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少林寺》:時代的烙印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電影《少林寺》:時代的烙印
2014-06-09 09:44:46來源:貴陽日報作者:責任編輯:上官雲

  一九八二年,中國電影《少林寺》轟動世界,把我也轟瘋了。

  那年我十六歲,是真正意義上的山裡娃。父母是水電工人,我出生在山溝裡,雖沒當過水電工人,卻從未離開過大山。當時父母忙著修遵義烏江電站,我忙著看《少林寺》,練武術。

  烏江江南電影院,方圓幾十公裡,算最標準的電影院。這個建築沒特點,用紅磚砌個大框,鋼筋扎頂,蓋上石棉瓦即成。演《少林寺》那會,票價為甲座一毛、乙座五分。五分錢固然是個問題,就算有了五分錢,也未必能買到票。得找熟人,要麼得託身強力壯的人擠。擠票的不論是否買到,只要從人堆裡出來,必然臉膛紫紅,兩眼充血。這情形,我只能望而卻步。

  《少林寺》好看,因此每天要演五六場,已經破了當時的紀錄。我幾乎每場必到。沒票也去,在剪票口耐心守著。這幾乎是我做過的最沒骨氣的事。運氣好時,電影開演,剪票員退場,出入自便。運氣不好時,只能看個結尾。一個有辦法的老兄介紹說,九點鐘的散場後,他根本就不出來。躲在廁所裡,接著看十一點半的。可我沒他那個膽量。少林、少林,有多少英雄豪傑都來把你敬仰……片頭曲響起,未入場者,會對著電影院的紅磚牆亂踢一氣。轟——有人衝場。皆大歡喜!

  為了三班倒的工人,後來安裝隊、廠房支隊等片區都演《少林寺》。好幾個地方破天荒,第一次演露天電影。膠片有限,不得不幾個地方同時上映時,先播的一方直接演《少林寺》,後演的一方先播加演(新聞簡報),等著跑片。我家住江南,但不論哪裡演,包括江北、董家坪、養龍司,六七公裡走著路也要去。為了看《少林寺》,我還跑過二十多公裡以外的刀靶、南北鎮等地。電影看了好多遍,臺詞都記住了。李連杰、計春華、丁嵐、於海、于承惠、胡堅強、王珏,演員的名字更是爛熟於胸。

  《少林寺》讓我著迷的是,李連杰的一招一式剛柔相濟,於海的螳螂拳出神入化,胡堅強的地趟拳騰落舒展,于承惠的醉劍遊龍似鳳。那武戲的對打,更加精彩了得,值得琢磨。何時練得這一身功夫?此前,父親一直逼著我和弟弟練武術,但習武苦,弟弟甚至不予理會。看了《少林寺》,我情緒大增。父親傳授武術,套路極少。全是單調的技擊招數,還讓拳打三寸三,不許伸直。他只管姿式標準與否,從不破解玄機。能做旋子空中三百六十度轉體,這個動作讓我出盡風頭。但父親說這是花架子,沒用,最多為表演助助興。一次,和弟弟鬧著玩,他一下反擰了我的手。順著他用勁的方向,我返身一肘,把比我高大得多的弟弟重重地擊倒在桌子下。父親看得直樂,他曾逼著弟弟習武。這下你懂了吧,父親對我說,這個搶背為何要用高中低三個馬步?高馬襲胸,中馬襲腹,低馬襲襠。因為地方小,你蹲不下矮馬,高馬正好中胸,這叫拳打臥牛之地。事先給你破解,不會這麼準,也不會這麼上手。我突然明白,《少林寺》的武戲全是技擊散打的對練,其以六合抨手和梅花樁為主。翻閱父親的手繪少林拳譜,無文字說明,全是單個的人像圖。父親說,不給你破解,是因為動作的一招一式,有無數個用法。這叫無極變有極,有極生四象,四象變八掛,八八六十四。其中的變化無窮盡,根本沒法講解。有人一打一個準,有人卻不能。什麼叫基本功,這就叫功到自然成,日久見功夫。

