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黑澤明的電影不稀奇,你見過他的畫嗎?

2021-02-08 田藝苗的田
意公子| 

史匹柏曾說過,

黑澤明的作品對他產生過深刻的影響,

這樣一位連名導演都崇拜的導演,

據說還會畫畫,

真是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藝術家啊。

▲黑澤明成為奧斯卡第一個獲得終身成就獎的亞洲電影人。

從《羅生門》開始,

亞洲電影這個陰暗的角落,

開始的得到了世界的關注。

直至今日,

《羅生門》的導演:黑澤明,

對於電影愛好者來說,

仍是一個神一般的存在。

史匹柏甚至稱他為

「電影界的莎士比亞」

可大家並不知道的是,

這位電影界的大神,

也曾是個繪畫青年,

而且曾經想以此作為終身事業。

▲《羅生門》電影海報

◆◆◆◆◆

1910年,

黑澤明出生在東京的一個武士家庭,

儘管出生傳統,

但受到哥哥的影響,

喜愛書法和繪畫,

曾立志要當一名畫家。

但後來哥哥的去世,

讓黑澤明不得不擔起家庭的重擔,

開始進入電影圈。

▲正在進行電影指導的黑澤明

◆◆◆◆◆

進入電影圈的黑澤明,

很快混的便風生水起。

直至20世紀60年代末,

電視機在日本普及,

電影業重創,

黑澤明自籌基金拍攝

第一部獨立製片的彩色電影《電車狂》

也迎來票房慘澹。

心灰意冷間,

黑澤明選擇了自殺,

幸好被女兒及時救起。

 

▲《電車狂》電影海報

◆◆◆◆◆

1980年,

黑澤明已經五年沒有拍片了,

正處在他人生中的最低潮。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

黑澤明正式繪製大量分鏡頭腳本

儘管黑澤明在他的自傳《蛤蟆的油》裡解釋道,

「我的目的不是為了把畫畫好,」

「我是為了將現有的材料自由使用。」

但鑑賞黑澤明的電影《影子武士》分鏡頭會發現,

這些草圖細緻到了角色表情、眼神、髮式。

筆觸細膩、顏色豐滿、人物栩栩如生,

已經超越分鏡頭草圖本身的意義。

▲《影子武士》分鏡頭及電影截圖1

▲《影子武士》分鏡頭及電影截圖2

▲《影子武士》分鏡頭及電影截圖3

▲《影子武士》分鏡頭及電影截圖4

◆◆◆◆◆

或許,

藝術間本身就是相通的。

也或許,

畫畫本身就能帶給黑澤明正能量。

他後來的電影《亂》也是因為沒有人支持,

三年拿不到投資,

但這次他沒有再選擇悲觀,

而是在家裡創作出幾百幅彩色分鏡頭草圖

▲黑澤明為自己的影片《亂》畫的人物設計草圖1

▲黑澤明為自己的影片《亂》畫的人物設計草圖2

▲黑澤明為自己的影片《亂》畫的人物設計草圖3

◆◆◆◆◆

之後的大部分電影,

黑澤明似乎沿襲了之前的傳統,

為他們畫下了許多分鏡。
包括1991年的《八月狂想曲》

和2002年的《大海作證》。

▲黑澤明《八月狂想曲》電影分鏡

▲黑澤明《大海作證》電影分鏡

◆◆◆◆◆

黑澤明說過

「如果你真能把它們在紙上畫下來

就說明你已經對各部分的具體安排都考慮清楚了。

草圖為的是告訴工作人員『大體是這樣的感覺』。」

電影是一個產業,

並不是單純的一個導演,

就能獨自挑起一整部片。

而好的分鏡,

能更系統與清晰的將導演的想法,

展現在所有工作人員面前。

意公子不禁猜想,

若沒有年輕時代對繪畫的喜愛,

黑澤明的電影也許只能把故事講出個究竟而已,

而電影的初衷並局限於此。

(本文章來源:意外藝術)

