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治療過程中,是靜養的好,還是運動?聽聽醫生的專業意見

2021-01-09 腫瘤內科喻曉娟

雖然現在醫學得到了發展,對於癌症患者的治療,也有了比較成熟的治療方案和步驟,但是關於癌症患者到底該如何養好身體,還是有很多人爭論不休,有的人覺得運動可以提高身體的免疫能力,可以增強患者免疫細胞的能力。

當免疫細胞戰勝癌細胞,患者就可以得到恢復,也有的人覺得,癌症本身已經給患者的身體帶來一定的消耗,再加上手術、化療等治療方法,患者身體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也沒有體力和精力去運動,還是需要靜養的好,減少身體的額外消耗。

癌症患者治療過程中,是靜養的好,還是運動?聽聽醫生的專業意見,也能讓大家少走彎路。

其實大家在看待這個問題時,把運動和靜養,放在了兩個對立的面上了,其實醫生的看法是,運動和靜養,並不是一件矛盾的事情,患者在重症期間或者剛做完手術,肯定是需要靜養,這樣可以讓身體恢復得更快,等到身體恢復的時候,再進行適量的運動,也能讓肌肉得到舒緩,對患者的情緒也有一定的調節作用,不過運動一定要適度,可以在主治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避免過度運動消耗大量的精力,讓免疫力出現下降的情況。

一提到靜養,大家的想法是什麼?相信很多人腦海中,都會有這樣一個畫面,就是患者一直躺在床上,動也不能動,其實靜養不代表著不運動,靜養的意思,就是周圍環境清靜宜人,能讓患者安心養病,癌症患者經常會感覺到睏倦,這時也不要強撐,可以進行休息,這就是靜養,躺的時間久了,身體渾身難受,就可以在不妨礙身體健康的情況下,適當的進行翻身或者下床活動一下,走兩步,這也是靜養。

關於自己什麼時候可以開始運動,可以做哪些活動,就要結合自己的具體病情,還有身體恢復的情況來看,例如患者在做完手術之後,醫生看患者恢復得不錯,就會讓患者適當的下床走動一下,可能只是自己去上個廁所,或者去把臉盆裡的水倒掉,這些雖然是小事情,但是也屬於一些運動,可以促進手術傷口的癒合,不過在恢復期間都不能做劇烈運動,避免傷口破裂感染,導致患者病情加重。

如果大家躺得久了,肯定會有這樣一種感覺,就是覺得自己後背都睡酸了,翻來覆去都不舒服,時間長了還會感覺到胸口悶得慌,只有坐起來才會好受一點,躺的時間長了,就會讓身體血液循環的速度減慢,肌肉出現酸痛的現象,這時進行適量的運動,反而可以幫助自己更好地進入睡眠狀態。

在確診癌症之後,治療就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是有一個漫長的治療過程,有些時候看患者的具體病情,雖然做過手術,可能還會需要進行其他項目的檢查,來判斷治療的效果如何,癌細胞是否出現了復發和轉移的現象等等,這麼長的時間,肯定是不能一直都躺在床上的,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醫生也會給患者提出一些運動建議的。

一般情況下,都會讓患者在室內進行走動,很少會去室外,因為患者這時還是處於比較虛弱的一個狀態,外界不確定的因素比較多,包括空氣環境、氣溫變化等等,都會對患者的身體產生影響。

