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是被評為所有哈利·波特電影中最忠實於原著的,但也只拍出了原著的冰山一角。
近日,《哈利·波特與魔法石》4K修復3D版重新登陸院線與大家見面,電影是足夠經典,也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但泊御覺得二刷不僅僅為了看4K修復和3D,了解一下原著的內容,再看電影就不一樣了,儘管《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是被評為所有哈利·波特電影中最忠實於原著的,但也只拍出了原著的冰山一角,如果我們把原著的很多細節找到,再回看電影,體驗就完全不一樣啦。
接下來泊御就帶領大家重溫一遍《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原著,帶著這些故事中的彩蛋進入影院。
1.緣起
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英國作家J.K.羅琳阿姨,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就開始構思這部皇皇巨著了。時光回到1989年,24歲的J.K.羅琳小姐姐在曼城到倫敦的火車途中,看到一個瘦弱、戴著眼鏡的黑髮男孩,一直在車窗外對著她微笑。他的出現使她萌生了創作哈利·波特的念頭。於是,哈利·波特誕生了——一個11歲小男孩,瘦小的個子,黑色亂蓬蓬的頭髮,明亮的綠色眼睛,戴著圓形眼鏡,前額上有一道細長、閃電狀的傷疤。
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英國作家J.K.羅琳
小姐姐整個創作的過程非常艱難,在此期間經歷了家暴和離婚,作為一個單親媽媽帶著孩子靠救濟金度日(儘管今天她可能比英國女王還有錢),她跌入人生的低谷,自嘲為「我所見過最失敗的人」,她的婚姻以失敗收場、沒有工作、還帶著一個小孩子。 在那段低潮期中,小姐姐被確診臨床憂鬱症,曾試圖自殺,後來在心理醫生的幫助下,她花了9個月的時間才逐漸走出了陰霾。
恰恰是這種憂鬱發作時的黑暗感受,成為她創造小說中攝魂怪這種生物的靈感來源,在《哈利波特》系列故事裡,它是一種會吸食人類正面情緒,甚至靈魂的黑暗生物。經歷五年艱苦的創作,這個系列的第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才得以出版,從此哈利·波特成為風靡全球的童話人物。
無數人的童年夢魘——攝魂怪
2.開篇:大難不死的男孩
【原著】一開始是關於哈利·波特的姨媽一家——德思禮夫婦的描述,他們很害怕被人提起自己妹妹一家,但在這些文字中一直沒有講任何魔幻的事情,而是從德思禮先生不太正常的日常生活著手的,那天,他看到有貓頭鷹飛過,有一隻貓在看路牌,一群穿著奇怪鬥篷的人,以及隱約聽到這些人在議論波特夫婦和他們的兒子哈利·波特。
扮演姨夫的理察·格利菲斯,戲外卻是英國最好的演員之一,他在2013年去世。
德思禮先生被這些人稱為「麻瓜」,儘管他不知道為什麼,從他們的嘴裡聽到了「神秘人(伏地魔)」走了的消息。
晚間新聞報導,大量的貓頭鷹在異常活動,德思禮先生察覺到了這一切,和妻子念叨了一下哈利波特,在準備入睡前,又一次看到那隻貓,它看了一天的路牌。
伴隨著德思禮一家睡去,【電影】的開篇場景出現了,貓變成了麥格教授,鄧布利多登場。
第一代鄧布利多由查德·哈裡斯扮演,但拍完第二部在2002年就去世了
