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為何會徵服觀眾?

2021-02-13 觀察者網

  春節期間,七八部新片同時爭奪著票房的黃金檔期。其中,表現人與自然、人性與獸性、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關係的影片《狼圖騰》,因為環保主題的「正」和文藝的「範兒」,市場前景最初並不被業界看好。但該片放映之後,無論觀眾口碑、專業評價,還是大眾電影網站的評分,都明顯高於同期其他影片。觀眾被壯美的草原風光、深厚的人狼感情、激揚震撼的場面和大氣磅礴的配樂所感染,交口讚譽的口碑傳播帶來了影院排片比例和票房規模的逆勢增長,一些大電影院線甚至還組織了「護狼」行動,主動提出讓《狼圖騰》多放映一段時間,讓更多的觀眾看到。

  應該說,在當下電影界的娛樂化氛圍中,《狼圖騰》引發的這種現象並不多見。雖然改編自一部產生過廣泛影響的暢銷小說,但影片更重要的還是憑藉創作誠意和創作水平徵服了觀眾。近年來,根據名著改編的電影不少,相當一部分影片看重的僅僅是原著的影響力和讀者群,改編者更樂意按照所謂商業邏輯對原作的精神內涵、故事走向、人物性格予以改動,加入「拳頭、枕頭、噱頭」的娛樂調料,一些作品製作粗糙,審美格調低下,放映之後很快便「票房與吐槽齊飛」,進入「爛片」黑名單。而《狼圖騰》,無論是對原著的尊重,還是將文學電影化的努力,或者是藝術的精良程度,在一定程度上都為電影改編提供了範例。

  小說《狼圖騰》暢銷了10餘年。出品方雖然早在2006年就買下版權,但並沒有倉促上馬,而是花長時間精心籌備,組建了一支實力強大的創作班底。執導本片的讓—雅克·阿諾是國際知名導演,執導過動物片《虎兄虎弟》《熊的故事》,也拍過「文藝片」《情人》。本片的音樂、攝影、美術也都是國際一流的創作團隊。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的重要角色「狼」,是由世界著名馴狼師專門培訓出來的「動物演員」。為獲得「真狼」效果,創作團隊拒絕了電影中常見的用犬做替身或者用CG圖像替代的方案,花費近3年時間馴養了5批蒙古幼狼與劇組配合,最後從裡面挑選出30隻「明星狼」上鏡。拍攝期間的辛苦、困難超出想像。影片總素材長度超過2000小時,有關狼的素材內容是從無數狼的表情中挑選出來的。劇組曾在草原上等了兩個月的雪,為了環保也放棄了人造雪,專門從1400公裡外的長白山拉來20卡車雪,鋪了2萬多平方米的雪野;影片中所有的蒙古族人物角色全都由蒙古族演員出演,雖然增加了表演調度和現場拍攝的困難,卻能更準確地傳達蒙古族同胞的氣質……

  對於電影的創作生產者來說,這些選擇純粹從經濟成本考量,也許並不合算。但電影成本除了金錢成本之外,還包括美學成本。恰恰是影片創作中這些一絲不苟的堅持,才有了這部影片最後呈現給觀眾的視覺效果和情感體驗,電影的主題表達才有了堅實的創作質感和製作基礎。當然,也正因為這種精益求精的努力,才使這部中國題材的電影不僅得到國內觀眾的認可,還得到國際主流電影發行公司的青睞,《狼圖騰》很有可能成為一部近年來少有的進入國際主流電影市場的中國版權的電影精品。

  中國電影市場連續10多年保持平均30%以上的增長速度,這種「暴髮式」增長往往會帶來增長數量和質量之間的不平衡。在這種不平衡的環境下,電影創作是選擇急功近利、飲鴆止渴,還是精耕細作、深謀遠慮,既與電影生產機構和創作者的藝術良知有關,也關係到電影產業未來能否健康發展。電影誠然是一種商品,但電影畢竟是一種藝術商品;電影雖然可以是娛樂「產品」,但也應該成為審美「作品」。電影成為商業的前提首先在於它是美學。從全世界範圍看,如果不能正確處理商業與美學的關係,不僅不能產生優秀的電影精品,而且會使電影工業很快失去可持續發展的競爭力。從這個意義上說,《狼圖騰》儘管也可能引起人們對其內容、主題的種種藝術範圍內的爭議,比如,人的戲不如動物戲出彩,人的故事線較為薄弱,一些情節顯得生硬,等等,但影片的生產和創作者們精益求精的創作態度和十年磨一劍的堅韌精神,的確值得我們敬佩。過去通常認為,表現人文、環保題材的電影不容易吸引觀眾,但《狼圖騰》用其精緻的製作改變了「曲高和寡」的宿命,在當今鋪天蓋地的快餐文化衝擊下,這樣的改變更顯其意義,也更值得鼓勵。

