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虎媽是怎樣煉成的

2020-12-23 陝西法制網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

劉軒XL(id:djxuanliu)

東亞評論

作 者 | 劉軒

在美國,如果你是華人,家裡又有小孩,你不可能沒聽過《虎媽的戰歌》。

那是一本華人教授所寫的回憶錄,記載著她教育兩個女兒的過程。因為她屬虎,所以自稱「虎媽」,另一個意思則是她像老虎一樣強悍。

的確,這本書第一頁便列出「虎媽家規」:不準在朋友家過夜、不準打電動、不準選擇自己想要的課外活動、不準拿低於A的成績等等。美國家長被虎媽嚇呆了。他們不敢相信有人能對孩子如此「沒人性」,讓孩子過著那麼枯燥的生活,而且還對她們施以極度的壓力、過高的要求。

但同時,美國家長們也不得不佩服兩位小千金所獲得的成就-大女兒14歲便在卡內基音樂廳獨奏,二女兒也是學校交響樂團首席,並被世界名師收在門下。北京奧運首次讓美國人驚覺中國的崛起,接下來的兩年加深了他們的恐慌,而今《虎媽的戰歌》則引爆了更多爭議,尤其因為作者說她的教育手法反映「中國式的思考」。

也難怪書一出版就登上了Amazon暢銷榜首,華爾街日報轉載的內容短時間累積超過7000多篇評論,一個月之後更被Time雜誌選為封面故事。作者蔡美兒(Amy Chua)上了許多談話節目,頓時成為部落格世界(blogosphere)的風雲人物。有人愛她,有人恨她,有人怒斥她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媽」。蔡美兒則在節目上雙手一攤,說:「你們全誤會了,這只是一本回憶錄!我又不是在教美國人怎麼養孩子!」

或許吧!但這本書的編輯一定知道自己在幹嘛,刻意放大了某些內容,加深爭議點來造就銷售成績。說實在的,在討論區吵得你死我活的網友,多半都是根據一些轉寄的零星故事來發表意見。實際看完這本書,我發現根本是小題被大做了,大題反而在爭議之下被淹沒,實在可惜。之前有不少網友問我的看法,但我不敢輕舉妄動,先把書細讀了一遍,又沈澱了一番,才整理出我真正想說的話。

為什麼我那麼在意呢?因為不瞞您說,我的成長背景跟《虎媽的戰歌》裡面的情節類似到一種很離奇的地步:我彈鋼琴,我妹妹拉小提琴,就像虎媽家的兩個孩子;我妹妹當過學校交響樂團首席,一樣考過茱莉亞音樂學院。我在十幾歲那年也曾經登上卡內基的獨奏舞臺,甚至是在同一個音樂廳。《創造自己》中有一張我父親當時為我拍的演奏照片,每一個細節,從地點、角度、坐姿、手勢,都跟《虎媽的戰歌》裡面的照片完全一樣。我很確定我和蔡家大女兒彈的,是同一臺鋼琴!

如果這樣的巧合還不夠:二十年前,我父親把教育我的故事寫成了文章,在臺灣出版,榮登金石堂排行榜首;二十年後,虎媽把教育女兒的故事寫成文章,在美國出版,隨即進入紐約時報排行榜前列。喔,對了,我母親也屬虎-天哪!我簡直可以跟虎媽結拜了!

所以,從這麼相似,甚至堪稱「過來人」的角度看,《虎媽的戰歌》究竟講的是什麼呢?其實,這本書最大的篇幅,是虎媽對兩個女兒的音樂教育過程。蔡美兒自己沒什麼音樂訓練,但她從慎選老師到天天陪孩子練琴,都不惜時間和金錢。她每天寫許多頁的「手記」給女兒,叮囑她們練習時要注意的事項(光是這些筆記就足以累積成書)。她把每個比賽和演出都視為天大的任務,把別家的孩子都當作敵人,把音樂形容得像是一個非贏不可的戰爭。

我覺得最不可思議的是:每當全家出國旅行,儘管會打亂行程,為了讓女兒每天都能練習,虎媽還是堅持花時間去借鋼琴。這種接近強迫性行為的訓練方式實在令人咋舌,也使許多老美錯解為「霸道的中式教育」。實際上,不要說一般父母做不來,光是想就累歪了!

雖然虎媽的手法極端,但她對孩子的教育態度和價值觀不難理解。我甚至只要用一個小技巧,就可以讓老外立刻了解虎媽的行為-

只要把「母親」這個名詞換為「教練」、「孩子」換為「選手」就成了!

