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去巴黎,她也很想死

2021-02-15 曉霏說

今天,我給大家講一個女人婚內出軌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法國北部一個遠離巴黎的小村鎮。當然,法國只有兩個地方:

巴黎,和巴黎以外的地方——人們稱為「外省」。

 

這是一個真實的外省故事。

 

外科醫生夏爾包法利的妻子去世了。在他給人治病時,病人的美麗的女兒愛瑪使他感受到愛情的力量。

 

於是,他求婚後,愛瑪成了第二位包法利夫人

 

愛瑪從小在教會中學習,會畫畫,刺繡,彈鋼琴。當然,她也愛讀書。

 

婚後的單調生活使她有點失落。雖然不久就生了個女兒,但也不能使她快樂起來。

包法利先生是一位愛她愛得卑微的老實人,但是平庸,沒有趣味。

愛瑪喜歡漂亮的衣服,城堡裡的舞會,有情調的紳士,和出奇不意的愛情。

 

於是,她成了單身高富帥羅多夫的情人。她已經決定跟他私奔去國外。

但是在約好私奔的那一天,羅多夫給她留了一封信,跑路了。

 

生了一場大病的愛瑪又重新回歸家庭,溫柔的對待丈夫。

 

但是一次去省城的歌劇院,她又遇見了舊相識——曾經去巴黎進修的年輕的萊昂。愛火重熾,愛瑪第二次有了情人

 

戀愛中的愛瑪在一次次購置新衣時落入了商人勒合的陷阱,債臺高築,無力償還。

 

在她向兩個情人求助都沒有得到幫助後,包法利夫人服毒自盡。

包法利先生悲痛欲絕,最終也隨她而去。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女人總買衣服,容易破產。

 

商人勒合不僅賣衣服,還借給她貸款,讓她沉溺在買買買中無法自拔。

 

這個故事來自於法國作家福樓拜的小說《包法利夫人》,這部小說被稱為一部「最完美的小說」。

 

我曾經很不理解。

 

小說的故事格調就不高啊,婚內出軌的題材,今天上微博不用搜就一大把,怎麼就經典了?

《戰爭與和平》 《百年孤獨》 《紅樓夢》 這些題材看起來才高大上是不?光聽名這就很棒啊!

 

後來一想也不對,《安娜卡列尼娜》 《紅與黑》 《金瓶梅》 涉及到出軌題材的經典也不少。

 

好,就算題材過得去,如果是大女主的小說,題目也應該用她的名字《愛瑪》,就像《簡愛》、《苔絲》和《安娜卡列尼娜》一樣,而不是著重講她的身份《包法利夫人》呀?

 

但是在真正讀了小說之後,我的這些問題都沒有了。我覺得這真的是一部「完美」的小說。

 

講故事的手法有千萬種,講故事的語言有無數個,但這都是技術上的問題。

 

最有意思的,是從小說中讀出來的思考。

 

福樓拜沒有價值觀的判斷,沒用全能的上帝視角。他在不同角度的敘述中,讓你聽不到講故事的人的聲音,而是看到小說中人物的所見,感受到人物的所想。一些瑣碎的,細到「門縫下的風把地上的塵土吹開兩邊」的描寫,讓你登時就變成那個想接近愛瑪的有點資自卑的鄉下醫生。

 

她又坐下來,再拾起女紅,那是一隻白線襪,需要織補;她就埋頭幹起來了,不再說話,夏爾也不開口。風從門底下吹進來,吹起了,石板地上的微塵;他看著塵土沿地面散開,只聽見自己的太陽穴一蹦一蹦地跳,還有母雞下了蛋在院子裡咯咯啼。艾瑪不一會兒就張開巴掌摸摸自己發熱的臉,然後再摸摸壁爐前鐵架上冰涼的小鐵球。

 

 

也許今天有人在結婚後也會有這樣的感嘆:

 

可是現在,她也不能想像,這樣平靜的生活,就是她從前朝思暮想的幸福。

 

「我的上帝!我為什麼要結婚呀?」

 

有時坐在一個房間裡,夫妻兩人

他們互相瞧著,一言不發,他們之間的心理距離如此遙遠,一旦發現人卻近在身旁,就驚訝得目瞪口呆了。

 

自從有了情人,從妻子的眼裡看丈夫:

 

現在,他身上的一切都惹她生氣,他的臉孔,他的衣服,他沒有說出來的話,他整個的人,總而言之,他的存在。她後悔過去不該為他遵守婦道,仿佛那是罪行一般,於是她心裡殘存的一點婦德,在她自高自大的狂暴打擊下,也徹底垮臺了。通姦的勝利會引起的惡意嘲諷,反而使她開心。

 

 

而天天勤奮工作的丈夫,看到他們的小女兒:

 

