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完美的巴黎情人-蓬帕杜夫人

2021-02-06 CERFEE

她是法國歷史上最有爭議的一個女人,被稱為路易王朝的第一美人,靠著自己的美貌、才華和野心影響了法國歷史。她因其愛情魅力而出名,但最出名的還是她在藝術王國留下的足跡——她是蓬帕杜侯爵夫人(Marquise de Pompadour 1721-1764),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的情人,也是當時著名的社交名媛。



油畫中的蓬皮杜夫人手拿樂譜,表示精通音樂,善於歌劇;身後的書都一一讀過,學識淵博;腳下的畫架意在指她擅長繪畫。畫面是對蓬帕杜夫人才華和美貌的無盡讚美。


原名「Jeanne-Antoinette Poisson」,生於中產階級商人家庭,年輕時就受到家庭和環境的影響一心要步入上流社會。她受過良好的教育,對於自己所鍾愛的亮色、浪漫的鑲嵌珠寶與花朵的服飾有很強的鑑賞與搭配能力,品味超群,加上奪目的美貌,蓬帕杜夫人作為「巴黎最美麗的女人」的美譽在宮廷裡被盛傳。在王室打獵的時候,她會在打獵路過的森林裡出現。在森林映襯下,她穿著薔薇粉連衣裙坐在淡藍色馬車上,夢幻迷人,引起了路易十五的注意…就這樣,她順利的成為了國王的情婦,受封為蓬帕杜侯爵夫人,她和自己的丈夫離婚。



蓬帕杜夫人和路易十五




恐怕沒有人知道她和路易十五之間是否真的有愛情,在我看來或許是路易十五國王的光輝更讓她痴迷。她和路易十五第一次在宮廷假面舞會上相遇,回家後興奮的對母親說:Je le veux, je le veux! (我要得到他!)那樣的喜悅不是來自一見鍾情,而是長期處心積慮靠近後的迫切。歷史成全了這個心智過人的美豔女子,人們幾乎會產生錯覺:這或許是眾仙女打賭,或許是一時衝動,決定創造一個完美的女性標本作為她們的玩具。於是,她們把各自的優點特點都賦予這個有生命的娃娃,目的是想看看這種天賦會讓她對這個世界產生怎樣的影響,看看她會怎樣來使用這種天賦。




她沒有辜負眾神所望,在成為路易十五情婦的20年時間裡結交了無數的藝術家,被譽為「藝術保護女神」,在巴黎舉辦各種文化沙龍,伏爾泰(Voltaire)是她一生的摯友,她資助狄德羅編(Denis Diderot)寫百科全書,在她的庇護下,畫家Watteau、Francois Boucher創作出大量代表洛可可藝術最高成就的傳世之作。



布歇畫過的最出彩的蓬帕杜爾夫人的肖像,畫中人物高貴、典雅、嫵媚,纖細優美的身體著瑰麗華貴服飾,嬌嫩光澤的面部,雙眼神情發著光芒,她側身靜坐於畫面,在高貴華麗環境襯託下發出奪目光輝。布歇在這幅肖像中使用藍綠色調,表現了貴族夫人的高雅,運用極細膩的筆法精微刻畫衣著配飾的質量感,浮華的飾物被畫得有觸摸真實感


她大力推崇洛可可藝術風格,指導設計師、工匠們在建築、裝飾設計、家具、服飾、繪畫等領域中運用各種貝殼、莨菪葉飾相纏繞形成的渦形紋飾和花卉、流水般的曲線。洛可可藝術在構圖上強調不對稱,造型的基調常用S形曲線、卷渦、波狀和渾圓體,色彩十分嬌豔,如嫩綠,粉紅,猩紅等,線腳多用金色,以達到輕盈、纖細、優雅、精美、浮華、繁瑣的效果,這些元素在她眾多的油畫肖像和官邸住處都有體現。在她的主導和推動下,精緻,柔美、浮華、浪漫的洛可可藝術風吹遍了歐洲,她被稱為「洛可可藝術之母」,宮廷藝術的「 指揮者」 。路易十五時期那些重要的宮廷藝術家的作品和貴族婦女們的趣味幾乎都與她的審美有關。為了討好路易十五,她大力推廣「中國風」(chinoiserie),中國的漆器、刺繡、瓷器和絲綢都被她巧妙的運用在各種藝術領域,中國風也得益她而風靡歐洲整個18世紀,對 「 路易十五風格」 的興起和繁榮產生了重要影響。



