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在教育圈火了!或許這才是老師最美的樣子 | 教育光影

2021-02-22 中國教育報

老師,如果讓你帶全校最難教的班級,你能勝任嗎?如果讓你面對最難「對付」的學生,你會怎麼教?

剛剛上映的一部印度電影《嗝嗝老師》,話題就與此相關。這部電影豆瓣評分7.5,一些看過的老師感慨:「原來,師生關係從來都不應是單向傳授,而是一種良性互動、互相影響、共同成長的結果。」「真戳心呀,道出了教育的真諦,仿佛讓人觸摸到了教育的溫度。「

中教君想,您若可以在繁忙工作中抽出一點時間來看看這部電影,或許會有意外的收穫。 

電影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奈娜·瑪圖爾的女教師,她身患圖雷特症候群。患有此症的人經常會不受控制地抽搐並發出怪聲,而在緊張狀態下,叫聲和抽搐則會更加頻繁。

由於先天無法控制自己的發聲,我們似乎也很難想像她多年來是如何在學校完成的學業,更無法相信,大學畢業後的奈娜居然勵志做一名老師,即便一次次因生理缺陷而遭到拒絕,和父親也發生過無數次的衝突,她也從未放棄過自己的夢想。

經歷過無數次的失敗後,奈娜終於在自己的母校爭取到了工作機會,但分配給她的任務卻是去教全校成績最差的F班,而這裡也有著一群最難對付的學生。

被學生嘲笑自己的疾病、被學生欺負排斥,被其他老師帶著有色眼鏡相看,這些,都變成了她的日常。

本以為,她很快就會放棄,卻沒成想,這令她越挫越勇。


在印度的主流的學校裡,學生們不僅按照成績從A到F劃分班級。更殘酷的是,處在F班的來自貧民窟家庭的學生,僅僅由於搗蛋、成績差,就將面臨被退學的命運。

在此危難之際,奈娜要藉此向不看好她的同事們證明:「只要有正確的引導,每一個學生都能變成一個好孩子。」

於是,影片所建構的雙重戲劇衝突也全部交代給觀眾:


一邊是奈娜以一己之力是否能改變F班學生們被退學的命運;


另一邊則是她需要證明自己的價值——患有圖雷特症候群的人是否也能和正常人一樣,成為一個優秀的教師。

懷揣著自己的信念,奈娜老師希望能通過因材施教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先教會他們如何做人,再談學生的學習成績。

一開始,奈娜老師的良苦用心不僅受到問題少年們的排斥抗拒,他們甚至還對老師發出的怪聲報以嘲笑態度,並屢次戲耍她,但這並未改變奈娜的初心,反倒更堅定了她使用自己教學方式的決心。

漸漸的,戾氣滿滿的學生們,被這個得「怪病」的老師感動了。

因為奈娜老師和其他老師不一樣,不光沒有嫌棄他們,反而變著花樣的「拯救」他們。

即使一再被學生質疑和戲弄,她仍不放棄,她依靠自己的力量,深入孩子的內心,帶著孩子們放飛紙飛機,告訴他們:

如果你們只顧著自怨自艾,最終的結果只會在泥沼裡越陷越深,只有正視自己的恐懼,才能改變現狀。


對奈娜老師來說,這群孩子每個人身上的閃光點和善良,並沒有被貧窮的出身覆蓋,她都看得清清楚楚。

學校不允許這群孩子在學校裡上課,她就帶著孩子們在海邊學習;

孩子們的家長不好意思去學校開家長會,她就自己騎車去貧民窟一個個拜訪;

她願意花著自己的錢,帶孩子們吃他們這輩子都沒有吃過的美食;

她用自己的一切守護著這群,從小就在窮苦潦倒裡長大的孩子.

這群表面叛逆內心脆弱的孩子,在最終被奈娜老師的真心所打動,變成了努力向上熱愛生活的「好孩子」。

他們的人生,因為遇到了奈娜老師,被成功拯救於水深火熱的生活中;

他們的未來,也因為奈娜老師,從暗淡無光變得閃閃發亮。

的確,當師生開始建立起信任和友誼的基礎後,雙方的互動才會更有效。

奈娜老師的教學方式和她對孩子們的付出令我們動容。同時,作為老師的我們,還收穫了哪些教育啟示呢?

