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薔這個名字可能現如今有很多年輕人並不熟悉,但對於在胡同長大的80後來說再熟悉不過了,她是一個地道的北京大妞兒同時也是80年代紅極一時的歌手,說起她的代表作就太多了,比方說《愛你在心》《北京女孩》《別再問我什麼是迪斯科》都是大伙兒耳熟能詳的經典老歌兒,她給人們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在80年代的時候不光打扮新潮還留著爆炸頭!
1986年張薔登上了美國《時代周刊》左邊這個頂著爆炸頭笑得十分燦爛的女孩就是張薔,右邊那個人是怹的母親,張薔也是第一個被美國時代報刊中國藝人
張薔之所以能登上《時代周刊》是因為當是她的專輯銷量達到了2000萬張,在那個年代這個數字可想而知,而且還被《時代周刊》評為全球最受歡迎的女歌手第三名,而排名第四的就是家喻戶曉的鄧麗君,不說別的地兒,就說在北京,張薔當年受歡迎的程度不遜色任何一位知名歌手,所以可見一斑,80後的北京孩子幾乎都買過怹的打口兒帶,即便沒買過打口兒帶也一定聽了不少怹的歌兒
但就這麼一個在80年代紅透半邊天的歌手卻從來沒有出現在電視晚會的舞臺上,那個時候怹的形象只停留在了打口兒帶上,在歌迷心中也一直都很神秘,在2000年的《同一首歌》的舞臺上,張薔是出道以來頭一次出現在電視屏幕上,1987年張薔遠赴澳大利亞留學,她的這一決定讓很多人都驚訝不已,因為當時正是張薔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放棄大好前途國留學,從突然走紅到銷聲匿跡,再到回歸舞臺,怹一直都給人感覺特別獨特,換句話說這種境界一般人真比不了
張薔這種率性而活的性格就是一個典型的北京大妞兒,1967年怹出生在北京海澱,據說怹從小的生活方式也和同齡的孩子完全不一樣,小學就敢頂著一頭捲髮去學校在70年代,燙頭都得需要單位開介紹信才成,這老北京人都知道,一個孩子燙頭更是聞所未聞,而給怹燙頭髮的並不是別人就是怹的母親
張薔的母親是北京交響樂團的小提琴手在那個年代搞藝術的人都引領著社會時尚,生活在這樣一個時髦的家庭裡,張薔的穿衣打扮自然就和同齡的孩子不一樣,怹經常會穿一些牛仔短褲,吊帶背心兒,蝙蝠衫,戴著大耳環,蛤蟆鏡,八十年代的時候張薔就敢穿成這樣走在北京的大街上,在那個年代這種打扮被稱之為奇裝異服
不光捯飭得時髦,張薔打小兒聽的音樂也和別人不一樣,那個時候大伙兒聽得不是搖滾樂就是四大天王的歌兒,但張薔喜歡聽麥可·傑克遜,在那個年代北京的音響市場還沒有很開放,更多的是一些盜版的打口兒帶,只有搞藝術的人才能在圈兒裡找著資源,聽到一些歐美音樂,所以張薔無疑是最早接受歐美音樂薰陶的那批北京孩子
1984年,15歲的張薔報名參加了咱北京海澱區舉行的一次青年歌手大賽,張薔手拿老家兒給怹買的吉他連蹦帶跳地唱了一首美國卡彭特兄妹的《什錦菜》沒想到一曲唱罷,把當時的評委都唱驚了,因為當時的歌手都唱一些紅歌或者民歌兒,充其量也就是蘇聯歌曲,這首英文歌兒夾在中間顯得特別突兀和不合時宜,要知道,在那個年代李谷一的《鄉戀》都能被批評為靡靡之音,更何況張薔還唱英文歌兒,所以怹在這次比賽中沒有取得任何成績
像張薔這樣的音樂在當時還是很少見的,幾乎可以說沒有,因此張薔的第一張專輯一經推出就大受北京人歡迎,據說原計劃只發行60萬張,但沒想到剛一發行就脫銷了,最終創造了250萬的銷售神話,年輕時的張薔年少輕狂,奔放大膽,造型也是一樣,標誌性的大濃妝,大耳環,怹的這身打扮引領了當年年輕人的時尚風潮,同時也超出了很多人的審美底線,不少人都說張薔就是80年代的lady gaga,但北京孩子當年都稱怹為迪斯科女王
因為張薔是80年代唯一唱迪斯科的女歌手,張薔經歷過輝煌也飽受爭議,經過過大起大落的人生,也為中國音樂寫下了一段傳奇,所以張薔無疑是80年代的歌壇天后,因為怹創造了很多第一,怹是第一個唱勁歌風格的北京大妞兒,第一個敢捯飭得如此前衛登上封面,第一個登上美國《時代周刊》的北京人,總而言之,怹的歌唱生涯帶著太多時代印記,時隔多年,再次點開她的音樂依然經典!本文由戲言聊影視原創,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