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Love The City of Beijing
侮辱了我的智商!
近幾年的國產劇
看得讓人無比心焦
職場劇是個舶來品
特指通過塑造某個行業從業人員的形象
來傳達職業理念的劇集
而國產職場劇非常多都是
穿著職業劇裡的外衣
打著愛情劇之實
內行看到吐血
外行看到焦慮
讓人看了火冒三丈
國產職場劇這兩年風頭正熱,基本上把各個行業和領域都快拍遍了,從檢察官、律師,談判官、公關、翻譯官、房產中介.....
豆瓣上的分數大多在5分上下漂浮,《安家》的豆瓣評分最高,6.3分,而《完美關係》更是將國產職場劇打入豆瓣3.9分的深淵.....
國產職場劇太擅長打造精英,光靳東就在間諜、醫生、律師等不同角色中駕輕就熟,同樣的性格,同樣的人設,不同的職業....
如果你不是看到片名不同,職業不同,你會誤以為在看同一部電視劇,同一個靳東,同一個精英....
而千萬別說靳東膩,放眼望去國產職場劇大多是「霸道總裁」式的的男主,黃軒也憑藉著《完美關係》加入到油王之爭了......
不同的劇裡,男主的形象如出一轍,自我感覺良好的帥氣,傲慢的姿態、走到哪裡都是萬眾矚目的焦點,縱使他們日理萬機,卻甘心情願去手把手教一個「職場小白」(女主)成為職場精英。
而國產職場劇的女主就更一言難盡了,《完美關係》裡受命於危急時刻的江達琳,不論公司多麼岌岌可危,首先考慮的是個人感受。
私事公司混為一談,沒有職業素養,一心只剩戀愛腦。
作為一個職業公關,更在劇中出現了「反水」的一幕,其中有一個情節是一家遊戲公司的程式設計師因過勞猝死,遊戲公司老闆不想賠付家屬要求的200萬。
江達琳本來是要以公關的身份代替公司與家屬談和解,溝通過程中突然被家屬故事感動,轉而拿著一本日記希望感動遊戲的老闆。
雖然故事的結局是人間充滿愛,遊戲公司老闆最終被感動賠付了家屬200萬,但從公關這個職業的角度來看,江達琳的「反水」實在太缺乏職業素養了。
遇到問題和危機,就到萬能的男主那裡胡攪蠻纏:「反正我不管,這個忙,你幫也得幫,不幫也得幫」。
尬到所有看劇的女性們神經緊繃....
佟麗婭的顏值也拯救不了沒有腦子的傻白甜女主人設了.....
還有藍盈瑩飾演的《精英律師》的人設也別提多招黑了,並且職業素養讓人心生戰慄,覺得被告可憐,於是不顧原告委託人的利益,教唆被告如何躲過法律責任。
唯一顯現專業的地方竟然是背法律條款,律師們大呼冤枉,千萬別指望哪個專業的律師會給你背這個。
我的前半生裡的羅子君,也是職場女性逆襲的典型,但是左手唐晶做閨蜜,右手賀涵做人生導師,全程主角光環開掛,試問有幾個人有這樣強大的朋友圈?
全職在家十年,離婚了能迅速找到工作,工作竟然還能接送孩子上下學,這樣的工作,只有戴著主角光環的人才能找到。
而羅子君所謂的逆襲,更像是我的前半生嫁了一個有錢人,後半生嫁了一個更有錢的人的故事。
還有《安家》裡的房似錦,有著原生家庭的悲慘做襯,就可以賣房套路堪比甄嬛傳,撬自己下屬的單子,給客戶猛灌雞湯買「跑道房」。
國產職場劇的女主角不是聖母心泛濫,就是開啟甄嬛模式。
女主人設不太正常的,就往原生家庭上圓,前有樊勝美和蘇明玉,後有房似錦......
而那些背景普通,腦迴路正常又有職業素養的女主太少了.....
職場劇裡的女性大多會遇到職業上的挫折,而遇到挫折,就往往就會有職場精英(霸道總裁)救我於水火的瑪麗蘇劇情。
大多的國產劇職場劇看下來其實都是一個套路,那就是職場小白在霸總的扶持下,升級打怪談戀愛的套路。
撇開職場真實性的底線不談,比起國產職場劇的懸浮,更讓人看不懂的是一個個女主的人設。
看著這些國產職場劇費勁心機地區勾勒一個「大女主」的成長之路,卻無法真正關注女性的困境和成長。
編劇筆下的一個個主角缺乏血肉和靈魂,不是等待著男主開掛救援的江達琳,就是人設性格極端有著悲慘原生家庭的房似錦。
實在是太讓人看不懂了.......
職場遠遠不是劇裡等待霸總光環籠罩的傻白甜可以駕馭的,這個世界也不會為你開啟瑪麗蘇濾鏡。
職場女性們不需要有悲慘的原生家庭,照樣可以很熱血,很勵志。
也不需要霸總式的職場精英來開掛,大多的時候,職場裡能救你自己的,只有你自己。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