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文物建築及歷史地段的國際原則-《威尼斯憲章》

2021-03-01 文物建築科技保護

一、威尼斯憲章概述

  保護文物建築及歷史地段的國際原則,全稱《保護文物建築及歷史地段的國際憲章》。1964年5月31日,從事歷史文物建築工作的建築師和技術員國際會議第二次會議在威尼斯通過的決議。憲章肯定了歷史文物建築的重要價值和作用,將其視為人類的共同遺產和歷史的見證。憲章分定義、保護、修復、歷史地段、發掘和出版6部分,共16條。明確了歷史文物建築的概念,同時要求,必須利用一切科學技術保護與修復文物建築。強調修復是一種高度專門化的技術,必須尊重原始資料和確鑿的文獻,決不能有絲毫臆測。其目的是完全保護和再現歷史文物建築的審美和價值,還強調對歷史文物建築的一切保護、修復和發掘工作都要有準確的記錄、插圖和照片。

二、威尼斯憲章

 從事歷史文物建築工作的建築師和技術人員國際議會(ICOM)第二次會議通過的決議

  世世代代人民的歷史文物建築,飽含著從過去的年月傳下來的信息,是人民千百年傳統的活的見證。人民越未越認識到人類各種價值的統一性,從而把古代的紀念物看作共同的遺產。大家承認,為子孫後代而妥善地保護它們是我們共同的責任。我們必須一點不走樣地把它們的全部信息傳下去。

  絕對有必要為完全保護和修復古建築建立國際公認的原則,每個國家有義務根據自己的文化和傳統運用這些原則。

  1931年的雅典憲章,第一次規定了這些基本原則,促進了廣泛的國際運動的發展。這個運動落實在各國的文件裡,落實在從事文物建築工作的建築師和技術人員國際議會(ICOM)的工作裡,落實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工作以及它的建立文物的完全保護和修復的國際研究中心(ICCROM)裡。人們越來越注意到,問題已經變得很複雜,很多樣,而且正在繼續不斷地變得更複雜,更多樣;人們已經對問題作了深入的研究。於是,有必要重新檢查憲章,徹底研究一下它所包含的原則,並且在一份新的文件裡擴大它的範圍。

  為此,從事歷史文物建築工作的建築師和技術人員國際會議第二次會議,於1964年5月25日至31日在威尼斯開會,通過了以下的決定:

(1)定義:

  第一項 歷史文物建築的概念,不僅包含個別的建築作品,而且包含能夠見證某種文明、某種有意義的發展或某種歷史事件的城市或鄉村環境,這不僅適用於偉大的藝術品,也適用於由於時光流逝而獲得文化意義的在過去比較不重要的作品。

  第二項 必須利用有助於研究和保護建築遺產的一切科學和技術來保護和修復文物建築。

  第三項 保護和修復文物建築,既要當作歷史見證物,也要當作藝術作品來保護。

(2)保護:

  第四項 保護文物建築,務必要使它傳之永久。

  第五項 為社會公益而使用文物建築,有利於它的保護。但使用時決不可以變動它的平面布局或裝飾。只有在這個限度內,才可以考慮和同意由於功能的改變所要求的修正。

  第六項 保護一座文物建築,意味著要適當地保護一個環境。任何地方,凡傳統的環境還存在,就必須保護。凡是會改變體形關係和顏色關係的新建、拆除或變動都是決不允許的。

  第七項 一座文物建築不可以從它所見證的歷史和它所從產生的環境中分離出來。不得整個地或局部地搬遷文物建築,除非為保護它而非遷不可,或者因為國家的或國際的十分重大的利益有此要求。

  第八項 文物建築上的繪畫、雕刻或裝飾只有在非取下便不能保護它們時才可以取下。

(3)修復:

  第九項 修復是一件高度專門化的技術。它的目的是完全保護和再現文物建築的審美和歷史價值,它必須尊重原始資料和確鑿的文獻。它不能有絲毫臆測。任何一點不可避免的增添部分都必須跟原來的建築外觀明顯地區別開來,並且要看得出是當代的東西。不論什麼情況下,修復之前和之後都要對文物建築進行考古的和歷史的研究。