轉自微信公眾號:人民日報文藝

觀察者網

「私人訂製外媒內參」

訪問www.guancha.cn感受超凡資訊體驗

訂閱ID:guanchacn

微博:@觀察者網

▲我們致力於打造國內首屈一指的獨立時政傳媒

▲找我們可以加微博@觀察者網私信(微博@觀察者網)。

▲我們歡迎您的投稿(zhuanlan@guancha.cn)。

▲我們更希望您能加入我們(hr@guancha.cn),點擊->了解應聘要求與待遇

相關焦點

  • 唇槍舌戰《狼圖騰》,為何是狼而非驢圖騰or羊圖騰?
    近百名普通觀眾參加了這次沙龍——同時還有更多觀眾通過網絡直播得以參與,他們提出頗多有趣的問題;臺上的四位嘉賓則妙語連珠,尤其是主持人史航和製片人王為民說話很少停頓,能一口氣說上好幾分鐘甚至十幾分鐘,給人的感覺像是機關槍在「突突突」,不少觀眾驚呼「腦洞大開」,原來電影背後還有這麼多精彩故事和專業學問。
  • 【影評】領悟「狼」圖騰
    電影《狼圖騰》的熱映,讓我們不斷感受著「狼」智慧,以及草原人民的信仰!
  • 豬會拜佛?狼是圖騰?
    電影《狼圖騰》熱播。事實上,與獅子等不同,狼即便吃飽了也喜歡瘋咬羊群導致羊大批死亡,草原牧民對狼恨之入骨,沒有任何牧民把狼當成神來膜拜。 年初五,浙江溫州永嘉縣一頭豬跑到寺院門口一動不動下跪,後寺院請師父為它念《心經》後,這頭豬離開了。這則新聞引起了許多人的興味,有朋友認為「動物也有靈性」「六道輪迴不虛」,@江南警哥卻認為這是豬缺維生素E的臨床症狀。
  • 《狼圖騰》|圖騰仍在飛揚,狼已成為傳說
    第三遍合上姜戎老狼的《狼圖騰》,思緒依舊繁複,如一堆被撕扯攪亂的線團。但我知道這一次,我一定要寫下點什麼。於是我自問,你想寫下點什麼?中國狼,即姜戎《狼圖騰》中高大威猛的蒙古草原狼,曾在中國的西北地區,蒙古草原,東北等地廣泛活動。其他地區不同種類的狼也廣泛分布,狼,曾於這片土地上的人比鄰而居。只是我們恨透了這鄰居,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展的大規模獵狼活動,已經讓狼在江浙一帶絕跡。狼的分布地域被逼迫到了北緯30度以北,即使在這些地區,人聚居稍多的地方,也鮮少看到狼的身影。
  • 《狼圖騰》:故事濃烈,但舉重若輕
    這感受對現在的中國觀眾來說可能有點淡。該煽情阿諾偏不煽,他拒絕以狼血祭票房。節制,還是節制,《狼圖騰》是阿諾躲在鏡頭背後對動物的禮讚。這部電影絕不僅僅是幅綠油油的草原畫,它格外生動。精心養了好幾年的狼,在鏡頭下,生動得連眼神都是戲。狼追逐羊群,捕食,狼馬大戰,氣勢不讓趙忠祥老師的《動物世界》。
  • 揭秘《狼圖騰》殺狼鬥狼咋拍的
    主題到底是狼還是人與自然?狼到底是不是蒙古族的圖騰?高票房帶來了「全城熱議」,在業界引發了不同程度的討論。然而,對普通觀眾來講,我們更多的是感到好奇:既然是真狼拍攝,生性多疑又殘暴的狼有那麼聽話嗎?片中獵殺黃羊和狼馬大戰的場面是怎麼拍成的?小狼崽真的被摔死了嗎?那豈不是涉及到虐待動物?
  • ★橫店影城—《狼圖騰》大年初一,狼的誘惑,橫店鉅獻!
    >團購票、會員卡、包場觀影請致電6840012、13947911011由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導演讓·雅克·阿諾執導,馮紹峰、竇驍擔綱主演的史詩級影片《狼圖騰》即將上映。昨日《狼圖騰》舉辦名人場試映活動,王蒙、鄭淵潔、劉恆、李敬澤、笛安、許戈輝、潘石屹、張頤武、敬一丹、史航、鮑春來等各界精英們在受邀觀看影片之後都給出高度評價。
  • 狼圖騰
    歷代人與歷代狼在騰格里注視下一次次鬥智鬥勇,也學來了蒙古草原狼的品性,狠存在著,恨也存在著,——兩者在「兩者」之間並存著。陳陣養的你將來會對他有狠與恨嗎?狼王劉藝童一塊孤石上,一匹狼仰頭,從胸腔裡發出最原始的悲憤。當時,月光正亮,星辰正稀。作為一名漢人,我在你們稱霸的草原插隊。陰差陽錯的,與你們有過幾次交鋒,本是心懷畏懼的,可不知為何,卻漸漸的對你們著迷。於是,掏了一窩狼崽,留下了你——可能成為狼王的你。
  • 姜戎:《狼圖騰》電影的主角必須是狼
    在草原,狼是神,狗是奴;狼是圖騰,狗是家畜。狼與狗的目光眼神、氣質氣度、精氣神韻截然相反,狗眼裡永遠射不出草原野性的光芒。——《狼圖騰》作者姜戎編者按:2月4日全球首映後,粉絲早苦等數年的電影《狼圖騰》竟然要到大年初一2月19日才公映,這真急煞了小夥伴兒們。
