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與言侯相愛,被梁帝截胡,宸妃的「剛烈」呢?沒人反對?

2021-02-22 雙哥說

她的夫君是天下之主,她的兒子是未來皇帝,她的哥哥手握那片土地上最精銳的武裝力量,她的前男友家族出過三位帝師,兩位宰輔,她就是《琅琊榜》中的宸妃,一個沒有母儀天下之名,卻有母儀天下之實的奇女子。

因為梅林一役,哥哥枉死,兒子自裁,這位最耀眼的女子也不願苟活人世,因而被梁帝評價「剛烈」二字,而就是這位性格「剛烈」的神奇女子,在成為皇帝妃子前,與前男友言侯兩情相悅,但就在皇帝登基一年後,卻入宮成為了王的女人,性格「剛烈」卻沒有反抗,是宸妃人設錯亂還是梁帝登基後撩妹屬性得到質的提升?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件事。

《琅琊榜》中,宸妃林樂瑤只活在人們的回憶中,但幾十年前,關於他們之間的故事完全可以繼續拍攝,題材都已經幫編劇想好了:圍繞梁帝奪嫡的宮廷劇,圍繞梁帝、林燮、言侯、夏江間基友情的「腐劇」,亦或是梁帝、林燮、言侯以及宸妃之間感情糾葛的家庭倫理劇等等。

三十年前,言侯就好比出身四世三公的河南袁紹,而梁帝只是一個沒有奪嫡資格落魄王子,好似還沒有地盤的劉皇叔,林樂瑤經常跟哥哥的兩位朋友來往,慢慢就和風流倜儻的言闕看對了眼,彼時的未來梁帝正在風雨飄搖中,就好比飯都吃不飽我還來風花雪月?所以不管對林樂瑤有沒有想法,梁帝都不會表露出來。

言闕感情稱心,事業上也不能落後,當時京城奪嫡風波愈演愈烈,言侯與林燮看不上幾位奪嫡王子,認為他們不是好的「帶頭大哥」,只有梁帝才能夠值得託付,幾人一合計,還是梁帝來領導我們吧。因此,在「五王之亂」之際,梁帝發動攻勢,憑藉言家的力量,和林燮巡防營的三百士兵成功奪得皇權。當然,小機靈鬼梁帝其實還偷偷的聯合了滑族,但這件事情就不能讓兩位正義的好兄弟知道了,總之梁帝後發先至,從游離於爭奪皇權之外一躍成為了天下之主,而言侯也在事業上獲得了巨大的滿足。

但就在一年後,當上CEO的梁帝卻發現還落下了迎娶白富美這件事,所以林樂瑤被梁帝召進了宮,成為了宸妃。對於這件事情,言侯不能抗爭麼?林嶽瑤不能不從麼?林燮不能拒絕麼?梁帝就真的是昏庸無道麼?

有人曾經說過:越複雜的問題,答案就越簡單,答案其實就一句話:你以為這是普通人家娶媳婦?

此時的林燮還並不是後來權柄赫赫的軍方大佬,而只是一個巡防營小小的首領,不是謝玉,而是一位叫做歐陽遲般的人物,一年時間林燮即使有從龍之功也不會掌握太大的實力,況且林大哥的權利也只是皇帝賦予的,一品軍侯謝玉尚不能這麼豪橫,將巡防營公器私用,只敢堵在自己家門口,林燮能更放肆嗎?而且還是用皇帝的兵去反對皇帝,顯然林燮腦子沒有「瓦特」。

言闕是言太師之子,言氏一門出過三位帝師,兩位宰輔,家族的確顯赫。但越是顯赫的家族行事就必須更加慎重,「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古人誠不欺我,如果皇帝有什麼不端之事,言侯能夠去抗爭,他的政治主張能夠得到家族助力,但為了兒女情長之事,家族能夠支持麼?言侯能夠不顧一門興衰做出不計後果的事情麼?言侯能夠有藺相如的稱號,顯然不會如此;更為重要的是,皇帝已經登基一年,即使根基未穩,但看著擁有不世之功的言家與皇帝產生了隔閡甚至對抗,大把的世家會搶著去填補言家留下的空缺,皇位只有一個,百家姓這麼多,世家還少了麼?所以言家不能反抗,甚至要表示我很高興,當然言侯爺也算是一位霽月清風的男子,看穿了梁帝的面目後,漸漸的遠離了朝堂,惹不起我還躲不起麼?