  第十項 當傳統的技術不能解決問題時,可以利用任何現代的結構和保護技術來加固文物建築,但這種技術應有充分的科學根據,並經實驗證明其有效。

  第十一項 各時代加在一座文物建築上的正當的東西都要尊重,因為修復的目的不是追求風格的統一。一座建築物有各時期疊壓的東西時,只有在個別情況下才允許把被壓的底層顯示出來,條件是,去掉的東西價值甚小,而顯示出來的卻有很大的歷史、考古和審美價值,而且保存情況良好,還值得顯示。負責修復工作的個人不能獨自評價所涉及的各部分的重要性和決定去掉什麼東西。

  第十二項 補足缺失的部分,必須保持整體的和諧一致,但在同時,又必須使補足的部分跟原來部分明顯地區別,防止補足部分使原有的藝術和歷史見證失去真實性。

  第十三項 不允許有所添加,除非它們不至於損傷建築物的有關部分、它的傳統布局、它的構圖的均衡和它跟傳統環境的關係。

(4)歷史地段:

第十四項 必須把文物建築所在的地段當作專門注意的對象,要保護它們的整體性,要保證用恰當的方式清理和展示它們。這種地段上的保護和修復工作要按前面所說各項原則進行。

(5)發掘:

第十五項 發掘必須堅持科學標準,並且遵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56年通過的關於考古發掘的國際原則的建議。遺址必須保存,必須採取必要的措施永久地保存建築面貌和所發現的文物。進一步,必須採取一切方法從速理解文物的意義,揭示它而決不可歪曲它。預先就要禁止任何的重建。只允許把還存在的但已散開的部分重新組合起來。粘合材料必須是可以識別的,而且要儘可能地少用,只要能保護文物和再現它的形狀就足夠了。

(6)出版:

  第十六項 一切保護、修復和發掘工作都要有準確的記錄,作有分析有討論的報告,要有插圖和照片

  清理、加固、調整和重新組合成整體的每個步驟,以及工作進行過程中的技術和外形的鑑定,都要寫在記錄和報告裡。記錄和報告應當存在一個公共機構的檔案裡,使研究者都可以讀到,最好是公開出版。

             一九六四年五月三十一日於威尼斯

1.文物建築保護理念篇:

1.1建立故宮古建築研究性保護機制的思考

1.2石質文物建築科技保護研究進展

1.3石質文物加固工程驗收資料評估探討-以柯巖造像及摩崖題刻搶險加固工程為例

2.文物建築保護材料篇:

2.1磚石類文物建築「犧牲性」保護材料-水硬性石灰

2.2古建築常用傳統無機膠凝材料

3.文物建築保護修復技術篇:

3.1磚石類文物建築裂隙注漿加固工藝

3.2紅外熱成像技術在文物建築修復效果及病害檢測中的應用

3.3磚石類文物建築表面吸水率測試技術(卡斯騰量瓶法)

3.4石質文物建築有害汙染物物理清洗方法之去離子水清洗及效果評估

3.5磚石類文物建築有害汙染物物理清洗方法之粒子噴射清洗

3.6古代水工設施營造工藝與防滲堵漏措施

3.7從建築視角看秦陵俑坑的土木營造技藝

欲知更多精彩歡迎關注科技文保!

另外本公眾號特發起的文物建築科技保護技術交流群即日起成立了,歡迎各位有志之士掃碼進群!

