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記憶|原聲再現雷鋒「憶苦思甜」,「苦孩子」怎麼成青少年偶像?

2021-02-07 中國青年報

主播君的話

雷鋒這位「苦孩子」,是如何成長為好戰士、青少年榜樣的?聽雷鋒生前戰友、時任團撫順市委工作人員、雷鋒輔導過的少先隊員等,講述那些和雷鋒有關的故事。

《憶苦思甜》片段

雷鋒《憶苦思甜》

1949年,我的家鄉解放,那時候有一個地下黨員叫彭德茂,他把我從深山裡找出來了,我想到從今天就幸福了,就不會再受苦了。黨不斷給我吃的,給我穿的,還讓我到學校念書。第一次走進學校的時候,老師給我兩本新書,我看人家都是交學費錢,我也沒錢,怎麼辦呢,我年紀小我也不懂事,我就跑去問老師,我說:「老師,我沒有錢,我念不起書啊。」老師跟我講:「孩子,你不要著急,這是黨和毛主席叫你念書,一個錢也不要。」我上一年級的時候,由於老師們對我耐心地培養教導,以及同學們的幫助,同時我自己也想,現在能夠念書,一定要聽老師的話,要好好聽課,遵守紀律,要好好學好本領,將來好有本領,為祖國、為人民服務。打那時候,我就下了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把功課學好,做毛主席的好學生。人家禮拜天都休息,我就不休息,我要看書、做作業,有時候晚上八九點我還不睡。我每天作業每天都要做完,從那以後,我有決心把學習搞好,因此,念一年級的時候就得了第一名。

用自己的津貼為丟了車票和錢的大嫂買車票,春節期間到附近車站幫忙……就連出趟差,他也沒閒著,給旅客讓座、幫乘務員工作。時間久了,就有了「雷鋒出差一千裡,好事做了一火車」的美傳。

那麼,這樣的雷鋒,又是如何成為千千萬萬青少年的學習榜樣的?在學習雷鋒活動的大浪潮中,團組織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一起走近雷鋒生前戰友、時任團撫順市委工作人員、雷鋒輔導過的少先隊員等,聽他們講述那些和雷鋒有關的故事。

這位「苦孩子」,是如何成長為好戰士、青少年榜樣的?

雷鋒生前,就已經在部隊「小有名氣」了,他是原瀋陽軍區的先進個人、先進典型

雷鋒班第二任班長 龐春學

雷鋒生前是運輸連二排四班班長。雷鋒犧牲後,他的戰友龐春學向上級提議:能不能設立雷鋒班。

雷鋒生前戰友 喬安山

在共青團中央號召全國青少年學雷鋒之後,不管走到哪裡都能聽到向雷鋒學習、像雷鋒那樣做人做事的口號。

雷鋒的汽車教員、雷鋒所在排排長薛三元

當時在地方學雷鋒,也比較熱火朝天。撫順有個老太太,她給我們做報告,講她身邊的故事:有個小偷,所謂的三隻手,他為了學雷鋒表示決心,把手指頭斷掉一個,當時看看非常非常感人、感動啊。

毛主席題詞、共青團中央等發起向雷鋒學習的號召後,大家主動學雷鋒的熱情高漲了不少。不少戰友主動走出去,把雷鋒的事跡宣傳到地方。

雷鋒班集體研究響應毛主席偉大號召、弘揚雷鋒精神的實際舉措。雷鋒犧牲後,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雷鋒的事跡和精神,瀋陽軍區以雷鋒生前所在班及戰友為骨幹,組成雷鋒事跡報告團到各地巡講,報告百餘場,足跡踏遍東北大地。

雷鋒班第26任班長 張陽

從63年1月7日國防部命名到今天,雷鋒班的班長產生了26任,雷鋒班的戰士也有200多名,可以說這50多年來,不管雷鋒班的戰士如何更替,班長如何換屆,但是所有的人都在給我身後的這面雷鋒班班旗描金邊,到了我這一任也絕對不能描黑邊。所以說當上雷鋒班班長,是我一輩子的驕傲,更是我最大的壓力。

張陽是雷鋒班第209名戰士,作為第26任班長,從老班長龐春學手中接過雷鋒班班旗、雷鋒槍那一刻的激動,張陽至今銘記在心。初入部隊,很多人把成為雷鋒班一員當作自己的奮鬥目標,更有不少人把曾經是雷鋒班一名戰士,當成終身的榮譽。

