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佛之所以能在聯邦調查局局長這個重要的位置上一呆就是48年,最主要的原因是在胡佛的手中藏著美國歷屆總統和不少國會議員的隱私,如果這些東西被洩露出去,就算是美國總統也會被扒掉一層皮,這也是美國歷屆總統不敢動胡佛的根本原因。
胡佛,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創始人
1985年,胡佛出生於美國華盛頓,在讀書之時,胡佛就表現出了自己對政治的熱愛。胡佛在22歲那年,通過自己表哥的關係,順利地進入到美國司法部工作。
雖然在司法部,一開始胡佛幹的卻是打雜的工作,但胡佛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讓他得到了上司的好評,胡佛的仕途之路也一路高升。1924年,當時只有29歲的胡佛被任命成為了美國調查局局長,美國調查局也是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前身。
胡佛擔任了調查局局長之後,立刻就對調查局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精簡機構,裁減不堪重任的調查人員,調查局的戰鬥力因此大增。
在胡佛的帶領下,調查局不僅擊斃了銀行搶劫悍匪約翰·迪林傑,更是破獲了名噪一時針對美國著名飛行員林德伯格兒子的綁架案。正是因為胡佛出色的業績,讓胡佛有了和白宮討價還價的資本,在胡佛的多次遊說下,調查局人手得到了擴充,1935年,調查局正式更名為美國聯邦調查局(FBI)。
手握總統隱私的FBI掌舵人
不過,隨著聯邦調查局的實力與日俱增,胡佛的野心也開始暴露。
經過在聯邦調查局內部的多年耕耘,胡佛已經在聯邦調查局內部形成了絕對的領導力,聯邦調查局的探員只聽從胡佛的命令,對美國司法部,甚至是美國總統的命令卻置若罔聞。
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胡佛還建立了一個私密檔案館,在私密檔案館裡面藏有大量美國總統和國會議員的隱私。
美國第35任總統甘迺迪在年輕時候就曾經著過胡佛的道,在二戰時期,甘迺迪當時還是一位海軍中尉,當他和一名叫英拉的女間諜有染的傳聞傳到了時任聯邦調查局局長胡佛的耳中之後,胡佛立刻向白宮進行了匯報,白宮從安全考慮,將甘迺迪調到了海外,但這卻陰差陽錯的成就了甘迺迪的英雄之旅。
當甘迺迪當上了美國總統之後,胡佛更是變本加厲的開始搜集甘迺迪的隱私,這些隱私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甘迺迪和好萊塢性感女神瑪利亞夢露的桃色新聞。
作為二戰的三巨頭之一,羅斯福不僅為二戰同盟國的最終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也為上世紀20,30年代美國金融危機的解決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就是這樣一位功勳卓越的總統,同樣不敢對胡佛出手,原因也是因為羅斯福有把柄在胡佛的手上,據說,在胡佛的私密檔案館裡藏有羅斯福妻子埃莉諾的裸照。
胡佛所「侍奉」的最後一任總統尼克森同樣有把柄落在胡佛的手上,據說,在尼克森還是副總統時,曾經在香港邂逅了一名年輕的導遊小姐,兩人保持著不正當的關係,雖然尼克森每次和這名女士見面都很隱秘,但依舊逃不掉聯邦調查局的眼線。
當尼克森想順應民意,拿下已經在聯邦調查局局長位置上做了40多年的胡佛之時,胡佛卻在一天晚上來到白宮,偷偷地告訴尼克森,自己手上有一份尼克森和香港導遊小姐的秘密交往的報告,當尼克森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本來想解僱胡佛的想法也只能擱置在一旁了。
不過雖然胡佛權勢燻天,卻依舊逃不了時間對自己的摧殘,1972年,75歲的胡佛因心臟問題去世。或許是對胡佛常年掌權聯邦調查局感到後怕,胡佛死後,為了避免下一個胡佛的出現,美國政府規定每一屆聯邦調查局局長的任期不能超過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