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中最大的反派謝玉,在倒臺的時刻,最恨的人一定是歐陽遲,因為這個豬隊友的背叛,讓他的一切謀劃都功虧一簣,而其實真正的阻止了這一切的人,是言候!那麼言候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讓這個又臭又硬的大統領歐陽遲,瞬間都放下來自己的脾氣,直接服軟求饒,要知道,這個歐陽遲是個狠人一根筋,連跟譽王正面敵對都不當回事,卻偏偏的對柔弱的文士言候,放下了自己的姿態。
有人推測,歐陽遲畏懼言候的根本原因,是感其忠義,因為在歐陽遲曾經還是普通士卒的時候,正好見證了言候立下的驚世功勞!
他看到言侯隻身一人,無所畏懼的去敵營,哪怕被刀斧脅迫,也是面不改色,最終利用智慧和話語,就兵不血刃的讓幾十萬敵軍敗退!
這樣的言候讓歐陽遲崇拜,對他的忠義十分的尊敬,所以才畏懼,可是這樣的解釋有一點說不通,如果歐陽遲崇拜言候的忠義,那麼他自己為何要做不忠不義之事呢?
要知道,他可是正面和譽王對立,而那個態度也是明顯不把譽王放在眼裡!要知道古代最講究尊卑有別,他對皇子不尊,那就是不敬皇權,說明他對於忠義這件事,看的很輕!
所以說,歐陽遲畏懼言候,真正的原因不僅如此!歐陽遲真正在意的不是忠義,而是前途,因為謝玉的勢力強大,幫助的太子也是最有可能,成為下一任帝王的人。
所以歐陽遲就想表忠心站隊,混一個從龍之功!他真正在意的是權勢!由此可見,他其實是一個自私的人!
言候的出現,打破了他的計劃,他是一直幻想太子登基之後,自己也能因為功勞而榮華富貴,可是言候的敵對讓他清醒,因為言候徵服他的,其實一直都是智慧!作為一人退萬人的言候,相比勇氣更多的還是智慧!
所以歐陽遲醒悟了,連言候都反對的事,怎麼可能成功?所以他才幹脆放棄,只是為了能從輕發落,說到底,還是自私的為自己考慮罷了。
你覺得,歐陽遲先替謝玉賣命,當言侯出現後,又服從言侯。這樣為自己考慮的行為,對不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