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Mate40評測:麒麟9000E旗艦上手就心動

2020-12-25 網易新聞

一、前言:「等等黨」的勝利 找回對旗艦手機的單手掌控感

現如今手機已經成為了我們離不開的信息獲取工具、休閒娛樂器材、掌上辦公必備要素,而過小的屏幕會引起使用上的不便、帶來對機身內部結構設計的較大挑戰,手機的大屏化甚至巨屏化成為了一個不可逆的主流態勢。

用戶對智慧型手機的具體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從俄羅斯方塊到大型3D遊戲;從滿足於掃碼即可到今天塞入直逼卡片機的圖像傳感器展開手機影像競賽……這通通都要求手機置入更多更強的元器件擠佔機身空間。

綜上,為了能夠承載更大的信息量和容納更多的元器件,主流的大尺寸手機幾乎都成為了向時代妥協的產物,犧牲了包括便攜性、手持舒適度在內的掌控感。

這對手小的用戶特別是女性群體影響相當大,單手操控手機變得越來越難。而且需要注意的是,用戶需要的是更易於掌控的小尺寸手機,並不是小屏幕手機,對廠商的整機設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以至於小尺寸手機尤其是小尺寸旗艦在今天越來越少見。

今年的華為Mate40系列為我們保留了大屏、小尺寸機身的旗艦選擇——華為Mate40,其通過高屏佔比的全面屏設計,在長約158.6 mm、寬約72.5 mm、厚約8.8 mm(玻璃版)/ 9.2 mm(素皮版)的機身當中塞下了一塊6.5英寸的大屏幕。

由於眾所周知的特殊原因,華為Mate40在正式發布的近兩個月之後才上市銷售,結合4999元起步的售價,以及筆者近段時間對Mate40全系列所有機型的上手評測來看,做一個Mate40的「等等黨」是相當值得的。

單說手感方面,筆者作為一個大手用戶,長且寬的Mate40 Pro/Mate40 Pro+/Mate40 RS保時捷設計握在手裡剛剛好,但對於手掌較小的以及女性用戶來說就不盡然了,而Mate40握在手裡,讓人能感受到的是難得的小巧精緻和單手掌控感。

在維持6.5英寸機身和最輕能達到188克小體型的同時,華為Mate40還置入了與同胞大哥們同款的1/1.28英寸超級大底主攝、諸如AI隔空手勢等創新體驗、90Hz高刷屏幕、雙揚聲器……算是克服了內部堆疊設計的重重考驗。

接下來是我們對華為Mate40的評測體驗。

二、外觀欣賞:華為Mate40系列當中的瘦美人

華為Mate40系列的外觀有著統一的設計語言,極具辨識度特徵。

正面來看,華為Mate40延續了華為旗艦機型經典的雙曲面全面屏中軸對稱式設計,其中前置相機方面不同於家族的老大哥的雙打孔,它採用了左置單打孔設計,走差異化路線。

值得一提的是,Mate40還能在如此狹小的空間內集成姿態感應器模塊,實現前置超廣角拍攝、人臉解鎖和AI隔空操控等多個強大功能。

該機配備曲率為68°的雙曲面屏,視覺效果確實依舊驚豔,而且還能規避大曲率雙曲面屏的誤觸問題,兼顧實用性和曲面美學。

目前90Hz屏幕配合麒麟9000系列晶片、EMUI 11系統等軟硬體協同加持,有著非常流暢的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Mate40在系統設置中支持標準和鮮豔兩種不同的色彩模式。與以往產品不同的是,新標準模式指 「顯示系統進行完整的色彩管理」,並非指只支持sRGB色域。該機還提供了屏幕防頻閃開關,開關打開後能夠在全亮度範圍內規避頻閃。

華為Mate40系列配備實體電源鍵+音量大小調節鍵,同時也保留了Mate30系列上出現的雙擊兩側屏幕邊緣來懸浮調節音量大小的虛擬按鍵,滿足不同用戶的不同使用習慣。

最薄至8.8mm、188克的機身為華為Mate40提供了大容量電池5G手機中難得的舒適握持體驗。

星環是Mate40的核心設計要素,讓三顆攝像頭和閃光燈一起排列成環狀。

機身配色方面,Mate40和Mate40 Pro一樣,均提供五種機身配色可選,其中包括亮黑色、釉白色和秘銀色這三種玻璃材質版本,此外還有夏日胡楊和秋日胡楊兩種素皮版本款型可選。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Mate40自帶雙揚聲器。

40W快充充電器

三、關於麒麟9000E:5nm 5G SoC!麒麟9000一芯之下

——麒麟9000與麒麟9000E有什麼區別?

