
    一起來看看開在深圳蛇口的這家銀龍咖啡茶座分店吧!▽去年6月起,香港發生了一系列暴力事件,銀龍咖啡茶座因「撐警」被暴徒滋擾,但店主李凱瑚說:「撐警,200%不後悔!」當時還有內地網友表示,餐廳名應該叫「14億人茶餐廳」,因為背後有14億同胞支持。
  • 香港︱這家開在地下室的茶餐廳,居然能吸引吳彥祖、古天樂過來光顧!
    ►最近幾年,各種沾親帶故的茶餐廳在身邊遍地開花。只要是個茶餐廳,就必然打著「港式」的旗號。
  • 海口這家「鬧熱」的茶餐廳,有著正宗TVB風味
    這句出自港劇的經典臺詞大家並不陌生,無論警匪劇還是都市劇,這些劇情總是離開不一個重要場景——「茶餐廳」。如今,海口的大街小巷不乏港式茶餐廳的身影,而這家低調的茶餐廳才是海口Brunch的「鼻祖」。一杯醇厚的「歌碧歐」(海南話:咖啡)散發著濃鬱的炭燒風味,配以火腿煎雙蛋和牛角包,剛上桌就讓人感受到獨特的港式氣質。
  • 這家【茶餐廳】,偏偏做與身份不符的事情
    ///說起茶餐廳檸檬茶、西多士、麵食和下午茶似乎成為了它的標籤這家「茶餐廳」才剛來中山你說它做得太雜,不像茶餐廳對不起,你隨便翻菜單能找到哪款不好吃算我輸!這家店可不像表面那麼簡單,背後可都是「大師級人物」,就連主廚們都很有個性,五星級的出品,卻人均不過百,開業才1個月,在街坊中早已小有名氣。你說它是普通茶餐廳,那是你還不了解它。
  • 香港「撐警茶餐廳」開進深圳:1個人的勇敢,14億人在撐腰
    「十四億人」茶餐廳深圳蛇口,最近開了家很特別的港式茶餐廳。它藏在海上世界的一個小角,牆上沒有手寫餐牌,也沒有阿華田和好立克的廣告海報。而是貼滿了支持香港警察的漫畫、海報、警徽...還有幾幅插畫,繪著一個綁馬尾的幹練女子。還記得去年那個獨自「撐警」的茶餐廳老闆娘——李凱瑚嗎?
  • 銀龍咖啡茶座深圳店 ——十四億人茶餐廳設計長啥樣?
    當時還有內地網友表示,餐廳名應該叫「14億人茶餐廳」,因為背後有14億同胞支持。Since June last year, there have been a series of violent incidents in Hong Kong.
  • 香港茶餐廳原來這麼厲害……
    有人點一份魚蛋河粉配一杯港式奶茶,也有人點餐蛋車仔面加上鹹檸七,在高消費高物價的香港,這些不出50港幣的餐食搭配,就可以滿足果腹或快節奏的需求。到2016年,全港茶餐廳已達到7500家,年創收350億港幣的規模。繁衍80餘年,從茶檔到茶餐廳香港電影《九龍冰室》,讓冰室成為一種香港專屬的情懷符號。
  • 東山口這家茶餐廳豁出去了....
    「廣九」尺寸前三名的美食,讓微博上一堆大胃王叫它爸爸。比臉大、比iPhone大,42塊1份,兩個吃貨才能吃完。剛上桌的豬扒金光閃閃,酥脆挺拔。有瘦肉多的部分,肉粉色,咬下去,只覺得鮮嫩肥美!鼓囊囊的部位切下去,就是芝士和火腿夾心。面衣裹得很薄,一口下去就能吃到爆漿的芝士。
  • 這家開創飲食新界的茶餐廳,來一次就被勾住魂!
    二人火鍋來到這家茶餐廳,什麼菠蘿包、港式奶茶先放一邊!因為這裡的「火鍋套餐」,光看圖片就一定會吸引你的目光,無法轉移!各式飯點除了火鍋,茶餐廳的各式飯點又怎麼可以錯過?不是小編吹的,接下來可要管好自己的口水啦!白汁焗海鮮飯日本蟹柳、阿根廷蝦、紐西蘭青口... 再配上米飯,大勺進口,完全是味蕾的享受!
  • 不用去香港,福州這家擁有三店的港式茶餐廳就有正宗TVB風味!