在部隊之外,雷鋒成為不少青少年學習的榜樣

時任團撫順市委副書記 趙興儒

我說部隊戰備這麼忙,你還來做少先隊輔導員,幫助少先隊開展活動,真得謝謝你。他說不用謝,這還用謝嗎,他說我從小參加過少先隊,兒童團我也參加過。所以雷鋒說,我也非常希望跟少先隊小孩子接觸,跟他們一起搞得很愉快,我願意和他們經常接觸,願意和他們一起玩。

雷鋒是撫順市第四屆人大代表,1962年6月,作為團撫順市委授予的模範少先隊校外輔導員,雷鋒參加了團撫順市委召開的「表彰全市少先隊優秀輔導員大會」,並作為獲獎代表發言。

雷鋒輔導過的少先隊員 孫桂琴

雷鋒叔叔擔任我們近兩年的校外輔導員期間,給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就是怎樣做人、做事。做人就做個好人,做事要做讓大家放心的事。雖然點點滴滴,卻影響了我的一生,這一切都成了我成長的路標。

1960年10月,雷鋒被聘請為撫順市望花區建設街小學(現雷鋒小學)和本溪路小學(現雷鋒中學)兩所學校少先隊校外輔導員。孫桂琴,曾是建設街小學一名學生,也是雷鋒重點輔導過的學生之一。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回憶起和雷鋒在一起的點滴,孫桂琴依然難掩內心的激動。

雷鋒與7個少先隊員-右邊靠近雷鋒的是孫桂琴

時任團撫順市委青農部幹事 韓英繁

他們運輸連實際部隊在營口,但是住在撫順搞運輸工作,他們的施工單位是鐵嶺市,那時候叫鐵嶺縣,他住在我二姨家。我那時候還是學生,她就跟我講,雷鋒拿著槍站崗,完了又給她們家孩子紅領巾,又挑水做好事,所以我就有這個印象。

上世紀60年代初期,他曾在撫順32中的操場,現場聽過雷鋒「憶苦思甜」報告,「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受教育和影響。」

1961年4月23日雷鋒為旅順海軍基地做報告的場景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談到雷鋒精神,號召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