麒麟9000系列包括麒麟9000和麒麟9000E,兩者均採用完全相同的5nm製程工藝。

CPU方面,麒麟9000與麒麟9000E均採用跟上代麒麟990一樣的八核心設計(1個超大核A77+3個大核A77+4個中核A55),最高主頻達到3.13GHz。其中的那顆Cortex-A77超大核心的3.13GHz主頻,甚至比被奉為驍龍865超頻版的驍龍865 Plus的3.1GHz主頻還要更高一些。

GPU方面,麒麟9000和麒麟9000E都跳過G77,直接用上了Mali G78。Mali G78 GPU算是Mali G77的升級版,兩者都採用Valhall圖形架構,最突出的是首次支持到24個核心,相比Mali-G77的設計上限16個核心增加了有一半。

值得一提的是,麒麟9000拉滿到Mali G78的設計上限,即24核,一改過去GPU方面高頻少核的保守行進路線,大有放手一搏的意味,而麒麟9000E只比前者少了2個核心。兩者差距極小,除卻暴力滿血調度的特殊場景,日常使用其實沒有差別。

麒麟9000的NPU部分採用2個大核+1個微核的組合,麒麟9000E為1個大核+1個微核的組合。此外,麒麟9000與麒麟9000E的內部均集成自研的第三代巴龍5G基帶晶片,同樣集成了華為最為先進的ISP技術。

簡單來說,麒麟9000與麒麟9000E的差別可以說是微乎其微,二者均選配Mali-G78圖形圖像處理器,只不過麒麟9000採用的是24核心版本,而麒麟9000E則為22核心。總體來看,麒麟9000E就是麒麟9000的「微調版」,CPU、基帶、ISP等都未做調整,主要是GPU和NPU做了變動。

華為Mate40所選用的就是其中的麒麟9000E,這裡我們也順便進行了一些簡單測試。

《和平精英》幀數記錄

《元神》幀數記錄

四、影像體驗:湊齊三大件 IMX700感知有多強

華為Mate系列對手機影像能力提升邊界的極限追逐曠日持久。

在Mate40系列當中,華為以不同的鏡頭數量該系列機型進行了區分。其中的華為Mate40搭載的徠卡三攝系統,具體規格與之前的華為P40基本一致,有5000萬像素超感知主攝+1600萬像素超廣角+800萬像素長焦這三大件,支持3倍光學變焦、5倍混合變焦、30倍數字變焦。

相比之下,Mate40 Pro、Mate40 Pro+等機型主要還是拔高手機影像能力的上限,探索超遠距攝影、超廣角攝影等無人區,提高極限場景的影像創作能力。而Mate40所服務的則是打開手機隨手一拍的大多數普通用戶。

該機所聚焦的是大家日常的「隨手拍」,點開相機,不做參數調整,按下快門,就能拍下畫質細膩的最佳畫面。

這一點表現在Mate40有著與自家大哥Mate40 Pro同款的定製索尼IMX700 CMOS,直逼卡片機的1/1.28英寸大底達到了目前智慧型手機上的頂級水平,單位像素為1.22μm,四合一輸出1250萬像素的照片時,成像像素尺寸為2.44μm,依舊採用RYYB陣列提升進光量。

在實際體驗當中,憑藉著這顆自帶超大感光大底的強悍主攝,Mate40有著相當準確的對焦判斷能力,無論正常環境還是逆光等極限環境合焦操作十分迅猛。

(添加濾鏡)

(添加濾鏡)

得益於XD Fusion圖像引擎,配合麒麟9000E晶片強大的ISP、最新達文西架構NPU以及自研的感光和處理算法,Mate40夜拍以及暗光的表現自然非常突出。

即便是主攝之外的超廣角、長焦影像能力也相當可靠。

超廣角

1X

超廣角

1X

3X長焦

5X混合變焦

3X長焦抓拍(添加濾鏡)

