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紅遍全國,19歲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巔峰時她歸隱澳洲,如今依舊是Disco女王!

2021-01-15 作家文摘


上世紀80年代,張薔的迪斯科歌曲像一個闖入者,帶著一股不羈的力量。


我們的愛是少年維特的煩惱
我們的心是約翰克裡斯多夫
還有一首詩
一首朦朧的詩
還有一首歌
一首迪斯科


很多出生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的人印象中都有這麼一段唱詞:「自從在相思河畔見了你,就像那春風吹進心窩裡,我要輕輕地告訴你,不要把我忘記……」這是1962年問世的一首臺灣老歌,曾經被鳳飛飛、陳淑樺、蔡琴、陳百強等眾多歌手演繹,但是人們似乎更熟悉的聲音則是來自張薔,這首歌來自她1985年初發行的一張名為《假如》的專輯。


張薔生於北京,算是「藝二代」,她母親在中國電影樂團交響樂隊當小提琴手。張薔從小跟母親學小提琴,後來改學唱歌。但張薔比母親幸運,她遇上了好時代,或者說,一個爆炸的時代。


1983年,還在讀高一的張薔參加了海澱區舉辦的青年歌手大賽,演唱卡朋特的《什錦菜》,引起了轟動,一排大叔模樣的評委對前衛的張薔說,你這種唱法很好聽,但肯定不會被選上。但沒多久,一位叫林述泰的老師和她聯繫上,希望帶她錄製盒帶。張薔算是有門路了。


關於造型,張薔和母親親自動手:「我看到芭芭拉•史翠珊在一個電影裡的造型,很喜歡。我把筷子弄折了,用洗相紙裹住頭髮,塗上威娜寶香波燙了個爆炸頭。」這個髮型從此固定下來,成為張薔的形象標誌。張薔自此以標誌性的爆炸頭、蝙蝠衫、健美褲的打扮引領著時代潮流。有歌迷準確地將她概括為「城市俗女孩」,從歌聲到形象的「俗勁兒」是當時城市青年的時尚典型。她前衛得被當時的主流社會視為「女阿飛」。



1985年張薔推出第一張專輯《東京之夜》,因為張薔不夠有名,雲南音像決定只製作60萬張《東京之夜》,沒想到盒帶瞬間賣到脫銷,音像公司24小時不停地製作和發貨,運送盒帶的卡車就等在門外。這盤盒帶的最終銷量,是250萬盒。



現在看來,這一切都來得太容易,當然,這背景是流行音樂市場的大爆發。於是,張薔就這樣紅了。錄音、演出,成了張薔在十八歲、十九歲時的主要生活內容。兩年時間,十八盤專輯盒帶,幾乎每個月要錄好一盤,最多的一次,一個月錄了四盤。


那時的中國流行樂壇沒有原創可言,張薔同其他歌手一樣,只能翻唱「泊來品」,但她豐富的聲音表現力和獨特的演唱方式卻深深感染了當時的歌迷。《那天晚上》、《害羞的女孩》、《愛你在心口難開》、《瀟灑地走》、《好好愛我》、《涼啊涼》、《星期六》、《惱人的秋風》、《請留下來》等等,這些耳熟能詳的老歌都是通過張薔的歌聲傳遍中國城鎮的大街小巷,讓尚未完全開放的中國領略到了流行音樂的無窮魅力。


看看這些專輯封面,還能勾起曾經的回憶嗎?