【關於魔法界的歡慶】原著在此處鄧布利多和麥格教授的對話中,提到此時魔法界因為「神秘人(伏地魔)」的離開有一場重要的慶祝,甚至影響到可能在麻瓜的世界中暴露自己,但電影中刪去了,觀眾尚不知道神秘人的存在。
騎摩託帶哈利·波特登場的海格
【海格的摩託】在兩位教授的對話中,麥格教授擔心海格平時的粗心大意,因為後面電影中有體現,此處也刪除了。此時海格從天空中騎著摩託帶著還是嬰兒的哈利·波特趕來,電影中沒有提及這個摩託的來歷,原著中,在這裡提到,鄧布利多問海格哪來的摩託,海格稱是小天狼星布萊克借給他的,沒錯,哈利·波特的教父小天狼星的名字在開篇就被提及了。
第三部才正式出場的小天狼星布萊克把自己的摩託借給了海格
【眾人的離去】把哈利波特放到姨媽家門口之後,電影從他的傷疤直接跳轉到影片主題,再轉到主人公長大了。原著中還有關於幾位魔法師的離去,海格騎摩託在空中消失,麥格教授變成貓離去,鄧布利多打開熄燈器將所有路燈重新點亮,他要去參加慶祝活動了,這裡不得不提到一個電影中屢試不爽的法則——晚進早出,編劇成熟的拿捏了電影的講述節奏,主人公的命運即將從姨媽家開始了,不相干的部分就直接刪掉。
3.悄悄消失的玻璃
【纏膠帶的眼鏡】轉眼間哈利·波特長大了,在電影中增加了他起床就被表哥欺負的動作,實際上再書中表哥對他的欺負遠不止如此,注意看電影中哈利波特的眼睛是纏著膠帶的,書中說是因為表哥經常揍他,因此,哈利早就練就一身靈敏的躲避能力。
哈利波特的眼睛是纏著膠帶的
【暫未出場的費格太太和皮爾】電影中姨媽一家帶著哈利·波特一起去動物園給表哥達力過生日,書中並沒有那麼直接和美好,每年的這一天,哈利·波特會被送到鄰居費格太太家一天,但是今天費格太太突然打電話說自己的腿摔斷了,姨媽一家是很不情願的帶著哈利一起去動物園了,費格太太在電影中到第五部《哈利·波特與鳳凰社》中才出場,她就是在魔法部聽證會上為哈利作證的人——她是魔法界的,只不過她和魔法學校的門衛費爾奇一樣,巫師的後代卻一直學不會魔法,他們有一個和麻瓜對應的稱呼——「啞炮」。皮爾是一個和達力一個團夥的,他們平時一起欺負別的孩子,書中皮爾和姨媽一家一起去了動物園,電影中把這個人物刪掉了,也是到第五部《哈利·波特與鳳凰社》中才出場。
費格太太在電影中直到第五部才出場
電影中第五部才出現的壞孩子軍團,在書中第一部就出現了
【姨夫的警告】電影中在哈利上車之前,姨夫拉住他並警告不許搞怪,這不是空穴來風,書中舉了三個哈利波特曾經搞怪的超自然例子:不管大家怎麼給哈利剪頭髮,一夜就能長出來;哈利一直撿表哥剩的衣服穿,其中一件很醜的毛衣他很不情願穿,就會一直縮小,最後只能給木偶穿上;哈利在學校被表哥欺負的時候,自己不知道怎麼爬上了房頂的煙囪。
【本應更立體的人物】其實姨媽和姨夫在書中並沒有壞到家,他們在給達力和皮爾買了大冰淇淋之後,給哈利也買了一根冰棍,泊御覺得這個細節顯得這兩個人物很立體,但很遺憾電影中刪去了,可能電影只想單純表達姨媽一家對哈利很不好。但是,接下來表哥的表現又沒那麼極端了,他為了看蛇推倒了哈利——在書中更討厭,他故意給了哈利胸口一拳,哈利的動機在書中更合理,他不是因為被表哥推到才懲罰表哥的,是因為無辜被揍了一拳。
綠光是伏地魔的標誌
【消失的伏筆】姨夫把哈利關進了小黑屋,哈利在黑暗中會不斷會提自己的苦難生活,每當這個時候,他會看到一道綠光,同時額頭的閃電傷疤會火辣辣的疼——後面我們都知道了,綠光是專屬伏地魔的,這是神秘人留下的魔法力量。
4.貓頭鷹傳書