3X長焦

3X長焦

3X長焦夜間拍攝

五、使用體驗:5G殺手級應用開始落地

——暢連大文件閃傳

5G一直都是華為的基本盤所在,在5G SA與NSA之爭、外掛與集成之爭的兩個關鍵節點上都走在了最前面,到了Mate40系列已經是華為的第三代5G手機,這一次則是搶先完成了7nm工藝向5nm工藝的轉變,5G性能提升的同時相對降低晶片功耗。

在Mate40系列身上,我們可以看到華為對5G技術領先優勢落地轉化成終端領先體驗的動作,最典型的當屬暢連大文件閃傳功能。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當中難免會遇到發送幾個G的超大文件的需求,無論是傳統的藍牙傳輸還是雲端轉送都相當費時費力,目前廣泛採用的互傳助手和隔空投送又有著傳輸距離較短的局限。

要知道麒麟9000E在Sub-6GHz的5G網絡下行速率理論達到4.6Gbps,上行速率為2.5Gbps,實測來看,即便在普通的商用網絡下的傳輸速率也遠遠超過4G網絡。

於是華為把5G技術的領先優勢轉化到了這一大文件傳輸這一應用上,藉助於5G誇張的上行速度和點對點傳輸技術和華為5G超級上行專利技術,其運用頻分雙工(FDD)和時分雙工(TDD)協同工作,高頻低頻互補,時域頻域聚合,合力提升5G網絡上行覆蓋和上行帶寬能力,然後推出了5G殺手級應用——暢連大文件閃傳。

該應用解決了大部分傳輸工具所存在的傳輸距離短、速度慢及不支持超大文件的老問題,在理想的網絡環境當中上行速度可以達到305Mbps左右。

在支持的文件容量上,單個文件尺寸的上限實際上是16EB(1EB=1024PB,1PB=1024TB),發布會上只寫了400GB,是因為目前不可能有16EB容量的手機,後面升級版本可以支持從外掛硬碟上發送和接收文件。

而且,最關鍵的是該功能還支持斷點續傳。

不過,目前暢聯大文件閃傳功能僅支持華為旗下設備。

——AI隔空操控

AI隔空交互早在Mate30系列上就大受歡迎,華為Mate40在有限的微孔空間下仍保留了全新姿態感應器,對動作的捕捉能力和識別準確性與自家老大哥Mate40 Pro無異,同樣支持智慧掃碼和手勢交互等玩法。

華為Mate40系列的AI隔空操控實現了滅屏狀態下的手勢喚醒,用戶只需將手懸停於手機上即可亮屏,配合3D人臉識別,無接觸就能解鎖。無論是電子書、圖庫、音樂、短視頻還是新聞資訊,只需隔空上、下、左、右的滑動即可隨意翻頁、滑屏。

AI隔空操控讓華為Mate40系列成為了能隔空接聽來電的手機,只需隔空一個按壓動作即可接聽並外放通話。來電時,眼神注視屏幕,華為Mate40系列還能讓來電鈴聲音量即刻變弱。在音頻播放的過程當中,對華為Mate40系列做出隔空按壓手勢,即可實現暫停。

——智感支付

華為Mate40系列全系都支持更便捷的掃碼支付玩法。將手機解鎖後的主界面靠近掃碼支付盒子,即可智能識別選定的付款二維碼完成支付。目前可支持支付寶和華為錢包作為觸發及付款通道。

——EMUI 11帶來全新AOD

華為Mate40自帶全新的EMUI 11,這個大版本更新帶給用戶感知最強的部分當屬全新的AOD熄屏顯示設計。

早在EMUI 10上華為就引入了藝術AOD,此次EMUI 11是站在前者的基礎上進行了再次豐富,熄屏美學進一步升級。

我們看到,EMUI 11的AOD熄屏顯示加入了蒙德裡安、孟菲斯和矛盾空間等極具想像力的藝術設計,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不同大師風格的形狀組合以及色彩,按照喜好進行搭配。

從左至右,依次是孟菲斯、蒙德裡安、矛盾空間藝術設計

以筆者個人最為喜歡的蒙德裡安設計為例,進行拍照/圖片取色的過程當中,EMUI 11會自行解析圖片顏色,自動匹配出最優的配色方案運用到熄屏顯示,同時搭配出解構於圖片的形狀。