1986年,張薔作為首位中國藝人接受了美國《時代周刊》雜誌的專訪,並憑藉個人專輯銷量的驕人成績,和惠肯尼•休斯頓、珍尼佛•拉什、鄧麗君等一起被該刊評為年度全球最受歡迎女歌手。當時,張薔已成為全球唱片銷量前三名,在接下來的一年內,她以每月兩張唱片的速度出個人專輯,每張專輯的銷量都在數百萬張。張薔的成績至今在中國仍無人能打破。短短幾年,張薔創造了中國流行樂壇的數字神話:27張個人專輯,兩千多萬張的唱片銷量。但在最輝煌時,張薔卻選擇遠赴澳洲留學。 這也就是為什麼她在80年代紅遍中國,現在卻鮮有人知的原因。


今後的幾年中,張薔只是偶爾出現在大眾視線內。2001年,發布了她復出之後的第一張作品集《盡情飛揚》,張薔作詞作曲的主打曲目《盡情飛揚》、《秋天的玫瑰》迅速出現在中國內地各大排行榜首位。



2008年1月12日,在北京開了第一次個人演唱會,事先宣傳很少,但在歌迷中引起轟動,許多歌迷都抱著「一見張薔真面目」的目的前來,現場爆滿,一半觀眾是由北京以外的地區趕來。張薔從1980年代迪斯科串燒一直唱到新專輯中的歐洲舞曲,共30餘首歌,將柔媚的女中音與金屬似的「薔式」高音表現得淋漓盡致。



2013年,張薔跟新褲子樂隊合作,打造了原創電子專輯《別再問我什麼是迪斯科》,重新進入了中國大眾的視野。她成功地把21世紀人們的關注焦點拉回了理想主義和八十年代的美好情懷。



如今,張薔帶著自己的音樂作品再次進入大眾的視野,前不久,一首名為《北京女孩》的歌上線了,這是張薔全新專輯《北京女孩》的主打歌。她邀來幾十位不同身份的北京女孩演繹這首音樂的MV,作為「北京大姐」的張薔,覺得自己和這些姑娘們最大的特點就是灑脫、直接。她覺得自己之所以喜歡迪斯科是因為它裡面有快樂,也有傷心,音樂上奢華且落魄。「是一種豐富的情感。」她說。



很多沉寂多年的「老歌手」都通過電視節目回到大眾視野,但是張薔選擇的仍舊是發唱片,儘管唱片業是如此的不景氣,而電視節目是如此的立竿見影。但張薔覺得,自己的性格不適合去「表演」,即便當導師,也很難去扼殺青年人那麼熱切的音樂夢想。張薔說,多年輾轉,結婚生子回歸普通生活,到如今重新推出新專輯,一切像夢,一切都是真實。起起伏伏,從巔峰到從容,張薔的內心是什麼樣的呢?我們可以看看張薔近期一次演講的實錄。


 張薔演講實錄


hello,大家好。第一次我站在這個舞臺上,不是唱歌,而是講演。我剛才在臺下跟團隊說,我說怎麼那麼難開口啊!我就不按照普通的講演方式給大家講了,我只是今天來分享一下,我的成長和我的音樂之路,謝謝。


\ 我的叛逆童年 /


1967年,我在北京出生,我的媽媽是中國電影樂團交響樂隊的小提琴樂手,我的爸爸是中華醫學會的英文校譯。在我六歲的時候,他們兩個就分開了,所以,我平靜的生活一下就改變了。


隨後,我被送到青島姥爺家,怎麼說呢,現在想起那時的生活,我一直在想,媽媽為什麼把我送走,而不送走我的弟弟。所以,我是一個很脆弱的人,我需要很多的愛,但是我得不到,這個時候我產生了一種叛逆的性格。


後來,到了上學的年齡,我又被媽媽接了回來,我住在新影宿舍的大院裡,對面的測繪局裡面有個前進小學,我在那兒上課。我學習不是特別好,我記得第一次考試的時候,試捲髮到我跟前,我還納悶這要幹嘛啊這是?