  《少林寺》片頭說,日本拳師宗道臣根據少林拳法壁畫,自創日本少林寺拳法。簡直是胡說八道,那其實就是少林小擒拿術。練過此術,方知拳打三寸三的道理。這個招數,專擊關節,金庸在《射鵰英雄傳》中自創一名,叫挫骨分筋手,倒也有趣。

  《少林寺》轟動世界,掀起了世界武術熱,成了功夫片難以逾越的經典,是因為演員、拳腳都是真功夫。曾以為香港影星郭富城懂南拳,身形像,架式也足。但我在市西路的廣告牌下發現了破綻,他握拳的小指是個蘭花指。若和他過招,只需找準空擋,專鎖那個指關節,穩勝。現在我已不練武術,也不看功夫片,現在的功夫片都是狗屁。我始終相信,再好的演員也演不了專業武戲。

  那個時代過去了,但當年的心結卻解不開。二十六年前,《少林寺》在我心裡打上了烙印,成了絕唱。

相關焦點

  • 電影《少林寺》
    我出家的第二年,電影《少林寺》熱映,在一毛錢一張票的時候,創下了過億的票房,確實是個奇蹟。為此,這些年來,不少人問我,是不是因為這部電影才有了少林寺如此興旺的今天?電影《少林寺》海報對於「是電影成就了少林寺,還是少林寺成就了電影」這類問題,很難用非此即彼的方式來回答。但一提到電影《少林寺》,我就會想到一位重要人物。這位重要人物就是廖承志。電影《少林寺》的導演張鑫炎親口對我說過,是廖承志提出拍攝這部電影的。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廖承志傳》裡也有關於廖承志與這部電影的記載。
  • 電影《少林寺》配音演員童自榮:穿皮鞋配不出《少林寺》祝願鄭州舉辦電影節圓滿成功
    「啊……哈……」8月17日下午,在少林寺西方聖人殿邊,看著大殿內少林寺僧人練功時留下的滿地陷坑,一位年過古稀的老人發出一句讓人耳熟能詳而又鏗鏘有力的呼喊。這位老人正是為1982年版電影《少林寺》覺遠小和尚扮演者李連杰配音的我國著名表演藝術家童自榮。
  • 「十七年」中的中國戲曲電影:製作精良、處理細膩、時代烙印明顯
    引言我母親很喜歡戲曲,也喜歡戲曲電影。尤其是對越劇《紅樓夢》《梁山伯與祝英臺》《追魚》、黃梅戲《女駙馬》《牛郎織女》《天仙配》等經典影片念念不忘。幾十年過去仍能準確地喊出每一部影片的演員名字。為了滿足母親的心願,我搜集了很多戲曲電影,也看了很多。
  • 興平一代人心中的記憶:電影《少林寺》...
    記憶中的電影《少林寺》文:劉公明圖:網絡華夏文明幾千年,文化瑰寶多燦爛。
  • 【我心中的少林】電影《少林寺》(2)
    電影《少林寺》,不少是用少林寺的素材和實景來拍攝的:  白衣殿內,一面是和尚練拳術、對搏的壁畫,另一面是和尚練刀、劍、戟的壁畫,個個栩栩如生。白衣殿的後壁是紀實壁畫,描繪著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電影《少林寺》就是根據這個歷史故事創作的。  千佛殿內繪有五百羅漢的壁畫,形態各具特色。
  • 看第一部少林寺電影
    看第一部少林寺電影80年代大街小巷都是拳腳吆喝聲!無事非非也要弄幾下掃堂腿,什麼的黑沙掌,梅花樁,十八羅漢.放學路上,祠堂裡,三五成群比試比試或由「師傅」調教調教。這就是看了由張鑫炎執導,薛後、盧兆璋編劇,李連杰、於海、丁嵐、計春華、于承惠聯袂主演的少林寺動作片的蝴蝶效應。82年第一部動作片橫空出世,內地公映後,以1毛錢的票價創下了161578014元的票房紀錄,同年1月,《少林寺》在香港公映,作為第一部在香港上映的內地功夫片,在當時複雜的政治環境下,《少林寺》在香港創下1616萬港幣的超高記錄。一舉打破香港功夫片歷史最高賣座記錄。