1、偉大的老師都是帶著愛的

F班的學生實際上是自卑的。他們的自卑來自於貧窮、來自於外界的不認可。但老師非常理解這幫學生的心理。即使他們各種惡作劇、各種問題行為,但在奈娜老師看來,都是正常的。所以,奈娜做了很多努力,讓學生感受到被認可、被鼓勵。讓學生們感到溫暖、感動。

正是奈娜全身心的為了孩子成長,堅持每個學生都是有智慧的,學生們才有了後面的改變。

偉大的老師一定是無條件愛他們的學生的。什麼是老師的愛,就是相信學生、支持學生、鼓勵學生,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

所以,作為老師,一定要帶著愛工作、帶著愛育人。那麼,你會發現每一個孩子都是可以成才的。

2、教育首先就是「尊重「

先天性身體缺陷,在正常人看來會認為不正常,而對於缺陷兒童來說卻是正常的。因此,奈娜老師可以理解這些來自貧民窟的孩子們。他們一切的問題行為,其實背後的訴求就是博得其他人的關注,甚至接納。他們試圖用他們的方式來獲得關注、認同。

在受到老師、其他同學的冷落之後,行為愈演愈烈,甚至出現報復行為。作為他們的老師首先做的是尊重他們。而不是看不起他們、嚴苛對待他們、用老師的角色要求他們。

她走進他們,和他們在一起,讓他們每個人看見自己的優勢與學習的結合。比如,有的學生特別擅長算術,有的特別擅長RAP,有的特別幽默等。

有尊重才能有交流,有交流才能有懂得,有懂得才會有恰當的教法。

3、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

影片中的9F班學生從沒有及格過,在所有師生眼裡基本是無可救藥。奈娜跟校長說,9F班每個人都是有智慧的,於是立下了4月期限,讓每個學生都及格的目標。那麼,奈娜是怎麼做的呢?

首先,關注學生們的興趣,通過關注他們興趣了解他們,走進他們內心,為後面的交流、教學做了鋪墊。比如,會說RAP的學生利用奈娜的怪叫聲變成了一段說唱,而奈娜沒有生氣反而跟著他們一起說唱;比如賭博的學生算術速度超快,拿出一副撲克讓學生做一次老師給大家上算數課……

其次,變革教學方法。這些問題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是因為他們沒有信心認為能學好。奈娜便根據實際情況,不教條的按既定的教學大綱教學,而是創造性的變革教學方式。比如,把課堂搬到教室外,比如用雞蛋引出拋物線的概念,比如用籃球運動的方式教物理;比如,用放紙飛機的方式讓學生放飛恐懼。奈娜用最簡單的方式講解複雜的枯燥的理論知識,並且寓教於樂,讓學生有參與感、產生學習興趣。

如果每一個孩子都能有正確的引導,那麼每一個孩子都可能會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讓他們自由去成長。

4、每個老師,都需要有教育使命感

影片中有一段話說:「普通的老師是教書,優秀的老師是教做人,而偉大的老師是讓學生明白教育的真諦。

沒有愛,沒有使命感的老師是無法成為優秀乃至偉大的老師的。教師通過尊重、鼓勵、愛,讓每個學生能更好的成長和發展自己。

帶著這樣的教育理念和行為一直到退休,最後當她走出校門那一刻,曾經的學生過來迎送,奈娜老師臉上的笑容蕩漾。那一刻,我想便是她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刻了。

5、教師要懂點心理學

奈娜老師老師應該是一個成功的心理學實踐者。

說她是成功的實踐者,有兩點:一是通過自身的努力克服圖雷特症候群帶來的自卑;二是將心理學的方法運用在教學中,讓全校最差班級成為優秀班級。

有人說,所有學生學業上的失敗,都是學生心理上的失敗。作為老師,我們不能僅僅只關注學生的分數、成績,更要關注學生的心理成長。多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多關注他們的興趣,多關注他們的情緒變化。老師有責任培養學生形成獨立的人格。