附小編微信(Q):1760511672,同時歡迎大家來稿共同交流文保技術,推動科技文保的發展。

來稿郵箱:1760511672@qq.com

相關焦點

  • 《威尼斯憲章》
    《威尼斯憲章》是保護文物建築及歷史地段的國際原則,全稱《保護文物建築及歷史地段的國際憲章》。
  • 威尼斯憲章(中英文)
    《威尼斯憲章》是保護文物建築及歷史地段的國際原則,全稱《保護文物建築及歷史地段的國際憲章》。
  • 文物建築認養的多重意義
    為此,山西省印發《山西省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利用「文明守望」工程實施方案》,大力實施文物建築「巨手擎」項目,動員社會力量通過出資修繕、認領認養等方式參與文物保護工作。根據規定,認養者可以享有不超過20年的文物建築使用權,    在周邊可利用的範圍內依法合規地開展經營活動,還能夠終身免費參觀山西全省文博單位、文物修復中心或文物景點。
  • 仁和區新增一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該寺因年久失修,即將倒塌,2012年5月25日,區文物管理所作為文物保護單位,實行搶救性保護修繕,工程於2013年5月竣工。2012年7月16日申報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寺為攀枝花市境內發現並保存的唯一一所明代建築,圖片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及研究價值。
  • 《聯合國憲章》75周年:秘書長致辭雙語對照
    這一年對聯合國來說意義非凡,對全球每一個人來說也都是歷史性的一年:一場始料未及的新冠病毒病大流行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常態,世界陷入封鎖和孤立,社會不平等突顯,國際風雲變幻莫測……然而,《聯合國憲章》中的原則和價值觀在今天仍然適用,並引領我們走向新的未來。今天,我們遭遇一場全球大流行病。
  • 濟南首次平移文物保護建築——原天主教方濟聖母傳教修女會院成功...
    中宏網山東6月11日電(攝影 王平)原天主教方濟聖母傳教修女會院(下文簡稱修女樓)平移保護工程是濟南首次平移文物保護建築,於2020年6月10日11時08分動身,下午15左右成功到達指定位置。修女樓位於濟南市歷下區歷山路47號院內。
  • 如果文物建築會說話
    今天我們一起漫步漢口江灘「點亮」文物建築感受歷史溫度(點擊下方圖片,點亮文物建築)1漢口華俄道勝銀行舊址是2019年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2019年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1866年由俄國人創辦的新泰洋行的一部分是清中末期俄商在漢口最重要的茶葉貿易與加工企業它是「萬裡茶道」俄商茶葉貿易的重要歷史遺蹟之一
  • 聽說,百年老店和百年建築最配
    城市更新環節離不開百年歷史老建築,從聯動、辦展到改造再利用,注入全新功能,許多歷史建築正在逐步從「老而無用」走向消費商業的混搭,更多大牌品牌影響力在老建築的襯託下變得熠熠生輝。
  • 寧波歷史文化名城日來了!來看文物保護合理利用的優秀案例
    甬派君有話說 今天(12月8日)是寧波市第12個「寧波歷史文化名城日」,為進一步提高寧波市不可移動文物的開放利用水平,總結推廣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利用的經驗和做法,我市文物行政部門組織開展了第三屆全市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利用優秀案例徵集活動。
  • ...聯合國憲章》籤署75周年 中方:做《聯合國憲章》的貢獻者和守護者
    6月26日是《聯合國憲章》籤署75周年紀念日。1945年的這一天,各國代表在美國舊金山通過了《聯合國憲章》,成為聯合國的根本性文件。當地時間26日,聯合國舉行在線活動,紀念《聯合國憲章》籤署75周年,包括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第74屆聯合國大會主席班迪等聯合國機構官員參加活動並致辭。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75年來,舊的問題在消失,但新的挑戰層出不窮。
  • 遠洋集團「建築健康」全國巡禮落地深圳 「春牛堂」保護修繕工程...
    遠洋集團「歷史文物建築是一座城市精神風貌與價值取向的生動展示,修繕保護深圳明清文物『春牛堂』,體現了我們對於深圳歷史文化傳承與共生的美好期許,也希望能夠為這座現代化城市延續新春天的故事。」11月27日,在深圳遠洋濱海大廈8F體驗中心舉辦的「健康從心出發--遠洋集團2020建築健康全國巡禮深圳站」活動上,到場嘉賓深入探討建築健康的產品打造理念,並闡釋了擁有600餘年歷史的明清文物「春牛堂」對於深圳的深刻意義。
  • MAX名校推薦:即將消失的水上音樂學院——威尼斯音樂學院
    這可是我夢想中的城市啊@丙:還記得課本上的威尼斯小艇,願平安@丁:明年去威尼斯大學,表示很慌在之前的威尼斯洪災中,著名音樂學府威尼斯音樂學院部分館藏樂譜、樂器等具有極高藝術價值的珍貴文物被水浸泡,出現了明顯水漬和褶皺,學院師生對受損文物進行了緊急搶救和維護。