相關焦點

  • 靜與動,癌症患者的運動選擇題丨癌症治療是盤棋18
    有人說生命在於運動,也有人說生命在於靜養。這兩個觀點截然不同,各有各的市場,但對於癌症病人,哪個才是最佳的選擇?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影視作品也好、小說也好、自己親身經歷也好,去醫院裡看望病人的時候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你要好好休息,配合醫生的治療」?再回想一下,你在影視劇裡看到病人這個角色最常見的狀態是不是都是躺在床上的?答案我想是肯定的!
  • 心臟病患者運動好還是休息好?心內科醫生:希望你先做到這4點
    老李在當地的醫院住院治療了1年依舊不見好轉,後來轉院後,新的主診醫生告訴他:在藉助藥物的治療穩定病情後,建議做一個專業的心肺功能評估,用來幫他制定合適的康復運動鍛鍊方法。老李一聽,立即愁眉苦臉地說:「我連走去買菜都不一定能好好的,還運動,這不是害我嗎!?」
  • 為何有的癌症患者,化療後,死亡率還是很高?醫生說出實話
    很多患者在剛確診癌症的那一刻,這個消息我相信對誰都是晴天霹靂,在治療過程中,是選擇化療,還是選擇手術呢?很多人在做選擇的時候,總是會猶豫不決,也會產生擔心,而且,根據周圍或者說相關數據來看,有的人在化療後,效果並不是很好,發現有的癌症患者化療後,死亡率還是比較高,到底是什麼原因?醫生詳細為你分析一下,或許能幫助到你。
  • 面對癌症患者,醫生應該告知真相還是幫家屬隱瞞?
    :「面對癌症患者,告知還是隱瞞?可能我們從小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裡,在學校是老師給你做主,家裡有家人為你做主,在外有政府國家為你做主,所以等到生病的時候還是家人給你做主。但是這樣其實對治療是很不利的,尤其是癌症的治療,治療方法都是創傷比較大的,手術也往往都是器官毀損性的。
  • 骨折手術後,鍛鍊好還是靜養好?告訴你康復怎麼做
    很多人在骨折之後通過手術來治療,不知道應該鍛鍊還是靜養,在不確定的情況下應該諮詢專業人員的意見或者諮詢醫生,否則身體的護理工作沒有做好,會讓身體的恢復速度變得緩慢。在骨折之後應該鍛鍊還是休息,應該根據病情的恢復情況來判斷。手術完應該臥床靜養,通過這種方式讓身體逐漸康復。
  • 醫生告訴您:心衰患者康復,是靜養好?還是運動好
    心力衰竭過去一直被認為是運動康復的禁忌。國際上也只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才通過循證醫學證據證明了慢性心衰患者康復運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經過眾多醫學試驗證實,運動康復可以降低慢性心衰患者的病死率,減少住院次數,改善患者運動耐力和生活質量,合理控制醫療支出。一、什麼樣的心衰患者適合運動康復?符合心功能分級I至III級穩定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才可以進行運動康復。
  • 為什麼發現癌症後,患者一治療身體就變差?醫生說出實話
    的確,臨床有很多癌症患者在確診之前,看起來和正常人沒有什麼區別,只不過是近期才出現了不適、難以忍受時就診檢查,最終被診斷為癌症。而在知曉病情、開始治療後沒多久,患者就因癌死亡了。
  • 化療,對癌症患者,到底是好是壞?醫生來給您解釋清楚
    大家好,最近有癌症患者諮詢,到底該不該做化療?小李是家超市的收銀員,最近腹部總是感覺疼痛,前去醫院檢查,結果發現患有胃癌,小李說自己的父親也是父愛,但是經過手術,化療仍然去世了,並且父親的化療的過程中,身體越來越虛弱,總是吃不下睡不著的,所以當醫院醫生建議他做化療的時候,他猶豫了,他害怕化療後病情加重。化療,對癌症患者,到底是好是壞?醫生來給您解釋清楚 。
  • 癌症患者該不該選擇化療?化療有沒有副作用?醫生如實相告
    癌症至今未被攻克,治療癌症的主要就兩個,一個是化療一個是手術。很多人會受到電視劇和小說的影響,一想到化療就是癌症晚期,腦海中立馬浮現脫髮、噁心反胃等畫面,於是很多人都比較牴觸化療。那麼癌症患者需要接受化療嗎?醫生告訴大家,癌症患者該不該選擇化療不能一概而論,應該根據情況來定。
  • 得了癌症後,應該選擇化療還是放療?醫生從專業角度分析
    現在最主要的針對癌症的治療手段就有手術、化療、放療。那麼到底患癌之後應該怎麼選擇治療方法,除了手術,應該選擇放療還是化療呢?1、含義放療,就是在體外進行放射治療,通過放射線進入人體對患癌部位進行治療;主要是局部性的治療。