教師塑造學生的靈魂,肩負著人類的未來。從這個角度講,教育,無疑是最偉大的事業。



《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起跑線》等一系列兼具娛樂性和教育意義的印度電影,在我國上映後,都取得了很好的口碑。其中探討的教育話題,引發不少老師和家長思考。

01

《摔跤吧!爸爸》

馬哈維亞曾經是一名前途無量的摔跤運動員,在放棄了職業生涯後,他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能夠替國家贏得金牌。馬哈維亞將這份希望寄托在了尚未出生的兒子身上,哪知道妻子接連給他生了兩個女兒,取名吉塔和巴比塔。讓馬哈維亞沒有想到的是,兩個姑娘展現出了傑出的摔跤天賦,讓他幡然醒悟,就算是女孩,也能夠昂首挺胸的站在比賽場上,為了國家和她們自己贏得榮譽。 

就這樣,在馬哈維亞的指導下,吉塔和巴比塔開始了艱苦的訓練,兩人進步神速,很快就因為在比賽中連連獲勝而成為了當地的名人。為了獲得更多的機會,吉塔進入了國家體育學院學習,在那裡,她將面對更大的誘惑和更多的選擇。

02

《起跑線》


一對印度的中產階級夫婦:服裝店老闆拉吉與太太米塔為了讓女兒皮婭接受更好的教育想盡了各種辦法。而當他們費勁心思終於要將女兒送進名校時,事情卻又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

03

《神秘巨星》

少女伊西亞擁有著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對唱歌充滿了熱愛的她做夢都想成為一名歌星。然而,伊西亞生活在一個不自由的家庭之中,母親娜吉瑪常常遭到性格爆裂獨斷專橫的父親法魯克的拳腳相向,伊西亞知道,想讓父親支持自己的音樂夢想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某日,母親賣掉了金項鍊給伊西亞買了一臺電腦,很快,伊西亞便發現,雖然無法再現實裡實現夢想,但是網絡中存在著更廣闊的舞臺。伊西亞錄製了一段蒙著臉自彈自唱的視屏上傳到了優兔網上,沒想到收穫了異常熱烈的反響,著名音樂人夏克提亦向她拋出了橄欖枝。


