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男同學在閒來無事的時候觀看某種電影,會發現片頭有一段紅色的英文,就像下圖所示的那樣,只要他讀過初中就能看懂標題是「FBI鄭重警告」。或許這些男同學早已對此習以為常,但一開始心裡還是會有點納悶:在家看個片跟美國FBI有什麼關係呢?我們不妨先翻譯一下這段警告的全文:根據聯邦法律規定,凡對未經授權且受版權保護的電影進行複製、發行或公開播放者,可能遭到嚴厲的刑事處分(根據美國聯邦法律第17條第501款和508款),美國聯邦調查局有權對侵犯著作權的行為進行指控(根據美國聯邦法律第17條第506款)。
(片頭出現的FBI警告)
FBI是美國聯邦調查局的縮寫,專門負責偵辦諸如恐怖襲擊、情報間諜等大案要案,但是打擊盜版也是他們的工作內容之一,所以在電影片頭出現那段保護版權的警告倒也合情合理,至於為什麼那一類電影出現的格外多,跟它的性質和誕生原因有關,這個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研究我們就不討論了。在美國,一旦某個部門頭銜裡帶著「聯邦」二字,那麼這個部門就屬於聯邦政府下面的一個機構,這個部門的一把手由總統任命,為什麼要總統任命呢?因為總統是聯邦政府這個公司的總經理,同時也是人力資源總監。
美國聯邦調查局隸屬於美國司法部,調查局的局長現在的任期是一屆10年,過去雖然沒有說10年後禁止連任,但是10年一到總統也換了一兩茬,無論從新總統的角度看,還是自己任期的時間長短看,或者參眾兩院的意見看,這個局長基本都得換,幾乎沒人能扛得過10年。當然總統既然能任命你,就肯定能撤你的職,畢竟他是行政系統的的一把手嘛,所以前幾天川普一怒之下撤掉該局局長科米的職位,從流程上來說是合理的,只不過他的方法非常欠妥而已。不過聯邦調查局曾經有一位局長是當時任何總統都不敢撤職、任何議員也不敢反對的,他就是聯邦調查局事實上的第1任局長約翰·埃德加·胡佛。
(萊奧納多主演的電影《胡佛》劇照)
接手聯邦調查局之前,胡佛是美國司法部一名29歲的年輕律師,聯邦調查局也是個規模不大的機構,名字就叫調查局。年輕人胡佛是個性格古怪但是很有執行力的人,在調查局的軟硬體升級上花了很大的功夫,動了很多的心思。他負責建立了專門的犯罪調查實驗室,建立了全美國第一個指紋庫,而且在人員招聘上把關很嚴,一面時只收有能力的人絕不收庸才,二面時再從能幹的人裡面挑忠於自己的那些,經過了10年的苦心經營,小小的調查局更名為美國聯邦調查局,不但設備齊全而且有一支能打硬仗的隊伍,這支隊伍除了胡局長的指示外誰的話都不聽,包括當時的美國總統。
如今的聯邦調查局總共有員工兩萬多人,這個人數和國內的網際網路巨頭騰訊差不多,但是伸出去的觸角就比騰訊要多很多。聯邦調查局的總部是華盛頓特區的胡佛大廈,大樓的外觀無論顏色還是造型都像個堡壘,總部下面設立了10個不同的職能部門,每個部門由一名副局長負責,這些部門分管鑑定、訓練、調查、技術等工作。除了總部以外,聯邦調查局在全美59個城市都設置了將近400多個類似派出所一樣的辦事處,除了在美國本土外還在全世界22個國家設有辦事處,一般都在當地的美國使館內,比如FBI在我國的辦事處就在美國駐華使館內。聯邦調查局今天有如此規模,全是胡佛局長當初苦心經營的結果。
(聯邦調查局總部胡佛大廈)
胡佛花了10年時間把一個小機構建成了一個大集團,他站在集團的最高處統領著一切,那種一聲令下一切疑點水落石出的感覺的確很爽, 但是有一個問題很早就困擾過胡局長,因為在他之前沒有人在局長這個位置幹過10年以上,10年到了無論新的總統還是新的國會議員都有可能要求換人,他要是下了崗那之前的心血都成了別人的,這怎麼讓人放得下呢?所以胡佛為了保證自己可以長期穩定地坐上這第一把交椅,想出了一個好辦法。
利用職務之便和絕對的權力, 胡局長下令收集了很多人的資料,上到總統下到州長几乎沒有哪個政客能逃得掉,尤其是那些見不得人的黑材料比如生活作風問題更是他收集的重點。如果胡局長能活到現在,估計川普那些玩弄女人、偷稅漏稅、甚至跟俄羅斯扯不清的關係早被胡局長收集完畢登記造冊並妥善保存了,川普只要有空隨時可以過去翻閱。政客們最怕這些材料被公開,為什麼那麼怕呢?因為在美國這種開放的社會,任何民眾和媒體以及反對派們都可以大大方方地監督政府官員,即便與工作無關的黑材料被爆出,產生的後果輕則逼這位政客引咎辭職,重則迫使他飲彈自盡。所以只要胡局長說一聲周一見,那麼大半個美國政壇都會在周末夜不能寐。