對於梁帝來說,言闕是自己兄弟,但更是臣子,君王被稱為孤家寡人不是沒有原因的,作為兄弟可以說梁帝是不義的,但作為皇帝,我娶個未婚女子有何不可?你看那曹操口味多獨特?我比他好多了吧?從另一方面來說,林樂瑤也必須成為王的女人,成了你言大帥哥的女人那還得了?林燮有能力但背景不強,你倆都是有從龍之功的人,而且又是多年好友,我還是願意重用的,你倆成為姻親,那我不成擺設了?所以還是把林樂瑤給我吧,你言侯和林燮一文一武豈不皆大歡喜?

而對於宸妃來說,哥哥、男友和皇帝都決定了的事情,即使真正喜歡的是大帥哥言侯,又拿什麼抗爭呢?我們不能把現代道德觀念強加到古人的思維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仍然是那個年代的不變法則,地位之高如蒞陽長公主,心可以不從父母之命,但也被「煮熟飯」的手段留住了人,所以不管林樂瑤如何性格「剛烈」,父母之命、長兄如父、家族這些觀念必須要放在首要的地位,這也是後來梅林一役後,宸妃可以選擇「剛烈」的原因,家都沒了,還需要隱忍麼?

所以,林樂瑤不能「剛烈」,只能歡喜的去當妃子;言侯只能默認,靜靜的去當臣子;林燮只能接受,並高興的表示:感謝皇帝對微臣的厚愛;而梁帝娶得了嬌娘又達成了政治意圖,一場暗流湧動的合家歡喜就這樣完成了。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只能是象牙塔裡的故事,詩人裴多菲的生活更多的只能在理想世界,不能義無反顧的追求愛情固然可惜,誰讓我們生活在現實生活中呢?