哈利和表哥從同一所小學畢業了,他們要去往不同的中學,表哥要去姨夫的母校——一所私立學校,他們給哈利安排了一所公裡中學,但此時,一封封的神秘信件源源不斷地寄來,為了不讓樓梯間的哈利收信,姨夫讓哈利搬到表哥達力的臥室,但信件改了地址繼續寄來。電影出彩的地方來了——姨媽打開雞蛋裡面都是哈利的信。實際上書中沒那麼神奇,只是信越來越多,姨夫不得已帶全家離開,但他們剛到酒店,前臺就告訴他們一百封哈利·波特的信,沒辦法,他們只得躲在一個小島上。
5.鑰匙保管員
電影中,魔法學校的鑰匙保管員海格闖了進來,直接把哈利帶走了。在原著中,海格一點也不著急,自己還弄了點茶喝,並告訴了哈利神秘人的故事,父母的真正死因,以及哈利被他抱到姨媽家之前的事,並直接在這間屋地上睡了一覺。電影把前情介紹部分往後挪到了對角巷裡,並刪去了一個伏筆——海格告訴哈利自己被魔法學校開除了,這個謎底會在第二部《哈利·波特與密室》中揭曉。
在第二部《密室》中,哈利通過鄧布利多的記憶,得知湯姆(伏地魔)殺人後嫁禍給海格的蜘蛛寵物,最終導致海格被學校開除
6.對角巷
【普通話版刪除的一個場景】地鐵這段場景在2002年版本的普通話版中被刪除了,海格帶著哈利在倫敦的地鐵中,他們聊到要準備購買的學習用品中有龍皮,海格表示他很想養一隻龍,為之後他偷偷養龍埋下伏筆。海格是飛到小島上找到哈利的,但為什麼二人要坐地鐵呢?書中解釋,找到哈利之後,海格就不能再被允許使用魔法了。同時,在書中他們還聊起了魔法部,海格告訴哈利,現任魔法部部長福吉是一個無能的人,這也為後面第五部《哈利·波特與鳳凰社》中福吉無能導致神秘人崛起埋下伏筆。
普通話版曾刪掉的場景,海格不得不跟哈利·波特坐地鐵
【神奇動物在哪裡】在需要購買的魔法學校教材中,有一本《神奇動物在哪裡》(紐克·斯卡曼著),這本書在2016年被拍成了電影《神奇動物在哪裡》作為哈利·波特前傳式的姊妹篇上映。同時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J.K.羅琳也創作了一本真正的《神奇動物在哪裡》幻想書出版,號稱這本書是每個魔法家庭必備的書,該書中甚至由阿不思·鄧布利多撰寫了序言,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買一本來看看,人民文學出版社已經出版。
現實中可以買到魔法學校的教材《神奇動物在哪裡》
【奇洛教授】作為本部故事的大反派,奇洛教授出場時在書中是有鋪墊的,哈利遇見奇洛教授之後,海格告訴哈利,奇洛教授以前是正常人,後來因為在黑森林中遇到了吸血鬼,從此完全變了一個人,甚至害怕自己教授的黑魔法防禦課。
小說中關於反派奇洛教授的鋪墊更明顯
【不友善的男孩】購買長袍的場景在電影中刪去了,在書中,哈利在這遇到了一個不太友善的高傲男孩,哈利對他的印象很糟糕,這個男孩主要表達了自己的種族歧視觀點,他認為巫師都應該是血統純正的,這個男孩正是日後哈利·波特在學校學生中的宿敵——德拉科·馬爾福。
電影中馬爾福的出場更靠前,可能是宿命之敵,作者安排了他和主人公特別的會面
7.從9又3/4站臺開始的旅程
書中哈利又回到姨媽家與他們一起住了一個月,電影直接省略,哈利來到9又3/4月臺,準備登上開往霍格沃茲的快車。
哈利·波特離開了他原來是世界,開啟了英雄的旅程,在魔法世界他會有怎樣的奇遇呢?我們下回分解。
【泊御有話說】作者泊御,嚴肅音樂人、自由撰稿人,參與多張唱片錄製,同時參與電影和遊戲配樂。擔任過編劇,製片人,策劃人,配音及活動導演,公關公司管理層,近年重拾音樂人身份,曾將創作版權籤約於華誼兄弟音樂,期間發表知·識樂團EP《妙·吉祥》,發表個人單曲作品《俠客行》、《卡門線》《白塔 II 》《莫吉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