纖細、精巧、華麗和瑣碎的裝飾細節。貝殼、莨菪葉飾相纏繞形成的渦形紋飾和花卉,流水般的S型、C型曲線。




纖小、精緻的洛可可風格寫字檯


在色彩上,為了構成柔媚夢幻的感覺,洛可可風格的建築喜用嬌嫩的色彩,如白色、金色、粉紅色、嫩綠色、淡黃色。線腳多用金色,天花板常塗上天藍色,常畫上飄浮的白雲。




這個靠自己的智慧,聰穎,美麗,品味一步步走到權利巔峰的女人深知美貌和年輕都會逝去,於是她短暫的一生一直在拼搏而無法停歇。她博覽群書,支持並擁護啟蒙者奉行的自由思想,結交權臣著迷政治,又熱衷於藝術長袖善舞。路易十五身邊的情人猶如繁花般競相爭豔,卻在精神和肉體上對她深深依戀,她成功的成為他的「習慣」。在政治上她幫路易十五出謀劃策,甚至把法國推向萬丈深淵的「七年戰爭」;在藝術上她指導工匠們把中國式花瓶變成帶有洛可可鍍金青銅手柄的盛水罐,讓皇家塞夫勒瓷器(Sèvres)成為寫字檯上的流行飾品,她對凡爾賽宮進行了大量洛可可式的改建修飾,參與設計巴黎協和廣場和愛麗舍宮。



中國青瓷 法國鎏金青銅鑲接 18世紀中期

皇家塞夫勒瓷器(Sèvres) 18世紀中期 Chinoiserie


凡爾賽宮蓬帕杜夫人的房間


水晶吊燈和鏡子的夢幻組合


愛麗舍宮

蓬帕杜夫人在愛麗舍宮的沙龍


她對文學、戲劇、建築的造詣,及對美麗事物和色彩搭配的天然敏感使她成為18世紀時尚的引領者。在她宮廷時尚的帶動之下,美化女性壓倒了一切藝術風尚,女人的時尚超越了男人的時尚。她親自設計的一種宮內服飾,被命名為蓬帕杜式便服,凡是她喜歡、她接受的一種麵包、一道菜餚、馬車造型、扇子花色、化妝品、絲帶等等,都與她的芳名聯繫起來,成為宮內外最高貴的流行款式,最奇異的時尚是她倡導用裝飾貼布在臉上做美人痣,黑色的絲綢貼布被剪成月牙、太陽、星星的形狀,貼在眼邊、嘴角或額頭上。



蕾絲、薄紗、金邊、刺繡加上植物花朵紋樣的面料,奢華繁複又浪漫的洛可可服飾

用大量的花朵、蕾絲、卷邊來點綴胸口,是18世紀洛可可服飾最常用的手法,挑逗又奢靡



那個時期的洛可可服飾,將女人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設計成可供觀賞的美妙元素:大量的蕾絲花邊,大量的薄紗裝飾,低胸的領口,誇張的頭飾、挑逗的黑痣……她的服飾風格一時成為貴族婦女爭相仿效的對象,以至於許多東西直接以她的名字命名,比如蓬帕杜髮型、蓬帕杜花平紋稠、蓬帕杜薔薇紅等。她是洛可可藝術的主宰者。


蓬帕杜式髮型



蓬帕杜式便服


18世紀60年代,蓬帕杜夫人已退出路易十五的情人生活,洛可可藝術風格也開始走向衰落,一些批評家抨擊它沒有品味、輕浮,象徵著一種腐朽的社會,追求肉體享樂,奢靡繁複。苛刻的藝術詞典把洛可可風格認為是矯飾、奢侈和浮華的代表,洛可可趣味引申為優雅色情藝術。


