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名校共話教育交流與合作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海峽兩岸名校共話教育交流與合作
2014-05-29 17:32:5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社蘭州5月29日電 (記者 丁思)第九屆海峽兩岸名校兩岸事務部門負責人研討會29日在蘭州大學召開。來自臺灣的18所高校和大陸23所高校負責人共話教育合作的「機遇和挑戰」,為兩岸教育交流出謀獻策。

  教育部港澳臺事務辦公室常務副主任趙靈山介紹,本屆研討會立足兩岸教育未來發展的實際,就兩岸教育交流與合作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兩岸高校學生交流項目的可持續發展、兩岸高校實質性合作交流的深化與拓展等議題進行研討。

  趙靈山說,近年來,兩岸教育領域的交流合作從單一到雙向,領域日益拓寬;兩岸教育界人士互參互訪、互聘教師、學生互相交流、合作辦學等各種互動平臺越來越多。

  2006年,大陸全面承認臺灣教育主管部門核准的臺灣高校學歷,並針對在大陸就讀的臺灣學生出臺優惠政策,如同等收費、專項補貼、設立臺灣學生獎學金等。截至2013年10月,在大陸高校就讀的臺灣學生已達9310人。

  臺灣方面在推動兩岸教育交流合作也做了很多努力。趙靈山介紹,2013年,臺灣承認的大陸高校學歷擴大至111所,並承認大陸191所院校的專科學歷。2014年,臺灣方面又擴大承認大陸18所高校學歷,並首次開放臺灣部分公立大學面向大陸招收本科生。

  「我們也面臨著諸多挑戰」,趙靈山說,目前,臺灣方面針對大陸學生的限制性政策尚未完全取消,在認可學歷方面距離全面承認大陸高校學歷尚有較大差距,臺灣校園環境不容樂觀,這些因素影響了大陸學生赴臺就學的積極性,呼籲臺灣方面能夠加快推動全面認可大陸高校學歷步伐,取消針對大陸學生的各項限制性政策。

  臺灣世新大學校長賴鼎銘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說,大陸學生學習意願高、學習態度及學習精神受到臺灣教師的肯定,但陸生不了解臺灣高校,80%的陸生以高知名度的臺灣學校為首選,導致臺灣部分學校招不到學生。

  賴鼎銘說,臺灣高校招生的政策有必要進行修改,讓優秀的大陸學生都有機會前往臺灣求學;希望臺灣高校能夠到大陸進行招生和宣傳,向大陸家長和學生介紹臺灣高校的優勢專業、教育體系等,增進了解。

  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陳光巨說,希望雙方今後的合作能向深度發展,增強互補性,嘗試兩岸合作辦學、合辦專業和實訓基地、圖書資源共享;開發「在線微課程」等形式,促進兩岸高校教育理念、教育制度的溝通與融合。

  2006年,由南京大學倡議,大陸部分「985」高校和臺灣高校共同發起舉辦此研討會;該研討會每年召開一次,由大陸或臺灣一所高校承辦,截至目前共舉辦八屆。(完)