同時,EMUI 11還為部分AOD熄屏顯示設計加入了動態支持,熄屏顯示的圖案可以動起來。

值得一提的是,EMUI 11提供了使用照片進行DIY的AOD熄屏顯示自定義功能,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愛的靜態圖/Gif圖/動態照片進行編輯。筆者使用Mate40拍的許多精美照片,這時都能派上用場了。

此外,華為Mate40所搭載的EMUI 11也支持用戶輸入文字內容,系統將根據用戶選擇的設計風格自動進行排版適配,然後作為AOD熄屏顯示。

——AI字幕

除了全新的AOD,華為Mate40所搭載的EMUI 11還提供了AI字幕功能。

藉助AI字幕功能,手機可以實時將音視頻翻譯成中文,並且以字幕的形式呈現在屏幕上,具有相當高的實用價值,最典型的就是在追「生肉」劇集以及學習英文的時候獲得相當大的便利。

值得一提的是,使用AI字幕功能不需要外放視頻,可以直接轉換音、視頻中的外語。

六、充電續航:雙超級快充加持 Mate40難得躍進

在保持機身單手可控的同時,華為Mate40仍舊堅守住了4200mAh的電池容量,這在華為目前的旗艦機當中居於主流水平。同時5nm的麒麟9000有著更好的功耗表現,而90Hz的屏幕也不會太耗電,加上華為在節電方面的技術積累,Mate40系列機型的續航表現從來不讓人擔心。

20%音量,70%亮度。從100%電量開始,48分鐘之後,剩餘電量94%。耗電6%。

華為Mate40支持40W有線閃充,同時還支持40W華為無線超級快充,相比較前幾代的產品提升相當大。

這裡我們也進行了簡單測試,息屏開機狀態下60分鐘即可從2%回血到99%。對於一塊容量達4200毫安時的電池而言,這樣的充電速率確實是相當之快。

七、總結:2020年的真香「小」旗艦

華為Mate40在堅持Mate40系列設計語言——經典的雙曲面全面屏中軸對稱式設計的同時,為用戶保留了大屏、小尺寸機身的選擇——通過高屏佔比的全面屏設計,在長約158.6 mm、寬約72.5 mm、厚約8.8 mm(玻璃版)/ 9.2 mm(素皮版)的機身當中塞下了一塊6.5英寸的大屏幕。

這對於許多小手用戶,以及鍾愛小尺寸機型的用戶堪稱福音,不用犧牲核心體驗就能重新獲得對旗艦手機的掌控感,這一點十分難得,也是吸引其目標用戶的一大亮點所在。

華為Mate40所搭載的麒麟9000E與麒麟9000同源。簡單來說,兩者的差別可以說是微乎其微,它們均選配Mali-G78圖形圖像處理器,只不過麒麟9000採用的是24核心版本,而麒麟9000E則為22核心。

總體來看,麒麟9000E就是麒麟9000的GPU和NPU「微調版」,CPU、基帶、ISP等都未做調整。

華為手機用戶普遍關心的影像方面,Mate40將探索影像無人區的任務交給了自家老大哥們,自己聚焦的則是讓大多數普通用戶能夠隨手拍出好看的照片。

實測可以看到1/1.28英寸超級大底相機IMX700賦予了華為Mate40日夜均能輸出高畫質圖像的能力,以及甚至不需要開夜景模式的夜拍長板,800萬長焦鏡頭提供3倍光學變焦保證拍攝遠景的成像素質。

Mate40系列作為華為的旗艦產品線,從來不會參與所謂的「價格戰」,這是華為Mate系列的一貫定價策略使然,何況今年以來各家旗艦機的整體定價都在向上浮動,該系列機型又有著至今仍處於安卓陣營領先優勢的麒麟9000系列等大殺器。

因而先於Mate40上市的Mate40 Pro、Mate40 Pro+、Mate40RS保時捷設計等機型都不算便宜,入手門檻在6499元以上(然而,因為強大的產品吸引力至今仍一機難求)。

這樣來看,4999元起步的華為Mate40相比之下算是相當親民,更是讓其成為截止目前5000元內唯一一款搭載5nm 5G SoC的機型,有著相當強的「真香」意味兒。