我記得,我第一次考試不及格是在三年級的時候,那會兒只得了59分,我心想,這回去是不是得挨揍啊!這算是第一次最大的人生打擊。


小時候,我經常在託兒所練琴,媽媽教我小提琴,得用酸奶還有話梅哄著。其實我真的不太喜歡小提琴,因為我覺得,每次拉琴的時候,我的肚子都累得慌,尤其胃這兒,老得舉著,我希望能夠坐下來,哪怕彈琵琶都行。但是我沒有別的方向,媽媽告訴我說,你必須得學琴,學了琴之後就可以像我一樣,在樂隊裡,不用幹什麼技術工種,當工人,或者幹那些特別粗糙的活兒,可以像個女孩子似的生活,我也朦朦朧朧覺得我的方向,就是進音樂學院拉小提琴。


後來,大概三、四年級的時候,因為我實在不想在前進小學上學了,只要能讓我離開這兒,怎麼都行,所以我就去考音樂學院。其實我媽媽就是想試試我的膽量,鍛鍊一下。當時我等到下午才開始面試,結束後,評審老師說,你這樂感還行,就是程度太淺了,人家都拉帕克尼尼,你怎麼拉《火車向著韶山跑》呢?我問他,我樂感好不能進學校培養麼,他們說不行,最後讓我再準備準備,明年再來。我覺得太難了,明年我也拉不了帕克尼尼,所以就放棄了。


\ 初遇麥可·傑克遜 /


張薔的少女時代


在一次放學回家的路上,我記得是個冬天,我們經常收聽電臺,那個是短波調頻,「嘟嘟嘟」,一下我catch到一個聲音,就是就是麥可·傑克遜的《Billie Jean》,我被那種節奏震撼了,等它進入幾個小節之後,我趕快脫衣服,因為冬天我穿了個大羽絨服,那羽絨服特大,跟油桶似的,最後脫得剩條棉毛褲,上身幾乎就是一個小胸衣。我覺得太美好了,怎麼這麼好聽啊,等一直一直跳到結束,結束之後,他們就開始說韓語,我坐在床上就悵然若失,那種失落,怎麼說呢,就跟愛人走了似的,你特愛這個人,他離開你了,就這種感覺。


這個人叫什麼呀?我又滿臺找,這不可能再找到了,所以我經常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短波調頻,從此以後,我陸陸續續地接觸到了鄧麗君、劉文正、鳳飛飛、歐陽菲菲……我經常聽歐陽菲菲的《DiscoQueen》,但是,事後錄音的時候,我從來沒有唱過這首歌,因為這首歌當時被很多人都唱過了,我覺得再唱有點俗。


再就是《粉紅色的回憶》,有很多人以為《粉紅色的回憶》是我唱的,我說,是是是是什麼呀,其實我根本就沒唱過,這種民歌小調,不是我特別喜歡的,我覺得我能玩disco,玩funk音樂,非常地投入,路比較正。


有古典音樂的根基,你再進入到流行音樂,是一個非常非常好的基礎,因為古典音樂的旋律,讓你很敏感,那麼節奏感你是有天賦的,這樣選擇玩disco funk是最好的一條路,我覺得我很幸運,成為了這樣的人,這麼多年一直堅持著。我特別同意這句話,一生做好一件事就夠了。


在我特別渴望成功的時候,我媽媽叫來很多人到家裡聽我唱歌,尤其晚飯後,她還會帶我去同事家,讓我挨個唱給大家聽。我有點不好意思,扭扭捏捏,她就用特兇狠的眼神盯著我,後來,我的臉皮越來越厚,這需要一個過程。


我接觸過很多古典音樂的作曲家、評論家等,像王銘、胡炳旭,包括我媽樂團裡的金正平。胡炳旭有一次來我們家後邊的錄音棚錄音,我媽就邀請他來家裡聽我唱歌。我站在牆角,唱了一首山口百惠的歌,他說我唱歌聲音太小,沒有Vibrato(顫音),我媽解釋說我肯定能有。我說你別這樣,我就直來直去,這就是我個人風格,後來,民歌歌手來我們家也幫我指點,說我最好上廣州茶座唱去,茶座比較認你這一套,咱這兒不行,這兒還是高雅的,我這個還是太流行了,廣州茶座能掙多少錢,都給我算出來了。