一位成功者,必然深諳妥協的重要性,即使願意傷害自己,也必然不願毀了他人,林樂瑤如此,林燮、言侯如此,梁帝亦如此。

相關焦點

  • 琅琊榜之沉默的言侯
    琅琊榜中的言侯是言豫津的父親,對於言侯愛情的描述只有在梅長蘇跟言侯的對話中出現過,隻言片語也流露出對於宸妃的喜愛之情。言侯最早的出場在於言豫津帶梅長蘇回家中,碰上了自己的父親言侯。用言豫津的說法就是自己的父親對於自己壓根就不管,自己就是一個沒人疼愛的孩子。言豫津跟梅長蘇傳遞出的訊息就是言侯是一個痴迷於求仙問道的人,完全沒有一個侯爺該有的做派。梅長蘇看得出來言豫津根本不了解他的父親。梅長蘇給言豫津講了一個故事,三十多年有一位謀士,以一人之力憑一張巧嘴擊退數十萬大軍,解決了大梁當時的困境。
  • 重溫《琅琊榜》才懂:最愛宸妃之人,不是言侯,而是梁帝!
    《琅琊榜》中雖然沒有宸辰妃這個人物的出現,大多都是活在別人的嘴裡的,但不難猜出辰妃林樂瑤是個美麗動人,聰慧過人的女子,得言候和梁帝的喜愛,更是在言候的話語中了解到,宸妃是被迫嫁給梁帝的,心理一直深愛的是言候,但其實最愛宸妃之人,不是言侯,而是梁帝。1.
  • 重溫《琅琊榜》才懂:最愛宸妃的人,不是言侯,而是殘酷的梁帝!
    《琅琊榜》原著中,皇帝一生寵妃無數,兒子眾多,除了皇后不得梁帝的寵愛外,他基本上能做到雨露均沾,但是,在後宮卻有一個禁忌,絕對不允許提「林樂瑤」三個字,連宸妃宮,也被永久封禁了,十幾年來,不設靈位,不準他人祭奠,甚至,皇帝自己都不願意回想起這麼個人。
  • 重溫《琅琊榜》才懂:言侯與宸妃,何嘗不是一場愛而不得的悲劇?
    導語:在原著中,關於言侯爺和宸妃的描寫很少,幾乎僅有一小段,作為書中的「配角」,他們的感情,被太多人忽視了,但是通讀全文你又會發現,這兩個人又何嘗不是一場愛而不得的悲劇呢?言侯爺,是小豫津的父親,在豫津的口中,自己的父親一心向道,是一個不太關心自己的老爸,同時,也不管朝廷的紛爭,這十幾年來,豫津哪怕是再晚回家,老侯爺也不會過問他一句,甚至,連新年夜,都無法陪著他守歲,而是自己去道觀修道。言侯爺修的哪是道?他裡面藏的是能炸死人的火藥,為的就是給自己青梅竹馬的愛人,宸妃報仇。
  • 《琅琊榜》:為了這兩個人,言侯在祭臺下埋了火藥
    只是沒想到梅長蘇通過言侯兒子送的柑橘,察覺到這樣一個不問世事的人為何會突然買柑橘,所以推測出了他的想法,前來制止、令他心中十分憤怒,畢竟多年的願望即將達成,卻被人阻止了。但是言侯出身高貴,到底為何如此痛恨梁帝,甚至希望他死呢?其實是因為兩個他珍愛的人。
  • 《琅琊榜》言氏名門望族,言侯博學善辯,言皇后卻因此失寵
    《琅琊榜》中言氏一族的名望,單看看言闕,就知道非同一般。謝玉府門外,巡防營奉命把守,維護治安,巡防營歐陽遲面對七珠親王譽王蕭景桓毫無懼色,義正言辭,不給譽王蕭景桓半分面子,但是看到言侯,立刻就像矮了一大截,無言以對。
  • 《琅琊榜》靜妃和言侯,兩個把愛深藏於心底的人
    電視劇《琅琊榜》對愛情的表達,除了霓凰與林殊少年青梅竹馬,因朝局動蕩,愛而不得認的那種心疼和隱忍,還有一筆帶過值得回味與斟酌的愛情,如靜妃對林帥,言侯對林月瑤。怎奈林氏全部遭滅門,林月瑤宸妃上吊自盡,自己在宮中心如死灰,除了不得寵的兒子,再無別的守望。
  • 《琅琊榜》林燮的兄弟,梁帝的情敵,謝玉都怕的言侯,為何幫靖王
    郎情妾意,說的正是言侯和林燮的妹妹——林樂瑤。只是這一切,在林燮和言侯拼死相保,扶梁王上位之後,就發生了改變。曾經那個與他們一起讀書,一起習文練武,共平大梁危局的人。那個曾與他們一同發誓、共患難同富貴,生死相隨、永不相負的人,在登上皇位之後就變了。梁帝不但立了言侯的妹妹為皇后,還娶了林樂瑤為宸妃。
  • 《琅琊榜》靜妃和言侯,不動聲色暗藏心底的愛戀
    電視劇《琅琊榜》對愛情的表達,除了霓凰與林殊少年青梅竹馬,因朝局動蕩,愛而不得認的那種心疼和隱忍,還有一筆帶過值得回味與斟酌的愛情,如靜妃對林帥,言侯對林月瑤。怎奈林氏全部遭滅門,林月瑤宸妃上吊自盡,自己在宮中心如死灰,除了不得寵的兒子,再無別的守望。
  • 《琅琊榜》最深情男人言侯,有謀略有膽魄有情義才是他的真面目
