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很大,隨我一起逛逛,大家好,我是小霞愛旅行,歡迎大家和我一起看世界。
同裡古鎮屬於蘇州吳江區,始建於宋代,以小橋、流水、人家著稱。同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同裡舊稱呼為「富土」,後更名為銅裡,宋代改名為「同裡」,沿用至今。
在同裡古鎮,四面環水,有同裡湖、九裡湖、葉澤湖、南星湖,古鎮內河道被分割為大小七塊,古橋達49座之多。漫步在同裡古鎮,你會覺得這裡既沒有周莊的喧囂,也沒有烏鎮的大氣,卻是多了幾分幽靜,你可以放慢了腳步,慢慢去體會,肯定會有不同的味道。
來到同裡古鎮,第一站要去退思園,退思園在同裡古鎮內,但是退思園的名氣比同裡更大。退思園是主人回歸故裡後建造的一座私家花園,意思是「進思進忠,退思補過」之意。退思園布局小巧玲瓏,不露富,以寺文造園,追求品味清淡與樸素。整個園採用橫向建築,風格獨特,亭臺樓閣齊全,集古典園林之精華。
靜靜地遊覽著退思園裡,你會感受那個年代的歷史滄桑感,你在瞬間會感覺到當年這間的主人的喜怒哀樂,唯一不變的就是院子裡的古樹。站在高處放眼望去,園林裡遍地綠色,亭臺樓閣大小不一,高低錯落,完美融合。
「退思園」的設計者利用同裡水環河繞的特點,以水為主,園內建築多為貼水而建,建築如浮水上,水中倒影翩翩,上下輝映,構成濃濃的山水畫卷。
走出退思園,步入街道小巷,那些飽經風霜的千年石橋,那些曲徑通幽的小道長廊,那些斑駁的牆壁,那些濃綠的苔蘚,那些凋零的木門,都是一幅幅水墨畫。
夕陽斜斜地照映在水面上,坐上一趟末班船,在水面上的時光是很愜意,怪不得古代文人騷客到了江南都喜歡做船把酒言歡做詩。下了船,同裡下起了小雨,在這靜悄悄的夜晚,跨過安靜的古橋,穿過街道小巷,回到了客棧閣樓,站在窗前,一個人聆聽著淅淅瀝瀝的小雨打在屋簷上滴滴答答的聲響,古鎮如果沒有雨聲,真的很靜。
我很喜歡這樣的古鎮,一直尋覓古鎮給我帶來的特別的感覺,不知道你們是否和我有一樣的感覺?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和小霞一起看世界,分享旅途中的快樂。關注:小霞愛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