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的名單,獨裁者與獨裁電影

2021-02-08 極米私人影吧

"獨裁"其實是個中性詞,中國歷來的封建統治也是屬於獨裁統治的,但不也出了幾個勵精圖治的好皇帝嗎?統治者是誰其實不是問題的關鍵,人民的幸福感才是關鍵。但在電影裡就簡單多了,那就是所有獨裁者都是大壞蛋!!!

浪潮

導演:丹尼斯-甘塞爾

主演:約根-沃格爾、詹妮弗-利奇

地區:德國


電影《浪潮》取材自一美國高校著名的獨裁實驗,但把背景挪到了當代德國。哪怕是在反法西斯意識已經滲透到社會末梢的德意志,從理性到集權也只需要五天時間。

意志的勝利

導演:萊妮-裡芬斯塔爾

主演:阿道夫-希特勒

地區:德國

影片記錄了1934年的第六屆紐倫堡納粹黨代表大會,被認為是電影史上最成功的宣傳片。拋開意識形態,您可以通過本片看到納粹政府是如何通過宣傳而發展壯大的,還有希特勒如何運用他無與倫比又令人恐懼的語言能力煽動群眾,並灌輸他的思想的。

1984

導演:麥可-萊德福

主演:理察-伯頓、約翰-赫特

地區:英國

改編自喬治.奧威爾的同名小說.刻劃了一個令人感到窒息和恐怖的,以追逐權力為最終目標的、假想的極權社會.所有試圖反抗它的人,最後都變成了犧牲者.依據"一流小說拍二流電影"的普遍邏輯,《1984》的電影版並不如小說般精彩,但依舊批判性十足.

鐵幕性史

導演:尤利斯-馬休斯基

主演:奧爾基爾德-魯卡斯瑟維克茨

地區:波蘭

兩名科學家參加一次時間實驗,醒來已是50年之後。他們發現自己身處一個奇異的地下社會——這裡所有公民都由女性組成,而他們是地下社會僅存的兩位男性。或許你會以為這是一部男權主義意淫片,但到電影結束前20分鐘才赫然發現,它是個擁有絕妙想像力的諷刺獨裁的黑色喜劇。

烈日灼人

導演:尼基塔-米哈爾科夫

主演: 歐列格-緬希科夫、尼基塔-米哈爾科夫

地區: 俄羅斯/ 法國

本片以19世紀30年代蘇聯政治鎮壓運動為背景,講述了史達林時代的戰鬥英雄科託夫將軍從揮一揮手就能讓整個軍事演習暫停下來的重量級人物,變成了被間諜們打得皮青臉腫、痛哭流涕的階下囚。作為獨裁者的史達林並未在電影中出現,僅有的亮相是隨著六周年紀念日徐徐升起的巨大海報。

狄托和我

導演: 戈蘭-馬克維奇

主演: 迪米崔傑-沃洛維、馬諾伊洛維奇

地區:前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


十歲的男孩佐蘭狂熱地崇拜著領袖狄托,還偷偷暗戀著女同學佳斯娜。但佳斯娜由於不被集體接受而自殺。佐蘭在小小的年紀,就見識到了集權崇拜的真相。本片是南斯拉夫解體前製作的最後一部電影,能讓人看到東歐極權社會荒謬可笑的一面。

末代獨裁

導演:凱文-麥克唐納

主演:福裡斯特-惠特克、詹姆斯-麥卡沃伊

地區:英國

雖然本片是虛構出來的驚悚片,但片中的很多悲慘事件都是千真萬確的。人權組織說,在阿明統治的8年中,約有30萬烏幹達人被殺。《末代獨裁》的成功之處在於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多疑、焦慮、敏感、殘忍的暴君形象。他的扮演者福裡斯特-惠特克因此獲得第79屆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獎。

美國戰隊:世界警察

導演:催-帕克

主演:催-帕克、馬特-斯通

地區:美國/德國

本片劇情很有「好萊塢大傻片」風格,它真正的奇妙之處在於它是一部提線木偶電影,由大量戲謔、惡搞、重口味的橋段貫穿全片。電影裡的獨裁者是個內心非常孤獨、渴望被注目的傢伙。他甚至還有一段特別長的獨唱,表達痛苦的內心世界……

V字仇殺隊

導演:詹姆斯-麥克提格

主演:娜塔莉-波特曼、雨果-維文

地區:美國

本片根據著名作家阿蘭.摩爾的同名繪本小說改編,倫敦完全是獨裁者薩特勒的禁嚴之地,V靠著自己天生領袖般的超凡魅力自行組織了懲惡鋤奸的團體,但V深深明白,必須以以暴易暴的方式,才能為這個充滿恐怖和腐化的社會帶來自由和正義。