到18世紀末期,洛可可與巴洛克藝術一起被新古典主義所取代。但兩個多世紀以來,藝術家對洛可可風格的懷舊式詮釋為其豐富了新的內容,如在服裝設計上出現了以華託命名的華託背「Watteau Board」(指女式禮服從領口到下擺有寬襉的不束腰背部)。蓬帕杜夫人引導了追求快樂漂亮的洛可可時代,現代設計師們把對這種風格的了解作為時尚創新的基礎,其繁複華美的特徵常被用來形容華貴的晚裝或婚禮服,美麗豪華仍然被視為女性服飾創新設計中的一個核心要素。


watteau board 1770~1772



18世紀服飾


華託背裙裝


蓬帕杜夫人於42歲的時候因病痛折磨去世,她在遺囑中吩咐弟弟:要和我一樣,繼續資助和保護法國的學者和藝術家們。她一生對文藝的支持,除了因為自己本身的學識、修養會使她發自內心的喜歡文藝,還緣於文學和藝術對於備受感情折磨的蓬帕杜夫人而言是個極大的安慰。世人對她褒貶不一,她卻真實的給這個世界留下了一筆藝術遺產,對於這點,我一直認為是歷史虧欠了她。



蓬帕杜夫人最後一張肖像


出殯那天,路易十五作為二十年的情人朋友望著她雨中的靈柩嘆息:夫人的旅途終究沒趕上一個好天氣。她沒有趕上好天氣,卻趕上了屬於她的年代,路易十五和他的眾多情人最終在時間裡化作塵煙,她卻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被歷史牢記。她富於情調的生活方式和對感官形式美的大膽追求成為那個奢華時代的詮釋者,並影響了整個歐洲,使路易十五統治下搖搖欲墜的法國呈現出一片奢華與盛世的柔美奢麗景象。