相關焦點

  • 海峽兩岸高校建立就業合作交流機制
    原標題:海峽兩岸高校建立就業合作交流機制  中新網上海9月15日電 (黃艾嬌 許婧)同濟大學15日透露,與逢甲大學校友聯絡暨就業輔導處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兩校「學術交流合作協議」框架下,共同構建大學生就業管理、服務與就業師資的交流和培訓體系,以及大學生就業相關活動的合作機制。
  • 2020海峽兩岸(德州·慶雲)八極拳技藝交流大會開幕
    2020海峽兩岸(德州·慶雲)八極拳技藝交流大會暨兩岸中醫學術論壇在慶雲縣開幕,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隨蓮,國臺辦交流局局長黃文濤,省委臺港澳辦主任劉淵,德州市委書記李猛、市長楊洪濤,中國國民黨前主席特別顧問兼大陸事務部主任、臺灣中華兩岸新時代交流協會理事長黃清賢,臺灣中華洪門武術聯盟秘書長劉大立,吳鍾八極拳研究會會長王子臣等出席了主會場相關活動。
  • 海峽兩岸高手「以武會友」 !2020海峽兩岸(德州·慶雲)八極拳技藝...
    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彭小毛致辭活動以「八極同源,中醫同根」為主題,邀請海峽兩岸八極名家共打一套拳,並邀請兩岸中醫展示交流開展義診活動。活動分「開幕式」「兩岸中醫學術論壇」「現場參觀」「全國百名中醫義診及民間中醫展示交流」四大板塊。活動在慶雲設主會場,在北京、臺北、天津、珠海等14地設分會場,吸引了海峽兩岸3500餘名八極拳愛好者和中醫人士參會。
  • 洪秀柱來大陸參加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強調兩岸要交流不要戰爭
    中國國民黨前主席、臺灣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洪秀柱9日下午搭機來大陸杭州參加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出發前在桃園機場受訪時提到,改善兩岸年輕人的關係,還是要透過交流,民間的交流不能斷。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還是要透過交流嘛,所以這一次現在的「政府」,好像完全阻隔了交流的管道,任何人想要去,就各種的這種說法,講句難聽話啦,這威脅也好、恐嚇也好,那麼讓大家這個左右為難。
  • 第三屆「兩岸學者共話·教育學」論壇在渝召開
    第三屆「兩岸學者共話·教育學」論壇在渝召開 2020年12月17日 15:2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12月17日,第三屆「兩岸學者共話·教育學」論壇在西南大學召開。(民進中央宣傳部供圖)12月17日,由西南大學和葉聖陶研究會主辦的第三屆「兩岸學者共話·教育學」論壇在西南大學召開,論壇議題為「中華傳統教育思想的當代價值」。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常務副主席、葉聖陶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劉新成出席會議並致辭。
  • 第十二屆海峽論壇·海峽兩岸關愛下一代成長論壇昨舉行
    昨日,第十二屆海峽論壇·海峽兩岸關愛下一代成長論壇在廈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70多位專家學者、慈善組織代表和部分省市關工委代表,以「增進心靈契合基礎,推進家園共育協作」為主題,共商海峽兩岸關心下一代工作大計。  中國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劉雅芝出席論壇,並宣讀了中國關工委主任顧秀蓮的講話。講話指出,關心下一代工作是關係到國家前途命運的一件大事。
  • 「海峽兩岸出版交流季暨第三屆兩岸出版與人文智庫論壇」在廈門舉行
    (中國臺灣網發)  中國臺灣網12月2日訊 為將《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規劃部署落入實踐,促進兩岸文化、經濟融合發展,推動兩岸出版與人文智庫領域的交流與合作,12月1日至4日,由九州文化傳播中心與福建社會科學院聯合主辦,九州出版社、福建省海峽文化研究中心、國家圖書館出版社與廈門外圖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
  • 第三屆海峽兩岸合唱交流音樂會預告
    海峽兩岸合唱交流音樂會不知不覺已經走過了兩個年頭。回顧2019年,音樂會以「愛連線」將兩岸歌友情牽一處;而今年,在這特殊的一年我們將用我們的歌聲再次唱響兩岸。
  • 兩岸文旅文創業界人士共話兩岸青年創意設計
    兩岸文旅文創行業內大咖、設計師、涉臺文旅文創企業人士以及鄉村社區代表等200餘人參加活動。兩岸嘉賓亦聚焦文旅文創賦能鄉村和社區發展主題進行研討,共話兩岸青年創意設計。  臺灣大葉大學設計暨藝術學院教授黃柏鈴長期「紮根」成都幸福公社,是「少年老城」海峽兩岸青年創生活動主要發起人之一。
  • 跨海來相會共敘兩岸情——歷屆海峽論壇回眸
    12年來,藉助這個定位於「民間性、草根性、廣泛性」的平臺,兩岸民眾不斷深入了解彼此、共同弘揚中華文化、持續推進融合發展,繪就兩岸同胞最大的同心圓,「兩岸一家親」的理念愈加深入人心……2009年,首屆海峽論壇在廈門、福州、泉州、莆田四地舉辦,8000多名臺灣鄉親齊聚福建,共敘鄉情,奏響了兩岸交流的華彩樂章。