聽了大家的講述,您是不是也有話想對雷鋒說?是不是想起了自己在學雷鋒過程中的點滴故事?歡迎留下您想說的話、講講您與「雷鋒」的故事。

銀色金屬分割線

— End —

來源 | 中國青年報

記者|杜沂蒙 見習記者|楊寶光 編輯|陳鳳莉

相關焦點

  • 普通人心中的「雷鋒」,他的原聲再現,精神永垂不朽
    雷鋒的原聲再現,讓我這個普通人也心潮澎湃,聽出了他「為人民服務」的無私奉獻精神,無怨無悔的執著,值得我們新生代好好思考一下人生意義。雷鋒精神是什麼?他的原聲:「我想到人民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我決不能袖手旁觀。」「我到鞍鋼不是來享福的,我要當工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雷峰的一生都在實踐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你心中的雷鋒精神是什麼呢?我認為雷鋒精神就是助人為樂,無私奉獻,腳踏實地,認真地做好每一件事,做到問心無愧。
  • 再現經典!沿著電影《雷鋒》的拍攝軌跡重溫故事
    50餘年前,一部電影《雷鋒》讓他們有了接觸螢屏的機會,更近距離感受了雷鋒精神。一晃半個世紀過去,年齡增長,境遇不同,但那次參演經歷卻深刻留在記憶裡,從未忘記。12月18日是雷鋒同志誕辰80周年。
  • 採寫有人頗有微詞,是誰發現了雷鋒?
    緊接著,有關雷鋒事跡的報導由此開始發軔,半個月後,《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刊登了該通訊,標題為《苦孩子成長為優秀的人民戰士》。《解放軍報》也發表了這篇通訊,題目是《一株茁壯的新苗》,並配發了照片和短評。隨即,各大媒體有關雷鋒事跡的報導開始風起雲湧。
  • 從庚伢子到雷鋒
    因為這一年是農曆「庚辰」年,他的父母給他取了個乳名「庚伢子」,孩子的叔祖則給他取了個正式名字——雷正興。此時,他的親人不會想到,這個瘦弱的「庚伢子」以後竟成為中國的紅色偶像、令世人景仰的道德榜樣。他就是雷鋒。「我和雷鋒是本家,從苦水裡生,在紅旗下長,小時候在一起砍過柴……」筆者在雷鋒故裡尋訪到了難得的雷鋒童年見證人、湖南雷鋒紀念館終身名譽館長雷孟宣。
  • 憶苦思甜
    文/王順和一大早醒來,就在度娘裡亂翻,想尋摸幾張我小時候穿的那種打著補丁的衣服的照片,結果翻來翻去,都沒找到我記憶中一模一樣的照片,也難怪現在補丁衣服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破了洞又不打補丁的牛仔褲也成了一種時尚。最後還是在一好友美篇裡,找到了一張花被子的照片,就靠這張花被子加上我自拍的鄉村圖片帶我走進回憶吧。
  • 沉浸式偶像3D Live手遊《偶像夢幻祭2》全平臺公測今日開啟!
    樂元素出品的偶像3D Live手遊《偶像夢幻祭2》全平臺公測今日開啟!《偶像夢幻祭2》是一款全方位沉浸式偶像養成音樂手遊,其是基於偶像夢幻祭IP世界觀下的重磅續作,夢之咲全員重新出發。你將扮演一位製作人,在偶像匯聚的合唱廣場,與49位風格各異的美少年開啟一段別具一格的偶像之旅。
  • 多媒體沉浸式 大型紅色主題朗誦劇《童聲嘹亮》開演
    東方網12月19日消息:今晚,由上海市青少年活動中心主辦的大型多媒體沉浸式紅色主題朗誦劇《童聲嘹亮》在長江劇場黑匣子上演。
  • 相約看滄州丨這家博物館不僅有民俗文化,還有紅色記憶……
    這裡,再現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北方人工作、學習和生活的場景。民俗物件館裡,上世紀甚至更早的鐘表、壺具、燈具、模具、農具、鞋子、衣服、放映機、毛衣編織機等老物件應有盡有,令不少人想起了童年。縫紉機、留聲機、錄音機、照相機、糧票,人們重溫時代發展的印記;毛主席紀念章、分門別類的證件、花樣繁多的手錶、老照片、舊報紙,往日記憶歷歷在目;雷鋒、王傑等英雄人物的書籍,記錄了紅色年代的感人故事,日文原版軍人家書和「國際寫真情報」「歷史寫真」等資料,則還原了日本侵略中國的累累罪行,這些資料,喚醒人們的記憶,緬懷英雄,不忘國恥。
  • 中國家長、孩子必逛眼鏡店來襲 寶視達蘭德中心店攜「沉浸式配鏡...
    寶視達「沉浸式體驗」店:孩子的眼睛十分柔弱,防控近視靠有形眼鏡根本不夠,他們還需要認知型產品開業現場,記者參觀了傳聞中的蘭德中心旗艦店,作為一名逛過無數眼鏡店、鏡齡20年的眼鏡一族在二樓的兒童產品區,作為認知型產品的一種,我們看到了一個以眼睛為主題、極富參與感的「奇幻世界」:五顏六色的卡通道具、趣味十足的謠言粉碎機、神奇的光敏感體驗、不同動物眼中的物品成像效果,還有深邃美麗的「天空之眼」,都大大的調動著現場消費者的好奇心,讓人情不自禁地在沉浸式奇妙互動中,自然而然的了解眼睛的「健康秘密」,糾正錯誤的「護目認知」,科普效果遠超家長和專家的說教。
  • 送票丨中國童話展亮相鄭州,AR互動、360度沉浸式劇場、互動投影...讓中國的孩子,懂中國的故事!