後來我還是很幸運的,北京市在1984年有個第一屆流行歌手大獎賽,我就去了,我唱了一首《什錦菜》,當我唱完了的時候,那個考官坐那兒看著我,半天沒說話,互相看,問我,你這是什麼音樂,我說,這是美國歌曲《什錦菜》,考官沒聽過,跟我說先回家等信吧,後來我就出來了,出來好多年輕人圍著我,說你唱得真好聽,但這要的都是那種美聲和民歌的,你這太流行了,不會有戲的。不過通過這次,我認識了黑豹原來那經紀人叫郭四,他特別欣賞我,說,你跟我走穴去吧,我說走穴好啊,能掙多少錢啊,他說八塊錢一場行嗎,我說行。


\ 我的八十年代 /




第一次去演出,我穿了一條黑絲襪子上了火車,而且興奮地睡不著覺,我對面坐著一個老頭,他說他看不慣我們這些時髦的人,問我們幹嘛去,我們說演出去,他問上哪兒,我們說三門峽。他帶有濃重的口音問我,你穿的這是啥,我說我這黑絲襪,他說,猛一看不知道,還以為你長了一腿的毛。


我的第一場演出在三門峽,唱了四首歌。當時觀眾都站不住了,尤其年輕人特別踴躍,想跳。我唱到《請到天涯海角來》也特別高興,那個平時在家裡根本跳不出來,後邊跟個樂隊,我不知道為什麼,在人群的鼓舞下我跳得特來勁,等我下臺,人家說,明兒你別演了,我問為什麼,他們說文化局局長覺得我有毒。



那次我演了大概半個月吧,掙回來500塊錢,回到家裡,收的那種錢都是塊八毛的,特別臭,我跟我媽弄了盆水,加點洗衣粉,把錢泡在裡面,小心翼翼拎起來貼在鏡子上。開始我還讓我媽把錢貼在窗戶上,我媽說那哪兒行,外邊都看見了,不能露財,我說對對對,最後有的拿布蓋上,拿風筒吹,那時候我覺得我真的非常地快樂,非常快樂。


之後踏上成功的路,也是我媽媽幫我鋪墊的,當時她有一個同學,是在中央歌舞團,在提雲南聲像找歌手,我非常幸運,被他們選中了,當時我去林述泰家,他是我的伯樂。我在此之前也去過很多編輯的家裡,有的考我簡譜,因為我不會簡譜,沒有用我。而且還有一個更可笑的,是因為我長得不好看,不用我,我覺得我挺漂亮的,我是有風格的,我不是那種特別俗的女孩,當時他們說,你知道為什麼不用你嗎,因為這編輯喜歡漂亮的,尖果兒,你不算,我說那得分怎麼看了,對吧,我問郭四,我在你眼裡是不是尖果兒,他說,對對對,你最尖。就是的,人的審美是不一樣的。



後來,林述泰當時聽了我唱的這首《傷心的電影》,他說,你的音色太棒了,國內目前還沒有這樣的,而且你非常地放鬆,你的臉皮非常厚,你怎麼能沒有羞怯,咧著嗓子這麼唱給我,瞧瞧你這紅羽絨服,你媽也不給你洗一洗,全是油,跟炸油餅似的。然後他就說你等信吧,肯定會用你的,當時我媽樂團的王潔實、謝莉斯倆人是800塊一個人的錄音費,當時他能給我爭取到1400塊錢,我覺得已經是天文數字了。我錄完第一張專輯《東京之夜》的時候,老闆陳聯丹坐到地上聽,他說不錯,然後給了我9000塊,但要我保證三個月不許給別人錄音,給他留個銷售的時間段。我當時覺得,那會兒萬元戶在中國是最受推崇的了吧,然後我就答應了。


等第二張《害羞的女孩》推出的時候,那會兒我知道我真的可能要紅了。那會兒我其實挺孤單的,我那會兒就是一個很乖的女孩,在家裡跟我媽聊天。我開始有兩隻貓,一個大金咪,一個叫海咪,我就跟他們倆玩,後來,我又去馬甸那邊的動物市場,買回一隻白色的波斯貓,我的貓越來越多,最後等到我臨出國的時候,我家裡有26隻貓,特別味。當時,我每天早上起來,都能吃到我媽做的一大碗排骨麵,就著榨菜喝著可樂,後來有冰箱了,我存了很多可樂和舟山魚乾,我吃,貓也吃。