本文編輯 | 郭可暢

責任編輯 | 郭可暢

文章來源 | 

幕味兒《春風化雨!為這部印度佳作點讚》

學習喚醒者《扎心了!電影《嗝嗝老師》道出的5點教育啟示》

視覺志《一部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送給那些當年被看不起的女孩》

電影資料及簡介來源於豆瓣電影

更多精彩資訊,請點擊閱讀原文,下載中教之聲APP吧

相關焦點

  • 印度電影《嗝嗝老師》:或許這才是老師最美的樣子
    剛剛上映的一部印度電影《嗝嗝老師》,話題就與此相關。這部電影豆瓣評分7.5,一些看過的老師感慨:「原來,師生關係從來都不應是單向傳授,而是一種良性互動、互相影響、共同成長的結果。」「真戳心呀,道出了教育的真諦,仿佛讓人觸摸到了教育的溫度。「我想,您若可以在繁忙工作中抽出一點時間來看看這部電影,或許會有意外的收穫。
  • 關於教育的電影 好的老師真的可以點亮學生的人生
    電影有時候是你的另一種人生,生活中有些話你沒有辦法直接說出來,但可以對電影中的某種相似的情況評頭論足以抒胸臆。所以還是借電影來聊聊「教育」這個話題。這兩天天看了兩部電影:《放牛班的春天》、《死亡詩社》。有的是重看,有的是新看,但很巧,這幾部電影都是關於教育問題的。
  • 《嗝嗝老師》在教育圈火了!這世上最酷的事,就是用生命影響生命
    老師,如果讓你帶全校最難教的班級,你能勝任嗎?如果讓你面對最難「對付」的學生,你會怎麼教?剛剛上映的一部印度電影《嗝嗝老師》,話題就與此相關。這部電影豆瓣評分7.5,一些看過的老師感慨:「原來,師生關係從來都不應是單向傳授,而是一種良性互動、互相影響、共同成長的結果。」「真戳心呀,道出了教育的真諦,仿佛讓人觸摸到了教育的溫度。
  • 電影《老師·好》成黑馬!老師不是聖人,但有一顆為你好的心 | 教育光影
    老師也有情感,請不要傷他們的心;老師也有尊嚴,請不要不留情面;老師也有煩惱,請不要把他們當聖人。文章來源:中國教育報(Zhongguojiaoyubao)這3點告訴你,老師不是聖人,但有一顆為你好的心最近,于謙火了。這次不是因為他和郭德綱的相聲,而是一部口碑很好的電影《老師·好》。
  • 廈門六中合唱團教師節新歌《因為你》 展示「教育最美的樣子」
    吉他伴奏聲中,青春少年穿著素淨的校服,聲音澄澈明亮,笑容溫和優雅,為敬愛的老師送上美好祝福,動聽的歌聲讓人產生了深深的共鳴。這是合唱團痛失指揮高至凡老師後,排演的第一支歌。  有人說,這就是「教育最美的樣子」。  去年教師節,全國教育大會提出「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的育人之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美育在立德樹人中究竟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今年教師節前,記者來到廈門,走進六中,在這塊「美的土壤」尋找答案。
  • 鴻文教育助力中國抗疫題材電影《最美逆行》上映
    《 最 美 逆 行 》   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親筆題寫鴻文教育集團友情贊助的中國首部抗疫題材電影《最美逆行   鴻文教育集團董事長李文龍先生在了解這部真實反映抗擊疫情的電影劇本後,堅定地決定支持這部電影拍攝。
  • 育兒電影《地球上的星星》:最好的教育,其實是「放棄教育」
    關於"放棄"孩子,我想到一部印度電影《地球上的星星》,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八歲小男孩伊夏和他的老師的故事,向我們展示了另一種教育方式——"放棄"教育。 像這樣的行為每位父母都不陌生,因為這是很多人每天都在做的事情。電影《地球上的星星》中,小男孩伊夏因為先天患有閱讀障礙的疾病,總是被人欺負,老師也不認可他。每次老師布置一些任務,他都不能夠準確地按照老師說的去做,他自己的腦海中裝滿了新奇的事物,他喜歡在自己的想像中遨遊,並且過得很快樂。
  • 印度大片《嗝嗝老師》,一部直擊教育痛點的電影!
    秉承著「沒有壞學生,只有差老師」的理念,奈娜包容了孩子們的頑劣叛逆,引導每個人發現自己的長處所在,努力重燃他們對學習的熱情。她用一碗很有料的「雞湯」,使他們懂得寒門出身不是墮落的藉口,只有出色的成績才是對上流社會最有力的反擊。
  • 教育題材印度電影,推薦這6部!
    閉門不出的日子久了,難免有些無聊空虛,給大家送上一份精神食糧——6部口碑上佳的教育題材印度電影。近年來,印度現實題材的電影都致力於反映社會問題、直擊社會痛點,我們要推薦的這6部教育片,有的聚焦教育不公平,有的提倡因材施教,有的關注高考落榜生,有的批判填鴨式教育……這些也都是中國最熱門的教育話題。