    有人說巴黎不能沒有咖啡廳紐約不能沒有街頭餐館而香港不能沒有茶餐廳茶餐廳近年也在大陸各地遍地開花如果要說在福州的港式茶餐廳先呻我最愛這一家追隨這家茶餐廳的先呻不知不覺也見證它開到第三家分店濃濃的港式風味才能擁有大批的粉絲愛好者環境也還原了濃濃的港風霓虹燈,大鏡子,紅沙發打卡拍張照,分分鐘以為在香港
  • 飯市新發現,帶你挖掘這家茶餐廳的「臥虎藏龍」
    一定不會想到在茶餐廳點片!皮!( 五香肉丁茄子大碗飯   28元/份 )肉丁茄子是人盡皆知的下飯小能手,肉丁的快炒再混上茄子的吸汁,看似平平無奇但其中的奧秘人盡皆知~就像註定減不了肥的你。酸菜魚明明就是川菜,好好地不在川菜館待著,跑來茶餐廳幹嘛?嘆檸茶噢?
  • 重慶茶餐廳還只知道金翠河?這些正宗港味讓你一秒在香港!
    這家店雖是打的冰室的招牌,店內環境其實是比較典型的茶餐廳的風格。店面很大,但是座位有些擁擠哦~地址:渝中區龍湖時代天街地鐵2號出口至A館通道人均:11元從冰室延生出來的茶餐廳,是最能近距離接觸到香港平民快節奏生活的媒介。比起各國料理來說,香港茶餐廳更像是香港人的食堂。它不必是品嘗美食的地方,但它必須是富有效率的。表叔茶餐廳
  • 前港姐冠軍譚小環新設茶餐廳,不允許內地人光顧,涉違反反歧視條例
    4月11日訊,據大公報報導,位於香港九龍灣的茶餐廳「大渣哥茶記」對外宣稱,只有持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的人才能進店用餐,內地人則不能入店光顧。據報導稱,有女店員在餐廳門口把守,為準備入店的人量度體溫,並要求他們出示香港身份證。 九龍灣「大渣哥茶記」 開業於2020年2月,為前港姐冠軍譚小環創辦。在此之前,譚小環及丈夫蔡強榮曾開設香港小食店品牌——渣哥一九九六。目前,渣哥一九九六已在銅鑼灣、尖沙嘴、旺角及魚湧等開設多家分店,「大渣哥茶記」」為旗下茶餐廳品牌。
  • 蕪湖這家茶餐廳開了4年,而你卻沒吃過
    一個喜歡吃的人,在吃之前一定要去了解美食背後的故事和文化,否則你不會懂得如何去品味它。有的人會說,我會吃啊!我知道什麼叫好吃和不好吃!你知道嗎?咖啡真的不是只有苦味。西餐餐刀不是只有一種。奶酪、奶油、黃油、淡奶都是一個祖宗。
  • 香港茶餐廳女老闆撐警被報復:我200%不後悔
    李凱瑚,一個普通的香港女老闆,經營著一家有著50餘年歷史的「一人茶餐廳」。最近,她因支持香港警察遭到各種報復,但也受到了數以十萬計人的支持。網友紛紛表示:「去香港我一定去這家店」「哪個美食平臺,遠程下單給警察!」「十四億人茶餐廳」「什麼話都不說了,買它!!!」「我只是發表我的心聲:全民撐警,支持警察。這有什麼錯呢?」
  • 天津開的這家茶餐廳,廣東人都扎推去
    而茶餐廳正是承載了港澳本土文化的一種代表。因為很喜歡看港劇的原因,香港電影和電視劇中茶餐廳裡的故事鐫刻的非常深刻。梁朝偉和張曼玉在《花樣年華》裡的一家茶餐廳進行了第一次約會。火車座、吊扇、溫情又曖昧...也許是受著港劇的影響,我心目中的茶餐廳,必然是帶著人間煙火氣的。
  • 番禺這家茶餐廳的黯然銷魂飯,吃完讓小編流淚了...
    搜索小編最愛的茶餐廳會發現,搜索出來上線的茶餐廳有1845個結果。從上世紀90年代,香港人把茶餐廳帶入廣州後,不但帶起了本土餐飲的創業風潮,更是使茶餐廳,逐漸成為了廣州的胃。茶餐廳的魅力,都藏於菜單裡,不過這裡可能讓你失望了。不過這家新店的菜單有些許複雜又不怎麼"茶",因為少了茶餐廳那種特有的套餐類,反而還設有早茶。
  • 遊蕩香港|去旺角,找一家粵語殘片般的茶餐廳
    真愛美食的人,才能寫出這樣生動的文字,於是厚著臉皮問編輯要了微信。記得第一次見,她匆匆忙忙赴約,穿一件明亮的薑黃色上衣,圓圓的臉上戴著一副圓框金絲眼鏡,特別可愛。剛坐下就告訴我:「我翹了會議過來的!」說話語速很快,音調高昂。時隔一年,她換了副眼鏡,情緒依然飽滿而有感染力。我們約去旺角吃茶餐廳。繞過混亂的菜市場,穿過密集的水果攤,才看到這家茶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