小搖籃的帳子放下了,看來好像一間白色的小房子,在床邊的暗影中,更顯得鼓鼓的。夏爾瞧瞧帳子。他仿佛聽見女兒輕微的呼吸聲。她現在正在長大,每一個季節都會很快地帶來一點進展。他已經看見她傍晚放學回家,滿臉笑容,衣服袖子上沾滿了墨水,胳膊上還挎著她的小籃子。以後她還得進寄宿學校,這要花很多錢,怎麼辦呢?於是他沉思了。他打算在附近租一小塊田地,他每天早上出診的時候,可以順便管管田產。他要節省開支,省下來的錢存進儲蓄所;然後他要買股票,隨便哪家的股票都行;再說,看病的人會多起來。他這樣算計,因為他要貝爾特受到良好的教育,會有才能,會彈鋼琴。啊:等她到了十五歲,像她母親一樣在夏天戴起大草帽來,那是多麼好看!遠遠看來,人家還會以為她們是兩姐妹呢。他想像她夜晚待在父母身邊,在燈光下做活計;她會為他繡拖鞋;她會料理家務;她會使整個房子像她一祥可愛,一樣快活。最後,他們要為她成家而操心;要為她挑一個可靠的好丈夫;他會使她幸福;並且永遠幸福。

 

 

最終,在知道愛瑪服毒自盡後,對臨終的妻子,丈夫痛苦地說:

 

「難道你過得不快活?是不是我的錯?我能為你做什麼,我都不會不做的!」

 

 

而妻子撫摸著他的頭髮說:

 

「不錯……你說得對……你是個好人,你!」

 

 

與其他這類題材故事很不一樣的是,包法利夫人雖然生活在小城鎮,雖然每天對著同樣的鄰裡鄰居,雖然每周坐馬車去城裡約會情人,但她並沒有受到鎮裡風言風語的困擾,這是她的私事。

 

即使商人勒合已經讓她債臺高築收到法院公告,她也天真的以為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真正擊倒她的,是愛情童話的破滅,是她忽然在情人們的無情面前醒過來了。

說她虛榮也好,自尊心強也好,她忽然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永遠追求不到。巴黎永遠去不了,就像上流社會的生活和倜儻的丈夫都永遠不能擁有一樣。而她也永遠不能給包法利先生想要的生活。對丈夫的愧疚,對自己的自責,對夢想的失落,讓她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自盡。

 

她是一個妻子,一個不愛丈夫就直接步入婚姻的妻子

 

她是一個母親,一個不怎麼陪伴和教育自己孩子的母親

 

她是一個女人,一個在今天也有可能落入同樣命運的女人

 

她沒有什麼錯,只是太天真。

 

他沒有什麼錯,只是太木訥。

 

但他們都死了,最終都很痛苦。

 

孩子更無辜,被奶奶看了一年後奶奶也去世,又輾轉到姨奶家,姨奶奶也不富裕,孩子不得不早早去紗廠做了工。

 

包法利先生說:「這都是命啊。

 

而她的自私的情人們,騙她錢財的商人,想方設法包裝自己的藥劑師,乘機想揩她油的公證人,他們都過得越來越好,得到了他們想要的生活和利益。

 

哦,這個故事發生在19世紀的法國。

如果包法利夫人活在現在,只要她不是那麼出名就不會受到太多網絡上的影響。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她起碼可以不用只跟同一個商人買東西。淘寶上面價格透明,海外購也可以輕鬆實現。