  • 周潤發唯一主演的少林寺題材電影,其實不是在少林寺拍的
    電影《花旗少林》講的是發生在河南少林寺的故事,但實際卻是在河北承德避暑山莊松鶴齋拍的,所以看到片中來去也就那十幾個和尚,卻沒有一個少林寺山門的鏡頭。《花旗少林》講的是一個充滿奇幻色彩的故事,有愛情有親情和友情,和花旗的關係還多一點,少林反而有點硬扯進來的意思。
  • 電影《少林寺》背後的故事
    電影《少林寺》的開頭部分就講述了這塊石碑與宗道臣(中左)的故事(日本Shorinji Kempo集團提供)今年8月,日本Shorinji Kempo(少林寺拳法)集團帶領112名日本青年到訪了北京、河南兩地,在為期一周的旅程中遊覽了長城、嵩山少林寺等名勝古蹟,並與當地青年進行了深入交流。
  • 「日出嵩山坳·重聚少林寺」,一部電影,讓世界認識了鄭州
    40年前,電影《少林寺》來到嵩山取景拍攝,甫一上映便萬人空巷,創下中國影史的各項現象級紀錄。一部電影,讓世界認識了鄭州。今天,在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即將在鄭州舉辦之際,電影《少林寺》重回鄭州,這不僅是一代人最激情的回望,更是對新鄭州、新時代、新發展的見證。
  • 「日出嵩山坳·重聚少林寺」,一部電影,讓世界認識了鄭州
    40年前,電影《少林寺》來到嵩山取景拍攝,甫一上映便萬人空巷,創下中國影史的各項現象級紀錄。一部電影,讓世界認識了鄭州。今天,在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即將在鄭州舉辦之際,電影《少林寺》重回鄭州,這不僅是一代人最激情的回望,更是對新鄭州、新時代、新發展的見證。
  • 《盜墓筆記》熱議就是時代的烙印
    如果只從《盜墓筆記》這部電影呈現的效果本身去分析它必然流於膚淺,因為每個被熱議或者褒貶不一的橋段背後,都是時代的烙印。「地攤文學」,此前有過《故事會》《今古傳奇》等雜誌,便是此類作品的匯集之地,但隨著網際網路環境的崛起,印刷平媒式微,《盜墓筆記》便因應了新的媒體環境和語態方式,經由網絡時代的融媒體環境崛起,塑造了網際網路時代的民間傳奇。
  • 王寶強是圓夢了,可《少林寺》早已不是當年的《少林寺》了
    在接受媒體群訪時,李連杰回答到了兩個有關電影《少林寺》的問題。第一是對於彼時劉德華將要主演的電影《新少林寺》,李連杰否認了自己將聯手出演的傳聞:「我沒聽說過,聊點別的吧。」第二是對於演員王寶強。王寶強曾多次表示「李連杰是我的啟蒙老師」,自己當年看了《少林寺》這部電影後熱血澎湃,立志要進少林,並在未來也要像李連杰一樣演一部《少林寺》這樣的電影。
  • 今日電影推薦:新少林寺
    一段根據真實歷史事情改編的故事,少林寺歷史上有三次大劫難,第一次是北周武帝宇文邕時期的「周武滅法」讓少林寺大量佛像被毀,廟毀人亡;其後是隋朝的「大業之火」和唐朝末年武宗李炎時期的「會昌毀佛」。而少林寺最嚴重也是離我們最近的一次劫難便是在1928年的時候吳佩孚集團軍閥樊種秀與馮玉祥的部下石友三戰爭期間,樊種秀把部隊駐紮在少林寺,被石友三打敗後,石友三直接火山少林寺,使得少林基本成為廢墟,建築和重要文物無一倖免。上世紀20年代,華夏打底軍閥混戰群雄並起天下大亂。