  • 蒙古族是否以狼為圖騰?電影《狼圖騰》再引爭
    這個春節假期,在電影院線上演的一片「混戰」之中,並不「應景」的現實主義題材作品《狼圖騰》取得了票房第三的佳績。  而電影之外,蒙古族作家郭雪波的一則聲明也令這部中法合拍片引發了諸多爭論。  郭雪波發表在微博的聲明稱,「狼從來不是蒙古人圖騰,蒙古所有文史中從未記載過狼為圖騰!這是一漢族知青在草原只待三年,生生嫁禍蒙古人的偽文化!蒙古人最早信薩滿後佛教。
  • 關於電影《狼圖騰》中的那些狼
    姜戎插隊草原11年、創作20年才有了暢銷十餘年的名作《狼圖騰》,而根據小說改編、歷時7年打造的真人真狼真3D電影《狼圖騰》也博得一致好評
  • 關於小說《狼圖騰》的感覺
    現在的人們道德淪落,弱肉強食,狼性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我們當前更需要提倡誠信、友愛、對弱者的同情和保護等美德。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也曾在東烏旗插隊的劉小盟說:從史學的角度看,《狼圖騰》中一些論述與中國文化的基本常識不符。對狼的圖騰崇拜只存在於原始的先民信仰階段,且也只是諸多圖騰崇拜中的一種。該書作者說內蒙古民族視狼為圖騰,是對基本常識的捏造。
  • 《狼圖騰》樸實無華的人狼傳奇!
    作為素有最難改編小說之稱的《狼圖騰》,電影交出了一份能去其糟粕且對仗工整的答卷,人類對自然的敬畏與破壞環境守恆法則的反思是那樸實無華的旋律,在有以驚豔絕美的廣袤草原,狼的渲染極富魅力,但另一面電影之失在於劇情架構的庸散,人物情感在狼的反襯下倍覺蒼白。
  • 生命與抗爭的禮讚——評析電影《狼圖騰》
    主題:影片中,自從陳陣與楊克來到烏拉蓋大草原伊始就鮮明的凸顯了人對狼的恐懼與敬畏,從高高掛起飄揚的狼皮圖騰到年復一年的大雪湖拉羊,掏狼崽的種種行為透露著人與自然,自然與人的糾纏隱現著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天規。一.
  • 解讀《狼圖騰》為何難拍:他們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用阿諾的話說,影片必須用鏡頭去捕捉狼的聰明智慧和心理活動,再現原著中所描寫的狼的本性;假如採用電腦特效製作狼和其他動物,觀眾看到的就只是電腦運算出來的影像,說白了就是動畫片,再逼真也跟真正的狼有差距。只有拍攝在自然中不會發生的動作,或者要讓動物演員處於險境時,阿諾才會藉助CG技術,而且對CG精細度的要求極高。
  • 《狼圖騰》:法國導演手工製造的奢侈品
    這感受對現在的中國觀眾來說可能有點淡。該煽情阿諾偏不煽,流行灑狗血他拒絕以狼血祭票房。節制,還是節制,《狼圖騰》是阿諾躲在鏡頭背後對動物的禮讚。但這部電影絕不僅僅是幅綠油油的草原畫,「淡」之外它又格外生動。精心養了好幾年的狼,在鏡頭下,生動得連眼神都是戲。狼追逐羊群,捕食,狼馬大戰,氣勢不讓趙忠祥老師的《動物世界》。
  • 《狼圖騰》三人談(之三)
    吳:因為,漢人和蒙古族人的關係,在這部影片中會帶給願意思考的觀眾另一重微妙的想像。還有,就是「東邊」也有機械化/工業化生產的符號意義,它和牧區的自然生態的差異也帶來另一重意義的表達。丁:影片有多個主題,我個人認為是三個。前面我談了兩個主題。還有一個就是你講的這個,是圍繞這種特殊的歷史,異族、邊緣與主流、他者與文明問題,其中有族群、民族融合或者說有個大歷史書寫問題。
  • 羊年說狼故事-阿諾和他的狼圖騰
    羊年的大年初一,中法合拍的大片《狼圖騰》已在全國的院線上線。
  • 《狼圖騰》大片搶先看
    由法國知名導演讓·雅克·阿諾執導,馮紹峰、竇驍、巴森扎布、昂哈尼瑪和尹鑄勝等主演。電影在忠實於原著的基礎上進行了改編,片中展現了內蒙古烏拉蓋大草原一年四季的美景,和原著中描繪的「狼馬大戰」「飛狼」等激動人心的場面。
  • 《狼圖騰》不談狼性時在談什麼?
    當時喜歡《狼圖騰》的人裡,很大一部分是企業家或身處競爭中的公司人,曾經炙手可熱的海爾CEO張瑞敏就是一個。他說把《狼圖騰》中的草原環境和市場競爭對比,歌頌競爭,甚至說:「如果你在競爭中被平衡掉,不是競爭殘酷,而是你不適應競爭。」不喜歡《狼圖騰》的人則有兩個方面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