相關焦點

  • 華為Mate40評測:麒麟9000E旗艦上手就心動
    由於眾所周知的特殊原因,華為Mate40在正式發布的近兩個月之後才上市銷售,結合4999元起步的售價,以及筆者近段時間對Mate40全系列所有機型的上手評測來看,做一個Mate40的「等等黨」是相當值得的。
  • 華為麒麟9000型號曝光:不止除了「滿血版」,還有麒麟9000E
    早在上月的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20峰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就曾表示,今年秋天上市的華為Mate 40,將搭載的麒麟9000,而這也將可能是華為高端晶片的絕版。今日,推特爆料人士@RODENT950 稱,除了已知的麒麟9000外,還將有一款名為"麒麟9000E"的晶片,同時,爆料者還對這枚晶片的性能做出了評估。
  • 華為新手機,mate40E顯示
    華為高端旗艦手機華為mate40系列手機在今年10月份的時候發布,華為mate40系列手機有mate40標準版,mate40 Pro,mate40 Pro+以及保時捷設計斯四款不同的型號。
  • 華為mate40同門兄弟,榮耀V40曝光,搭載麒麟9000E
    按照往常的慣例,當定位高端的華為mate系列發布一段時間之後,榮耀會發布一款同樣處理器平臺的V系列新機。所以在不少華為粉絲眼裡,榮耀V系列就是華為mate的青春版,具備更強的性價比優勢。日前,有國內數碼大V給出爆料,今年的榮耀V40系列手機暫定會在12月份發布,有望搭載華為mate40同款的麒麟9000E晶片。
  • 華為mate40Pro和iPhone12Pro哪款好?用戶真實評測來了
    hello,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節目 作為下半年的主力旗艦機 華為mate40Pro和iPhone12Pro上市有段時間了 經過了這麼長時間的磨合使用,看看哪款更好呢 如今用戶真實評測來了
  • 華為Mate40今日正式開售:麒麟9000E加持
    華為正式在國內推出了全新的華為Mate40系列旗艦國行版,包括華為Mate40、華為Mate40 Pro、華為Mate40 Pro+以及Mate40 RS保時捷典藏版四個版本,其中華為Mate40 Pro、華為Mate40 Pro+以及Mate40 RS保時捷典藏版三個版本均已上市發售,只有標準版Mate40還未見蹤影。
  • 定位清晰的年度真香旗艦 華為Mate40全面評測
    華為Mate40系列的國內發布會時間為10月30日,其中華為Mate40憑藉5nm 5G SoC旗艦晶片麒麟9000E、5000萬RYYB陣列主攝等亮點引起行業關注,從配置參數與售價來說還是很具誠意的,說這款手機是『2020年度真香旗艦』並不為過,那麼這款手機在使用中會有怎樣的體驗呢?我們不妨通過全面評測來深入了解一下。
  • 華為mate40對比iPhone12,三大優勢,不僅僅是價格
    作為國內熱銷的旗艦產品,華為mate40 Pro已經在一個月之前正式開售,鑑於麒麟9000晶片備貨不足,導致新機最終一機難求,時至今日依然靠搶。同時期發布的iPhone12則是現貨開售,從平臺方的數據來看,iPhone12系列賣得的確是比華為mate40 pro更好。
  • 真國產旗艦機皇來了!華為P50再確認:麒麟9000+鴻蒙系統
    【12月20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華為已經正式對外發布了鴻蒙OS手機系統2.0開發者Bate版本,同時華為還正式對外公布了華為Mate30系列、華為P40系列以及華為MatePad等多達七款華為舊旗艦產品,可以率先申請升級體驗鴻蒙手機OS系統Bate版本,但從目前各大評測機構所公布的體驗視頻來看
  • 華為mate40搭載的將是最後的麒麟晶片?
    最近的日子裡有關於華為的話題一直高居不下。前段時間因為「斷供禁令」的影響,導致臺積電在9月15日停止向華為提供晶片生產,這也使得許多人都開始擔心華為即將發布的mate40系列還有沒有晶片可以用?那麼華為mate40搭載的麒麟晶片會成為絕唱嗎?
  • 華為Mate40發布巔峰絕唱,餘承東攜史上最強麒麟9000硬剛蘋果12