老實說,我不尋找別的東西

只是尋找雅致、秀麗、優美

柔和、嬌美和愉快

一句話,我尋找所有流露著

不是笑謔,就是逸樂的東西

但這一切都不是放縱

而是像小心謹慎的高雅

所要求的,蒙上了一層輕紗。


這段詩可以說是她和洛可可藝術風格的最形象描繪。



九色鹿工作室整理、編輯,未經許可,請勿擅用。



CERFÉE

BAZAR & ATELIER

九色鹿 雜貨店 & 工作室


歡迎關注九色鹿雜貨店 & 工作室,關注方式:長按下方

二維碼添加關注


九色鹿 雜貨店 & 工作室微信:sofia305337

九色鹿 雜貨店 & 工作室微店:weidian.-com/s/725408455?wfc=c



相關焦點

  • 【淘寶】巴黎 "拍賣槌日"驚喜多多:路易十五情婦秘箱在列
    4月21日周四,第11屆「拍賣槌日」( Journées Marteau )將在巴黎海軍酒店(Hôtel
  •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渴望靈與肉的完美結合
    兩人相愛,靈與肉的完美結合是永恆的渴望,《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寄託了勞倫斯的愛情追求,被視為勞倫斯兩性關係理論的一次完美實踐。《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是勞倫斯最後一部小說,他於1928年「自費出版」,因作品中的性愛描寫而受到猛烈抨擊,被英國當局以「有傷風化」的罪名查封。
  • 吳瑕新歌《玫瑰夫人》上線——用聲音演繹完美情人
    忙於創業的吳瑕繼《在乎》上線120天後推出新歌《玫瑰夫人》,歌曲曲調優美平穩,充分表達了女性的柔美,同時充滿了畫面感,如果說《在乎》是小女生,那麼《玫瑰夫人 你眼中的完美情人是怎樣的呢?鄰家女孩?強勢女總裁?職業女性?
  • 美國版《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出版始末
    勞倫斯的遺孀、改嫁了的弗裡達·勞倫斯·拉瓦利一直支持勞倫斯,包括出版《查泰萊夫人的情人》。然而勞倫斯死後,她似乎招架不住不得不與之打交道的出版商和代理人這幫人的施壓,各種刪改本紛紛問世。也許如果夫人的遠房堂兄弟、犧牲的德國戰鬥機飛行員曼弗雷德·馮·裡希特霍芬男爵——「紅色男爵」,堪稱「一戰」最著名的王牌飛行員——還在的話,這一幕肯定會發生:再對這些審查官來一兩個桶滾式俯衝!
  • 那些浪漫和憂傷——巴黎的情人之路
    在地鐵歌劇院站下車,出來就會看到一幢被稱作「巨大的結婚蛋糕」的建築,它就是在1875年轟動了整個巴黎社交界,堪稱裝飾和色彩主義典範的「加尼葉巴黎歌劇院」,而就在正面的歌劇院大街的盡頭,則是由莫裡哀創辦的,世界最古老的國家劇院:法蘭西劇院。
  •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Lady Chatterley's Lover (1981)《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是由法國Ad Vitam發行的倫理片,
  • 查泰萊夫人沒有情人
    號稱「西方十大情愛經典小說之一」的《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故事情節很簡單:康妮(康斯坦斯的愛稱)嫁給了貴族地主查泰萊為妻,但不久他便在一次世界大戰中負傷
  • 八十本書環遊地球︱巴黎:《情人》
    第二周第三天巴黎 瑪格麗特·杜拉斯 《情人》巴黎是瑪格麗特·杜拉斯重新發現自我的地方。杜拉斯本名瑪格麗特·多納迪厄(Marguerite Donnadieu),她於1914年出生在當時的法屬印度支那,在殖民地底層一個貧困家庭長大。
  • 巴黎|永世的情人
    八年前初到巴黎,回國三年,每年兩次時裝周回巴黎竟還沒看夠巴黎我知道很多人對它頗有微詞但是於我
  •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讀後感
    愛情是屬於一個永恆的話題,有些人喜歡裡面花樣翻新的層出不窮的曲折離奇的故事,勞倫斯的《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就是描寫了這樣一段有關愛情的故事。這個故事說的就是一位拋棄地位顯赫,英俊富有的丈夫,執意追逐情人致使自己聲敗名裂的女人的事情。
  •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最出名的偷情小說,貴婦與下人的愛情?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是很出名的一部倫理小說,這部出版於1928年的小說,曾以「有傷風化」的罪名被查禁了30年。但人素來有偷窺的欲望。雖列為禁書,盜版也一度漫天飛,1930年,中國翻譯家饒述一就曾譯過此書。
  •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太露骨?其實它是一個生態神話
    事實上,除了性描寫以及由此引發的查禁,《查太萊夫人的情人》與《金瓶梅》甚少可比之處。《金瓶梅》於冷眼寫實之中,含有大量的譏諷;《查太萊夫人的情人》則以象徵的技巧表達了深刻的哲理。《金瓶梅》是明代一家暴發戶的詳盡的日記,《查太萊夫人的情人》則是為生活於噪音煤煙之中的現代人製造的一個溫情的反異化神話。甚至二書在唯一可比的「性」上,也迥然不同。
  • 勞倫斯:女性主義者的公敵,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勞倫斯:女性主義者的公敵,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如何接觸到D. H. 勞倫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的作品?相信不少讀者也是隨著女性主義者的猛烈批判去得知他的作品。西蒙波娃在《第二性》裡形容勞倫斯一直在貶抑女人,凱特.米勒(Kate Millett)形容他為「陰莖意識」的專注者及有「理論性的雄性至上倫理觀」。
  • 她想去巴黎,她也很想死
    但是一次去省城的歌劇院,她又遇見了舊相識——曾經去巴黎進修的年輕的萊昂。愛火重熾,愛瑪第二次有了情人。 在她向兩個情人求助都沒有得到幫助後,包法利夫人服毒自盡。 這個故事來自於法國作家福樓拜的小說《包法利夫人》,這部小說被稱為一部「最完美的小說」。 我曾經很不理解。
  •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下面羊死了
    我根據描述繪製了一幅查泰萊夫人像大概是這樣的在作者已經將女主角的胸部形容成梨型後,還再次補充到,「但這一對梨並不成熟,有點青澀,毫無風韻地垂懸著」,簡直是色情文學中最悽慘的一對乳房。《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六個電影版本的女主角,個人認為2015版與我的的最初想像最貼合(見上上圖)除了擁有梨型胸部,康斯坦絲還有溫柔的藍色眼睛,她在二十三歲的時候嫁給了克利福德.查泰萊男爵,倆人繼承了拉格比莊園
  • 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第二季,就是個大型巴黎真香現場
    麥瑟爾夫人第二季前兩集,女主角跑去了巴黎,原因是她的媽媽去了巴黎。周四和周日上午固定出現的露天市場,匯集了各地直運的新鮮菜蔬,是所有懂生活的巴黎人最期待的事件之一。劇中沒有拍(我猜是經費限制),但女主媽媽超愛而被Abe最開始嫌棄的巴黎屋頂,也是我非常愛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