之後我最快的速度,一個月錄四張,那會兒我知道,我就是當時一個音像界的標杆,我多少錢,別人也看我的價錢也上漲,所以,我知道我很紅。當時沒有什麼團隊服務於我,都是我自己,有時候我媽跟著,跟搖滾那些男孩子出去演出,我媽就看著我,搖滾那些人就問我怎麼老帶著媽,說我媽老看著我,廢話!能不看著嗎,後來我媽就說,因為那會兒我在最好的階段。


我覺得我人生最美好的就是18歲,18歲一過我就有一種失落感,19歲那會兒我在澳洲過的生日,我真的覺得我有點老了,18歲對我來說就是最美好的季節。


我錄完了《瀟灑地走》就去澳洲了,我在澳洲過著一種遊學的生活,非常地普通,但是我經常給自己買禮物,我喜歡買東西。


之後我回到國內,完全進入了另一個模式,就是結婚,然後我有baby了,我覺得我渴望家庭生活,我覺得我從小到大一直都特別缺愛,我需要愛,因為我唱過這首歌,也特別動情,這首歌對我來說也意義重大,到現在到老,我都覺得我是需要愛的人,需要朋友的愛,需要愛人的愛,需要孩子的愛,相反我也給人家回饋這樣的愛,所以呢,這時候我覺得家庭對我最重要,只要錢夠花的就可以了。