不管在美國還是中國,教練永遠應該對選手有最高的要求;教練永遠應該鼓勵、推進、甚至強迫選手挑戰自己的極限。更重要的,教練應該對選手保有最深的關懷,甚至把選手當作「自己的孩子」...

看到這個界線的模糊點了嗎?蔡美兒在書中所列出的所謂「中國式」教育態度,其實都是美國人所能夠接受的「教練」形態。說穿了,這也是書裡的中國父母和美國父母最大的不同。

美國父母是孩子的朋友,永遠以愛為出發點支持孩子的決定,也縱容他們自由發展。中國父母則像是教練一樣,鍥而不捨地在一旁檢討、督促、激勵、永遠在push孩子跑更快、跳更高(讀更多書、做更多習題),雖然要求很高,但也不惜為他們的寶貝選手隨時奉茶奉水、扇涼、綁鞋帶...

哪個比較好呢?我必須承認,除非天生有過人的毅力,我們都需要教練來克服惰性。

前兩年就有一個研究顯示,以體重而言,有教練督促比沒教練督促之下的減肥計劃,效果相差27%。尤其在職業運動領域,教練的精神支持和照顧是必要的。古典音樂的練習時數與訓練規格,跟職業運動有過之而無不及,也難怪許多偉大音樂家和運動員背後,都有個歇斯底裡,比教練更像教練的老爸老媽。在這一點,我必須說,虎媽實在令我佩服。她若是改行當個executive coach,一定錢途無量啊!

當然,在此必須回答一個基本問題:如果沒有要當個職業音樂家,何必用職業方式訓練呢?虎媽在書裡也沒說她指望孩子未來成為職業音樂家。我以前在茱莉亞音樂學院的先修班就讀時,身邊的亞洲同學也多半沒打算go pro。既然如此,又何必那麼累呢?

我自己解讀這些亞裔父母的心情,認為有三個主因:(1)希望孩子接觸高雅文化,成為人上人。(2)使他們在幼年時就透過練習,學會刻苦耐勞的精神,鍛練自律的能力。(3)逼他們獲得一些成就,在同儕之間脫穎而出,建立自信。這些目標,應該可以說是天下父母心吧!

我個人認為,接觸古典音樂確實能夠加深一個孩子的文化底蘊,成為一種理念的基礎,即使孩子未來喜歡的是另類音樂,也都能以更深的層面欣賞。但我不認為每個孩子都能透過練琴鍛鍊出自律的能力。

無論是鋼琴、圍棋、心算,太多小時候補習補到吐的孩子,到了大學的自由環境反而無法適應。我自己就認識兩個年輕人,小時候幾乎是被「餵食」大的,按部就班的教育之下,各類的造詣都相當不錯,一進大學,少了父母在旁邊叮,反而不知所措,亂了分寸,最後被勒令停學一年。

至於第三點,我覺得小時候贏得一些比賽和獲得獎項確實會對自信加分,但其中有一個條件:孩子必須認為成就是屬於自己的,是靠自己的努力獲得的。這種ownership的觀念非常重要,也導致虎媽的兩個女兒有了截然不同的發展。

《虎媽的戰歌》出版不久,蔡美兒的大女兒Sophia便在紐約郵報上,給她母親寫了一封公開信。對於外界的批評和揣測,例如說虎媽的孩子不可能有自己的想法,一定有憂鬱症等等,Sophia做了幽默的反駁。而在信的結尾,她說:「我覺得大家都渴望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也許追求諾貝爾獎和跑去跳傘是同一個硬幣的兩面。對我來說,它不是成就或自我滿足,而是當你知道你已經將自己的身體和心靈推到了潛力的極限...為了這個,虎媽,感謝您!」

好棒的信!文筆也流暢得無可挑剔——聽說Sophia立志成為作家,而虎媽也在書中多次說,大女兒是乖巧的,永遠配合的那一位。「她了解我有時會不理智,要求過分,而她每次都縱容我...」虎媽的小女兒Lulu則完全相反。從在肚子裡就愛踢,個性一向崛強,三歲就敢跟虎媽站在雪地裡對峙。但虎媽說她的音樂裡有一種天然的奔放,藝術性勝過姊姊。可惜的是,她越大越叛逆,甚至氣憤地對母親說:「你逼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自己!」

有一次,為了應付一個演出,虎媽臨時找了一位代班小提琴老師給Lulu上課。那位老師顯然很不專業,態度又刻薄,使Lulu倍受委屈,但虎媽沒有實時保護Lulu,反而責怪女兒不配合。這件事過後,Lulu對小提琴的熱衷便直線下滑。從這裡我們學到一件事:一個好的教練可以對自己的選手做各種霸道的要求,但若是碰到外界不公平的待遇,教練一定要站在選手那一邊。若是在球場犯規時,一個球隊的教練反而護衛對手,那他就休想再獲得球員的信賴。