    華為Mate 40 Pro和華為Mate 40 Pro+搭載華為首款5nm麒麟9000 SoC晶片,集成153億電晶體,成就了麒麟晶片的巔峰! 10月22日晚上8點,史上最強大的華為Mate終於準時發布!和往常一樣,餘承東登場後,先用英語打了一波雞血。
  • 紅米k30pro對比華為mate40哪個好 參數配置區別評測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最新的紅米k30pro和華為mate40的參數對比,那麼這兩款手機在參數上有什麼區別?不同之處在哪?哪款手機更值得入手?小編為大家帶來最新的手機測評,快來看看吧。  一、參數對比
  • 華為Mate40Pro評測:對比iPhone12和小米10,麒麟9000戰力如何?
    性能關於Mate40pro,相信不少小夥伴應該都比較關心這次麒麟9000的性能表現。畢竟這算是繼A14之後,第二顆5nm移動晶片,華為也在發布會上強調,今年的麒麟9000的性能是遙遙領先同行的。他這波成績確實明顯要比驍龍865強了很多,驍龍865機型這個場景下基本是在41到43之間,但麒麟9000這個陣容領先時間只堅持了3分鐘左右。一分鐘之後幀率開始掉到五十幀以內,3分鐘掉到40幀以內,最後穩定在35-38之間,15分鐘平均幀率是39.7幀。此時機身正面為47.6度,背面是46.5度,最高溫度集中在機身頂部為48.7度。
  • 華為Mate40今日正式開售:麒麟9000E加持
    發布 來源:TechWeb.com.cn 相關關鍵詞 10月30日,華為正式在國內推出了全新的華為
  • 華為mate40搭載麒麟9000E芯 價格最低4999元起
    2020年12月21日的上午10:08,還是大家熟悉的老時間,華為Mate 40系列終於如期開售了。作為更面向中高端主流用戶的版本,華為Mate40採用了麒麟9000E晶片,整體配置上也要比Pro版本的略微遜色一籌,但是最低4999元的價格也更具親和力。
  • 華為Mate40對決iPhone12勝負幾何?這對華為並不重要
    而華為的5G技術已經相對成熟,此次推出的麒麟9000系列集成了巴龍5000基帶晶片,在信號傳輸方面,麒麟9000支持Wi-Fi 2.4GHz、Wi-Fi 5Ghz、主卡5G、副卡4G。是目前全球功能最齊全,功能最完整的5G處理器。在信號層面,蘋果與以通信業務起家的華為還依然有一定的差距。
  • 華為Mate40預售首日「秒光」麒麟9000E+單挖孔屏 性價比更高
    根據 @華為終端官方微博 公布的信息顯示,華為年度旗艦四款機型中的標準版機型Mate40在日前正式開啟預售,並將於12月21日正式上市開售。那麼今天的預售情況怎麼樣呢?根據數據顯示,在開售之後,華為商城的Mate40幾乎可以說是「秒光」,而在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和華為官方旗艦店裡,該機目前也已處於無貨狀態。那麼華為Mate40標準版作為首款麒麟9000E機型到底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魅力呢?
  • 麒麟9000跑分出爐,安兔兔得分近七十萬,超驍龍865
    ,這款機器的賣點在於採用了全新的麒麟9000晶片,該機的安兔兔跑分達到了69.3萬,接近七十萬的成績在Android陣營沒有對手;從安兔兔榜單來看,目前跑分最高的Android智慧型手機是iQOO 5 Pro,這款機器搭載驍龍865晶片。
  • 華為mate40標準版和p40pro哪個更值得入手
    華為mate40標準版和p40pro這兩款手機價格相差不大,那麼華為mate40標準版和p40pro哪個更值得入手?華為mate40標準版和p40pro有什麼區別?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一下這兩款手機的詳細對比評測,趕快來參考一下吧。
  • 華為Mate40Pro上手體驗:一鏡到底太贊了
    話不多說,下面就帶大家一起去上手體驗一下,有興趣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哦! 這也是全球首款集成電晶體突破150億的晶片,蘋果A14和高通驍龍865甚至是高通驍龍875,都採用外掛基帶,這一點上,華為至少領先一代。在晶片這一塊,華為就是中國企業的驕傲,麒麟9000憑藉這一點,將繼續引領晶片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