2018年田藝苗老師的節目《名曲密碼:田藝苗與你的音樂下午茶》在喜馬拉雅FM、蜻蜓FM、知乎、今日頭條、網易公開課等20多個平臺相繼上線,收穫了很多小夥伴們的好評與喜愛,在2019年這一系列節目即將結束時,田老師推出了一款「午後慢板」原味紅茶,陪伴大家聆聽閱讀的時光,希望給大家的生活倍添優雅與愉悅。

「午後慢板」這個名字體現了下午茶與音樂的融合。午後四點一刻是屬於英倫下午茶的時間,慢板是古典音樂中的一種體裁,來自大部分交響曲和奏鳴曲中的第二樂章。在這裡,慢板體現了慢生活的節奏。音樂、紅茶都是一種慢生活的方式。慢下來,我們才能感受生活的細節之美。

這款原味紅茶的原料全部來自斯裡蘭卡高山烏瓦茶園,茶葉顆粒勻稱、茶湯明豔,泡久不澀,是佐餐或陪伴閱讀的良品。

來田老師的復古花園

喝一杯屬於你的

             午後慢板.下午茶~



相關焦點

  • 黑澤明 - 電影世界的畫與畫裡的電影世界
    1998 年時期,黑澤明導演因腦部中風逝世於東京,雖然這位大師早已離世,其探索真理的道路也畫上了句號,但是我相信眾人也會被黑澤明所傳承的精神所影響,去重新審視我們所處的社會。《百年孤獨》何時能改編成電影時,曾不無遺憾地說,這部小說只有黑澤明能拍成電影。
  • 黑澤明的電影你看懂過嗎?
    無論是在日本電影史上,還是在世界電影史上,黑澤明都是一個傳奇,一個天才,是個繞不過去的人物。有影評人這樣說:「如果說電影史好比一株大樹,那麼眾多的電影人是枝,而黑澤明屬於幹。」這話沒錯,黑澤明在電影界與眾多大神們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讓我們來聽聽別人眼中的這位傳奇大神。
  • 黑澤明 | 減去電影,我的人生為零
    「我畫的什麼已經不記得了,只記得非常認真,使勁地畫,甚至不惜把鉛筆弄斷。塗上色之後還用唾液洇溼塗勻,結果手上沾了各種顏色。」這明明就是暴君,如果真的讓他當天皇,日本皇室估計也傳不了萬代了。▲《黑澤明電影分鏡頭繪畫集》夢-分鏡稿在黑澤明的壓迫下,劇組的人員生活異常艱難。當時拍戰國英豪,為了一朵黑澤明想要的雲,劇組等了整整一百天。
  • 黑澤明+電影 =不朽
    早報:他不太對外界說自己的電影,那麼在家中會討論嗎?畢竟母親也是演員……黑澤:在家中倒是常常說呢,尤其我和他合作之後。早報:黑澤明導演在家中談起過自己的父親黑澤勇和哥哥丙午嗎?黑澤:他就是典型的「明治男人」,比較傳統、害羞、內斂的。他不太談家裡人,無論是父親、兄長還是妻子、兒女,也不會隨便表露自己的感情。
  • 黑澤明的電影秘訣
    「他住在東京,比起京都來說,那裡電影的世界更加寬廣。此外,他的性格隨和親切,樂於助人,聲望好,人脈也廣。」足以見到伊丹萬作對橋本忍的認可。「橋本呀……有一天你將會遇見,不,你生命中注定要遇見的那個人,是黑澤明呀。」橋本忍回憶伊丹萬作曾如此預言。
  • 黑澤明的電影,偉大在哪裡?
    在 20 世紀日本最知名的文化名人,除了他,很難再想出第二個。如果你還不了解黑澤明是誰,不妨先來看看他的作品成就。可以說,在世界影壇上,還很少有導演可以像他這樣,在三大電影節上獲得大滿貫的地位:1990 年,80 歲高齡的黑澤明,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站在他身邊的是史匹柏和喬治·盧卡斯。正是在黑澤明的啟發下,奧斯卡才開啟了「最佳外語片」獎項。
  • 黑澤明誕辰110周年,他的電影你看懂過嗎?
