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廢棄礦坑上崛起的賽道城

2020-12-27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8月4日消息(記者朱宏源 郭威)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遼寧省阜新市,曾經是資源豐富的「煤電之城」,隨著煤炭資源枯竭,產業轉型、生態環境修復的迫切性日益凸顯。近年來,一條條在廢棄礦坑上建起的賽車道,見證了當地積極探索廢棄礦山治理與體育產業的融合之路。「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8月4日播出:《廢棄礦坑上崛起的賽道城》。2020-08-04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今年33歲的馬強是地道的阜新人,在當地經營著豬肉生意。一直懷揣著賽車手夢想的他萬萬沒想到,有一天,自己可以在家門口圓夢。

馬強:自打2018年,阜新有個百年賽道,跑了幾場,感覺挺過癮。

阜新是全國首個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市。到2018年,阜新新邱礦區徹底停產,整整持續了120年的煤炭開採走向終結。在新邱約24平方公裡範圍內只留下十多個深200米的露天礦坑和很多座高高的煤矸石山。

為了破解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的世界性難題,阜新在全國率先利用廢棄礦坑的自然優勢規劃開發了12條各種類型的主題賽車道,讓百裡的「城市傷疤」實現了「由黑變綠」的華麗轉身。賽道邊百年國際賽道城拔地而起,城市的面貌也煥然一新。

馬強:過去的矸子山現在成了生態公園,鳥語花香的。賽道城建設的速度特別快,周邊的綠化、道路、各種設施也非常好,還有貨櫃酒店,時髦現代,還越來越國際化。

2018年底到2019年,賽道城已經舉辦了6場汽車越野等賽事,接待觀眾超過20萬人次,賽車、汽車後市場、教育培訓等項目的籤約也像雪花般飄來。馬強說,熙熙攘攘的人流為當地人帶來了好生活、新盼頭。