教練如此,父母更是如此!血濃於水,遇到不平,父母永遠得保護孩子。我相信虎媽回述這段故事時,一定也了解那成為了她與Lulu之間的致命傷。兩人後來徹底吵翻了,而虎媽經過了一陣崩潰之後終於認輸,允許Lulu放棄小提琴,去學她自己想學的的網球。其實Lulu也沒全然變壞;她的功課還是名列前茅,而虎媽後來也發現女兒面對網球非常好強,即使在球場挫敗也不氣餒。但當虎媽情不自禁地想插手指導女兒如何發球時,Lulu立刻對她喝止:「不要這樣!不要讓舊戲重演,糟蹋了我的網球!」

最後,虎媽學乖了,學會尊重女兒們的自然發展,也在這個覺悟之下,寫了《虎媽的戰歌》。只有讀完這本書,才會知道那是她的懺悔和反省。

*文中未標明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趙薇表現的「虎媽貓爸」式育兒靠譜嗎?
    「虎媽」式教育其實是中國傳統教育方式的美國延續,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方式,屬於中西合璧的產物。 「虎媽」的教育理論中有非常濃重的中國特色,嚴格要求孩子按照指定好的目標努力,不能鬆懈和半途而廢。重點是在於培養孩子的全面發展,還有獨立自主的性格和能力。
  • 神仙是怎樣煉成的(五十)——重回地獄
    往期回顧:《神仙是怎樣煉成的(七)——神秘房東》《神仙是怎樣煉成的(八)——原住居民小葉》《神仙是怎樣煉成的(九)——石板房》《神仙是怎樣煉成的 (十)——長青》《神仙是怎樣煉成的 (十一)——面具強盜》《神仙是怎樣煉成的(十二)——長生實驗
  • 如畫三明 來這裡,看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來這裡,看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來這裡,看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來這裡,看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來這裡,看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來這裡,看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來這裡,看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來這裡,看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來這裡,看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來這裡,看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去旅行,您可能會爬山看海看古建築,但你會想去鋼廠旅遊嗎
  • 在中國,一名醫生是怎樣煉成的?
    在中國,一名醫生是怎樣煉成的? 作者|王鴻鵠 國家醫改成效卓著,如沐春風,但是我國人口基數大,地區差異化,經濟差異化,觀念差異化等諸多問題,還是在左右著患者和家屬的就醫環節。
  • 國外虎媽是如何「雞娃」的?這位虎媽的故事,戳中當代父母的神經
    其中的一集,就講了「中國特色」的虎爸虎媽,是如何雞娃的,又是怎樣避免孩子們成為考試機器……相信每位家長看了一定都有所感悟。為了探索現代科技教育的解藥,紀錄片製作者、前路透財經評論員、4歲男孩媽媽的陳一佳,歷時16個月,走遍英國、以色列、美國、肯亞、中國這五個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國家,在多樣的文化背景下探索了一些家長們最關心的教育問題。
  • 操控是怎樣煉成的(四) 蹦蹦跳跳的彈簧
    操控是怎樣煉成的彈簧也就是汽車懸掛上的彈性元件,主要是起著削減地面起伏引起的振動,支撐懸架,提升車輛舒適性的作用。相關文章閱讀:操控是怎樣煉成的(一) 後傾角的玄機操控是怎樣煉成的(二) 轉向機的秘密操控是怎樣煉成的(三) 減振器的種類最先出現,吃苦耐勞的板式彈簧
  • 譚元元:芭蕾公主是怎樣煉成的
    在本期節目中,世界知名芭蕾舞藝術家譚元元攜青年導演麥子做客《君品談》,與主持人華少一起聊聊芭蕾公主是怎樣煉成的。公主的背後,是一位虎媽對於芭蕾公主譚元元來說,母親是那個將最初的芭蕾夢想注入到她生命中的人,是那個在她脆弱的時候鞭策她,在她彷徨的時候堅定她的人。
  • 「虎媽」趙薇趣談與「貓爸」佟大為的戲緣
    此劇的靈感源於耶魯大學法學院終身教授蔡美兒所著的《虎媽戰歌》,嚴苛的虎媽式「中式教育」通過書本傳向世界,引發了社會各界針對教育觀點的大論戰。    《虎媽貓爸》源於現實,但在創作手法上,此劇又讓主題高於現實——並不簡單地判定「到底哪個更好」,而是通過各個角色的戲劇矛盾來進行生動的對比演繹,給觀眾以啟迪和思考。
  • 《虎媽戰歌》:震撼美國的中國媽媽
    虎媽,本名蔡美兒,祖籍福建。其父獲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就職於加利福尼亞大學。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故事不止在書裡……