    01無論是在日本電影史上,還是在世界電影史上,黑澤明都是一個傳奇,一個天才,是個繞不過去的人物。有影評人這樣說:「如果說電影史好比一株大樹,那麼眾多的電影人是枝,而黑澤明屬於幹。」這話沒錯,黑澤明在電影界與眾多大神們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讓我們來聽聽別人眼中的這位傳奇大神。宮崎駿說:「沒有《七武士》,就沒有《幽靈公主》。」
  • 黑澤明:電影天皇是怎麼煉成的?
    黑澤明黑澤明有個習慣,就是喜歡在劇本的背面畫分鏡頭圖,他認為,把鏡頭用畫的形式表現出來一方面,父親不滿意少年黑澤明的性格,強制他每天早上去學校前先走一個多小時的路程去道場練習劍道,這段記憶在日後成了他創作的素材。
  • 黑澤明誕辰110周年,他對電影的一切了解都來自於亡兄
    黑澤明自己也曾講過,默片時代的著名辯士德川夢聲死死地盯著他,好一會兒才說:「你和你哥哥的模樣完全一樣。不過,你哥哥是底片,你是正片。」在黑澤明去世後,關於他的作品和他本人的分析、解讀不計其數,甚至《羅生門》已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一個關鍵詞,被頻繁提及。黑澤明從未否認過個人生活、時代歷史對其創作的影響。在很多對黑澤明的研究中,關於他的兄長丙午對他電影生涯貫穿始終的影響,是無法輕輕略過的。東亞史學者保羅·安德利爾在《黑澤明的羅生門》一書中,分析和探究了這一問題, 黑澤丙午的影子是如何在黑澤明的電影中徘徊不去。
  • 人人都知道黑澤明,但真正了解他的並不多
    黑澤明,哪怕對電影沒那麼了解的朋友也很可能聽到過這個名字。但你也得承認,的確還有很多人對黑澤明的了解僅限於人名和幾部片名。今年是黑澤明逝世20周年,北京國際電影節也展映了他的幾部4K修復的經典作品,包括《七武士》《羅生門》等影片,讓半個多世紀之後的觀眾在大銀幕領略「電影天皇」作品的藝術魅力。
  • 黑澤明和他的七個貴人
    當黑澤明為《影子武士》拍攝資金犯愁時,科波拉為他滿世界找投資;有年輕導演曾翻拍他的電影《大鏢客》,結果這位叫做索吉歐·裡昂的模仿者最後成了西部片之王(《西部往事》的導演)。另一位西部片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則說:「他是我電影人生的原點。」張藝謀到日本時不敢去拜見他,「在電影的王國裡,我那時不過是個小人物。」
  • 黑澤明 I 他或許是史上最會畫畫的電影大師!
    黑澤明(1910-1998)日本著名電影編劇、導演、監製人黑澤明年輕時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個畫家1928年,18歲的黑澤明報考美術大學落榜,但其靜物畫入選日本著名美術家團體「二科會」的美展。翌年,他躋身日本無產階級美術家同盟,師從漫畫家白土三平之父岡本唐貴,學西洋畫。他喜歡米開朗基羅、達文西等文藝復興時的繪畫和雕刻,受凡高、塞尚等畫家影響。不過,繪畫這項興趣和技能在黑澤明日後的電影生涯中一直得以延續。他正式大量繪製分鏡頭腳本是從 《影子武士》開始。
  • 黑澤明繪畫電影分鏡頭
    日本導演黑澤明在年少時就展現出過人繪畫才能。他師從西洋畫派的岡本唐貴,喜歡米開朗基羅、達文西,受凡高、塞尚等畫家影響。黑澤明在年輕時候的夢想是想成為一個畫家,但為了謀生,同這些迫使他放棄他的夢想,而把他對視覺藝術的追求挪到了電影.
  • 黑澤明晚年用這部電影,和他的整個生涯決裂