馬強:在阜新舉辦的比賽今年就要達到30場以上。來阜新旅遊看比賽,創業就業的人也越來越多,我的生意也是水漲船高,也能在賽車上多投入一些,給自己的愛好多投點資。

近期,馬強換了新賽車。去年,他的最好成績是全國預賽第五名,今年他還想更好。

馬強:我希望能拿個好成績,也希望阜新像以前那樣紅紅火火的,我相信以後肯定會成真。

相關焦點

  • 湘江歡樂城:從地下廢棄礦坑到地上遊樂園
    湘江歡樂城的兩大核心項目是歡樂雪域和歡樂水寨,歡樂雪域懸浮於一個巨型廢棄礦坑之上,並利用礦坑天然地勢建立。歡樂水寨位於其上方,站在這裡,可以看到周圍深坑崖壁的巨大落差。2019年5月拍攝的湘江歡樂城。(由湖南湘江集團供圖)湘江歡樂城被稱作「礦坑上的冰雪王國」。事實上,這個標籤是長沙市進行生態修復、城市修補的新嘗試。
  • 中國又一個世界建築奇蹟,廢棄百米礦坑上建立起歡樂奇蹟!
    建設基地為原長沙新生水泥廠歷史50年開採遺留下來的礦坑,深100米、長440米、寬350米,上口面積18萬平方米,是一個滿目瘡痍、千溝萬壑、雜草叢生的地表「瘡疤
  • 馬鞍山:「礦業瘡疤」綠蝶變 「廢棄礦坑」變公園
    馬鞍山:「礦業瘡疤」綠蝶變 「廢棄礦坑」變公園 2020-11-27 18: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西3名女孩殞身50米深的礦坑,村民:礦坑廢棄了七八年一直未填埋
    那是一個50米深的廢棄礦坑。5月5日凌晨,3具十來歲的女孩屍體從這裡打撈上岸,穿著用舊衣服改成的「泳衣」。周國慶(化名)是其中一個女孩的父親,他覺得女兒聽話、膽子小,另外兩個小女孩,也不敢去兩公裡外的廢坑玩水。村民說,礦坑廢棄了七八年,但一直沒有填埋。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興康社區:小康生活連著千家萬戶
    什麼樣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小康生活」,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桿秤。對於熱愛音樂的興康社區居民陳福林來說,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身體越來越好,就是他心中衡量「小康」的標準。每一天吃過早飯,陳福林都準時到社區文化活動室「報導」。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綠色鋪就小康底色
    開欄語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是黨中央確定的今年全黨全國工作的大局。6月11日,中宣部舉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啟動儀式,全面啟動「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重大主題宣傳。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邊做邊直播 黑城麻糖香飄四方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邊做邊直播 黑城麻糖香飄四方 2020-12-18 19: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綠色鋪就小康底色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很關鍵。在魚米之鄉江蘇,長江流淌出河網密布、孕育著繁華興盛。作為經濟大省,江蘇堅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以此為牽引,統籌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讓綠色成為全面小康的底色。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幸福的奮鬥者】巧手出巧活 木頭變成寶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幸福的奮鬥者】巧手出巧活 木頭變成寶 2020-10-11 18:3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世界上最大的的鑽石礦坑,開車到底部需2小時,現在廢棄變成景點
    但是有一個地方不僅不是山清水秀,還是一個被廢棄掉的礦坑。但是大家肯定會很疑惑,一個廢棄的礦坑為何還能成為一個熱門旅遊景點呢?今天就由小編為你簡單介紹一下這個神秘的礦坑。這個礦坑叫做米爾內鑽石礦場,位於米爾內市。這個礦坑在五十年前被一個地理學家所挖掘,發現這一個藏有豐富鑽石資源的鑽石礦。
  • 敢想敢為:地平線下的礦坑「浮」起湘江歡樂城
    今日,湘江歡樂城首次舉行媒體開放日,道哥跟隨跟隨媒體採訪團,走進這個懸浮於礦坑之上的歡樂王國一探其內部實景。昔日,這裡是一個深達百米、面積近18萬平方米的巨型廢棄礦坑;如今,這裡變身一個世界唯一懸浮於百米深坑之上娛雪嬉水為一體的主題樂園。
  • 航拍重慶銅鑼山礦山公園:從廢棄礦坑到「天空之鏡」的嬗變
    資料圖 新華網發(許多 攝)新華網重慶12月21日電(劉磊)深溝絕壁下,一汪心形的湛藍水池倒映著藍天白雲,恍若「天空之鏡」,如果不說,你恐怕想不到,幾年前這裡還是一個廢棄採石場。重慶渝北銅鑼山屬於重慶主城「四山」之一,曾是渝北最大的石灰巖礦區,這裡的碎石開採曾經極為活躍,最多的時候有上百家採礦企業在這裡開山採石。
  • 江西硯溪鎮50米深廢棄礦坑未及時回填,吞沒3名少女
    村民說,礦坑廢棄了七八年,但一直沒有填埋,村裡孩子多,自然有安全隱患。事發村莊的村支書坦言,礦主稱留下40萬元用來處理廢坑,但村民打算用它來灌溉,就打消了回填的念頭。這裡常有人來釣魚、放牛,雜草叢裡的「水深危險」提示牌也慢慢失去了警示作用。那是一個50米深的廢棄礦坑。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永勝縣政協領導參加魔芋測產驗收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永勝縣政協領導參加魔芋測產驗收點擊標題下「雲南政協報社」可快速關注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我們
  • 蘇家屯區這個街道昔日窮鄉僻壤 如今城鎮繁華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一張張笑臉,是幸福瀋陽最好的底色,更是瀋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見證。小康源自奮鬥,小康點亮生活。「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小康,是華夏兒女千百年來的恆久守望、執著夢想,如今在瀋陽正在高質量地變為現實。近日,《瀋陽日報》集中推出「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2020迎國慶特別報導《看見幸福》。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手牽手,一起走
    這是從遙感衛星上看到的阿土列爾村原址和新址,兩地相距不過幾十公裡,生活條件卻是天壤之別。 為了讓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南坪社區的基礎設施狀況也在不斷完善。從遙感衛星上可以清晰看到南坪社區從2017年到2020年的變化。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做一個幸福的農民」①昔日屋漏布衾寒 今朝...
    【開欄語】凝聚決勝全面小康正能量,共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貴州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村,關鍵在農民。2013年11月,貴州出臺《關於實施貴州省「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六項行動計劃的意見》,實施貴州省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電、小康訊、小康寨六項行動計劃。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永昌縣城關鎮:以繡花功夫提品質 以提升...
    今年以來,甘肅永昌縣城關鎮堅持黨建引領齊發力、精細管理促提升,壓緊壓實各方責任,集聚激活群眾力量,牢守「主戰場」,爭創「最高分」,紮實做好城市精細化管理各項工作,初步形成了上下聯動、各方配合、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創城工作格局。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八十七)直灘鎮團結村:村民過上了好日子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八十七)直灘鎮團結村:村民過上了好日子 2020-10-09 20: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徵集作品展播」讀書,讓我家走上了小康之路
    不要說平常,就是逢年過節,能夠吃上一頓大餐都是一種奢望。在那個溫飽都未能解決的年代,老百姓的故事總是讓人心情沉重。我家尤為貧困,祖父去世得早,唯有我的祖母拉扯5個未成年的孩子。父親排三,是家中唯一的男娃,在三年自然災害的1960年,父親差點兒餓死,街坊鄰居都勸祖母,別讓父親上學了,飯都吃不飽,還上什麼學,但祖母堅持讓父親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