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夫君是天下之主,她的兒子是未來皇帝,她的哥哥手握那片土地上最精銳的武裝力量,她的前男友家族出過三位帝師,兩位宰輔,她就是《琅琊榜》中的宸妃,一個沒有母儀天下之名,卻有母儀天下之實的奇女子。
因為梅林一役,哥哥枉死,兒子自裁,這位最耀眼的女子也不願苟活人世,因而被梁帝評價「剛烈」二字,而就是這位性格「剛烈」的神奇女子,在成為皇帝妃子前,與前男友言侯兩情相悅,但就在皇帝登基一年後,卻入宮成為了王的女人,性格「剛烈」卻沒有反抗,是宸妃人設錯亂還是梁帝登基後撩妹屬性得到質的提升?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件事。
《琅琊榜》中,宸妃林樂瑤只活在人們的回憶中,但幾十年前,關於他們之間的故事完全可以繼續拍攝,題材都已經幫編劇想好了:圍繞梁帝奪嫡的宮廷劇,圍繞梁帝、林燮、言侯、夏江間基友情的「腐劇」,亦或是梁帝、林燮、言侯以及宸妃之間感情糾葛的家庭倫理劇等等。
三十年前,言侯就好比出身四世三公的河南袁紹,而梁帝只是一個沒有奪嫡資格落魄王子,好似還沒有地盤的劉皇叔,林樂瑤經常跟哥哥的兩位朋友來往,慢慢就和風流倜儻的言闕看對了眼,彼時的未來梁帝正在風雨飄搖中,就好比飯都吃不飽我還來風花雪月?所以不管對林樂瑤有沒有想法,梁帝都不會表露出來。
言闕感情稱心,事業上也不能落後,當時京城奪嫡風波愈演愈烈,言侯與林燮看不上幾位奪嫡王子,認為他們不是好的「帶頭大哥」,只有梁帝才能夠值得託付,幾人一合計,還是梁帝來領導我們吧。因此,在「五王之亂」之際,梁帝發動攻勢,憑藉言家的力量,和林燮巡防營的三百士兵成功奪得皇權。當然,小機靈鬼梁帝其實還偷偷的聯合了滑族,但這件事情就不能讓兩位正義的好兄弟知道了,總之梁帝後發先至,從游離於爭奪皇權之外一躍成為了天下之主,而言侯也在事業上獲得了巨大的滿足。
但就在一年後,當上CEO的梁帝卻發現還落下了迎娶白富美這件事,所以林樂瑤被梁帝召進了宮,成為了宸妃。對於這件事情,言侯不能抗爭麼?林嶽瑤不能不從麼?林燮不能拒絕麼?梁帝就真的是昏庸無道麼?
有人曾經說過:越複雜的問題,答案就越簡單,答案其實就一句話:你以為這是普通人家娶媳婦?
此時的林燮還並不是後來權柄赫赫的軍方大佬,而只是一個巡防營小小的首領,不是謝玉,而是一位叫做歐陽遲般的人物,一年時間林燮即使有從龍之功也不會掌握太大的實力,況且林大哥的權利也只是皇帝賦予的,一品軍侯謝玉尚不能這麼豪橫,將巡防營公器私用,只敢堵在自己家門口,林燮能更放肆嗎?而且還是用皇帝的兵去反對皇帝,顯然林燮腦子沒有「瓦特」。
言闕是言太師之子,言氏一門出過三位帝師,兩位宰輔,家族的確顯赫。但越是顯赫的家族行事就必須更加慎重,「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古人誠不欺我,如果皇帝有什麼不端之事,言侯能夠去抗爭,他的政治主張能夠得到家族助力,但為了兒女情長之事,家族能夠支持麼?言侯能夠不顧一門興衰做出不計後果的事情麼?言侯能夠有藺相如的稱號,顯然不會如此;更為重要的是,皇帝已經登基一年,即使根基未穩,但看著擁有不世之功的言家與皇帝產生了隔閡甚至對抗,大把的世家會搶著去填補言家留下的空缺,皇位只有一個,百家姓這麼多,世家還少了麼?所以言家不能反抗,甚至要表示我很高興,當然言侯爺也算是一位霽月清風的男子,看穿了梁帝的面目後,漸漸的遠離了朝堂,惹不起我還躲不起麼?
對於梁帝來說,言闕是自己兄弟,但更是臣子,君王被稱為孤家寡人不是沒有原因的,作為兄弟可以說梁帝是不義的,但作為皇帝,我娶個未婚女子有何不可?你看那曹操口味多獨特?我比他好多了吧?從另一方面來說,林樂瑤也必須成為王的女人,成了你言大帥哥的女人那還得了?林燮有能力但背景不強,你倆都是有從龍之功的人,而且又是多年好友,我還是願意重用的,你倆成為姻親,那我不成擺設了?所以還是把林樂瑤給我吧,你言侯和林燮一文一武豈不皆大歡喜?
而對於宸妃來說,哥哥、男友和皇帝都決定了的事情,即使真正喜歡的是大帥哥言侯,又拿什麼抗爭呢?我們不能把現代道德觀念強加到古人的思維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仍然是那個年代的不變法則,地位之高如蒞陽長公主,心可以不從父母之命,但也被「煮熟飯」的手段留住了人,所以不管林樂瑤如何性格「剛烈」,父母之命、長兄如父、家族這些觀念必須要放在首要的地位,這也是後來梅林一役後,宸妃可以選擇「剛烈」的原因,家都沒了,還需要隱忍麼?
所以,林樂瑤不能「剛烈」,只能歡喜的去當妃子;言侯只能默認,靜靜的去當臣子;林燮只能接受,並高興的表示:感謝皇帝對微臣的厚愛;而梁帝娶得了嬌娘又達成了政治意圖,一場暗流湧動的合家歡喜就這樣完成了。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只能是象牙塔裡的故事,詩人裴多菲的生活更多的只能在理想世界,不能義無反顧的追求愛情固然可惜,誰讓我們生活在現實生活中呢?
一位成功者,必然深諳妥協的重要性,即使願意傷害自己,也必然不願毀了他人,林樂瑤如此,林燮、言侯如此,梁帝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