好了今天我就給大家講到這兒吧,我覺得時間到了,我說了好久了,留著機會下回再講吧。


謝謝。

相關焦點

  • 19歲成為首位登上《時代周刊》的華人歌手,你還記得她嗎?
    ,可能會有人跟你說「知道,她挺酷的」,更多的大概會說「不認識、不知道、她誰啊?」……可假如時間倒帶到30年前,周圍的人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她是現在最火的迪斯科女王」!紅遍全國的那一年,她才17歲。《一陣惱人的秋風》《月光disco》《害羞的女孩》……張薔的嗓音自成一派,她唱火的音樂,歌詞大都輕鬆直白,正戳中少男少女的心。
  • 17歲紅遍全國,巔峰玩消失,二婚的迪斯科女王張薔52歲似少女
    但只要看看她的履歷,就能知道她曾經也可以算是「神話」般的存在了。張薔1985年推出首張專輯《東京之夜》,在當時銷量就火速突破250萬張。而她緊接著發行的專輯《害羞的女孩》更是在銷量上達到了420萬張,這時的張薔還不到18歲。
  • 17歲紅遍全國,巔峰期玩消失,二婚的迪斯科女王張薔52歲似少女
    節目中張薔、吳彤、鄭鈞作為樂壇「老炮兒」,還是會因為現場環境等問題,發揮水準參差不齊,但張薔卻是穩穩hold住全場,把「迪斯科女王」的氣質拿捏得死死的。現場,張薔頂著一頭粉紫色的大波浪頭髮,齊劉海和頭髮上亮晶晶的發卡都讓她充滿了十足的少女感,配上白色蛋糕式的公主裙,更是讓人猜不到她的年紀。
  • 第一個登上時代周刊的歌手,迪斯科女王張薔,她的歌聲貫穿80年代
    張薔這個名字可能現如今有很多年輕人並不熟悉,但對於在胡同長大的80後來說再熟悉不過了,她是一個地道的北京大妞兒同時也是80年代紅極一時的歌手,說起她的代表作就太多了,比方說《愛你在心》《北京女孩》《別再問我什麼是迪斯科》都是大伙兒耳熟能詳的經典老歌兒,她給人們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在80
  • 迪斯科女王張薔現身綜藝,18歲登《時代周刊》,專輯能換四合院
    對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優秀歌手也許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鄧麗君,其實當時在中國內地,一位叫張薔的女歌手,在當初那個年代,其火熱程度真的是比肩當時的鄧麗君,她在80年代也是以翻唱歐美、日本以及港臺等地的流行音樂,風靡全國的大街小巷,被稱為是「迪斯科女王」、《無敵電嗓》。
  • 被低估的disco女王——張薔
    後來張薔憑藉400萬銷量,陰差陽錯和紅遍東南亞的鄧麗君一塊兒登上了美國《時代周刊》。,87年她去了澳洲留學。她希望去國外接觸純正的disco音樂作品。但等她回來,國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似乎從沒被時代框住,一直面向前方,接受新的東西。
  • 從紅遍全國到一夜被封殺,身患重病時男友離世,鄭緒嵐如今怎樣了
    從紅遍全國到一夜被封殺,身患重病時男友離世,鄭緒嵐如今怎樣了當年一部《少林寺》席捲全國,成為了至今難忘的經典。隨著這部電影的爆火,帶紅了它的很多衍生品。無論是戲中的演員還是插曲。在19歲那年,因為參加在歌唱比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為鄭緒嵐打開了東方歌舞團的大門。
  • 金曲女王李翊君:一首《雨蝶》紅遍大江南北,巔峰時退隱娛樂圈
    她歌紅人不紅,一首《雨蝶》紅遍大江南北,成為瓊瑤劇御用女歌手,事業一路開掛。卻在巔峰時隱退娛樂圈,她就是金曲女王李翊君。嗨,你好嗎?我是南常:不管你身處何方,不管你青春與否,不管你生活是苦還是甜。希望南常音樂吧的故事都能帶給你感動,希望和動力。也希望能和你一起回憶過去,覺得人間值得。南常!陪你度過生命中的每一個瞬間!
  • 迪斯科女王高燃炸場,52歲的她依舊年輕態,堅持著熱愛的音樂
    可能60後70後的人比較了解,她被稱為中國流行音樂的「迪斯科女王」,論在大陸流行樂壇乘風破浪的姐姐,如果張薔說是第二,可能沒有人敢爭第一,她主要活躍在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因此很多80後90後對張薔並不熟悉。
  • 重溫80年代的經典,走進disco女王張薔的魅力世界
    今天換個音樂風格,一起走進disco女王張薔的魅力世界,重溫80年代的經典。 80年代是西方流行音樂開始在中國風靡的年代,新鮮的事物總是會引來一眾熱潮,在這樣的趨勢下,中國搖滾樂的黃金時代也隨之來臨,這也不得不提及一個人物,那就是首位登上美國《時代周刊》的華人女星張薔,1985年張薔憑首張專輯《東京之夜》爆火,1986年就登上了《時代周刊》,那年張薔才19歲,其誇張奪目的造型,熱情的音樂風格引領了當時的時尚。