  • 鄉村教育,綻放孩子最美的光芒
    從教30年的省優秀老師、省「十三五」中小學名校長培養人選葉雪娥說,她一直在尋求一種能引領學生、教師、學校共同發展的文化,一種能實現「學生成長快樂,教師工作幸福,學校特色鮮明」教育願景的文化。尋找鄉村教育辦學的靈魂1990年夏天,豆蔻年華的葉雪峨走出師範校園的象牙塔,分配在景色秀麗的金湖畔梅口鄉擁坑村一所偏僻的「雙人校」。這年秋天,她成為一名真正的鄉村教師。
  • 微電影《老師不是神仙》火了:尊重教育,從了解老師開始!
    編輯整理:盛唐輝煌 魯迅先生說:教育植根於愛。 每一位老師都把愛深深植根於學生身上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一部微電影,時間很短,但故事很長。 這部微電影由桐廬縣城南小學的一群老師所拍,講述了這些老師自己的故事,只為努力揭開老師課堂下更真實的一面。
  • 《嗝嗝老師》:又是關於教育的電影,印度再次走在了我們前面
    印度時不時就能帶來這種有思想的好電影,為什麼中國電影就不能有類似的出品呢。是我們缺少生活的體會,還是沒有好的編劇撰寫故事,這個問題值得思考。在我們思考的同時,先來看看10月12日最新上映的印度教育電影——《嗝嗝老師》。
  • 5部極具教育意義的高分電影,適合和孩子一起看
    與其耗費心力與孩子鬥智鬥勇,不妨找個空閒時間,帶孩子一起看部電影,這裡為大家推薦幾部高分教育電影,或許能為你的教育方式找到新思路。NO.5《三傻大鬧寶萊塢》這是一部現代教育背景下,對家長教育方式相當有現實意義的一部電影。
  • 15部著名教育電影,15種偉大老師形象
    每當我想起從幼兒園到大學教過我的老師的時候,腦海裡總會浮現這四個字:春風化雨。今天小編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做了一份關於偉大老師的影單。這個單子裡,有15部經典教育電影,描述了15個優秀老師的形象。從這些電影裡,我們能感受到優秀教師所具備的品質。
  • 印度這部經典教育題材片,打臉國產校園電影啪啪疼
    在日漸扭曲的教育大環境下,影片所傳達的教育理念,值得中國的每個家長和老師細細看三遍關注「阿丫電影」,每天三分鐘,透過光影看更廣闊世界他演技精湛,是一個堅持電影夢想的天才 。他的每部電影都能收穫各方好評,引起廣泛討論和迴響。2007年拍攝的這部《地球上的星星》,聚焦教育制度上的欠缺。但他沒有猛烈地控訴制度上的不完整,以及家長在學習時的缺席。而是以誠懇、包容的筆觸提供親情與教育層面上的不同思考方向。
  • 走進最美好老師︱侯集中學教師李貞榮獲「感動江蘇教育人物...
    10月27日,「感動江蘇教育人物——2020最美班主任」評選結果揭曉,徐州市侯集高級中學教師李貞被評為「2020最美班主任」稱號。為大徐州的優秀班主任點讚!點讚!點讚!
  • 教育電影《死亡詩社》:面對千人一面的教育,家庭教育該一人千面
    現在這種教育是極受爭論的,同時,現在社會也是比較越來越關注與家庭教育,同時也紛紛有一些電影去反映著現代教育的狀況,就比如《死亡詩社》當中就能夠去更好的呈現了現在社會的教育模式。二:解讀《死亡詩社》該片講述的是一個有思想的老師和一群希望突破的學生之間的故事。
  • 《嗝嗝老師》:好的老師終將給我們好的教育
    其實這部電影與之前的幾部電影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在於其中的歌舞片段,相反的裡面加入了許許多多的說唱,一改往常的面貌讓人耳目一新。今天小編便來帶大家進入一部印度歌舞劇,《嗝嗝老師》。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奈娜是一個患有抽動穢語症候群的人。
  • 張桂梅和劉瑜,截然相反的教育理念背後,或許才是教育的真相
    對此,大多數其實已經給出了自己的判斷:這是兩種不同起點的教育方式,前者努力的終點或許只是後者的起點,他們沒有可比性。站在她們各自的起點上,這樣的選擇都沒有錯。不過,這樣的比較給了真經兩個很重要的啟示,也許這一次,我們可以窺見教育的本質:第一,教育是多樣性的,針對不同的人群,教育是不同的狀態,應試教育讓一部分人感到不滿,但所謂素質教育,又會讓另一部分人感到無比焦慮。
  • 一鍵收藏 | 20部高分教育電影,堅定你的教育初心
    今天小編為假期裡的大家整理了一份教育類電影清單,20部教育電影,有20種關注和解讀教育和成長的視角。或許你會為某一個鏡頭動容、被某一段臺詞感染,因為那裡刻畫的,也是你的初心和熱愛。本文的20部教育電影的信息主要源於豆瓣電影和人民教育出版社,按照整理本文時該電影的豆瓣評分數據從高到低排序,僅供參考,不代表本公眾號對電影水平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