  • 北京:鼓勵將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歷史建築向公眾開放
    人民網北京12月25日電 (池夢蕊)12月24日,《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條例(草案)》提請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審議。草案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的標準,圍繞保護好中軸線突出的普遍價值及其真實性和完整性做出制度設計。
  • 第17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將延遲至2021年舉行
    5月18日16.00-威尼斯國際雙年展組委會正式宣布:由於受到冠狀病毒的影響、由哈希姆·薩基斯(HASHIM SARKIS)策展的第17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將延遲(但不是截止日期)為2021年5月22日——11月21日。
  • 傳承歷史文脈 留住城市記憶——仙遊縣推動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經濟...
    縣風貌辦主任張文清告訴記者,連日來,該縣持續推進區域內已開工、即將開工的城市更新改造項目涉及的歷史文化遺產全面普查工作,範圍包括文物建築、歷史建築、傳統風貌建築(含50年以上建築)、古樹名木、古井、古牌坊、古碑、古橋、古渡、古道及其他文物古蹟等。
  • 回眸「十三五」|寶雞:累計投資3.4億元 用於重點文物保護、考古...
    走在寶雞,隨時都可能與歷史文化「相遇」。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周原博物院、張載祠、紅光溝航天工業遺址、周公廟、龍門洞石窟、九成宮遺址公園等等,這離不開我市對於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視和落實。「十三五」期間,我市積極實施文物保護項目,累計投資3.4億元,實施周原國際考古研究基地、秦公一號大墓保護大棚、北首嶺東崖保護工程、申新紗廠舊址建築保護修繕、張載祠古建修繕等各類文物重點項目38個。周原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秦公一號大墓坑壁保護修繕等一批重點項目得到國家文物局批准立項。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大遺址作為不可再生的珍貴文化資源,是城市發展的積極力量。
  • 文物建築認養具有範本意義
    文/張濤聽說過認養古樹、認養動物,如今文物建築也能認養了?」近日,有10家企業和集體與10處文物建築所有人在山西省高平市籤訂《文物建築認養協議》。據悉,在山西省文物局發布的山西省文物建築認養推介項目名單中,全省有近300處文物建築可供社會認養。
  • 看圍屋之變,2021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準備展將在深圳舉行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8月12日訊(晶報記者 謝晨星)8月18日-9月3日,2021年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準備展「圍屋之變:各自為藝共同生活——參展藝術家聯合個展」將在深圳國風藝術館舉行,展覽將龍南圍屋經典樣式、參展藝術家藝術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以及為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而先期完成的作品草圖方案同時展出。
  • 崇聖寺三塔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崇聖寺三塔,建築獨特和雄偉,環境優美和如詩如畫的文化藝術,有歷史故事,是去雲南大理旅遊必打卡的地方,是大理的重要旅遊文觀景點。在唐代時期,開始建崇聖寺,而三塔中的大塔千尋塔是最早建的。從歷史角度看,崇聖寺三塔的文化不斷的壯大,起到了一定的歷史意義。而大理的文化在大理古代歷史上也是起到比較重要的歷史意義。後來,崇聖寺三塔,經過戰火被毀,經過不斷修建,然而到現代在2002年重建,經過了幾年的努力建好了崇聖寺三塔,都是按原始面貌重建的。據說崇聖寺經過戰火被毀,但還有許多文物得以保留和保護。如今展館內的文物有佛經,佛像和塔的模型等。
  • 「松陽故事」亮相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讓世界了解鄉村振興
    圖為中國建築師徐甜甜發言  中新網浙江新聞11月27日電(記者 奚金燕 通訊員 孫儷雅 高崧 )27日記者獲悉,在日前舉辦的2018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座談對話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