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轉自:德國音樂
(ID:MusikDeutschland)
2018年柏林愛樂128音樂雜誌刊登了他們評出的中國最大、最重要的15座音樂廳,並將它們與柏林愛樂大廳進行了對比。
*參考廳內座位數量排名,不分先後。
香港文化中心
香港文化中心位於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其音樂廳呈橢圓形,內牆鋪設優質橡木,並置有可調校的迴音罩及簾幕,以配合不同類型演出。
音樂廳內設有一座奧地利製造的管風琴,擁有93個音栓及8000支音管,是世界上最大的管風琴之一。
國家大劇院
中國國家大劇院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側,從立項到正式運營經歷49年,總造價30.67億元。主持設計者為法國著名建築設計師保羅·安德魯。
其音樂廳內的管風琴是中國國內體積最大的一架,擁有94個音栓及6500支音。該管風琴出自德國管風琴製造世家約翰尼斯·克萊斯,與德國科隆大教堂管風琴系出同門。
大劇院的橢球殼體外環繞著面積為3.55萬平方米的人工湖,通道與入口均設在水下,行人需從一條80米長的水下通道進入演出大廳。
上海東方藝術中心
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坐落於浦東行政文化中心,由法國著名建築師保羅·安德魯設計(與國家大劇院相同),總建築面積近4萬平方米,耗資約11億元。俯瞰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其造型宛如一朵翩躚的「蝴蝶蘭」
廳內的Rieger管風琴購置於奧地利,花費2000萬元。這臺管風琴採用雙控制臺技術,演奏家在彈奏時可以藉助外部電子控制臺看到指揮。
廣州大劇院
廣州大劇院坐落於珠江新城花城廣場旁,是目前華南地區最先進、最大的綜合性表演藝術中心。
英國《衛報》曾撰文稱讚廣州大劇院是「繼雪梨歌劇院後的又一個奇蹟」。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將其評為「全球最美音樂廳」。
上海大劇院
上海大劇院位於上海市中心人民廣場,佔地面積約2.1公頃。其燈光、音響設備均為國際頂級配置。舞臺佔地面積共計1700平方米,是亞洲範圍內整體尺寸最大的舞臺。
除了演出功能外,上海大劇院頂層還有一個1600平方米的觀光餐廳,在它的觀景露臺上可俯瞰人民廣場全景。
深圳音樂廳
深圳音樂廳坐落於深圳市福田中心區,佔地面積2.6萬平方米,由日本著名建築大師磯崎新先生主持設計。
大廳觀眾席座椅之間的行距為1.05米,60個貴賓座椅行距更設計為罕見的1.3米,令觀眾在欣賞演出的同時得到極大的放鬆。
無錫大劇院
無錫大劇院位於無錫太湖新城蠡湖大道東側、五裡河南岸,由芬蘭設計師佩卡·薩米寧設計,總建築面積約7.8萬平米。
八片大尺度的「翅膀」形成了該建築的主要建築形象。其室內裝修使用可再生環保型的竹材達200立方米,是世界上最大規模使用竹材的公共建築。
武漢琴臺文化藝術中心音樂廳
琴臺文化藝術中心總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建築的外伸構架寓意「琴鍵飛奔,水袖飛舞」,以獨特的建築語言表達了楚歌樂舞激情飛揚的動態之美。
音樂廳內部採用了「歐洲經典鞋盒」造型,聲音流動性與器樂之間的平衡感尤為突出。
廣州星海音樂廳
星海音樂廳位於廣州市越秀區二沙島,其奇特的外觀富於現代感,猶如江邊欲飛的一隻天鵝與藍天碧水渾然一體。
該音樂廳以人民音樂家冼星海的名字而命名,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總投資2.5億元。它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具有國際水平的音樂廳之一。
香港大會堂
香港大會堂位於香港島中環區,是香港第一座公共文娛中心,由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佔地1.1萬平方米,由兩座獨立的建築及一個紀念花園組成。
香港浸會大學大會堂
香港浸會大學大會堂(即前大專會堂)原座落於香港浸會大學善衡校園內,將於邵逸夫樓處重建,工程耗資40億元,工期10年。新大學會堂重建方案會儘量保持建築原貌,並改善優化內部音響及舞臺設施。
西安音樂廳
西安音樂廳坐落於西安市曲江新區雁南一路,總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作為古都西安的文化載體,它的外觀採用了中式設計。
該音樂廳內的德國管風琴與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管風琴系出同門。16年,西安音樂學院的藝術中心也從德國赫爾曼·奧伊勒管風琴製造有限公司訂製了一臺,由4083個音管、63種音色、4排鍵盤和1副踏板組成。
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
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位於上海復興中路,建築面積1.9萬平方米,由世界級大師磯崎新和豐田泰久領銜設計。
該音樂廳運用了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大廳內的10個反聲板可以同時投影畫面,與世界各地任何場地進行雙向傳輸。
為克服附近地鐵10號線的噪音和震動幹擾,建築採用了隔振器技術,為全懸浮建築。
天津大劇院
天津大劇院坐落於天津市河西區,由德國GMP主創設計,總建築面積10.5萬平方米,總造價15.33億元人民幣。
音樂廳設有島式舞臺、樂隊升降臺和鋼琴升降臺,坐席採用「梯田山谷」式排列方式,可以同時達到非常高的視覺、聽覺效果。
上海音樂廳
上海音樂廳原名南京大戲院,建於1930年,1950年更名為北京電影院,1959年更名為上海音樂廳。
今天的上海音樂廳是從原址整座「平移」而來。為配合延安路高架的拓建,上海音樂廳於2003年開始平移工程,工程耗資5000萬。
建築在原地頂升1.7米、向南移動66.46米、再在新址頂升了1.68米。同年6月17日平移工程完成,上海音樂廳以嶄新的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
數十年來,中德之間在古典音樂方面的交流越來越密切,古典音樂在中國的發展也越來越蓬勃。
德國媒體尤其對中國音樂廳的設計建造表示讚嘆,這些音樂廳不論外形設計還是音響效果都達到了世界頂級水平。
此排名出自德國柏林愛樂128音樂雜誌,如有爭議或補充請在下方留言探討。
點擊下列關鍵詞閱讀更多精彩文章
音樂家:
舒曼 | 帕瓦羅蒂 | 瑪麗拉·喬納斯 | 比奇夫人 | 朱踐耳 | 卡拉斯 | 伯恩斯坦 | 瑪利亞·皮爾斯 | 海菲茨 |西貝柳斯 | 小澤徵爾 | 王羽佳 | 舒伯特 | 陳薩 | 朱亦兵 | 蕭邦 | 傅聰 | 巴赫 | 國王歌手 | 波格萊裡奇 |卡拉揚 | 梅紐因 | 杜普蕾 | 柴科夫斯基 | 譚盾 | 黃自 | 陳其鋼 | 華格納 | 馬勒 | 海頓 | 許斐平 | 霍洛維茨 | 郎朗 | 小克萊伯 | 韓中傑 | 菲利普·格拉斯 | 基辛
其他:
殤 | 小提琴 | 音樂電影 | 大俗曲 | 電影音樂 | 芭蕾舞(一) | 芭蕾舞(二) | 木心 | 卡農 | 賦格 | 平安夜 | 歡樂頌 | 紀錄片 | 餘華 | 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