(美國民眾反對FBI對電話的竊聽和破解)
比如曾經有一位不明真相也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議員愛德華表示,胡局長和他的小弟們到處搞非法監聽,這種行為要好好討論一下,如果違法了就要被處罰。為此愛德華精心準備了一份奏摺準備遞交國會,寫完黑材料他還不忘告訴胡局長咱們周一見。結果周末這位議員接到了一個陌生的電話,電話來自胡局長的一位小弟,小弟在電話裡說,尊敬的參議員愛德華先生,我們手頭有一些材料比較有意思,可能媒體跟你的家人對此更感興趣,我們寄給你的複印件估計你馬上就收到了,你先看看有不懂的可以問我。時間到了周一,愛德華議員燒掉了他的奏摺,胡局長帶著小弟趕往下一個竊聽地點,一切相安無事。
胡局長的這種勒索行為不止會用到議員身上,就連他的大老闆美國總統尼克森也吃過這樣的虧,尼克森是一個性格專斷的強硬派,上任之初面對各方面要求胡佛下臺的呼籲,他決定順應民意,聽大家的意見撤掉胡局長的職位非常符合美國的自由民主精神。就在尼克森打算動手之前的某個晚上,管家說胡局長求見,胡局長對尼克森他有一份材料顯示總統先生貌似有個小三,尼克森極力辯解但是胡局長說你沒必要跟我辯解,如果有必要的話回頭你跟媒體和民主黨人辯解吧。這之後尼克森再也不提讓胡局長辭職的事,而胡局長也在任內不遺餘力地搜集了海量跟尼克森有關的黑材料,堆到一起大概跟他自己身高差不多,這也算是著作等身吧。
(1972年尼克森訪華情景)
在胡佛掌控聯邦調查局的48年裡,他總共收集了883位參議員和722位眾議員的黑材料,當然大量的白宮內閣成員也在其中,這些黑材料外人並不知道擱在哪兒,但是只要當事人知道並且胡局長知道當事人知道就可以了。只要這樣,不論是眾議員還是參議員還是白宮工作人員甚至是總統本人,一旦發現任何對胡局長不利的言論,人人有義務替他通風報信或者出面擺平。胡局長就靠著這個手段在局長這個位置上幹了48年,這期間美國總統換了8位,8位都拿他沒辦法。在胡局長80歲那年被人發現死在自家臥室的地板上,不知道是去了天堂還是地獄,反正一起帶走的還有那些數不清的黑材料。
(聯邦調查局的探員們在辦案)
尼克森聽到胡局長去世的消息後,大鬆了一口氣,一句幸福的髒話脫口而出:上帝啊,那個雜種終於掛了。估計那一天整個美國政壇的半壁江山集體鬆了一口氣。雖然尼克森心裡是開心的或者如釋重負的,或許他恨不得下令先把胡局長鞭屍99下再讓給他下葬,但是明面上他還是給胡局長寫了情真意切的悼文,說大伙兒都為胡局長的去世感到悲傷,他是一個擁有赤誠的忠心、卓越的工作能力和非凡奉獻精神的好局長,人民會永遠懷念他。尼克森這種口是心非的做法當然是很得體的,這個說好聽點屬於是官場的藝術。
在官場上要辭退一個不符合工作要求的人,是很講究方法的,在我們東方古國尤其講究這個,可以說城裡人的套路相當地深,套路的原則是給彼此面子以後見面不尷尬遇到事情也好幫忙。一般而言想要撤掉一個位高權重的人,最好是在私底下提前喝茶談心說服對方主動辭職,辭職那天表演一出再三挽留而不得的舞臺劇,甚至頒發一個勳章之類的東西給足對方面子,這樣不論給旁人看還是給下屬看都非常的美好,顯得政壇一片團結和睦的景象。
(歐巴馬2013年任命科米為聯邦調查局局長)
相比之下川普這一次撤掉科米局長的做法就非常不得體了,哪有跟人家招呼都不打一個就直接下令撤職的,他把自己政壇新人的短板暴露的非常徹底,因為對方不聽自己的話或者對自己不利就撤了對方的職,這種做法在美國那種地方只會把原本大家不那麼關心的事變成焦點,原本想掩飾和隱藏的東西最後全都被挖個一乾二淨放到太陽底下,所以川普的政治對手和一向喜歡黑他的媒體們已經聞風而動,等待川普的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嚴重後果。
數據來源:
《約翰·埃德加·胡佛》
http://www.baike.com/wiki/%E7%BA%A6%E7%BF%B0%C2%B7%E5%9F%83%E5%BE%B7%E5%8A%A0%C2%B7%E8%83%A1%E4%BD%9B
《美國總統為何都對FBI頭子胡佛恨之入骨》
http://book.163.com/10/0701/11/6AGK0M3F00923INP_3.html
打賞、分享或點廣告,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