  • 80年代,全國票房過億的電影,除了《少林寺》還有哪些?
    《少林寺》 【80年代,全國票房過億的電影,除了《少林寺》還有哪些?】 1982年上映的動作電影《少林寺》,是一部裡程碑式的傳奇大片,不僅捧紅了李連杰等動作演員,創造了1.6億的超高票房,還讓曾經破敗不堪的少林寺一躍成為全國最火的旅遊景點,現在市值過千億。
  • 王寶強王寶強是圓夢了,可《少林寺》早已不是當年的《少林寺》了
    王寶強曾多次表示「李連杰是我的啟蒙老師」,自己當年看了《少林寺》這部電影後熱血澎湃,立志要進少林,並在未來也要像李連杰一樣演一部《少林寺》這樣的電影。3、對比兩部電影的製作規模39年前《少林寺》締造的輝煌在功夫片領域是空前絕後的。《少林寺》擁有的強大資源、主角陣容以及製作班底,都是現在的功夫電影難以複製的。
  • 八十年代的一部電影《少林寺》,為什麼在當時能風靡全國?
    八十年代的一部電影《少林寺》,為什麼在當時能風靡全國?1982年2月1日上映的電影《少林寺》一經上映,便火遍全國,一首插曲《牧羊曲》唱遍大江南北,飾演男主角覺遠的李連杰一夜之間一炮而紅。影片發生隋朝末年,圍繞「覺遠」這個角色講述了一個維護正義、弘揚民族精神的俠義故事。
  • 80年代,全國票房過億的電影,除了《少林寺》還有哪些經典?
    《少林寺》1982年上映的動作電影《少林寺》,是一部裡程碑式的傳奇大片,不僅捧紅了李連杰等動作演員,創造了1.6億的超高票房,還讓曾經破敗不堪的少林寺一躍成為全國最火的旅遊景點,現在市值超過千億。,還有現在少林寺的火爆,所以《少林寺》成為上世紀80年代最著名的一部票房過億元的神劇。
  • 《少林寺》,李連杰首部電影的前世今生
    大家好,這裡是有素質影視,今天大家來聊一聊的李連杰的首部電影《少林寺》的歷史。該片講述的隋朝末年,民不聊生,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則在督建河防工事時,殺死了神腿張,而神腿張的兒子小虎死裡逃生,為少林武僧曇宗救下。小虎為報父仇,拜曇宗為師,習武少林,並落髮為沙彌,法號覺遠。
  • 電影《少林寺》一炮打響的背後,是這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在推動
    電影《少林寺》於1982年1月21日在中國香港公映。作為第一部在香港上映的內地功夫片,《少林寺》一舉創下1616萬港幣票房收入,打破了香港功夫片的最高歷史紀錄。緊接著,《少林寺》在日本創下40億日元票房紀錄;1983年,該片在韓國上映,又創造了51億韓元的票房紀錄。《少林寺》電影可謂一炮打響,迅速走紅。此後,該片很快傳至東南亞、歐洲、美國和全世界,受到內地、臺灣以及世界各地的熱烈歡迎和普遍讚賞,從而開闢了香港電影的新天地。這其中,黨和國家領導人廖承志起了巨大作用。
  • 童自榮:穿皮鞋配不出《少林寺》祝電影節圓滿成功
    「啊……哈……」昨天下午,在少林寺西方聖人殿邊,看著大殿內少林寺僧人練功時留下的滿地陷坑,一位年過古稀的老人發出一句讓人耳熟能詳而又鏗鏘有力的呼喊。這位老人正是為1982年版電影《少林寺》覺遠小和尚扮演者李連杰配音的我國著名表演藝術家童自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