大獨裁者

導演:查理-卓別林

主演:查理-卓別林、寶蓮-高黛

地區:美國

納粹將卓別林形容為最令人討厭的猶太雜技演員。本片是卓別林第一部有聲電影,結尾時他利用角色之口說出心聲"獨裁者會死去,他們從人民手裡奪去的權利即將歸還人民"。傳言這部電影希特勒本人也看過兩次,它可能是電影史上僅有的幾部正面挑釁獨裁者的電影之一。

傷心小號曲

導演: 阿萊克斯-德拉-伊格萊希亞

主演: 聖地牙哥-瑟古拉、費爾南多-古林-庫弗

地區:西班牙/ 法國

西班牙內戰奪走了哈維的父親與童年,沉重的回憶讓他只能扮演哭泣的小丑。他愛上了馬戲團女明星納塔莉婭,但他卻是快樂小丑的女朋友,而面具背後的快樂小丑其實是個虐待狂。本片導演說:"之所以設置這樣的一對截然相反的人物形象,目的就是要表達弗朗哥政府的統治給人們帶來的創傷與心靈的扭曲。"

再見列寧

導演:沃爾夫岡-貝克

主演:丹尼爾-布魯赫、凱薩琳-薩斯

地區:德國

影片講述了兒子為了不讓患有心臟病的母親受到刺激而隱瞞民主德國已經解體的事實,用心塑造了一個與外面巨變的世界截然不同的"民主德國"的感人故事 。影片從一個溫情善意的謊言的視角出發,折射出了柏林圍牆倒塌的歷史大潮中東德民眾的心理狀態。