淘寶店鋪:曉霏說法國

網址:XFrance.taobao.com

相關焦點

  • 原來她在7月就有過「想死」的念頭……
    ▲14日蘆名星(36歲)被發現死在她東京都新宿區內的家中,但據15日的日媒報導,在7月左右她曾向友人流露出「想死」的想法
  • 張靚穎結婚一年就想死,馮軻對她做了什麼
    張靚穎而在靚穎婚後不久,面對媒體採訪時,卻透露出了輕生的念頭,記者問靚穎婚後對婚姻的看法,靚穎卻說「我想知道人死後有沒有靈魂,都說人一輩子唯一不能選擇的就是出身,我想知道是不是曾經有過選擇的機會。」這樣一段文不對題的回答,看樣子靚穎的婚後生活幸福指數並不高。
  • 有一天,我們一定還會帶孩子去巴黎享受她所有的美好!
    我每次想不出該帶女兒去哪裡玩的時候,就打開該網站尋求靈感。巴黎孩子們周末與周三下午(法國的小學與幼兒園周三下午放假)慣常玩耍的地方,與中國孩子一樣,也是大大小小的公園,頂方便的當然是學校和家裡附近的街心公園。據統計,巴黎有超過420座公園,無論朝哪個方向走,步行五六分鐘即可見到一座公園,大多數均附帶娛樂設施諸如滑梯、搖搖樂、沙坑、小型攀巖之類,足可讓孩子們消磨去數個小時的時光。
  • 穿成這樣還想去巴黎當網紅?百萬大牌都救不了她溢出屏幕的土味
    《艾米麗在巴黎》她在《白雪公主與魔鏡魔鏡》中的形象到現在也被人稱之佳話,目前提到白雪公主還沒有誰能夠替代她的地位。Emily Cooper在劇中是一名來自美中芝加哥的商業奇才,她的公司因收購位於巴黎的精品營銷公司Savoir,機緣巧合下獲得外派機會,故事就發生在她在巴黎為期一年的「工作冒險」中。
  • 軍婚文:剛重生,她就被腹黑軍長摁住猛親「寶貝,想死我了!」
    軍婚文:剛重生,她就被腹黑軍長摁住猛親「寶貝,想死我了!」《誤惹軍少,老公別胡來》作者:洛七【簡介】軍婚文,她初來首都,想要和他共同打拼,卻不想迎來的是他的背叛,夜晚回家路,偶遇不良人,一個不留神,失了第一次。
  • 張靈甫3任妻子卻最愛她,臨死前曾說:見到她就不想死了
    危機之時,副軍長蔡仁傑曾跪求張靈甫帶人突圍,先回南京保住性命,但張靈甫卻說了這樣一句話——「回南京,看到我夫人,我就不想死了。」張靈甫口中的夫人,就是小她25歲的妻子王玉齡。012次失敗的婚姻張靈甫有過2次失敗的婚姻。
  • 「巴黎在逃賈玲」太搶戲!她是什麼來頭?
    看到#艾米麗在巴黎的女配長得好像賈玲#,這一話題,點進去就發現,簡直可以說是一模一樣!網友紛紛調侃:玲玲子,怎麼跑去巴黎哈啤酒了?原來,「巴黎在逃賈玲」是最近網飛新劇《Emily in Paris》裡的富二代Mindy,演員Ashley Park。而因此,網友們強烈建議,再出一部番外:Mindy in China!
  • 她叫小巴黎,她有無數讓人愛上的理由
    初見來來時,正好沉迷《烈火軍校》,看到她的一剎那,覺得她很像片裡的曲曼婷,
  • 《雖然想死,但還想吃辣炒年糕》:有種病,叫想得多!
    其實,你沒病,你只是想得太多了!這是我看完《雖然想死,但還想吃辣炒年糕》這本書以後的第一感受。這本書,談不上非常感興趣,但也說不上非常喜歡。於是,有一天,她終於鼓起勇氣去看心理醫生,就這樣她把自己12周的治療經歷寫了出來,於是就有了這本書的存在。不安的現狀,都是想得太多你成不了心態的主人,必然會淪為情緒的奴隸。
  • 巴黎名媛晚會大放光彩的她,不願接手幾十億家產,卻想當一名編輯
    每年年末,在法國巴黎,更有一場名為「Bal des débutantes」的名媛舞會吸引著世界的目光。邱淑貞的女兒就參加了去年年底的巴黎名媛舞會,這場巴黎名媛舞會同時還邀請了李連杰和廖昌永的女兒參加。沈月平時也很喜歡拍照,在往模特的路上發展(為了家族生意被迫營業),不過她在巴黎名媛舞會上寫的介紹是,想做一名編輯
  • 《五至七時的奇奧》:最後,她消失在了巴黎的街頭
    電影的前半部分在講述奇奧女性軀殼如何掩蓋著她對自己的內在身份認同的缺失,而電影的後半部分則刻畫了她如何在重現認識巴黎這座城市的過程中找回真實的自我的過程。其實,我們觀看《五至七時的奇奧》,也就是觀看導演瓦爾達怎樣「看」巴黎這座城市,就是觀看奇奧怎樣學會「看」而不是「被看」。
  • 一起去巴黎
    Photo by 景行2002年,很喜歡侯湘婷,她有一首《一起去巴黎》。歌裡唱,昨天我們決定,明年我們要一起去巴黎……不過明天的事誰知道。2003年,在黃碧雲的小說裡,陳玉對葉細細說,不見得你比別人痛些,只不過你表達得精彩些。葉細細用剃刀結束自己的生命,留下一封剛開頭的信:「詹,如今始知,生命所得……」一夜過去,巴黎仍是巴黎。小說最後說,如今始知,生命所得……不外如是,種種種種的偶然。2009年,獨自去巴黎。