  • 18歲紅遍全國,22歲嫁給自己的心上人,現今40歲依舊像少女
    說到張栢芝相信大家再熟悉不過了,從小就名氣一直很高,在她18歲的時候就已經紅遍全國了,後來又發表自己的專輯《心語星願》。而在她24歲的時候憑藉《忘不了》這部愛情劇中還獲得了最佳女主角獎,可謂是青出於藍勝於藍啊!
  • 從紅遍全國到20歲「油膩大叔」,禿頂的阿爾法今重返顏值巔峰?
    從紅遍全國到20歲「油膩大叔」,禿頂的阿爾法今重返顏值巔峰?小的時候,在螢屏上會看到很多年齡很小的明星。因為年少成名,被稱為童星。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長大了,可是在大家心中他們還沒有長大,還是當年的他們。
  • 從紅遍全國到20歲「油膩大叔」,禿頂的阿爾法今重返顏值巔峰?
    從紅遍全國到20歲「油膩大叔」,禿頂的阿爾法今重返顏值巔峰?小的時候,在螢屏上會看到很多年齡很小的明星。因為年少成名,被稱為童星。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長大了,可是在大家心中他們還沒有長大,還是當年的他們。
  • 「霍元甲」33歲紅遍全國!41歲卻因「迷戀」趙雅芝而削髮為僧,如今怎麼樣了?
    「霍元甲」33歲紅遍全國!41歲卻因「迷戀」趙雅芝而削髮為僧,如今怎麼樣了?提起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功夫明星,可能很多人會想到成龍李連杰,他們不僅在國內影壇頗負盛名,而且在國際上也具有極高的影響力。其實除了成龍李連杰之外,演藝圈還有很多優秀的功夫明星,比如今天要說的主人公,他33歲憑藉《大俠霍元甲》獲得金鷹獎,因此一舉成名,卻在41歲遁入空門削髮為僧。他就是演員黃元申。01黃元申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由於年少時家境貧寒,他很早就養成了獨立堅強的性格,並一手帶大五個弟妹。
  • 被封殺後遠嫁美國,曾紅遍全國的鄭緒嵐,如今62歲現狀令人唏噓
    從《太陽島上》到《紅豆曲》,從《牧羊曲》到《大海啊故鄉》等等,她演唱了很多膾炙人口的歌曲,甚至可以說她的歌聲承載了一代人的記憶。她就是鄭緒嵐,一位曾紅遍全國的女歌手,一位為愛遠赴美國的女人,一個被愛傷得「慘不忍睹」的女人,她的一生幾乎全是苦澀的味道。
  • 她是第一個登上《時代》周刊的中國女歌手,如今抖音又將她帶火!
    1967年出生的她,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北京姑娘。上世紀70年代,燙頭髮的人還不多,上小學時,張薔就敢頂著一頭捲髮去上課。而給張薔燙頭髮的人是她母親——中國電影交響樂團的一名小提琴手。張薔在出道的第一年就出了6張專輯,後來她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一口氣出了19張專輯,相當於平均兩個月就要出1張專輯。
  • 影后李秀明:21歲紅遍全國,43歲賣薯片賺億元,如今過得怎樣
    她就是21歲紅遍全國,28歲攬獲金雞、百花雙料影后的李秀明。然而,這位影壇「時代人物」的傳奇,並不僅限於此。她在演藝事業的巔峰時刻,選擇急流勇退下海經商,走上了賣薯片的道路。結果,還把自己賣成了億萬富翁!作為80年代男青年的「夢中情人」,女青年的「模仿對象」,李秀明一波三折的人生故事,遠比她出演的角色更加精彩。
  • 她14歲失貞,18歲紅遍全球,26歲精神失常,今39歲被父親軟禁
    在八卦記者的閃光燈下,她剃光頭、用傘襲擊狗仔、酗酒等無所不為。當被母親強制送進戒療所時,布蘭妮竟然不斷地對別人大吼:「我是騙子!我是冒牌貨!」作為21世紀最受歡迎的女歌手之一,布蘭妮一度活成了樂壇神話,影響了幾代人。2001年,美國遭遇911恐怖襲擊後,全國陷入一片恐慌、哀痛與無助之中。
  • 她17歲紅遍全國,27歲嫁給外賣小哥,如今把丈夫捧成影帝
    娛樂圈中的明星大都以提升自己的咖位為目的,選擇伴侶時更是講究雙方的實力,除此之外,很多女星都會利用自己的名氣躋身豪門,享受豪門富太的生活,但並不是每個女星都喜歡這樣的選擇,女星饒敏莉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鞏俐穿粉嫩吊帶裙,與大18歲老公逛街,如今的身材吸引大家目光
    鞏俐穿粉嫩吊帶裙,與比自己大18歲的老公逛街,如今的身材吸引大家目光!說起鞏俐,想必提到這個名字,大家都不會陌生,畢竟她紅了幾十年了,她多次獲得百花獎最佳女主,她被譽為「港臺八大天后」「四大電影女皇」,她也是第一位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的華人女星,顏值,身材,氣質,才華兼具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