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一位廚藝精湛的「有機煮婦(夫)」嗎?
您能每天變著花樣兒為家人帶來各種美味又養眼的「有機大餐」嗎?
那就趕快來參加樂土市民農場主辦的「分享好廚藝,紅包揣兜裡」——有機菜餚分享活動吧!
詳情請點擊文章底部「原文連結」查看
上周五晚上農場迎來了歷史上的第二位「洋民工」- 在大連理工大學管經學部攻讀管理學碩士的厄瓜多姑娘Nancy Bonilla,不由得讓我想起了第一位「洋民工」李浩然,覺得該為他們寫點什麼了。
李浩然是Jokob的中文名字,名字起的不錯,乍聽上去怎麼也不會想到是個老外。李浩然是倫敦人,22歲,畢業於倫敦大學,然後來中國在浙江財經大學學一段時間中文。今年6月的一天,場長告訴我有個老外從杭州來農場務農兩周,但沒想到這小子是從杭州一路坐了二十幾個小時的普通火車硬座來的,到了大連自己轉乘長客又三個多小時到的農場。由此,我明白了該如何安排他的工作了。以我對老外的了解,能以這種方式長途跋涉來農場,而不是象很多中國孩子們飛機高鐵什麼的,必須讓他「遭點洋罪」才對得起他。一個外國名校畢業生,不遠萬裡來到中國學中文這年頭不稀奇,又不遠千裡跋涉到農場來體驗有機農作,肯定是有點精神病,我喜歡。
來到農場的李浩然果然如我所料,拔草、翻地、推糞、清理田園,沒有他不能幹不願幹的活,農場的男女老少農工們迅速喜歡上了他。
李浩然的體驗絕不是中國學生們蜻蜓點水式的,而是完全把自己當成農場正式的農工一樣。估計農場的場哥場姐們一開始以為這小老外是來玩兒票的,但李浩然的誠懇和投入不但贏得了農場農工們的尊敬,還教給了他很多農活知識和技巧。
由於夏天高溫,農場的勞作要避開中午最炎熱的時段。雖然場哥場姐們告訴李浩然不用象他們一樣作息出工,但李浩然仍然堅持每天早晨4點起床和大家一起投入勞作。住在農場宿舍裡的他,每天一身臭汗,沒有現代化的洗澡設施,只能用水簡單擦洗,一句抱怨沒有。幹活髒了的衣服,自己到蛤蜊河邊洗淨晾曬起來。其實李浩然遇到的最大的問題是語言交流,他來中國只學了不到半年中文,雖然能做些簡單的交流,但農場的場哥場姐們帶有地方口音的土話著實讓他費解,好在比比劃劃的,大概意思基本明白,勞動和生活沒有受到影響。
這是農場有史以來體驗有機農作最接地氣的一位。白白的皮膚兩周後曬成這樣了,幹活中胳膊拉傷也不退縮。下面這些都是李浩然拍攝的圖片,並囑咐我們的客服要發到農場微信平臺與大家分享。
兩周的勞動結束時,農場為李浩然頒發了「樂土榮譽農工」證書
結束了兩周的有機農作,李浩然回杭州前我邀請他到我家住兩天,終於又可以用英語交流了讓他仿佛回到了「人間」。白天兒子帶他一起去走濱海路,晚上我為他下廚。他說現在還年輕,不著急把自己的未來固定下來,想多遊歷體驗。他爸爸喜歡在倫敦家的院子裡種點東西,他計劃回去後把院子搞成「庭院有機小農場」。
不知道將來再見到李浩然時他會是個什麼樣子,年輕人有大把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很好。
如今,南茜來了,也是兩周。這是我的母校大連理工大學來的第二次體驗者,之前的一次是年初時來自管經學部和其它院系共四個95年出生的本科生。
兩天的農作,雖然孩子們對農活完全不在行,但至少有個學習的態度
作為同一所學校的學長,我和他們聊了很多,不限於有機農業。這些跟我兒子一樣大的孩子們,世界才剛剛在眼前展開,社會那麼多浮華,能來農場體驗兩天就很不錯了。看過他們勞動後寫下的感悟,就知兩天沒有白費。
「現在的大學生,最缺乏的就是責任心,且不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當我們這代人步入社會,能否能像樂土人一樣,守護一片沒有汙染的土地呢?」
「另外一點觸動我的是,上午播種的五六位農民,就像一個小團隊,沒有聽到安排分工的話,幾道工序卻總能夠順利完成。青年人一直被教導學會團隊合作,原來他們就是最好的榜樣。」
「有機農業的未來是青年人的,大學生不應該局限於書本的知識,能夠成為第一批來農場打工的理工大學學生,我們也十分榮幸。」「三天時間,500公裡行程,探訪這片樂土。我們能做的或許不多,但希望每一點努力都是積極的改變。」
孩子們,努力吧,未來一定是你們的,希望在我們這代人老去的時候,有機農業的前行者中有你們的身影。
南茜,一個飛越太平洋從厄瓜多來這裡求學的女孩,你的兩周會過得如何呢?
「一號農民」
2015.09.27
如果您喜歡我們,請您:
點擊右上角→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
關注 官方帳號
更多信息請關注:
農場網站:www.letofarm.cn
淘寶小店:letofarm.taobao.com
淘寶生態農業頻道:leto.ny.taobao.com
新浪博客:blog.sina.com.cn/letofarm
貴賓專線:0411-82880160
掃一掃,時刻關注來自生產一線的最新消息:
掃一掃,關注樂土市民農場公眾平臺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