  • 董又霖《一個人去巴黎》
    沒有她,只有你。  記憶只會打擾脆弱的東西  忘記只是一場時間的旅行  沒有人會願意  丟棄最初的自己  去遺忘 心裡隱藏的秘密怎麼變成一個人去巴黎        沒有人會願意  丟棄最初的自己  去遺忘 心裡隱藏的秘密  怎麼變成一個人去巴黎  怎麼放下兩個人的記憶  飛過了一萬公裡 數著自己  和你的距離  怎麼變成一個人去巴黎  找尋曾經聊過的風景  最後才發現 還是我太在意
  • 《我不是藥神》之「我不想死,我想活著」
    因為走私藥品越做越大因為走私藥品越做越大,這時警察找上門了,而且還抓了一些購買假藥的患者,想從他們這裡得到一些線索。其中一位老婆婆對警察說的一段話讓每個人都會紅了眼眶,她說」4萬塊1瓶的正版藥,我病了3年,吃了3年,為了買藥,房子沒了,家人也拖垮了,誰家還沒個病人,你能保證一輩子不生病嗎?我不想死,我想活著「。」我不想死,我想活著「,說出了多少患者的心聲,又狠狠地揪住了所有大眾的心。
  • 自信女王張雨琦,追她的人排到巴黎,她是如何自我修煉的?
    她剛出道的時候還有清新的氣息,但是如果出現服飾搭配沒有做好,很容易出現一種土氣的感覺。慢慢的她找到了自己適合的風格,性感成熟是她可以很好駕馭的一種風格。現在她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很吸睛,很耐看,加上她自信的氣場,更好看。這幾年她飾演的角色也多是性感嫵媚,她把自己很好的融入到角色中。
  • 她是參加巴黎名媛舞會的中國名媛,父親身價140億
    她出生於南京,初中就讀於南京外國語學校,15歲從高中時期開始就在美國生活、學習,但她計劃在美國完成學業之後,回到中國協助父親打理生意,也想從他身上學到更多東西,「他有太多的東西要承擔了」。她也非常熱衷於舞會的慈善理念,曾經參加過一個去尼泊爾的自願者行程,讓她明白了給別人生活創造不同的重要性,她說「如果我可以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同時讓自己成為一名真正的公主,為什麼不呢?」  今年的巴黎名媛舞會主要為未成年媽媽提供研究、資訊及照顧等服務的Seleni Institute和為東南亞地區女童提供教育機會的Enfants d』Asie這兩個慈善項目籌集善款。
  • 從巴黎到佛山,她追逐香雲紗二十年!
    她出生在德國慕尼黑,因為愛上了順德香雲紗,20年前從大洋彼岸來到中國,在尋找和認識香雲紗的過程中,愛上了一個中國男人,開啟了她與順德香雲紗的20年不解情緣。追尋香雲紗 她從巴黎輾轉到中國凱薩琳出生在一個德國藝術世家,她的外祖父和父親都是雕塑家,從小受到濃厚的藝術薰陶,不過她更喜歡手工縫紉。成年後的凱薩琳畢業於巴黎高級時裝工會學校,先後受聘於迪奧、香奈爾等巴黎頂級時裝工作室。1994年,她從臺灣設計師洪麗芬那裡,偶遇順德香雲紗,這種獨特面料強烈地觸動了她的內心。
  • 30歲教會我的第一個道理:我們不想死,但更不想窮
    30歲教會我的第一個道理,我們不想死,但更不想窮,我開始有了積攢廢品的習慣,喝完的礦泉水,飲料以及可樂的瓶子,收到快遞的包裝紙盒,甚至是外賣包裝的小紙盒,我都會存下來,接下來足夠多的時候就拿著塑膠袋裝起來給那位經常在樓下垃圾桶前撿垃圾的阿姨送去,我幾乎每個出現在小區的時刻都看見過他清晨六點半我到樓下遛狗時
  • 巴黎蘭英姐的曠世戀情讓她活成了人間最美女人該有的樣子……(巴黎海芬日記43天)
    答覆:「法國遠」但是,第二次「就是新疆遠了……」這是昨天蘭英姐在她家,對我說的她母親和她先生徐廣存的對話。70年代,徐先生從巴黎來到沂蒙山區,娶走了時年19歲的蘭英為妻。當想到徐先生要帶蘭英去法國時,蘭英媽媽就問了徐先生「法國有多遠?比新疆還遠嗎?」徐先生當時的回答一是:「從距離上來說,從山東去法國,比山東去新疆要遠;」蘭英媽媽問:「我們這裡去新疆要兩個星期才能到。那麼如果法國比新疆遠,就要更長時間才能到了……」這時,徐先生回答二是:「那這回是法國近了。從山東到法國只要兩天時間。
  • 清晨醒來,女兒突然說:我想死……
    可碰巧的是,這句話,竟然和一個偶發事件聯繫起來,使得女兒對「想死」,有了強烈的體驗感。情景再現如下:早晨臨近八點,言言還沒露臉。張羅好早餐的我,趕到臥室,想喊她起床。見她已經睜著眼,,醒了。我笑逐顏開地和她問早安!~可她,卻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沒有搭理我。