    與此相反的是,黑澤明在1930年因為體檢不合格被拒絕入伍,多虧了一位極具同情心的軍官。當他終於在二戰末時被徵召入伍,彼時戰爭已經快結束了。 黑澤明早年一直想做一名畫家,但是在意識到自己沒有這個天分之後就放棄了這個想法,正如他在回憶錄中寫道的那樣,「我缺少那種與眾不同的,完全個人化的觀察世界的方法。」導演回想自己看到保羅·塞尚和梵谷的畫時會立刻「改變我看待真實世界的方式」——這或許能夠簡明地概括「烏鴉」這一章節的故事。I遇見了梵谷之後完全推翻了他對周遭世界的認識。
  • 「每日一部好電影」《夢》,黑澤明電影
    【導語】由於《羅生門》太過經典以至於黑澤天皇的諸多經典佳作被大家選擇性遺忘,也許這部日本電影你真的沒看過! 關注@獅子君Simba帶你看盡經典電影的主角人生!【獅子君Simba推薦】日本電影《夢》由電影大師黑澤明執導,上映於1990年。
  • 對話| 馬爾克斯與黑澤明:電影、寫作、遺忘
    比如一部改編自偵探小說的電影,其中有一幕在鐵路邊發現屍體的場景,年輕導演會堅持按照書裡的描繪來安排拍攝。我會對他說:「你這樣是不對的,問題在於你事先已經讀過了小說,並且知道在鐵道旁會發現屍體,但沒讀過的觀眾不會覺得這個地方有什麼特殊之處。」年輕導演往往會被文字的魔力迷惑,他們沒有認識到影像的表達完全是另一種思路。
  • 黑澤明的《生之欲》與梵谷
    —— 電影讓我們看到自己未曾知曉的世界,它是一扇極具魅力的窗。「電影天皇」黑澤明將東方電影帶進世界視野,是第一個被世界電影人共同視為導師的亞洲導演。             本書由日本早稻田大學巖本憲兒、武田潔兩任日本映像學會會長執筆,多位電影專家從不同維度對黑澤明電影進行深刻的剖析,帶你進入電影大師的影像世界。
  • 《七武士》聊一聊黑澤明和他的電影
    他的電影大多從社會問題的角度出發,然後深層次地剖析問題原因,並在其中融合了豐富的社會文化和民族精神,這使得其電影不僅有恢宏磅礴的畫面,同時也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底蘊。1 1910 年,黑澤明出生在日本東京的一個武士家庭,從小家教很嚴。這樣的家庭環境對黑澤明的一生影響頗深,這從他的電影中我們也能略知一二。
  • 黑澤明:你真的努力了嗎?
    年輕時的黑澤明黑澤明是世界電影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導演之一。他的電影之所以在今天依然被稱為經典,是因為那種「治療能力」具有跨越種族和時間的價值。從 1936 年,26 歲的黑澤明加入東寶電影公司成為副導演,到 1966 年與其走向決裂,他在這裡創造了無數輝煌。黑澤明的輝煌,源自他細膩和銳利、源自他的完美主義和才華,也源自他對電影的「專政」。在拍攝過程中,事先完成的劇本永遠不是最終版,他會在現場一邊修改,一邊讓其符合自己的要求。因此,一部電影在徹底拍完之前,除了黑澤明自己,誰都不知道它會變成什麼樣子。
  • 一百年電影,我鍾愛黑澤明
    黑澤明也是第一個在西方獲獎的亞洲導演,他獲獎的電影是著名的《羅生門》。雖然《羅生門》這部小說原來就很有名,但是因為黑澤明的電影,「羅生門」這個詞才最終成為全世界的一個俗語。人們說這個事「羅生門」了,意思就是說這事兒「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就說明這個事已經搞不清楚了,這人說是這樣的,那人說是那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