    書裡說:鋼鐵是一種革命精神多少城市因鋼而建、因鋼而興卻曾因產能過剩陷入矛盾旋渦中國鋼鐵產能世界第一卻曾被質疑生產不出原子筆上的「圓珠」經歷「十三五」期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淬鍊鋼鐵行業浴火重生30到2.56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為什麼啟動?顯然和未來政策面有關。我們可以關注補漲個股機會。
  • 5G時代,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華為小姐姐帶你探秘湘鋼
    5G時代,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全文1視頻 閱讀約10分鐘 -5G時代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華為碼chine姐姐和Antenna來到中國南方精品鋼材生產基地——湘鋼並站在華為公司CEO任正非站過的同款位置上為大家揭開「5G鋼鐵俠」的神秘面(gang)紗(kui)不僅如此
  • 從《虎媽貓爸》談教育缺失,怎樣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這就算家庭教育中最常見的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的解數; 也即若咱們常說的「虎媽貓爸」式的施教,它形似是腳下大部分老人家都正如認可的春風化雨模式。反思一:虎媽貓爸式教育會對孩子產生什麼樣影響?近幾年來,《小歡喜》與《虎媽貓爸》等家庭教育劇的熱播,讓「虎媽貓爸」式的耳提面命模式進入了大眾的視野之中。在家家中,「虎媽貓爸」式的有教無類愈發時興。
  • 《虎媽貓爸》:體會壓力與釋放的雙重體驗
    我常想:我們的社會到底需要一種怎樣的教育才能讓我們的孩子既健康茁壯,同時又聰明可愛?怎樣才能不走這兩個極端呢?虎媽貓爸的劇情是輕鬆詼諧的,主題卻是宏大沉重的。前些天,我曾看到一句話:把人生當戰場的人,他面對的就是鮮血與屍體;而把人生當旅程的人,他面對的就是風景與鮮花。這兩種人生觀不能說誰更好,但是我覺得,孩子也好,自己也好,都不能時刻與別人比。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是呀,你總有比不過的人。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最美的風景就在奮鬥過後的腳下
    奮鬥這一精神,是文學作品最喜歡歌頌的主題,但如果要在世界文學作品之中挑選一本將奮鬥精神貫徹到極致的書的話,一定是前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一度風靡全國,就算是今天也是中小學生必讀的100本好書之一。
  • 拜仁擊敗切爾西 百年豪門是怎樣煉成的?
    拜仁擊敗切爾西 百年豪門是怎樣煉成的?時間:2020-02-27 13:4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拜仁擊敗切爾西 百年豪門是怎樣煉成的? 2019-20歐冠聯賽16強賽首回合,切爾西在主場迎戰拜仁慕尼黑。這場比賽雙方曾在2012年歐冠決賽遭遇。
  • 教育| 「小詩人」是怎樣煉成的
    教育 | 「小詩人」是怎樣煉成的 2020-09-30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虎媽貓爸》幾宗「最」
    轉載請註明來源「成功營銷微信:vmarketing」2015年最牛逼的現代大劇---《虎媽貓爸》全球啟動會在北京召開。2013年,孫儷在《甄嬛傳》蟄伏兩年後的回歸螢屏的《辣媽正傳》、周迅離開螢屏10年後出演的《紅高粱》、高圓圓闊別螢屏6年的《咱們結婚吧》、姚晨在睽違五年重返電視劇的《離婚律師》都出現了網臺兩旺的局面。所以這部小燕子趙薇7年來第一個回巢電視劇的作品也被寄予了厚望。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名著導讀
    脊椎硬化,但他以驚人的毅力在病床上歷時三年,寫成了自傳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1935年底,蘇聯政府授予他列寧勳章。1936年12月22日,他在莫斯科病逝。內容簡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以自身經歷為基礎素材創作的小說。
  • 百家講壇《孔子是怎樣煉成的》合集
    百家講壇《孔子是怎樣煉成的》由上海電視大學中文系教授鮑鵬山主講。讓大家在輕鬆愉悅的心境下,感受一個真實的孔子是如何從凡人修煉成聖人的過程,又是如何用自己一生的不懈努力激勵一個偉大民族走向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