    被譽為「最美童話」的《漢聲中國童話互動體驗展》到河南鄭州盛大開展耗時2年運用AR互動、360度沉浸式劇場本次互動展是主辦方與漢聲中國童話故事版權方耗時兩年的討論與規劃製作而成。運用AR互動、360度沉浸式劇場、互動投影等等形式,深入淺出認識國學。
  • 7-14歲少年在滬演繹多媒體沉浸式主題劇《童聲嘹亮》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日前,大型多媒體沉浸式紅色主題朗誦劇《童聲嘹亮》在滬上演。該劇以上海為背景,選取真實故事和人物原型為依據進行藝術加工,通過序章、5個不同時期的歷史故事和「國旗下成長」,既連貫成劇,又可獨立成篇,用藝術形式講述歷史,培養青少年愛黨愛國情懷,傳承紅色基因。
  • 抗美援朝真實影像原聲首度銀幕呈現,《保家衛國
    今日,由導演郝蘊執導、著名演員張涵予傾情獻聲的紀錄電影特別發布「光影讚歌」版預告,釋放不少電影首次獨家披露的真實歷史影像,更有珍貴的中美朝韓四國戰場紀實畫面及原聲修復重現,全景式立體呈現70年前「立國之戰」。作為「抗美援朝系列電影」中唯一一部紀錄電影登陸院線,《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起映後便吸引無數歷史影迷關注,力贊影片「真實的影像、真實的記錄,更加打動人心。」
  • 沉浸式娛樂,購物中心的下一個消費熱點!
    在自主旅遊時代,遊客更加注重差異化的體驗和精神層面的滿足,充滿創新創意的沉浸式體驗融合了藝術、科技、VR、智慧等豐富體驗,符合遊客標榜個性、自主、深度互動參與的體驗式旅遊要求,甚至可以成為目的地、景區景點的新地標,吸引眾多遊客前往,給線下沉浸式娛樂帶來乘數的發展空間。
  • 工作坊招生|陳文聰《觸碰 - 現在》沉浸式戲劇工作坊
    怎樣才是好的沉浸式體驗?沉浸式體驗的關鍵元素是什麼?如何創建沉浸式的體驗?沉浸式未來的發展方向有哪些?在《觸碰 - 現在》沉浸式戲劇工作坊裡,我們將會通過結合理論、實際案例分享,以及大量的體驗性創造性練習,來深入地探索沉浸式戲劇以及其應用。「沉浸式」是什麼?
  • 沉浸式業態有哪些特點?來了解一下
    文化和旅遊部近日出臺的《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明確「發展沉浸式業態」,提出引導和支持虛擬實境、增強現實等技術在文化領域應用,支持文化文物單位、景區景點等運用文化資源開發沉浸式體驗項目,開發沉浸式旅遊演藝、沉浸式娛樂體驗產品等。這為方興未艾的沉浸式業態提供了政策支持,也讓業界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 沉浸式業態:豐富遊客體驗 開拓發展空間
    文化和旅遊部近日出臺的《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明確「發展沉浸式業態」,提出引導和支持虛擬實境、增強現實等技術在文化領域應用,支持文化文物單位、景區景點等運用文化資源開發沉浸式體驗項目,開發沉浸式旅遊演藝、沉浸式娛樂體驗產品等。這為方興未艾的沉浸式業態提供了政策支持,也讓業界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 北京古詩小鎮開啟「大手拉小手」 沉浸式體驗傳統文化
    一群群身著古裝的孩子們在這裡學造紙、做糕點、做花燈……沉浸式遊戲的同時深度理解了中國傳統文化習俗。2020「大手拉小手」是古詩小鎮今年即將推出的重點活動版塊。在新的一年裡,將會有來自中國傳統文化、民俗、古詩、音樂、表演、朗誦等各個領域的名家來到這裡為孩子們授課。這些名家也將會與古詩小鎮一起,打造更多的文化版塊,讓孩子們在遊玩的過程中,體驗到更多原汁原味的中國傳統文化。
  • 《「鋒」行天下》雷鋒歌曲快閃來啦……
    《「鋒」行天下》雷鋒歌曲快閃來啦…… 2020-12-15 1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沉浸式「實火」!沉浸式娛樂產品與案例分析
    沉浸式娛樂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萌芽,發展歷程基本圍繞技術發展和場景延伸兩條主線不斷推進。在技術方面,XR技術普及和創新為沉浸式娛樂發展奠定了基礎;在場景和產品端,1955年迪士尼全球第一個主題公園落地標誌著線下沉浸式實景娛樂的出現。20世紀80年代,英國行進式戲劇「Tamara」拉開了沉浸式戲劇大幕。2015年,Teamlab首個獨立展覽大獲市場認可。
  • 嘰裡呱啦:英語啟蒙要給孩子創造母語式學習環境
    研究發現,孩子在低幼時期(4歲左右)完全能夠建立雙語化的語言體系。就像一些國際家庭的孩子,他們既會父親國家的語言,也會母親國家的語言。他們之所以能掌握雙語,是因為他們生活在一個母語式的語言環境。因此想要給孩子提供好的英語啟蒙教育,最好給孩子創造母語式的英語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