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買房買車,估計好多其他行業的人非常不爽:當老師不是月收入那麼少嗎?為何他們還有閒錢買房買車呢?是不是他們表面上看是窮光蛋但實際上工資收入非常高?是不是他們參與有償補課了?是不是他們收受了家長給的「油水」和「灰色收入」?是不是……其實,中小學教師買房買車,有時候和工資無關,也有可能和有償補課也無關,那麼到底和什麼有關呢?
教師買房買車,和個人需要有關。
有些老師在他鄉任教,回去一趟特別麻煩,這種老師就直接在自己任教的城市買房,這樣他們在住房方面就沒有多大的後顧之憂。雖然這種老師的收入可能並不高,但是這種老師有著買房的決心,他們自然會和親朋好友借錢買房子,不少買房買車的老師都欠著一屁股的債。你可能只是看到老師買房買車的「風光無限」,卻看不到老師負債纍纍的尷尬。
教師買房買車,和個人家底有關。
有些老師,就算不去領取每一個月的工資,依然能夠買房買車,這是為什麼?並不是他們參與了有償補課,也並不是他們的工資收入有多麼高,而是他們父母很有錢,他們所在家庭本身的家底非常殷實,他們的父母是傳說中的土豪,對於土豪家庭而言,想要買房買車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情?
教師買房買車,和省吃儉用有關。
如果老師花錢大手大腳,那麼他們想要買房買車,那當然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但是對於大部分老師而言,他們往往平時非常節儉,正是因為他們省吃儉用,再加上住房公積金的輔助作用,他們才有了買房買車的資本。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夫妻倆都是教師,那麼這種款式的家庭想要買房買車非常簡單——夫妻雙方的住房公積金每個月加在一起是四千塊左右,而買房的按揭貸款一個月四五千左右,那麼這一對雙職工教師家庭只要每個月支付幾百塊的錢就能直接購買房子,買房對他們而言難度並不大。
而至於買車子,也不是多麼難的事情:現在市面上的車子款式多樣,幾百萬上千萬的車子當然有,但十萬塊或者兩三萬的小轎車自然也有。而對於教師而言,雖然買不起豪車,但至少那些檔次比較低的車子還是可以買得起的,畢竟低檔次的小轎車已經和當年自行車的普及程度差不多了,早已經成了傳說中的大眾消費品了。
總而言之,老師買房買車,作為旁觀者完全沒有必要眼紅,沒必要閒得蛋疼去舉報,更沒必要覺得老師的呼吸粗重一些就是在犯嚴重的錯誤,可以做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