國內專業私人影吧連鎖加盟品牌

——關注我們——

第一時間推送原創電影點評

極米活動

新店開業通知及店面導航優惠等

——長按二維碼——

即可關注

相關焦點

  • 當獨裁者被打倒之後——伊朗電影《總統》(流亡的獨裁者)
    置身在一個網際網路時代,我們是及時在線直播的看到了許多獨裁者的下場,薩達姆·海珊、卡扎菲、穆巴拉克、本·阿里·······這個名單再往早一點還會列上很長,比如齊奧塞斯庫、阿敏、皮諾切特、墨索裡尼、希特勒·····。
  • 《大獨裁者》:在希特勒氣焰如日中天之時敢於鬥膽嘲笑的電影
    《大獨裁者》這部大師級巨片,不僅是一部令人歡笑的喜劇和冷酷無情的政治宣示,還是對希特勒這個大獨裁者個人心理毛骨悚然的準確洞察。法國的希臘裔政治電影元老科斯塔-加夫拉斯(Costa-Gavras)在一部紀錄片的製作中說,「他是一個有遠見的人,他看到了當時世界領導人看不到的未來,那時他們還站在希特勒一邊。」
  • 民進黨靠操弄「反中」掌權,臺媒批:與希特勒獨裁之路無異
    《亞洲周刊》封面形容蔡英文是「民選獨裁」,臺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力挺蔡英文表效忠,稱「民選就不會獨裁」。臺灣《聯合報》發表文章指出,民選領導人走向獨裁的政府,不僅中南美洲、東南亞比比皆是,甚至納粹領袖希特勒,當初也是靠民選上臺掌權,「不知蘇貞昌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
  • 《大獨裁者》
    10月27日,晴朗無雲,於高處,見遠山~1940年10月27日,電影《大獨裁者》(The Great Dictator)上映~
  • 《希特勒回來了》: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獨裁者
    和平年代,戰爭和苦難更像是老電影和發黃的書藉中才有的故事。人們享受著現代民主社會的成果,不相信納粹思想會抬頭,更不相信自己會被影響。但是納粹復闢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容易得多,在電影《浪潮》裡即有所體現。2014年的希特勒和1914年以後的希特勒在宣傳上使用的手段並無本質差別:抨擊社會現狀,並作出慷慨許諾。而每一次他都獲得了民眾的支持。
  • 1940年《大獨裁者》,卓別林第一次「發聲」辛辣諷刺希特勒
    《大獨裁者》是卓別林第一部有聲電影,拍攝於希特勒統治最為黑暗的時期。影片講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託曼尼亞王國獨裁者辛格爾上臺,他的大肆擴張導致戰亂不斷。同時,他大搞陰謀政策,煽動民眾對猶太人產生敵對與仇恨。被徵入伍的猶太理髮師查理,在這樣的高壓政策下也難逃一劫。
  • 圖解電影《獨裁者》
    劇情簡介圖解影片講述某國殘暴的獨裁者來到美國紐約參加一個聯合國會議之後的離奇經歷。隨後殺人如麻的最高領導人陷入了深深的回憶,兩年前在飛彈該製造成圓形還是尖形問題上與納達爾產生意見分歧,隨後將對敢質疑最高領導人意見的納達爾處決。
  • 電影推薦希特勒回來了
    另一部分人則是年輕人,對於希特勒只是一個符號化的印象,或者說覺得很酷,當年的那段歷史並沒有深入了解,在看到這位留小鬍子的人後馬上自拍合約留念,發到推特上炫耀一番,時間長了也許會對這位元首有一個盲目崇拜,可惜電影在這方面沒有細拍,不過可以看看類似的電影《浪潮》。
  • 網友評論:豆瓣評分7.5的《獨裁者》其實就是一部低俗喜劇
    《獨裁者》是一部由拉裡·查爾斯執導,薩莎·拜倫·科恩、安娜·法瑞絲、本·金斯利等主演的喜劇電影,於 2012年5月16日在美國上映。《獨裁者》電影劇照5.影片在西班牙的安達盧西亞以及美國紐約拍攝完成。《獨裁者》延續了《波拉特》和《布魯諾》惡搞外國友人的傳統,是因為他摒棄了《布魯諾》中極度噁心和極度尷尬的段落,也剔除了《波拉特》作為喜劇片節奏不夠緊湊的缺點。
  • 派拉蒙經典電影回顧:《獨裁者》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影片回顧,辛辣諷刺政治的喜劇電影《獨裁者》。喜劇電影《獨裁者》講述一個殘暴的獨裁者落難被民主轉變的故事,看似是粗俗的惡搞,實則是對「嚴肅」的調侃和對「權威」的挑戰,用玩世不恭的態度來解構世界的不合理。走到政治的極端,對「獨裁者」的諷刺、戲虐和挖苦。
  • 電影《獨裁者》
    今天難得一回發電影推薦哦最近小編也是很忙啊,忙啥?當然是暑假旅行和打遊戲啦,哪有空看電影寫稿子嘛。
  • 卓別林的《大獨裁者》
    譯製片:卓別林經典喜劇電影《大獨裁者(1940)》這是查理·卓別林的第一部有聲電影。攝於希特勒統治最為黑暗的時期,片中對他辛辣諷刺跟醜化比比皆是。影片假借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背景,刻劃了一個殘酷迫害猶太人,企圖統治全世界的大獨裁者。卓別林在人物造型上非常明顯地仿照法西斯頭子希特勒,並通過表演對這個人物進行辛辣的諷刺。1997年,本片被美國國會圖書館的美國國家電影登記處列為「在文化、歷史和藝術上具有重大意義的電影」。
  • 大獨裁者「希特勒」扮演者-布魯諾·岡茨去世
    電影《帝國的毀滅》(Der Untergang),2004年2月16日,瑞士電影界傳奇演員布魯諾·岡茨(Bruno
  • 簡評惡搞電影《獨裁者》和《波拉特》
    想要找到一部好看又好玩的惡搞電影,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所謂,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惡搞電影真的是要看個人的,能否接收到(搞笑)電波才是關鍵。本期,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兩部惡搞電影——《獨裁者》和《波拉特》,編劇和主演都是同一人:薩莎·拜倫·科恩。
  • 簡評惡搞電影《獨裁者》和《波拉特》
    想要找到一部好看又好玩的惡搞電影,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所謂,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惡搞電影真的是要看個人的,能否接收到(搞笑)電波才是關鍵。本期,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兩部惡搞電影——《獨裁者》和《波拉特》,編劇和主演都是同一人:薩莎·拜倫·科恩。
  • 《大獨裁者》與international
    這兩天看完了卓別林的電影《大獨裁者》,在看之前對於卓別林以及電影的背景並不了解,看完後就自己的一些感受和思考寫下這些文字。
  • 一起看電影之《大獨裁者》
    ,電影名字叫《大獨裁者》,是一部喜劇。(電影宣傳海報)這是卓別林第一部有聲電影,卓別林把他第一部有聲電影拍了有這麼沉重話題並且具有反抗精神題材的電影,而不是他一貫的幽默輕鬆諷刺劇,還讓自己第一次在銀幕上「獻聲」就給觀眾奉獻了一次深情慷慨的演講。
  • 「獨裁者」——川普!
    川普可能是美國歷史上最「獨裁」的總統,按照美國的體制設計,權力分散且被有效制約和監督,很難出一個傳統意義上的獨裁者。但是,川普的出現,可能打破人們對民主憲政體制下執政者的基本看法:在一個民主體制下,也能出現貌似「獨裁」的執政者。
  • 電影《大獨裁者》精彩影評及觀看資源
    當查理逃出邊境時,被駐守在這裡的軍隊誤認為是獨裁者辛格爾,他趁機做了一場「為自由而戰鬥」的大演說。   該片是查理·卓別林的第一部有聲片,攝於希特勒統治最為黑暗的時期,片中對他辛辣諷刺跟醜化比比皆是。本片榮獲第13屆(1941)奧斯卡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編劇、最佳音樂5項提名。
  • 德國電影:希特勒回來了
    關注後可查看更多電影信息,這裡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