  • 結節、息肉、囊腫,哪個才是癌症「前身」?聽聽醫生全面解答
    在體檢的時候,經常會發現體檢報告單上會出現結節、息肉、囊腫等之類的詞,可以說出現頻率還是比較高的。一旦看到身體突然之間長出一些很陌生的東西,心裡難免會不安,擔心以後會不會發展成不好的疾病,甚至有沒有可能發展成癌症呢?
  • 腫瘤治療中西醫結合效果更好,會讓癌症患者活得更精彩
    對癌症治療來說,無論是癌症患者本人還是其家屬,在患者被確診為癌症的那一刻,都希望能竭盡全力找到最有效的治療手段,最大程度減輕患者痛苦、增強治療效果、延長生存期。而在癌症治療過程中,患者及家屬常常在這些問題中陷入誤區:癌症治療效果上,中醫西醫哪個更好一些?
  • 美國癌症學會建議:癌症患者運動要注意區分三個時期
    癌症患者進行康復運動可緩解臨床不適症狀、增加運動耐量、改善生活質量,以及潛在縮短住院時間和減少肺癌術後併發症,體育鍛鍊可作為胃癌的一種輔助治療方式。因此對於癌症患者來說,如何科學健康的進行康復鍛鍊就尤為重要。
  • 癌症患者需警惕發生骨轉移,特別是中老年女性患者!
    對於癌症患者而言,「轉移」這個詞就是一個夢魘,骨轉移常預示患者生活質量下降和生存期縮短,而隨著骨轉移帶來的一系列骨相關事件(包括病理性骨折、骨放療、骨手術和脊髓壓迫),會給患者造成巨大痛苦,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及行動能力。所以醫生總強調,注意預防和早期檢查。
  • 心臟不好的人,應該多運動還是靜養?醫生提醒:先搞清楚這個問題
    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有些人的心臟功能很不好,當一個人的心臟出現問題時,身邊的家人朋友都會把他當成易碎的寶貝一樣,告訴他要好好靜養,以免心臟出現更大的問題。可是問題來了,我們平時又經常聽人說生命在於運動。那麼心臟出現問題之後,到底是應該靜養呢?還是應該運動呢?心臟不好的人,應該多運動還是靜養?
  • 科學家宣布一年內徹底治癒癌症,患者幾周內痊癒,可靠性有多大?
    目前,AEBi公司表示已經用MuTaTo療法在小鼠中完成了實驗,還完成了幾項體外試驗,很快便開始臨床試驗並在幾年內結束這些臨床試驗,之後能治療特定種類的癌症。不過,如果這個公司真的能夠治癒癌症,我也會表示感謝和祝賀。 美國癌症協會首席醫療官Len Lichtenfeld博士表示:這遠遠沒有被證明是治療癌症患者的有效方法,更不用說治癒了。無數癌症研究經驗告訴我們,從小鼠實驗到真正的研發成功,是一個坎坷而漫長的過程,充滿了意想不到和無法預料的障礙。
  • 不幸患上癌症,除了手術切除,還有哪些治療方法?聽聽醫生的說法
    許多癌症在被發現時就已經是晚期了,晚期癌症不論是從治療難度還是生存機率來講,都是不容樂觀的,然而不論怎樣,積極配合治療,才是所有癌症患者最佳的選擇。最常見的癌症治療手段要數手術了,特別是癌症發現處於早期時,早期癌症治療難度較小,因為很少會出現擴散和轉移的情況,手術針對腫瘤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對於早期癌症來說,不僅手術效果好,治療難度較低,後期恢復的情況通常也不錯,但手術的
  • 癌症患者若符合這3個條件,說明癌症治療的不錯,值得恭喜
    這並不是因為臨床沒有科學治療癌症的方式,而是因為癌症是狡猾、善於偽裝、侵襲和轉移性強的疾病,它在早期幾乎不被患者所察覺! 無論在癌症處於哪一分期時發現病情,只要科學治療,患者五年內生存率就會有明顯提升,即便不能做到徹底清除癌症,也可能達到與癌共存的階段。 特別是當符合以下三個條件時,就說明癌症患者預後效果非常好:
  • 醫生中肯意見:4種人得了癌症,壓根不需要化療,別起到反作用
    癌症逐漸進入大眾的視野,尤其是很多的癌症患者在病床上苦苦哀求醫生緩解疼痛,看到這種現象不禁讓人心痛,隨著醫療水平的進一步發展,很多癌症已經可以徹底治癒,不禁讓很多癌症患者又重新獲得希望,但是仍然有很多癌症得不到根治,甚至5年存活率都達不到,每次談到癌症很多人都是翻臉比翻書還快
  • 為什麼說,癌症患者後5年很重要?5年不復發,就算是治好了嗎?
    沒有人想生病,不幸生病就想著疾病快點好,更何況是癌症患者呢?好在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多種癌症可以在接受手術或者化療後穩定病情,但並非百分百治癒,因為不管是手術還是化療都不能將癌細胞徹底從身體裡清除乾淨,因此存在二次復發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