    梅長蘇見到言侯,攤牌了知曉他將火藥藏在鼎中埋有引信,等到年終尾祭皇帝祭天時會發生爆炸。梅長蘇勸說言侯取消計劃,安排人將祭臺中的火藥和引信取出來。言侯通過太子私炮坊一案中的官船偷運了兩船黑火藥進京,利用柑橘隱藏。
  • 琅琊榜中的痴情侯爺言闕,謀略過人,舌戰群儒,卻對宸妃念念不忘
    直到梁帝自導自演林燮謀反,誅殺了林燮的軍隊,逼死宸妃的兒子祁王,宸妃含恨自縊。言闕經過多年的查探,終於查明真相,他的心中又一次燃起了替心愛的女人報仇的念頭。言侯很痴情,他對林樂瑤的愛深沉而內斂,卻是發自真心的深愛。雖然後來出於無奈,愛人另嫁他人,他只能默默的祝福,而當愛人被人所害,他又寧可犧牲自己也要為她報仇,儘管仇人是九五至尊的皇帝。
  • 《琅琊榜》唯愛言侯
    琅琊榜總是有這本書的影子。一代軍師格局要高些,琅琊榜更重視細節。故事從赤焰逆案而起,至平冤昭雪而終。此案又讓我想起漢武帝的巫蠱案。都是皇帝冤殺皇子。梁帝與漢武帝、祈王與太子劉據(衛子夫兒子、嫡長子)、宸妃林樂瑤與衛子夫、晉陽長公主與平陽長公主、林燮與衛青。 而縱觀全局,我其實並不那麼討厭梁帝,就像我依然覺得漢武帝是一代明君。
  • 《琅琊榜》宸妃為什麼一定要自殺,而不是選擇活著報仇呢?
    《琅琊榜》中赤焰一案是腥風血雨,牽扯甚廣。七萬赤焰軍葬身於梅嶺,祁王獄中身亡,赫赫有名的林府一夕之間背上了叛國之名,宸妃更是自殺身亡。當時,宸妃與靜嬪,都與赤焰一案牽扯極深,靜嬪的入宮是為了報答林燮的恩情,更是為了照應獨身一人在宮中的宸妃。
  • 琅琊榜:為什麼宸妃寧願死,也不想苟活下來,替赤焰軍和自己的兒子...
    導讀:在《琅琊榜》的故事裡,宸妃是大可以不必死的。梁帝也根本沒有想過讓她死。哪怕是處死了祁王,殺了林燮,剿滅赤焰軍。他也沒想株連到宸妃。那宸妃為什麼寧願死,也不願意繼續在宮裡苟活,伺機復仇呢?
  • 《琅琊榜》大梁皇帝,多疑涼薄終成孤家寡人,無兄弟無愛人無兒子
    大概坐上了王位,人都是會變的吧。《琅琊榜》中呈現給我們的是一個多疑喜歡猜忌,把制衡之術運用得淋漓盡致的大梁皇帝,不信任皇子,不信任手握重兵的臣子,不信任後宮的嬪妃。因為他手中握有這天下,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維護皇權的至高無上。面對麒麟才子得之可得天下的傳言他很不屑,他自負,天下是自己的,別人豈是能輕易就拿去的。
  • 重溫《琅琊榜》才懂:最愛宸妃之人,不是言候,而是涼薄的梁帝!
    導語:宸妃在後宮中的地位很高,更是誕下了皇長子蕭景禹,幾乎可以並肩皇后,卻終究逃不過那一場「滔天大禍」,梁帝曾經吩咐靜妃,替宸妃供奉牌位,那個時候他說,他本來打算放過宸妃,因為前朝的事從來不關後宮,卻未曾想到,性如烈火的宸妃選擇自盡,自此以後「宸」成了宮中的禁詞。
  • 《琅琊榜》人物關係譜
    宸妃的侄子,蒞陽的外甥,景睿的表哥,太皇太后的曾外孫皇帝是他舅舅,也是他姑父。林殊母親是公主,皇帝的妹妹。林殊的姑姑是皇帝的宸妃。 梅長蘇:琅琊榜首,江左梅郎,江左盟宗主,曾經的赤焰少帥「林殊」。進入金陵易名「蘇哲」容顏清絕,從容淡定,病體纏身,手無縛雞之力卻能攪動風雲。 林殊:原金陵帝都最耀眼的少年,雪夜薄甲逐敵於千裡的赤羽營少帥,「霓凰」未婚夫。 皇后:言氏,言侯「言闕」之妹。一生無子,收養「譽王」。 言闕:封侯,有一子,愛慕「林樂瑤」。
  • 琅琊榜:梅長蘇一句話,言侯秒懂,聰明人之間的對話原來是這樣
    琅琊榜:梅長蘇一句話,言侯秒懂,聰明人之間的對話原來是這樣文|慧子論史《琅琊榜》講述的是大梁時期,一直對國家忠心耿耿的武將林燮帶領軍隊與大渝血戰數天,取得勝利凱旋時卻突然遭到朝廷官兵屠殺,原來是朝中奸臣誣陷其妄圖起兵造反,梁帝毫不懷疑痛下殺手,讓這位一心為主的將軍魂藏梅嶺
  • 琅琊榜:歐陽遲不怕譽王,為何卻獨獨害怕言侯?只有一種解釋
    琅琊榜中最大的反派謝玉,在倒臺的時刻,最恨的人一定是歐陽遲,因為這個豬隊友的背叛,讓他的一切謀劃都功虧一簣,而其實真正的阻止了這一切的人,是言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