  • 兩岸融合激流勇進!2021開年又添4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在1月13日的國臺辦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朱鳳蓮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情況做了介紹,並宣布最近新批准設立了福建龍巖長汀汀州客家首府、泉州安溪清水巖,江蘇淮安大運河文化帶和四川綿陽梓潼文昌祖庭等4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 第二屆海峽兩岸馬戲親子文化節暨兩岸親子產業招商推介會盛大開幕
    廈門(集美)閩臺研學旅行基地作為國家級對臺交流基地,肩負著持續促進兩岸基層交流和文化合作,推動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責任,集美區將藉由此次海峽兩岸馬戲親子文化節的舉辦,為兩岸親子家庭開闢新的交流窗口,繼續探索「研學+親子」、「線上+線下」、「民間交流+產業合作」的新路,為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作出集美貢獻。
  • 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 | 海峽兩岸(福建·漳州)融晴文化藝術展...
    期間將突出地域、文化、線上、青年特色,舉辦第二屆閩臺電影展、兩岸青年文化交流嘉年華、水仙花微電影短視頻展等線下活動。此外,還重點搭建兩岸文化交流合作雲平臺,研究發布兩岸影視、音樂創作交流計劃,實現兩岸線上定期文藝創作交流研討、文藝精品展示、文創項目合作。
  • 第八屆海峽兩岸電視藝術節在福建平潭舉辦
    本屆藝術節共舉辦聲耀平潭·第十一屆海峽兩岸電視主持新人大賽、第五屆海峽兩岸影視名家書畫展、海峽兩岸電視論壇、海峽兩岸電視藝術家公益演出等系列活動。活動吸引了海峽兩岸百餘名電視領域的專家、藝術家、從業者及上百名高校學子參與,進一步推動海峽兩岸電視藝術家交流、青年交往和學術探討,促進兩岸電視藝術的相互借鑑和共同發展,增進兩岸同根同源的文化意識和情感互通。
  • 第十二屆海峽論壇海峽影視季成功舉辦 兩岸影視人深度「雲」交流
    9月20日晚,作為海峽兩岸影視文化交流和影視界開展合作的重要平臺,福建省廣播電視局會同福建省電影局、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廈門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第十二屆海峽論壇海峽影視季順利舉辦。本屆海峽影視季採用雲錄製的方式,以交響音樂會的藝術形態串聯起福州、廈門、臺北三個活動現場,可以說是亮點十足。臺灣音樂人胡德夫、包小柏,臺灣演員姬天語,與大陸著名歌唱家魏松、常思思、孫礫、石倚潔、喻越越以及青年音樂人李茗等隔空對唱、共同演繹,展現同根同源、同文同種的兩岸同胞跨越時空的對話包容與交流互鑑。
  • 中新時評:交流合作勢不可擋 兩岸關係克難前行
    中新社廈門9月19日電 題:交流合作勢不可擋 兩岸關係克難前行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第十二屆海峽論壇20日將在福建廈門舉辦大會。回顧70多年來兩岸交流發展歷程,是兩岸同胞衝破隔絕藩籬、走向交流合作的歷程,也是一家人由分離隔絕走向交融交心的過程。1987年開放探親以來,兩岸民眾往來交流日益頻繁。特別是2008年兩岸關係迎來歷史性轉折後,更逐步形成大交流、大合作。
  • 相約廈門 ‖ 第二屆海峽兩岸(廈門)合唱教育大會
    合唱是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多聲部聲樂藝術形式年輕且大眾化與其說是一種藝術倒不如說是一種生活讓我們從合唱藝術中感受生活並在合唱中認識自己       為促進海峽兩岸合唱教育事業的發展,培養優秀合唱指揮隊伍,加強兩岸合唱藝術教育交流,學習先進的合唱理念,提高合唱指揮水平,探索有中國特色並與世界接軌的合唱事業發展新道路,福建省藝術教育協會將舉辦「第二屆海峽兩岸(廈門)合唱教育大會」。
  • 國臺辦:已批准設立七十九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發言人朱鳳蓮介紹說,2009年以來,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在24個省區市批准設立了79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這些基地的設立,體現了我們堅定不移貫徹對臺方針政策,積極擴大兩岸交流合作,持續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不斷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她表示,這些基地給兩岸同胞提供了更多交流合作、回顧歷史、品味文化、暢敘親情和共同發展的機會。疫情發生以來,這些基地也成為兩岸「雲交流」重要平臺。
  • 第四屆「兩岸學者共話·世界史」論壇在上海舉行
    新華社上海11月21日電(記者楊愷、許曉青)由葉聖陶研究會和復旦大學聯合主辦的第四屆「兩岸學者共話·世界史」論壇21日在上海舉行。論壇以「變動世界中的世界史研究」為主題,採取線上線下結合方式舉行。來自海峽兩岸22位世界史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專題共進行三場交流和一場討論。
  • 第二屆海峽兩岸青少年校園音樂交流周啟動報名通道
    中國臺灣網6月4日訊 作為第八屆海峽青年節系列活動之一,第二屆海峽兩岸青少年校園音樂交流周日前正式啟動報名通道,音樂MV《彩虹橋——首屆海峽兩岸青少年校園音樂交流周回顧》同步在福建省青少年音樂教育協會的微信公眾號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